簡體版

正文 071 少華山來人

扈三娘山莊一行,張貞娘與李師師作陪,林沖自然成了陪襯。是以,他僅是稍陪了片刻,便先行離開來到聚義廳中,與眾位兄弟開懷暢飲。陪著幾位女子何能如此這般爽飲?

傍晚,將扈三娘送離山莊後,林沖將吳用找來,將心中策略細說之後,林沖道︰「學究以為此舉如何?」

吳用道︰「大哥此舉甚妙,既利于我等日後行動,又可將我等暴露在朝廷視線中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林沖道︰「學究深得吾心。」

其後,二人又是一番商議細談,接著,林沖命人趕往壽張縣。

翌日,壽張縣令張成親巡災民新莊,慰問災民,並親手將‘壽張善人’的錦旗贈與梁山別園林動林莊主,同時為災民新莊取名林家莊。林動自是林沖的化名,至于一應身份戶籍,則被張縣令伙同賈縣尉王主薄進行了造假,此時,林動的身份自是比真的還真,林沖自此也多了一個官面身份。

回到壽張後,張縣令便將林動事跡經過一番筆墨粉飾後上報朝廷,與此同時,壽張賈縣尉和王主薄聯名上奏將‘壽張善人’林動善舉吹捧為張縣令主政一縣,教化有方的結果。如此,張縣令的政績中自然平添了重重一筆。

其後,林沖出資,張縣令對朝中上下一番打點,不久之後,張縣令上調為東平府五品通判,從八品知縣直升五品通判,張縣令可謂連升三級。而壽張賈縣尉則成了‘真縣令’,王主薄則成了王縣尉。

當然這是後話。

卻說,災民安置剛剛告一段落,魯達便帶著少華山四位當家史進、朱武、楊春、陳達並兩千余名嘍到達梁山。

林沖自是熱情款待,妥善安置。這兩千余名嘍中,有家眷老幼八百余人,青壯一千余人,林沖命王倫一一登記在冊。

聚義廳,梁山眾位兄弟,除在外執行任務的時遷、石秀、李俊及張橫、張順兩兄弟外,全部到齊,歡迎少華山四位當家。

眾人坐定後,林沖站起來道︰「四位兄弟俱是當世好漢,‘九紋龍’師出名門,令師王進王教頭乃是林沖同僚上司,其本領超群月兌俗,林沖甚是佩服,史大郎已得令師真傳,加以時日定然青出于藍;‘神機軍師’謀略出眾,精通陣法,一身武藝亦是不凡;‘跳澗虎’一條出白點鋼槍,使將起來揮灑如雨,端是不凡;‘白花蛇’

一口大桿刀,施展開來刀鋒如綻白花,武藝精熟。」

四人听得林沖稱贊,自是笑顏連連,不住抱拳。

「今日四位好漢入我梁山,實乃我梁山之幸,林沖之幸。來,諸位兄弟,咱們同敬四位兄弟三碗。」

「干!」

「干!」

「干!」

接下來,自是一番爽飲暢談,直至深夜,眾人方才散去。

翌日,一大早林沖便帶著吳用、王倫下山實地勘察開荒拓田之事。林家莊聚集了四萬災民,若是留在此地,自然需要田地耕種,恰梁山水泊與獨龍岡之間多是荒灘野地,正好開拓出來,分田于民。

且說,林沖下山前,特意囑咐弟子穆弘好生招待史進等人。于是,穆弘便在師父下山後,領著史進四人游覽梁山風景。一行人四處游覽,不知不覺便來到練兵校場外,史進四人听到里面的口號,頓生興趣。便提議進去一觀。穆弘自是領著四人進入校場,一行五人先是在演武場看了一番兵士操練,史進便覺無趣,四處張望,恰見演武場東面有一廳堂,上有一面匾額書有‘演武廳’三字。

史進道︰「穆兄,不知這演武廳中可有什麼好玩的?」

穆弘道︰「此演武廳剛剛落成不久,里面只有尋常十八般兵器,並無什麼特別之處。史兄弟若有興趣,咱們便進去一觀。」

史進道︰「如此正好,史進還從未見過如此大的演武廳,正好進去開一開眼界。三位兄弟,你們意下如何?」

朱武搖頭道︰「我觀諸位兄弟訓練兵士的方法頗有些門道,正感興趣,就不去了。大郎,你們自管前去便可。」

史進不禁笑道︰「哈哈,果然不愧你那‘神機軍師’的名號。」

陳達和楊春二人亦是莞爾。

隨即,朱武自行留下,穆弘、史進、陳達和楊春四人則向演武廳走去。四人進入演武廳,卻見晁蓋劉唐及阮氏三兄弟還有病體初愈的武松早在校場演武廳中習練拳腳。穆弘便領著四人前去相見,眾人一番客套寒暄,便閑聊起來,內容左右武藝招數,綠林趣聞之類。

聊到酣處,不知是誰提了一句︰「王進王教頭與咱們莊主都曾任八十萬禁軍都教頭,二人俱是當世豪杰,卻不知他們二人哪一位武藝更強?」

此言一出,自然引起爭論,有的說王教頭技高一籌,有的說林教頭更勝三分,爭來爭去,沒個定論。爭到後來,阮小七道︰「王教頭武藝如何,俺沒見過,不過咱們莊主除了陸上功夫超群,就連水中功夫也稱豪杰,俺想不管兩位教頭陸上功夫孰高孰低,莊主總是要蓋過王教頭一頭。」

眾人一听,俱是點頭同意︰「小七言之有理!」

如此一來,史進可不干了。史大郎青春年少,正值十年紀,在他的心目中,自家師父自然是當世無敵,但是阮小七所言他又無法反駁,因為他也不知道自家師父究竟是否擅長水中功夫。

于是,史大郎眼珠一轉道︰「俺師父下落難尋,自然無法與林莊主比試,二人高低難辨。但俺師傅與林莊主都有徒弟,既然兩位師父無法一分高低,他們的徒弟卻可以分個高下。穆弘兄弟以為如何?」

穆弘聞言雖然心動,但卻推辭道︰「史兄弟乃是師父專門請來的好漢,穆弘怎可與史兄弟交手。何況穆弘拜在師父門下不過半年,尚未得到師父真傳。」

史進一听頓時笑了︰「哈哈,如此正好,當初俺師傅路過史家莊,也是只傳授了史進半年功夫。穆兄勿要擔心,咱們只是切磋而已,若是莊主問起,史進一人擔下便是,穆兄盡管與我一戰。」

史進把話說到這個份上,穆弘即便不願一戰也得應戰,否則,怯戰之名便落在頭上,自個丟人事小,丟了師父面子事大。又何況他早已心動。

于是,穆弘道︰「如此,穆弘就與史兄弟切磋一二。」

當即二人從武器架上各自取了兵器,穆弘取了一把橫刀,史進則拿了一根哨棒。二人各自行禮後,便戰在一處。二人武藝卻是難分高低,史大郎一身武藝繁雜,十八般武器樣樣俱通,一根哨棒在手,‘子午棍’法施展開來,剛柔相濟,粘連粘隨,招招纏綿,勁力不斷;穆弘卻是專修刀法,‘一字劈掛’刀法施展開來,招招化一,一往無前,氣勢如虹。

百十回合下來,二人難分勝負,但卻無人肯就此停手。此戰,在二人心中,已非一般切磋武藝,而是事關各自師父顏面之戰。若是先行停手,豈非承認自家師父不如人?二人存了這等念頭,若不論個高低,又怎可輕易停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