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067 火藥地雷

「凌兄弟,不知這火藥你們是如何配制的?」林沖問道。

「火藥以硝石硫黃為主,木炭為輔。至于具體配比,大約是六硝三硫一木炭。」凌振道。

「哦,原來如此。林某對火藥略有研究,有些不成熟的意見,兩位兄弟可以參考一二,如若說的不對,還望兩位兄弟勿要取笑。」林沖道。

「莊主那子母炮設想可謂精妙絕倫,令我兄弟二人大開眼界,想必于這火藥之上定然也有非凡見解,還請莊主快快講來!」凌振道。

「請莊主不吝賜教!」凌動亦道。

「如此,林某就獻丑了。竊以為若要提升火藥威力,可以將硝石比例提升到七成以上,硫磺比例則下降到一成左右,木炭比例稍微提升到一成半左右。如此一來,火藥爆炸威力可大大提高,爆炸所產生的煙霧則相對減少。」當即,林沖將後世黑火藥的一種較好配比說了出來。

「不知莊主因何會想到此種配比?」凌振疑問道。要知道自隋朝以來,火藥的配制比例傳到現在,已過了幾百年,配方一直沒有大的變化。

「呃……這個……」听得凌振之問,林沖一時間不禁有些頭痛,難道告訴他火藥爆炸主要靠的是硝石中**的反應嗎?

「我倒覺著莊主言之有理,動曾細細研究過火藥,竊以為火藥之所以爆炸主要靠的是硝石,硫磺和木炭則起著助燃的作用。若硫磺和木炭含量過少,造出的火藥就很難點燃,若含量過多,則火藥威力變小。莊主所說的這種配比,既兼顧了火藥的易燃性,又可提升火藥爆炸時的威力,確實是很好的配方。」正在林沖為難時,凌動道,剛好為解圍。

「凌動兄弟言之有理!林某雖然覺出提升硝石比例可以提高火藥爆炸威力,但是卻不明其中因由,還是凌動兄弟博學多才呀,林某佩服。實際上,這種配比效果究竟如何,咱們只需依照比例配制一些,一試便知。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林沖道。

此言一出,林沖便覺不妙,一不小心,他又將後世的一句名言說了出來。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真?」聞言,凌氏兄弟頓時愣住,不禁在口中重復這句話,只覺言之有理,妙不可言。

「莊主果然大才,我兄弟二人佩服之至!」凌氏兄弟同聲道。

「好了,好了,咱們不說這些,還是說說火藥和火器方面的事情吧。」林沖听得凌氏兄弟之贊自是汗顏,連忙轉移話題道。

「不知林莊主還有什麼關于火藥和火器方面的奇妙見解,不妨說出來,讓我兄弟二人一開眼界。」果然,凌氏兄弟一听林沖之言,注意力便被吸引過來。

「若說火器嗎,倒還真有一種,這種火器,我把它稱作‘地雷’,便是將火藥及鋒利而細小的鐵片或銅片一同裝填在陶罐或者掏空的石頭中,預先埋于地下,若是敵人從上面經過,便將之引爆,可將敵人炸死炸傷。」林沖盡量用凌氏兄弟能明白的語言描述道。

「莊主所說的‘地雷’倒是與火藥局甲丈庫剛剛研制出的一種火器‘火藥炮’極其相似,不過‘火藥炮’是用生鐵澆鑄而成的空月復鐵球裝填火藥,而非莊主所說的陶罐或者掏空的石頭。而且,這種‘火藥炮’需要很長的引線,否則極容易被敵人發現,而引線過長,在燃燒的過程中又容易出現中途熄滅之類的問題,所以這種‘火藥炮’剛研究出,就被上官否定了。」凌動道。

「嗯,我也見過這種‘火藥炮’,不過,上官之所以將之否定,並非全因引線的問題,還有鐵鑄外殼澆鑄困難,又是一次性消耗,造成成本太高的原因。倒是莊主所說的這種‘地雷’比較實用,陶罐燒制起來相對簡單,掏空石頭亦非難事,而且成本低廉,若是能夠解決引線的問題,這種‘地雷’倒不失為一種戰場殺敵利器。」凌振道。

「引線問題既然難以解決,我們何不另想他法。若是我們將火石放在地雷火藥中,然後設計出一種金石敲擊火石的裝置,金石敲擊火石產生火花,自然可以將地雷引爆。」林沖道。

「此法甚妙!」聞言,凌氏兄弟俱是雙眼發亮,不禁思考起此法的可行性方案。

不過,現在的黑火藥,並不是那麼容易引燃,此法具體如何實施,還要細細琢磨。當然,林沖只負責提供大致思路而已,至于如何解決,就需要凌氏兄弟這對火器專家想辦法了。

林沖見凌氏兄弟俱陷入沉思,也沒有打攪他們,悄悄從火器研究所離開。能夠提點的俱已提點,林沖相信凌氏兄弟不會讓他失望。至于其他一些更加超前的火器,如火槍之類,不是現在的技術能夠實現,即便告知了凌氏兄弟也只是讓他們徒費心思,白白浪費精力,還不如不告訴他們。

接下來的日子,林沖難得過了一段悠閑的時光。除了偶爾去校場視察兵士訓練進程,看顧一二武松病情,大部分時間都是陪著娘子,花前月下,游山玩水,間或有師師撫琴,雅曲陶情,好不快活。

一日,林沖領著貞娘、錦兒並李師師在水泊中泛舟賞景,途中,李師師自然免不了撫琴一曲,她的琴藝愈發精湛,這些日子在水泊山莊修身養性,琴曲之中自然少了一絲浮華,平添幾分清幽。琴曲幽幽,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一曲即畢,眾人不禁扶手稱贊。

正當林沖三人不吝贊美之言時,船身卻忽然一陣劇烈搖晃,眾人俱是一驚,林沖不禁起身問明緣由。卻听那船夫道︰「啟稟莊主,不知為何這水泊中起了大波浪,波浪拍打船身,才造成剛才的搖晃。」

船夫話音剛畢,船身又是一陣搖晃,比之剛才更加猛烈,而且還傳出水浪拍打船身的響聲。

「此時微風何以會起如此大的風浪?無風起浪真是令人不解!」張貞娘奇怪道。

「哎呀,是了!一定是黃河決口了,一定是黃河決口了!」那船工听了貞娘之言,眉頭一皺,隨即大驚道。

「你如何得知黃河決口了?黃河決口與這里起波浪又有什麼關系?」李師師問道。

「這位姑娘,小人在兩年前就曾經歷過和今次一模一樣的情況,當時也是無風起浪,令人奇怪,而且只過了半日,這水泊中水便漲了數指高。後來才知是黃河決口,河水泛濫,流入水泊之中。」那船工解釋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