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信封上也沒有寫。」

「寫到我家里給媽媽收的。」

「這辦不到,我家屬在上海醫院里當醫生,工作比我還忙。另外我剛來這里就把愛人叫來,恐怕不怎麼妥當吧。不說這些了,你交代任務吧。」

「其他就什麼也沒有說。」

「不要瞎說,他們現在怎麼會到這里來。」錦繡說著走到門口往外一看,果真是他們三人,就非常奇怪地問︰「你們怎麼也來了?」

七時三十分,禮堂里演出的鈴聲響了起來,觀眾們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定。禮堂里的電燈關掉了,舞台頭道幕前的燈光亮了起來。

「什麼消息,快講。」

上官道導演當場作了點評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指出︰大合唱主要是要唱出氣氛,有的要威武、雄壯;有的是要抒情、婉轉;有的要節奏感明顯、強烈;有的要輕松、愉悅。但是更重要的是音色要美、聲調要一致,不能有人跑調。盡管有幾十、上百人一起唱,但听起來像是一個人在引吭高歌!一場歌舞節目,大合唱是開場戲,上來就要把觀眾吸引住,把觀眾看戲的胃口吊足,把舞台鎮住。第一個節目演砸了,後面的節目,台上、台下必定都會深受影響,大打折扣。

「我還有一封信,收到了嗎?」

接著舞台大幕徐徐開啟,舞台上灑滿了紅光,七十人的軍人大合唱隊伍,人人紅光滿面、英姿勃勃、目光炯炯、挺起胸膛,分三層整齊地排列在舞台上。手風琴起了個標準音階,跟著和音中尉的指揮棒有力地高高舉起,那第一句高亢、激奮、響亮,而富有情感「東方紅、太陽升」的歌聲,氣勢磅礡地震蕩、回響在這軍人大禮堂里!

由于不知道家興現在人在哪里,君蘭認為還是想辦法先聯系一下。他先是同錦繡一起從學校打長途電話到鎮江,但是怎麼打都打不通。後來兩人就跑到郵電局去打長途,打鎮江0101部隊,好容易撥了進去,又接到了宣傳科。但是電話里的聲音很小听不清楚。對方說李科長已經被叫到、還是被抓到無錫的榮港一個什麼招待所里去了。其他就什麼也听不清了,說著、說著電話就斷掉了,再也打不進去了。

正說著,老蔣來了。原來老蔣的愛人和兩個孩子也要出去玩耍。他也是來合計一起出去游玩的事情,真是不謀而合。

這李、蔣兩家,雖然籍貫一是上海,一是濟南,但是其他方面基本相同︰首先兩個男人年齡相仿,都是搞宣傳的;兩家女的也都三十出點頭,而且都是做醫生,性格也差不多,比較直爽;孩子又都是一男一女,連年齡也一樣,大的六歲、小的三歲。兩家人同游無錫美景,真有些「志同道合」的味道。錦繡和老蔣的愛人王桂香已經相處了四、五天,也發覺共同語言比較多。

第二天吃完早飯,這兩家八口人,在老蔣的帶領下,到榮巷乘上了公共汽車,先是到了梅園。

大合唱共唱四首歌,第一首「東方紅」,第二首「解放軍進行曲」,第三首「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四首「我是一個兵」。第四首「我是一個兵」還是兩部輪唱。這幾首革命歌曲每一位解放軍都會唱,都很熟悉,但今晚演出隊卻唱得激動人心,振奮軍心。前後一共演了十八個節目,有「攻上孟良崮,活捉張靈甫」、「濟南第一團」,「十人橋」、「戰斗英雄劉奎基」、「射擊英雄魏來國」,「炮兵英雄孔慶三」、「抓美國直升飛機」、「南泥灣」、「朱大嫂送雞蛋」、「二排立了三等功」,足足演了兩個半小時。台上的演員是越演越來勁,台下觀眾的掌聲是越拍越響亮,有的同志連手掌心都拍紅了。看完演出,大家反映這戰士文娛演出隊的演出水平不亞于軍的專業文工團!

「我問你媽媽,她說什麼也沒有收到過,地址錯了。」

「誰想你,可孩子想爸爸!」說到這兒,兩人都笑了,家興上前把錦繡摟在了懷里。

張榮就說︰「既來之,則安之。大家就在這里看完匯報演出,吃過年夜飯,再高高興興地回上海,這個機會非常難得!」

「其他還說什麼?」

戰士文娛演出隊正在招待所食堂里排練,準備正式匯報演出前兩天的一個上午,張榮的吉普車到了招待所,車上還有家興的媽媽、君蘭。還是小愛國先看到,就喊了起來︰「媽媽,阿女乃和張公公,君蘭爺叔來了!」

話說這家興和張榮把君蘭夫妻送回上海後,第二天就開車了回鎮江部隊。

「老李,我給招待所的陳所長說了,給你們換了有兩個房連在一起的房間。就是東面頂頭的那間,鑰匙我已拿來了,交給你。」

蔣副處長就說︰「任務是這樣的,軍部的文工團已經撤消,但主要骨干大部分保留著沒有散掉。最近,軍和各個師、團,都由下而上搞了文娛會演,出了一些好的文娛節目,發現了一些文娛人才。幾次大、小會演、節目評審,你基本都參加了,而且你文娛方面有一定的功底,又有相當的組織領導能力,所以領導上指名調你來當隊長,組建這個戰士文娛演出隊。」

家興在招待所住下後,軍政治部的首長找家興、蔣副處長一起去談了一次話,指出這是個政治任務。並再三強調,目前的形勢是蔣介石反攻大陸的陰謀已被挫敗,部隊緊張的戰備思想可能會松懈下來,必須進行永遠是戰斗隊的思想教育.文娛演出隊既要宣傳、表揚,部隊戰備練兵中的好人好事、先進事跡,又要慰問部隊,鼓舞士氣。文娛演出隊要有一個良好的作風,給部隊留下一個比較好的印象。這任務並不輕松,而是非常艱苦。同時也不是臨時突擊一下,起碼要準備搞一年以上。

家興問道︰「這次你跟醫院里請了多少天假?」

從上海回到鎮江部隊,正想回上海休假的家興,突然接到命令,指名調他到無錫軍部去組建戰士文娛演出隊。他本想休完假再去報到,但軍政治部的回答是三天內必須到職。♀軍人對上級的命令只有服從,他只得給錦繡發了一份簡單的電報︰四個大字,「推遲休假。」自己按時去無錫軍部宣傳處,向蔣副處長報了到。

第三個地方去還是不去,最後商定還是去蠡園走一次。今後是不是還能再來,是個未知數,于是八個人又乘車到了蠡園。這時大人、孩子肚皮都已餓了,就在一進門的蠡園飯店里吃了點心。點心一吃,孩子們玩的勁頭又來了。好在這蠡園地方不大,小巧玲瓏。他們就到了四季亭,在東、南、西、北四個亭子里轉了一大圈。然後到「百花山房」的茶室里,坐定下來,泡了兩壺茶。幾個孩子口渴了,就大口、大口地喝茶,大人們品著香茗,說起了我國春秋時代的故事。

外面有人敲房門,家興拉開門一看原來是蔣副處長,就說︰「請進來,我給介紹一下。這是我愛人谷錦繡。」

家興一听樂了,說︰「哪有的事,我不是好好的在這里嗎。」

媽媽一听這話,差一點要昏倒。非常緊張地說︰「不行,這次我一定要自己到鎮江部隊里找家興了!」

「收到了,你的電報是不是太簡單了,只四個字。」

家興听了介紹,心中基本有了底,就愉快地接受了任務。但想到演出隊的導演是非常重要的人員,就問︰「這導演還是軍文工團的上官道上尉?」

「她們昨天累了,讓她們多睡會兒。」

家興跑完步、練好聲,自己到食堂里吃好早飯,帶了些包子、稀飯和醬菜,打了些洗臉水,到了房間里。見娘三個剛睡醒,就說︰「早飯、洗臉水都弄來了,想睡就再睡一會兒吧。」

一進梅園門,老蔣的解說就開始了︰「這梅園是江南賞梅的勝地,梅園是以梅著稱。但是梅樹有兩種,一種叫臘梅花的梅樹,屬薔薇科,落葉灌木,樹干一丈多高,農歷臘月開花,九出花瓣,色黃如臘片,香氣甚烈,雖盛開亦常半含。另一種樹是結出果實的梅樹,也屬于薔薇科,是落葉喬木,高一、二丈,女敕枝色綠,單瓣者五出,重瓣者瓣密,香氣甚烈,雄蕊甚多,雌蕊一枚。花有紫絳、綠、白、濃紅、淡紅等多種顏色。有綠萼梅、胭脂梅等名稱。花後出葉,葉是卵圓形而端尖,葉大,其邊緣有鋸齒。單瓣者能結果實。其果實就是我們通常叫的梅子或青梅。這里遍地大都是這種梅樹,現在不到花開季節,它是早春開花。到春天我們來賞梅,就可以看到它的美麗。

錦繡走後,家興的媽媽更是憂慮,等了十幾天,也不知道錦繡去無錫的情況到底怎樣?真是坐立不安!

「你急什麼,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呢!」

她按照自己作醫生時的習慣,同樣很負責地給節目、演員提出自己個人的一些意見供參考。無形中她和桂香還成了演出隊的編外醫生加護士,大家有個小毛小病,都來找她倆。兩位夫人成了全體戰士文娛演出隊員的知己朋友,她倆都感到不虛此行。

「那就叫你家屬來無錫,軍部招待所就在榮巷,條件也不差。我家屬也是臨時來隊住在招待所里。再說我們是老戰友了,叫你家屬和我家屬一起來做個伴不是很好嗎。」蔣副處長建議家興把愛人叫來無錫。

結婚後,特別是有了孩子後,錦繡比較多的時間是住在自己媽媽那里,因為去醫院上班近一些。最近就是到婆婆那里,對于家興休假的事也不多說什麼,怕婆婆擔心。但接到電報,她這下可沉不住氣了,馬上趕到家興家里去問婆婆︰家興有沒有來過信,臨走時有其他什麼話留下。家興的媽媽說家興走時也只說馬上回來休假,其他沒有說什麼,走後也沒往家里寫過一封信。

家興和錦繡都上過廁所,也洗完臉和腳,錦繡先上了床,家興就坐下來同錦繡說話了。錦繡現在的情緒要好多了,看到丈夫平安著呢,原來的擔憂消除了。

演出隊在公路上跑完步,就在路旁一個比較空曠的地方,一起吊嗓子拔音。這是戰士文娛演出隊每個成員每天的必修課,也是鍛煉的基本功,要練一刻鐘左右。一般先由手風琴起個音,然後大家就扯開嗓子叫了起來。按矮、喔、烏、歐、依五個聲調,道、來、米、發、梭、啦、西七個音階,由低到高,由高到底,放開喉嚨,不斷地練習發聲。開始這個聲音是高高低低、很不協調、實在難听;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現在听起來就比較和諧、悅耳,有點像那麼一回事了。樂隊的指揮名字叫和音,中尉軍餃,大家就叫他和音中尉。現在他听了這個拔音的練習,不再搖頭,有時還點起了頭。

「不放心了,你想我了。」

「他說大力支持!」

「是的,還是他,他可是個了不得的人才,是蘇聯戲劇大師什麼斯特拉夫斯基的得意門生。還有我們副軍長的夫人,她原來是另一個軍文工團的台柱子演員,這次也叫我們給請來了。」

晚上,錦繡對家興說︰「這次來得真不是時間,你又那樣忙,沒有一點時間陪我娘三個出去玩玩,孩子已經在吵著要回上海了。」

此時,家興問︰「錦繡,電報收到了?」

君蘭就拿出錦繡寫的所謂的信說︰「我的谷大醫生,你自己去看看!」

在游梅園時,四個小朋友是又蹦又跳,玩得起勁。但到了下午玩了一會,幾個孩子就叫走不動了,要抱要背。所以大人們只得到黿魚頭看看太湖,就原路返回,出了公園。

「他得到了報應。他在學校里一直和一些女學生不三不四。這次他又同學校里的一個女老師,也是軍人的妻子發生了不正當關系。結果被這個軍人發現告發了他。他觸到了‘高壓線’上,雖然他態度還可以,沒有判他刑。但學校還是把他除了名,他覺得在上海很沒有面子,自己就回到蘇北老家去了。」

「李科長,听說你想休假。」

正說著,家興手里也拿著他自己寫的又退回來的信來了。原來上面的地址︰瑞金一路弄堂的號碼上多加了個數字,所以這封信的信封上給寫上了「無法投遞」四個大字給退了回來。

「信,哪有什麼信,寫到哪里的?」

就在臘月二十八,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叫小年夜晚上,文娛演出隊向軍首長和機關舉行了首場匯報演出。

兒子愛國已經有點懂事了,就張開小口說︰「爸爸、媽媽,你們兩人怎麼一見面就要爭爭吵吵。」

接著老蔣就把演出隊如何組織向家興說了個明白︰這個文娛演出隊的規模和原來軍的文工團差不多,編制八十到九十人。原來文工團留下的有十幾個人,其中有樂隊指揮、導演、編劇、歌舞教練、主要歌舞演員,還有管理道具、布景、服裝的人員以及化裝師、燈光師等。原來的幾十件中、外樂器,燈光、道具、布景,服裝、化裝油彩、幕布等,全部都在,一樣不少。整個演出隊分三個部分,樂隊二十來人,演員分隊四十人,隊部十幾個人。決定抽調各師、團里的文娛骨干,有干部和戰士,共五十來人;另外再從地方文娛單位、醫院借十來個女的文娛骨干。調下面人員的命令已經下達,向地方借人也已經聯系好,都在三天內,12月15日前全部來報到。

蘭珍就去問君蘭,君蘭看看問題確實非常嚴重,就說還是他一個人去鎮江,但媽媽堅持要親自去一次。于是兩人就先來到了鎮江高麗山腳下,找到了張榮。張榮一見家興的媽媽,還有君蘭陪著,說是來找兒子,就笑了,說︰「怎麼回事,你們婆婆、媳婦間出了什麼問題?」

一段時間後,她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到現在還沒有給婆婆寫過報平安的信。與家興談起此事,他就叫錦繡寫封信給媽媽,告訴老人家他現在一切都很好,免得她牽掛,並讓她第二天上午把信寫好、封好,丟在招待所登記處就可以了。

錦繡回到家給爸爸、媽媽和婆婆說了這個情況,家人決定她還是到無錫去一次,看個究竟。她又把這個事同醫院領導一講,醫院管人事的副院長也為錦繡捏了把汗。爽快地同意給錦繡半個月假期,立即去無錫找愛人。家興的媽媽本想同媳婦一起去找兒子,但是錦繡沒有同意,說︰「你近七十歲的人了,最近天又這麼冷,氣喘病又正在發作。我先去看看再說,兩個孩子我帶著,他倆也很想爸爸了。」

李、蔣兩家人在無錫太湖的三個景點,游玩了整整一天,到天黑才回到榮巷。這錦繡和兩個小寶貝總算滿意了,但接下去在這里的日子怎麼打發,值得思考。還是老蔣想了個好辦法,叫他自己和家興的兩位夫人,當節目排練業余顧問,既當觀眾,又可參與評判,這不就有事情可做了。

家興率領的這個演出隊,先是一台歌舞節目,後又排了歌劇《血淚仇》,到從南京至上海,沿途凡是有0937部隊駐軍的地方,都進行了巡回慰問演出,受到了廣大指戰員的歡迎。這兩台節目演了一年多,演出隊完成演出任務後就解散了。

「你大搖大擺地開著軍車到揚州去接‘右傾分子

錦繡善謀sodu

’,我總替你擔心。你說好回來休假,怎麼突然又變卦了。」

接著家興沒有回部隊,而是被抽出來去了蘇北地區,參加地方的「四清」和後來的**運動,踫到了不少曲曲折折、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事情。究竟是些什麼曲折事情,且听下回分解

「嫂子,來了就住它個把月,我們演出隊剛成立,這一個來月就在這里招待所排練節目,要到春節後才下部隊去演出。正好我家屬也是從濟南臨時來隊,住在這招待所樓底下。她也是做醫生的,你倆就在一起做個伴不是很好嗎。這事我早就對老李說過了,我和老李是老戰友了,在朝鮮就在一起工作過。」

錦繡接過她自己寫出去的那張信紙,細細看了看,明白了。當時在寫信時那上面「不要緊」三個字涂掉,後面加上「很好」兩字。不要緊三個字小愛國吵著要他來涂,結果他只涂了「要緊」兩個字,「不」字沒有涂掉。這樣連起來一讀,就成了「家興現在一切不是很好。」又是一場誤會。

「這個壞蛋怎麼了?」

「叫她不要來,來得真不是時間。」

張榮說後,老人家懸在半空的那顆心總算落了地。但是她還是要見到兒子才放心。

「老蔣,你考慮得真周到,謝謝你。」

這一行人在梅園玩了一陣,就乘車來到第二個景點黿頭渚。一進公園門,孩子們叫喊要吃飯了,于是兩家人就到橫雲飯店吃了飯,接著又開始游第二個名勝。還是老蔣作解說︰「有一種魚叫黿魚,也叫元魚,這兒就像一條黿魚,它的頭伸在太湖邊,此景由此得名叫‘黿頭渚’。這里有四個景區︰一是‘太湖佳絕’到‘具區勝景’;二是‘花深處’‘誦芬堂’到黿頭的燈塔,這里是主要景點,听太湖濤聲,觀‘橫雲奇石’,懷吳越之古。登上黿頭,三萬六千頃煙波浩渺的太湖,盡收眼底!三是‘飛雲閣’到‘勁松樓’;四是到‘廣福寺’最後登上‘光明亭’。」

家興到招待所登記處,見到錦繡和孩子在等他,就笑著說︰「錦繡,來了,一路辛苦了。」兩個孩子高興地跑過來,一個人抱著爸爸的一條腿,纏住連連叫著爸爸。

第五十七回戰士演出隊勝過專業太湖風景美盡興游覽

這兒賞梅有三個地點,一是我們一進門,過‘紫藤花廊’、‘梅園銘石’、‘太湖石’,便是‘天心台’。這‘天心台’周圍,梅林密布,品種很多;二是再往前走,到‘楠木廳’、‘誦幽堂’、‘清芬軒’,那里是亭閣別致,梅香雲集,一片‘香海’;三是登上那面的‘念劬塔’,既可以遠眺波濤連天的太湖,又可以近看千重梅濤。這里的湖光山色,令人留戀!」

「都說你愛人特別漂亮,我沒見著過,你快去吧。現在肯定還沒吃過晚飯,我去叫食堂弄些飯菜,送到你房間里來。」

樂隊指揮和音中尉也說︰「這大合唱非常關鍵的是第一首歌曲,特別是一開頭的第一句歌詞要唱好,給觀眾一種氣勢磅礡、恢宏的感覺。這一點大家一定要牢牢記住。」

現在一切都明白了,也都放心了,是一場又一場的虛驚,弄得大家心急如焚。

七點不到,軍機關的干部、戰士、家屬,包括家興的媽媽,錦繡、桂香、張榮、君蘭等陸續進場,軍的首長也都到齊了。

這家興媽媽和君蘭在張榮家住下的事先放下不說,再來說家興。

「李大嫂,李科長一直說起你,你是個了不起的女同志,也跨過鴨綠江,當過志願軍。」

「那信是什麼地方發出來的?」

「不要听他瞎吹,你請坐。」她轉而用高興的口氣說。

「大人的事,小孩子別cha嘴。」她把兒子拉到了一旁。

「這不是很好嗎。」

家興和蔣副處長過後就擬了一個演出隊的組織、排練、演出和管理教育計劃。經軍部政治部批準,立即全面展開了工作。

戰士文娛演出隊按計劃方案,人員到齊,節目敲定,角色分配妥當,排練場地選好,搞了兩天思想教育。演員開始背台詞、歌詞,樂隊單獨進行合練。一切都已到位,節目開始正式排練。節目緊張地排練了一個多星期。

一天吃好晚飯,家興在隊部辦公室里正同老蔣研究,第二天的排練再怎麼進一步深入下去。忽然,辦公室里電話鈴響了。老蔣拿起听筒一听,說︰「老李,是找你的。」

演出隊一般上午休息,下午和晚上,對節目逐一進行反復排練。這位上官道導演對每一個演員的要求都非常嚴格,真是「一絲不苟」,大家就叫他「上軌道」導演。他按文工團的水準來排練每一個節目,往往一句台詞,一個動作,都要來上六、七次。有時,幾個女演員急得哭了起來,但他還是不放松,一直要到符合他的要求才會結束。真是功夫不負苦心人,連續奮戰了一段時間,效果出來了,他認為整台節目可以打上70分了。

「叫我也不要來。我們這是不請自來,要是不歡迎,我們馬上就走,不給你添麻煩。」錦繡有些生氣地說……

君蘭本想一起去,但是他回上海後剛上班。錦繡只好自己領著孩子,乘上火車到了無錫,下了火車出了站,就打听榮港。人家的回答無錫沒有榮港,只有榮巷,那里有很多解放軍,她就乘上去榮巷的公共汽車。

「到時間我會來帶你和孩子到食堂里一起去吃飯。」

直到這時,看到了初步成績,家興這個隊長和老蔣才總算松了口氣。家興是憑著他一貫堅持的,認真、細致、深入、虛心,這八個字的工作作風,來履行這次文娛宣傳隊隊長的職務。

第二天早上,家興按時起床到公路上和演出隊一起跑步。老蔣一見家興,就問︰「你怎麼來了?」

君蘭就把兩人來鎮江這事由說了一番,張榮听後笑得更加厲害了,說︰「家興最近是從營房科調到了宣傳科當科長,前些日子又被調到軍部演出隊當隊長去了。他人現在在無錫,錦繡也到了無錫,我昨天才同他倆通過電話。」

「排練時間快到了吧,你走吧。」

家興離家時,說好接著回上海休一個月的假,可十多天過去了,沒見家興回來,也沒收到他的一張紙片。這是怎麼回事,難道出了什麼問題?是部隊在調動,家興生病了,還是有了其他什麼不測風雲!真是猜不著。

這一宣布詞,贏得了今晚演出的第一次非常熱烈的陣陣掌聲。

正說著,招待所食堂的炊事員,把熱呼呼的飯菜給端來了。錦繡和孩子還真餓了,想吃飯了。

「我去找老蔣。」

「我住天把就要回上海的,換房間就不必了。」

家興把娘三個安排好,就來到了排練場。這時,戰士文娛演出隊的全體人員都已到齊。這排練場是在招待所的大食堂里,開完早飯大家就動手搬桌子、板凳,一排排的擺成開會架式。先是對節目排練作進一步動員,蔣副處長主持會議,家興說了幾句,然後是導演上官道上尉、樂隊指揮和音中尉、舞蹈教練李一鳴中尉等先後講了話。

軍部大禮堂里燈光明亮非常熱鬧,舞台上方拉著一條橫幅︰中國人民解放軍0937部隊戰士文娛演出隊匯報演出。

正當錦繡急得團團轉的時侯,突然接到家興拍來的一份電報,這電報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上面只有四個大字︰推遲休假。其他什麼也沒有說,再說這電報又是直接拍到錦繡的媽媽家里,這又是為什麼?真讓人費猜疑!

「是的,已經到了年底了,現在休不成,看來今年的假期又只好上交了。」

「你怎麼這樣說,我們是夫妻,還有什麼歡迎不歡迎。」

「我告訴你們我調來搞演出隊的事。」

「不會寫錯吧,已經發出有十天了,也沒有退回來。這事怪了。」

「請什麼假,我是孟姜女來尋夫的------」她把家里接了電報怎麼著急,又打長途電話到鎮江,說被抓起來到了無錫,一家人急得團團轉,媽媽也要來找兒子等給家興說了個透徹……

下午和晚上,導演把所有節目全部又過了兩遍,一直搞到半夜兩點多才結束。接著又這樣排練了三天。有時是各個節目的演員、樂隊單獨排練,有時就兩者合練。連續排練了三天三夜,大家都顯得非常疲勞。第四天,正好是星期六,演員們進一步熟悉自己的台詞、歌詞、曲調,體會怎樣進入角色;干部們開了一天會議,分析、研究排練情況,確定下一步該采取的措施。

「你信上寫些什麼?」

錦繡呢,這次也有了不少意外的收獲,她親眼看到了家興不一般的組織才能和做事的認真程度;同時通過觀看這歌舞節目排練的全過程,感到真是「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做任何一樁事情,要出點成績都是不容易的,她也看到了這些解放軍的干部、戰士,在文娛演出隊里的認真勁,也深深的打動了她。

「你還笑呢,我們都急死了,以為你因為君蘭的事被抓了起來,也關到牛棚里去了。」

家興接過來一听,是招待所陳所長。他說︰「李隊長,你的夫人來了,還帶著兩個孩子,現在在招待所登記處。」

「副軍長同意嗎?」

錦繡拿出收到的電報給婆婆、蘭珍姐姐和姐夫看。這一家人一看電報,認為肯定出了大問題,又猜測可能是同家興開軍車去揚州把君蘭夫妻倆接回上海的事情有關。

君蘭也弄不明白出了什麼事,他想想自己從揚州回到上海,領導上給他落實了政策,恢復了工作,給了他新的住房,還補發了三年的工資。要麼部隊的政策同地方不一樣,特別嚴格。

排練開始,先排練了大合唱「東方紅」、「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我是一個兵」、「游擊隊之歌」、「團結就是力量」等六首歌。這些人雖然是從各單位調來的,但在文藝這條線都滾過較長時間,有一定的基礎,大合唱排練了一段時間,基本可以過關了。

家興接好電話,放下听筒就說︰「老蔣,我妻子來了,還把孩子也帶來了。」

第一台歌舞節目,確定有大合唱,男聲獨唱、合唱,女聲獨唱、合唱、表演唱,單人舞,集體舞,塑像劇、京劇、地方戲劇、說唱,相聲,評彈,數來寶、快板、山東快書,器樂合奏、獨奏等。表演的內容︰歌曲是以軍歌為主;歌舞、說唱等內容,大都是表揚、反映部隊的戰斗歷史,現在的軍事訓練生活和好人好事;器樂曲大都是傳統的我國民樂樂曲,「彩雲追月」,「步步高」,「金蛇狂舞」,「瞎子阿炳」等。全部三十來個節目能演三個多小時,但是每場正式演出都是近二十個節目,演出時間控制在二個半小時左右。

「你們先吃飯,然後把房間換好。老李,明天排練的事情,我會安排好的。明天早晨你就不要出操了,排練場可以晚一點到,好好伴嫂子和孩子。」說著老蔣走了。

張榮就說︰「你們兩人先在我家住下,我的浦東娘子翠妹現在是隨軍家屬,你們也是熟人。在我家多住幾天,然後我抽空開汽車陪你們兩人到無錫去。」

軍部是1954年從上海移防到無錫的。將近七年來,老蔣一直在軍部,到這里玩的次數少說也有十來次。他對今天要玩的三處名勝,閉上眼楮都知道到了哪里,還可說上那麼幾句,所以自然就當起了向導。而家興、錦繡和桂香他們就只能作了游客,一邊听他解說,一邊欣賞這美麗的風景。而兩個哥哥則帶著兩個妹妹,去玩他們喜歡的東西。

一天下午,她剛想閉一下眼養養神。忽然送信的來了,姐姐蘭珍接過信拆開一看,看了信的內容更慌了。媽媽就問信上說的什麼?蘭珍看了又看,最後對媽媽說︰「這信怎麼這樣說︰‘我已到了部隊,家興一切不------’不字的後面,好像是‘要緊’兩個字涂掉了。再後面三個字,‘是很好’,落款是錦繡。家興現在到底是‘不要緊’還是‘不是很好?’真是吃不透了。看來還是有問題。」

這里的湖,既叫五里湖,也叫蠡湖,和太湖相通。這要從公元前六百多年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說起。當時越國的大臣範蠡,是陪勾踐一同到吳國去當人質的。勾踐听取另一個大臣文種的意見,派人在越國苧夢山下,尋到了一位名叫西施的浣沙美女,令範蠡把西施獻給了吳王夫差。夫差見西施美如月宮下凡的嫦娥,萬分迷戀,疏了國事。後來經過22年,越國終于攻滅了吳國。勾踐正欲大封功臣之際,範蠡不見了。其實他早已帶著西施泛舟五里湖,出太湖隱退到了陶邑。後來他在那里經商致富,身家巨萬,天下人稱他為「陶朱公」。

「這真是天大的誤會。」

這演出隊組建的任務家興是接受了下來,但還是覺得困難不小。先要趕排一台歌舞節目,到各師、團進行巡回慰問演出。然後還準備排練歌劇《白毛女》或者《血淚仇》。可這些演員是從四面八方臨時調來的,原始水平究竟怎樣?節目還要編排起來,又要保證演出質量,排練時間又這麼緊,才一個來月。

「走,到我樓上房間里去。」家興抱起女兒小燕走在前面,錦繡拎著小皮箱,攙著兒子愛國跟在後面。三人上了樓,進了房間坐定。

演出結束後,大家提了些意見,最後結論是可以對外公演。錦繡和桂香都確定,看過正式的匯報演出,在這里過了年再走,因為這台節目也有她倆的一分功勞。

「錦繡,真對不起,實在對不起。這樣吧,明天是星期天,演出隊放假,我們一起去游蠡園、梅園、黿頭渚。這三個地方可是無錫最好玩的名勝。」

宣布演出開始的是隊長李家興,他邁著軍人雄健的步伐,快步走到舞台台口中央,以宏亮的聲音,向一千多位觀眾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0937部隊戰士文娛演出隊,向首長和同志們匯報演出現在開始!第一個節目,大合唱。」

「你的情敵姓王的------」

「你去排練,吃中飯怎麼辦?」

「你面孔上寫著,還要我說。別人看不出,我一看就一目了然。」

錦繡和孩子吃完飯,家興就把碗盆送回食堂,回來動手換好房間,又去弄來三熱水瓶開水和一些冷水,先給兩個孩子洗好臉和腳。兩個孩子在路上勞累了一天,上了床開始還要和爸爸說這說那,但沒多少時間兩個人都睡著了。

「這還差不多,怎麼去法?」

節目一直排練到63年1月15日,也就是排練滿一個月的時候,就在軍部大禮堂組織了一次彩排,來觀看的觀眾主要是軍部司、政、後的有關領導和住在招待所的一些家屬,包括錦繡和桂香。

家興听了這個消息自然非常高興。別的沒有多說什麼,兩人就休息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