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9章 壓力︰壓力過大苦,壓力為動力甜(1)

§§§第一節壓力之下,身心俱疲

當人們面臨壓力時會產生一系列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反應。這些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是機體主動適應環境變化的需要,它能喚起和發揮機體的潛能,增強抵御和抗病能力。但是如果反應過于強烈或持久,就可能導致生理、心理功能的紊亂。在壓力下通常表現在生理、心理和行為方面的反應。主要有以下幾種︰

1.壓力下的生理反應

個體在壓力狀態下會出現一系列生理反應,主要表現在自主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等方面。例如,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增高、呼吸急促、激素分泌增加、消化道蠕動和分泌減少、出汗等。加拿大心理學家薛利20世紀50年代以白鼠為研究對象,從事多項壓力的實驗研究,指出應將壓力狀態體反應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警覺反應。這一階段中,由刺激的突然出現而產生情緒的緊張和注意力提高,體溫與血壓下降、腎上腺分泌增加、進入應激狀態。如果壓力繼續存在,身體就進入第二個階段,即抗拒,企圖對身體上任何受損的部分加以維護復原,因而產生大量調節身體的激素。第三階段是衰竭階段,壓力存在太久,應付壓力的精力耗盡,身體各功能突然緩慢下來,適應能力喪失。可見,壓力下的生理反應可以調動機體的潛在能量,提高肌體對外界刺激的感受和適應能力,從而使肌體更有效地應付變化。但過久的壓力會使人適應能力下降。

2.壓力下的心理反應

壓力引起的心理反應有警覺、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精神振奮,這是適應的心理反應,有助于個體應付環境。例如,學生考試、運動員參賽,在適度壓力下競爭容易出成績。但是,過度的壓力會帶來負面反應,出現消極的情緒,如憂慮、焦躁、憤怒、沮喪、悲觀失望、抑郁等,會使人思維狹窄、自我評價降低、自信心減弱、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表現出消極被動。心理學研究還表明,過度的壓力會影響智能,壓力越大,認知效能越差。個體在壓力狀態下的心理反應存在很大差異,這取決于個體對壓力的知覺和解釋以及處理壓力的能力。

當個體面臨壓力時會有各種行為變化,這些變化決定于壓力的程度以及個體所處環境。壓力下的行為反應可分為直接反應與間接反應。直接反應指直接面對引起緊張的刺激時,為了消除刺激而做出的反應。例如,路遇歹徒或與其搏斗或逃避。間接反應指借助某些物質暫時減輕與壓力體驗有關的苦惱。例如,借酒消愁。

一般而言,輕度的壓力會促發或增強一些正向的行為反應,如尋求他人支持,學習處理壓力的技巧。但壓力過大過久,會引發不良適應的行為反應,如談話結巴、動作刻板、過度進食、攻擊行為、失眠等。心理學研究發現︰當猩猩被隔離監禁一段時間後,會出現重復的搖晃、吸吮手指或原地繞圈等刻板行為;把一只動物關在無法逃離的籠子中並給予電擊,會引起動物不斷吃東西的行為;當兩只動物被電擊時,電擊開始或結束後不久,它們會打起架來。

§§§第二節面對壓力,積極樂觀

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將會是一個非常積極的經歷,這一天因為用于對成功的意義進行反思而成為倒計時進程的一個里程碑。今天,當我們對自己的變化感到高興時,不妨拿出一點時間來為自己已經取得的成功慶祝一下。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成功的意義不在于它的目標,而在于它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前進的步伐都帶有一份快樂。我們可以惡待每一天,但我們得不到什麼;我們還可以善待每一天,並且我們可以得到許多。

說這一天是有意義的一天,並不表明我們是整天耽于樂觀臆想的人,恰恰相反,我們是非常實際的人。這樣說是因為,我們必須確定該如何看待自己的世界,因為我們明白即使是最慘痛的失敗和最沉痛的經歷,里面也蘊涵著有價值的教訓。每一個失敗都使我們更接近成功。如果我們能夠學會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能夠得出正確的評價,我們就能夠讓自己的每一天的生活愈加充實完美。這種生活態度激勵我們不斷地走向更大的成功。成功不是一件不得不久久等待的事情,不是一件只存在于遙不可及的未來的事情,成功存在于每一天前進途中的每一個能給我們帶來欣喜的小小收獲之中。現在就采取這樣的生活態勢,明白自己已經在許多方面獲得了這樣那樣的成功。這會讓我們感覺到無論自己選擇什麼樣的成功之路都是有意義的,從而更有信心地接近自己的成功目標。

曾有一位美國作家寫過許多勵志書籍,其中有一本是《只有渴望是不夠的》,書中對生命的意義做出了闡述。書的作者不無尖銳地指出︰我們都在努力走向成功,並竭力向周圍的每一個人表明我們的努力。非常不幸的是,這種努力有的時候佔據了我們的整個生活。我們從來沒有時間去和我們生活周圍的人們做有意義的接觸,而是錯誤地認為我們以後會有時間再去彌補的。我們總是忽視我們所愛的人,忽略每一天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趣味,總是到了一切都已經變得太遲了時才惶恐地珍惜與懊悔。記住,在我們彌留之際躺在病榻上時,誰也不會去說︰「我希望把更多的時間用在生意上

人生如同一只在大海中航行的帆船,掌握帆船航向與命運的舵手便是自己。有的帆船能夠乘風破浪,逆水行舟,而有的卻經不住風浪的考驗,過早的離開大海,或是被大海無情地吞噬。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差別,不在別的,而是因為舵手對待生活的態度不同。前者被樂觀主宰,即使在浪尖上也不忘微笑;後者是悲觀的信徒,即使起一點風也會讓他們膽戰心驚,讓他們祈禱好幾天。一個人或是面對生活閑庭信步,抑或是消極被動地忍受人生的淒風苦雨,都取決于對待生活的態度。

一個人快樂與否,不在于他處于何種境地,而在于他是否持有一顆樂觀的心。對于同一輪明月,在淚眼矇的柳永那里就是︰「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而到了瀟灑飄逸、意氣風發的蘇軾那里,便又成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同是一輪明月,在持不同心態的人眼里,便是不同的,人生也是如此。

二胡有兩根弦,小提琴有四根弦。我國古代有七弦琴,「手撫七弦琴目送飛鴻」。國外樂器豎琴有十幾根弦的,也有30根弦的,最多的有36根弦。這些弦相互配合才能使樂器發出和諧悅耳的音樂,一般來說,弦越多音樂效果越豐富。

但如果只有一根弦呢?

某著名音樂家在一場音樂會上演奏一首名曲,至半途,小提琴的弦忽然斷了一根,這位音樂家沒有中止他的演奏,而是用剩下的三根弦繼續演奏。忽而又斷了一根,這位音樂家一時性起,干脆自己扯斷了第三根弦,只用唯一的一根弦演奏完了這首曲子,卻博得了熱烈掌聲。

某劇團鼓手和琴師不和,某次重要演出前鼓手在琴上做了手腳,當劇情發展到**,琴師正以他爐火純青的技藝演奏時,一根弦斷了。琴師用唯一的一根弦繼續演奏,並給觀眾以一種全新的具有震撼力的感受。琴師名聲從此大噪,鼓手從相反的方向成就了一個名琴師。

上天不會給我們快樂,也不會給我們痛苦,它只會給我們生活的佐料。調出什麼味道的人生,那只能在我們自己。我們可以選擇一個快樂的角度去看待它,也可以選擇一個痛苦的角度,像做飯一樣,我們可以做成苦的,也可以做成甜的。

§§§第三節拾起信心,擺月兌壓力

也許你一定听說過這樣的事情︰女大學生迫于就業壓力整容,男大學生求職應聘忙于包裝。針對這種現象,有關專家指出說︰「這是巨大的就業壓力造成的,其實也是大學生自信心不足的一種表現。用人單位考慮的是學生的能力,而不只是相貌。長得好看卻不懂業務,也沒用!」

事實上,生活中的很多人存在著信心不足從而導致壓力過大的現象。在奮斗的過程中,難免踫到一時的挫折、困難、失敗,如︰工作進展受挫,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感情上的挫折等等。如果人們有充分的信心,就會善待這些情況,心情上會坦然處之,及時把自己的心情調整過來,不讓失敗、困難、挫折等轉化成消極的心理因素,而把這些作為對自己的鞭策,激發自己更加努力,開闊思路,尋求更佳方法、途徑。

有一個年輕人,好不容易獲得一份銷售工作,勤勤懇懇干了大半年,非但毫無起色,反而在幾個大項目上接連失敗。而他的同事,個個都干出了成績。他實在忍受不了這種痛苦,在總經理辦公室,他慚愧地說,可能自己不適合這份工作。

老總沉默了一會兒,平靜地說︰「就這樣走,以失敗者的身份離開?你真的甘心?」年輕人沉默不語。「安心工作吧,我會給你足夠的時間,直到你成功為止。到那時,你再要走我不留你老總的寬容讓年輕人很感動。

過了一年,年輕人又走進了老總的辦公室。不過,這一次他是輕松的,他已經連續七個月在公司銷售排行榜中高居榜首,成了當之無愧的業務骨干。他想知道,當初,老總為什麼會將一個敗軍之將繼續留用?「因為,我比你更不甘心老總的回答完全出乎年輕人的預料。

年輕人大惑不解,老總解釋道︰「記得當初招聘時,公司收下100多份應聘材料,我面試了20多人,最後卻只錄用了你一人。如果接受你的辭職,我無疑是非常失敗的。我深信,既然你能在應聘時得到我的認可,也一定有能力在工作中得到客戶的認可,你缺少的只是機會和時間。與其說我對你仍有信心,倒不如說我對自己仍有信心——我相信我沒有用錯人。

從老總那里,年輕人懂得了只要寬容別人,給自己以信心,將來也許就是一個全新的局面。

總有許多的人,把失敗、困難和挫折轉化成消極的心理因素,這些消極的心理因素大大損害了個人的成功,往往斷送了個人的事業。切記,人可以因為失敗而損失財產,甚至成為一個窮光蛋。但絕不能在財產損失以後,再損失人的信心,否則,那才是雪上加霜。失敗可以奪走我的財產、名譽、地位和愛情,但絕對不能奪走我的信心。信心就是生命,只要我的信心還在,我的生命之樹在來年還會結出更豐碩的財產、名譽、地位和愛情之果。

一個家境十分貧寒的小木匠,在富翁家里做苦工,不小心損壞一個價值連城的花瓶,小木匠培不起,無奈之下只好跑到一個據說十分靈驗的小廟里乞求觀音。廟里的觀音勸小木匠去學一門能對接花瓶的技術,並告訴小木匠要有信心,否則上天會對他失去信心,于是小木匠登門求藝,歷經三年苦練,學得手藝後返回家將三年前打碎的花瓶接得同原來的一模一樣。經過不懈努力,小木匠成了遠近聞名的名師,每天來拜師的絡繹不絕。小木匠沒有忘記廟里的觀音,他決定到廟里去感謝觀音,當說明來意,觀音開口說道︰你不用感謝我,還是感謝你自己吧。這時,由遠而近地傳來腳步聲,原來是廟里的老尼姑在小木匠第一次來時,听了小木匠的哭訴以後便冒充聲觀音的聲音,以鼓勵小木匠︰「信心是人生最好的觀音

沒有什麼比相信自己更能改變我們的處境,當我們處于厄運的時候,當我們敗下陣來的時候,當我們面臨一場巨大災難的時候。記住︰信心是人生最好的觀音,一個人只要活著就有無限的可能。

§§§第四節放松自己,減少壓力

有人因為壓力大,而跳樓,而有人則坦然生活著。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