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章 死之苦︰看不穿的生死輪回(1)

§§§第一節參透失親之痛

人生在世,最難過的莫過于看著親人離開自己而無力挽回。人類生死的自然規律是我們無法更改的,既然如此,我們就要坦然地接受這一現實。逝者已去,生者猶在。對已逝親人最大的尊重和懷念莫過于好好地活著,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

人是不可能長生不老的,死亡對于我們人類而言,如同時間流逝一般,只能接受。我們可以把死亡理解成另一種形式的生存,這樣或許能減少一下我們的悲痛。對于個人而言,生命或許是有限的,可是對于整個人類而言,生命是不斷繁衍,世世相傳的。親人的離開是悲痛的,可是如果長期處于這種悲痛中,連正常的生活都無法進行下去,我想這也不是那些離開的人想見到的。對于那些先于我們離開的人而言,我們健康的、快樂的生活才是他們在天國最希望看到的,為了不讓他們擔心人世間的我們,我們要選擇積極的生活方式,努力生活,不僅僅為了自己,也為了那些牽掛我們的親人。

時間可以撫平一切痛苦。我們要相信生命是輪回不滅的,即使**不在,但是精神可以永存。

那些悲觀的人,當親人離開時,他們會瞬間失去生活的勇氣,甚至選擇死亡去逃避痛苦。這樣不但讓死者無法安息,也讓其他親人的痛苦更加雪上加霜。沒有什麼跨越不了的難關,沒有什麼撫平不了的傷痛。當你無能為力扭轉失親的悲劇時,只能坦然面對那些事實,積極生活,給死者以最大安慰。

§§§第二節我們終是被需要的

當至愛的人離開我們時,痛苦必將我們重重包圍,我們無從逃避,通常會萬念俱灰,甚至也想隨亡者而去。但你要明白,他人的死亡是他人的,你還活著,這個世界還需要你,不要以為至愛之人離開了,我們的生命就沒有意義了,要勇敢活下去,因為我們終是被這個世界需要的。

莫蘭是小周從前的鄰居,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彼此關系非常好,並曾一度被認為是青梅竹馬的一對,但由于上蒼的安排,她中學畢業便不得不放棄上學的機會,去了她父親的工廠,當了一名紡織女工,後來家也搬走了。他們從那以後便斷了音訊。有一次小周到郵局去寄東西,無意中遇見了莫蘭,那時她宛然已是一個幸福的少婦了。

為了敘敘舊情,他們在郵局附近的一家冷飲廳里坐下,並每人要了杯咖啡。小周原本想听听她的幸福生活,也給自己的心靈尋找些許安慰,可莫蘭卻向小周訴說起了她的不幸。

「搬走後不久,通過別人介紹,我認識了程杰,一個很帥氣的設計師。只是歲數稍大了些,但人品還算不錯,我們相處不到一年就結了婚

莫蘭一面攪動著杯里的咖啡,一邊娓娓說道。

「結婚剛過一年,丈夫就出了車禍,離開我了,我那麼愛他,根本不能接受這個現實,那時候,我覺得日子是再也沒有什麼指望了,就想到了死。我乘火車跑到一個靠海的城市,在這城市的一個郵局里,坐下來給父母寫訣別信。這城市是如此陌生,這郵局是如此嘈雜,襯著棕色桌面上漿糊的嘎巴和紅藍墨水的斑點把信寫得無比盡情——一種絕望的盡情。這時有一位拿著郵包的老人走過來對我說︰‘姑娘,你的眼神好,請幫我紉上這針。’我抬起頭來,跟前的老人白發蒼蒼,他那蒼老的手上,顫顫巍巍地捏著一枚小針

「那一刻,我再也忍不住突然在那老人面前哭了。我突然不再去想死和寫訣別的信。就因為那老人稱我姑娘,就因為我其實永遠是這世上所有老人的‘姑娘’,生活還需要我,而眼前最具體的需要便是幫助這老人紉上針。我甚至覺出方才我那‘盡情的絕望’里有一種做作的矯情

「我紉了針,並且替老人縫好郵包。我離開郵局離開那靠海的城市回到了自己的家,我開始了新的生活,後來不久便找到了新的愛情

講到這里,她的眼楮濕潤了,接著她說她終生感激郵局里遇到的那位老人,不是她幫助了他,實在是老人幫助了她,幫助她把即將斷掉的生命續接起來,如同針與線的連接才縫好了綻裂的郵包。她還說從此日子里有了什麼不愉快,她總是想起老人那句話︰「姑娘,你的眼好,你幫我紉上這針她常常在上班下班的路上想著這話,有時候這話如同夢一樣地不真實,卻又真實得不像夢。

如果你緊緊抓住死亡的痛苦不放,走不出心里的魔障,必將淪入無盡深淵。要記住,逝者已矣,不可挽回,可活著人的還在這世界上來回,要為他們也為自己快樂地活下去,這才對得起「生命」這兩個字。

§§§第三節直面死亡的痛楚

有親人離去,我們勢必會悲痛萬分,但如果你緊緊抓住痛苦不放,那麼快樂的生活就永遠也不會到來。抓住快樂,才能讓生命重放光彩。你需要給自己找一個遠離痛苦的方法來安頓你的心靈。這個方法可以是誰開導你的一句話,還可以是你對生命的驀然感悟。

原美國布朗大學校長瓦爾坦格雷戈里安的童年十分不幸,在他6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便因病去世了,是他的祖母將他帶大的。

格雷戈里安的祖母也是一個很不幸的女人。由于戰爭和疾病,她失去了所有的孩子。雖然命運對她十分不公,但她卻並未因此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為了讓格雷戈里安從失去親人的陰影中走出來,健康快樂地成長,祖母經常教導他說︰「孩子,有兩件事一定要記牢。第一是命運,那是你無法控制的;第二是你的性格,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你的美麗,也可以失去你的健康和財富,但是你決不能失去你的性格,因為它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你要勇敢地利用它

祖母的這句話在格雷戈里安的成長道路上,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他沒有沉溺在悲慟中,而是用自己的堅強個性去贏得自己的價值。

一位喪子的母親說︰「剛開始,我完全沒辦法平靜,對于死去的兒子,不論我做什麼,想什麼,那種深痛的感覺就是在,漸漸的,我讓自己很忙,那時,我便沒有多余心思去思考兒子的死亡,但只要一靜下來,甚至只是走路停下來一會兒,那種哀痛就會襲上來,令我無法招架。

「現在,雖然想到仍會難過,但情況已不一樣,我不再沒事找事忙,故意逃避。當喪子之痛又襲來時,我讓它涌上心頭,我看著悲痛將我滅頂,然後漸漸消退,平靜也就跟著來了。

「最痛苦的那一刻已經過去,我已經可以不必再抗拒那種情緒。如今,我可以再次體會人生的快樂,那些痛苦已不是現在的事了,它只是我人生的一部分,而我人生其他的道路,還可以繼續

不要逃避痛苦的感覺,也不要逃避現在的生活,當痛苦來臨時,去感受它;當痛苦漂流時,不要再緊抓住它,找個方法,克制住傷痛,讓它成為真正的過去,這樣才能好好生活。

§§§第四節遺忘死亡的痛苦

美國白涅德夫人曾經寫過一本《小公主》,里面的主人公莎拉曾經是一個富家女,但她的爸爸突然死去,還破了產,只留下她這個10歲的小女孩。她的生活從天堂掉到地獄,每天都要干髒活、累活,還要忍受別人的譏諷和嘲笑。但她依然很快樂,她接受了這個事實,忘記了痛苦和屈辱,並且幻想有一天幸福會降臨。

人們總是希望自己活得快樂一點,灑月兌一點,可是身處塵世,放眼四周,卻常常會有人說自己不快樂,被一種不可名狀的困惑和無奈纏繞著。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學會遺忘。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人生路途上,我們所欣賞到、所見到的不全是讓我們愉悅的風景。我們會遇到種種挫折和不幸。因此我們有必要學會遺忘,對于我們來說,遺忘是一種明智的解月兌。我們應該從記憶的底片上抹去悲慟的鏡頭。因為我們還在人生路途上行走,我們所追求的事業、目標在前方不遠處,我們遺忘是為了使自己更好地趕路,使我們走得更加輕松。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