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章 病之苦︰人有旦夕禍福(1)

§§§第一節飛來橫禍,勇敢面對

月有陰晴圓缺,有人旦夕禍福,有的時候,麻煩會找上你,這時,千萬不要沉迷在悲痛中,要勇敢面對它,這樣,才能收獲幸福,否則只能徒增痛苦,讓自己墜落得更深、更慘!

威爾遜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業人士,他從一個普普通通的事務所小職員做起,經過多年奮斗,終于擁有了自己的公司、辦公樓,廣受人們的尊敬。

有一天,威爾遜先生從他的辦公樓走出來,剛走到街上,就听見身後傳來「嗒嗒嗒」的聲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發出的聲響。威爾遜先生愣了一下,緩緩地轉過身。

那盲人感覺到前面有人,連忙打起精神,上前說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發現我是一個可憐的盲人,能不能佔用您一點點時間呢?」

威爾遜先生說︰「我要去會見一個重要的客戶,你要什麼就快說吧

盲人在一個包里模索了半天,掏出一個打火機,放到威爾遜先生的手里,說︰「先生,這個打火機只賣一美元,這可是最好的打火機啊

威爾遜先生听了,嘆口氣,把手伸進西服口袋,掏出一張鈔票遞給盲人︰「我不抽煙,但我願意幫助你。這個打火機,也許我可以送給開電梯的小伙子

盲人用手模了一下那張鈔票,竟然是一百美元!他用顫抖的手反復撫模這錢,嘴里連連感激著︰「您是我遇見過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為您祈禱!上帝保佑您!」

威爾遜先生笑了笑,正準備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說︰「您不知道,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瞎的。都是二十三年前布爾頓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威爾遜先生一震,問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廠爆炸中失明的嗎?」

盲人仿佛遇見了知音,興奮得連連點頭︰「是啊是啊,您也知道?這也難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個,傷的人有好幾百,可是頭條新聞哪!」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動對方,爭取多得到一些錢,他可憐巴巴地說了下來︰「我真可憐啊!到處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頓沒下頓,死了都沒人知道!」他越說越激動,「您不知道當時的情況,火一下子冒了出來!仿佛是從地獄中冒出來的!逃命的人群都擠在一起,我好不容易沖到門口,可一個大個子在我身後大喊︰‘讓我先出去!我還年輕,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著我的身體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覺,等我醒來,就成了瞎子,命運真不公平啊!」

威爾遜先生冷冷地道︰「事實恐怕不是這樣吧?你說反了

盲人一驚,用空洞的眼楮呆呆地對著威爾遜先生。

威爾遜先生一字一頓地說︰「我當時也在布爾頓化工廠當工人,是你從我的身上踏過去的!你長得比我高大,你說的那句話,我永遠都忘不了!」

盲人站了好長時間,突然一把抓住威爾遜先生,爆發出一陣大笑︰「這就是命運啊!不公平的命運!你在里面,現在出人頭地了,我跑了出去,卻成了一個沒有用的瞎子!」

威爾遜先生用力推開盲人的手,舉起了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櫚手杖,平靜地說︰「你知道嗎?我也是一個瞎子。你相信命運,可是我不信

面對飛來的橫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並企圖以此博取別人的同情,這樣的人只能永遠躺在自己的不幸中哀鳴,不會有站起來的一天。身有殘疾並不意味著失去一切,靠自己的努力一樣可以消除殘疾的陰影,贏得尊重。

§§§第二節殘缺遺憾,也許是福

很多人常常埋怨自己的生活不圓滿,卻不知有時,缺憾往往是我們進入另一種美麗的契機。

莊子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叫支離疏的人,臉部隱藏在肚臍下,肩膀比頭頂高,頸後的發髻朝天,五髒的血管向上,兩條大腿和胸旁肋骨相並。替人家縫洗衣服,足可過活;替人家簸米篩糠,足可養十口人;政府征兵時,他搖擺游離于其間;政府征夫時,他因殘疾而免去勞役;政府放賑救濟貧病時,他可以領到三斗米和十捆柴。

「支離疏」意即形體支離不全。莊子寫這個人時沒有提到他的名字,想必是因為這個人的真名在當時就已經被人遺忘。在我們眼里,這個人是很慘的,可莊子卻告訴我們說,殘缺也許是福。

希爾西爾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一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童話般的故事︰

一個圓環失去了一個部件,于是它旋轉著去尋找這個部件。

因缺少這個部件,它只能非常緩慢地滾動,這樣它就有機會欣賞沿途的鮮花,並可以與陽光對話,同蝴蝶吟唱,和地上的小蟲聊天……這些都是它完整無缺、快速滾動時所無法注意、沒能享受到的。

有一天,這個圓環終于找到了丟失的那個部件,它很高興,又開始滾動起來。可是,因為完整,滾得太快,它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不再能從容地賞花,也沒有機會聊天,一切都變得稍縱即逝……這個圓環最後在一片草地上丟下了那個找到的部件,又成為一個有缺陷但快樂的圓。

不完美是生活的一部分,擁有缺陷是人生另一種意義上的豐富和充實。正視缺陷,它或許會將我們帶入另一片風景!

§§§第三節揚長避短,化解劣勢

有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學柔道。

最終,小男孩拜一位日本柔道大師做了師傅,開始學習柔道。他學得不錯,可是練了三個月,師傅只教了他一招,小男孩有點弄不懂了。

他終于忍不住問師傅︰「我是不是應該再學學其他招術?」

師傅回答說︰「不錯,你的確只會一招,但你只需要會這一招就夠了

小男孩並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師傅,于是就繼續照著練了下去。

幾個月後,師傅第一次帶小男孩去參加比賽。小男孩自己都沒有想到居然輕輕松松地贏了前兩輪。第三輪稍稍有點艱難,但對手還是很快就變得有些急躁,連連進攻,小男孩敏捷地施展出自己的那一招,又贏了。就這樣,小男孩迷迷瞪瞪地進入了決賽。

決賽的對手比小男孩高大、強壯許多,也似乎更有經驗。有一度小男孩顯得有點招架不住,裁判擔心小男孩會受傷,就叫了暫停,還打算就此終止比賽,然而師傅不答應,堅持說︰「繼續下去!」

比賽重新開始後,對手放松了戒備,小男孩立刻使出他的那一招,制服了對手,由此贏了比賽,得了冠軍。

回家的路上,小男孩和師傅一起回顧每場比賽的每一個細節,小男孩鼓起勇氣道出了心里的疑問︰「師傅,我怎麼就憑一招就贏得了冠軍?」

師傅答道︰「有兩個原因︰第一,你幾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難的一招;第二,就我所知,對付這一招唯一的辦法是對手抓住你的左臂

人的劣勢有時反而能成為優勢。小男孩把自己身體的殘疾變成了他最大的優勢,讓敵人無法戰勝,最終贏得比賽。

§§§第四節關一扇門,開一扇窗

上蒼真的很公平,他會在向你關閉一扇門的同時,向你打開一扇窗。只要你願意,你同樣能把窗外的美景盡收眼底。

有本叫做《龐城末日》的書里面有這樣一個情節︰

意大利古城龐貝城里有位賣花女叫倪娣雅。她雖雙目失明,但並不自怨自艾,也沒有垂頭喪氣把自己關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樣靠勞動自食其力。

不久,維斯維沙大火山爆發,龐貝城面臨一次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籠罩在濃煙和塵埃中,昏暗如無星的午夜,漆黑一片。驚慌失措的居民跌來踫去尋找出路卻無法找到。但倪娣雅本來看不見,這些年又走街串巷在城里賣花,她的不幸這時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著自己的觸覺和听覺找到了生路,而且還救了許多人。因為她可以不用眼楮安全如常行走,她的殘疾已成為她的財富。

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多面的,我們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個側面,這個側面讓人痛苦,但痛苦卻往往可以轉化為成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地質學家魏格納應征赴前線,負傷後被送到大後方的醫院養病。當時,病房的牆壁上正好掛著一幅世界地圖,他臥床凝視地圖。通過認真觀察,一個問題在腦海中出現︰為什麼大西洋兩岸大陸的彎曲形態海岸線如此相似?為了這個疑問,魏格納開始潛心研究其中隱含的規律,結果誕生了一個嶄新的地質理論——「大陸飄移」學說。就因為魏格納勇于探索,成功摘取了地質研究「新桂冠」。

有一個成語叫做「蚌病成珠」,這是對生活最貼切的比喻。蚌因身體上嵌入粒砂,傷口的刺激使它不斷分泌物質來療傷,到了傷口復合,舊傷處就出現一顆晶瑩的珍珠。哪粒珍珠不是由痛苦孕育而成?任何不幸、失敗與損失,都有可能成為對我們有利的因素。

§§§第五節先天不足,後天補全

斯蒂芬威廉霍金,黑洞理論和量子學說的創始人,對于他而言,命運是很不公平的,他天生就是一位中樞神經殘廢者,由于肌肉嚴重衰退,從而失卻了行動能力,手不能寫字,話也講不清楚,終生要靠輪椅生活。但是他並沒有對于這些身體的殘廢而怨天尤人,也沒有因為身體的局限而停止人生的探索。相反,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後畢業于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由于身體行動的不便,他只能用一個小書架和一塊小黑板完成他的研究過程。在他的研究過程中,他克服了無數次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最終在天文學的尖端領域——黑洞爆炸理論的研究中,通過對黑洞臨界線特異性的分析,獲得了震動天文界的重大成就,為此榮獲了1980年度的愛因斯坦獎金。

然而,這位失去了行動能力的科學家在1985年病情惡化,連語言能力也被剝奪了。這時候的他依然沒有把時間放在埋怨命運上,他利用一台電腦聲音合成器來間接表達他的思想,爭分奪秒地在他有限的生命中創造奇跡。他用僅能活動的幾個手指操縱一個特制的鼠標器在電腦屏幕上選擇字母、單詞來造句,然後通過電腦播放聲音。有時候,為了合成一個小時的錄音演講要準備10天。身體的如此不便絲毫沒有減慢他研究的速度,他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論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如今他已經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

即使你的先天條件于你極不利,也不要放棄,你還有後天選擇的可能。著名文學家羅伯路易史蒂文生也一生多病,但他卻不願讓疾病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與他交往的人,都認為他十分開朗、有活力,他寫下的每一行文字充分流露出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

歷史上,許多舉世聞名的人物都有他們自己身體上的缺陷。如拜倫爵士長有畸形足,貝多芬後來因病成了聾子,拿破侖是有名的矮子,莫扎特患有肝病,富蘭克林羅斯福則是小兒麻痹癥患者;而海倫凱勒更是從小又聾又瞎。

蕭伯納對那些時常抱怨環境不順的人說︰「人們時常抱怨自己的環境不順利,因此使他們沒有什麼成就。我是不相信這種說法的,假如你得不到所要的環境,可以制造出一個呀!」

§§§第六節弱勢之苦,正確對待

一個桶,假設它的弱勢在底部,那麼它就無法承擔一桶水,假如它的弱勢在頸部,它就可載很多水,但我們並不能認為弱勢在底部的桶就是不好的桶,因為弱勢在頸部的桶,我們可以裝水,但弱勢在底部的桶,我們則可以用來種花。人也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學會揚長避短,才能走向成功。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