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日常系動畫末日即將來臨:吉卜力已成過去

2014年對于動畫業界來說是頗為復雜的一年。總體而言由迪斯尼領頭的外國動畫電影持續成為話題,而日本本土的動畫雖然依舊保持著迷人的生態,當中卻只有極小一部分優秀的作品能被普通大眾熟知,大多數良作即便本身素質不差,但也只能在核心動畫迷當中傳播。本次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並深層剖析近年來動畫業界產生的問題,縱觀業界全新的格局。

2014年8月,吉卜力工作室電影制作部門宣布解散,理由之一是宮崎駿的引退讓劇場作品無法繼續維持定期供給。另外,吉卜力是一家在動畫業界較為少見的正式員工制公司,對待員工的福利非常完善,也因此在經營方面不堪重負。那麼吉卜力的解體究竟意味著什麼?大多數業內人士表示這將會解放吉卜力的動畫師們,讓他們的能力應用到其他各種各樣的作品中去。然而也有人反駁稱在目前以TV動W@畫為主的業界當中,較快的節奏以及低廉的報酬讓吉卜力畫師們很難發揮出吉卜力作品那般的業界最高水準。

即將于本月上映的細田守監督作品《怪物的孩子》中,據說將會有大森崇、高松洋平、西川洋一等多位原吉卜力美術大牛STAFF們參與,屆時便可以看出吉卜力的遺傳基因究竟是否會刺激業界的整體水平。那麼說到《怪物的孩子》,讓我們再來看看它的制作陣容。《怪物的孩子》的制作陣容是老鋪Madhouse曾經的制作人齋藤優一郎于2011年一手打造的,齋藤自《穿越時空的少女》以來,一直擔任著細田守監督作品的制作人。由Madhouse的原創業成員之一丸山正雄在2011年建立的MAPPA亦有異曲同工之妙。就像這樣,近年來從大手工作室獨立或是移籍出來建立小型工作室的例子非常多。原GAINAX成員建立的TRIGGER、原吉卜力工作室的新井陽次郎監督所屬的StudioColorido、原ProductionI.G成員建立的WitStudio等,均為2011~2012年誕生的動畫公司。

這股風潮背後有幾個理由值得注意。首先是老手制作人們一直在籍,機會無法移至年輕一代身上,這在一般企業當中也是很常見的事情。其次,所屬制作人由于想要參與特定的作品或是與特定的監督進行密切的合作而離開組織。從齋藤的情況來看,他為了不破壞和細田守的一對一體制而決定獨立。某一TV動畫系列雖然獲得了不錯的反響,但由于原制作公司因為諸多理由而無法制作續篇,系列的制作人便可以從原公司中獨立出來成立新公司並制作續篇。同一位制作人可以保證作品質量,今後也可以從原公司接受不少工作。這樣的生態無疑會在吉卜力解體後的大放異彩。

■黑企報道背後的寬松世代動畫師

凡事都有兩面性。今年四月,NHK報道稱新人動畫制作者的平均年收入為110萬日元,把「黑色的動畫產業」這一敏感話題推向風口浪尖。然而實際上這一數字來源于日本動畫家/演出協會公布的《ヤЯфЁъ⑦制作者態調報告書2015》(動畫制作者實態調查報告書2015),所謂的年收入111.3萬的僅限于「動畫餃接」(負責制作連接原畫的一系列動作的STAFF,多由新人擔當),而監督職位上的平均年收入為648.6萬日元,總作畫監督為563.8萬日元,制作人為542.0萬日元。總體而言確實算不上是高薪類職業,但只要能夠留下業績的話還是可以以此為生的。另外,想要成為自由制作者需要不斷磨練自己的實力,以自由畫師來說,作畫的功底和速度便是最關鍵的要素。

不過近年來,寬松世代(フシベ世代)的浪潮也開始逐漸席卷動畫業界。曾經的新人從業者如果無法到達標準的水平,只能灰溜溜地辭職並轉移至其他業界。而現在的年輕人卻並非如此,他們不太能夠從自己的能力不足中感受到悲哀。按動畫餃接每一張200日元來算,若是畫不好就很有可能會沒飯吃,但他們住在父母家所以並不困擾,像這樣毫無上進心的年輕人近年來正在不斷增多。志願成為制作進行的人卻連制作進行這一工作的概要都不明白,抱有一邊工作一邊學繪畫的學生心態的年輕人也不佔少數。另外,許多報道稱為了追求效率以及成本,近年來大多數動畫餃接或上色工作都交由海外公司,這樣一來日本國內的從業人員將會被進一步壓縮,導致動畫產業空洞化。但究其根源,動畫人才的育成才是首要問題。

■目前的制作系統將會在5年內終結?

然後讓我們再來看看作品風格的趨勢。「日常系動畫正在面臨終結」這句話出自一位動畫評論家之口。所謂的「日常系」指的是,劇中有多位美少女登場,並描繪她們平淡日常的風格的作品。最早的開端為2007年的《幸運星》,之後此類作品層出不窮,直至2015年其勢頭暫時減緩。日常系作品中的角色大多被「萌要素」佔據,因此其商業目標也必然是所謂的「萌豚」。「萌豚」是一類極度喜愛萌系特化角色的阿宅們,同時他們也是大手筆消費限定版BD或是周邊商品的主力軍。不過因為日常系作品的縮減,萌豚商法正在走向末路。代替日常系作品登場的是誰人都可以輕松享受的青春群像系作品,例如2011年的《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等。這一方式雖然讓更多的普通人接觸到了作品,但再也無法通過萌豚來榨取單人次超高消費。

換而言之,動畫作品的資金回收從短期型回報轉變成了長期型回報,然而在去年它並沒怎麼奏效。配信以及周邊商品的販賣,Event的收入等,整體收益沒有能夠填補赤字。即便如此,新制作的動畫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據悉,TV動畫的每話制作成本相比于2005~2006年甚至有一定程度的減少。另外,劇場版動畫上映的數量雖然在不斷增加,但觀影人數卻在持續減少,由此導致劇場版動畫的預算有縮水的傾向。根據業內人士的說法,就連火熱的《起風了》也只不過僅僅達到了收支平衡的程度。前段時間庵野秀明監督在接受采訪時公開表示︰「目前的動畫制作系統已經危在旦夕,崩潰只是時間的問題。不用20年,只要5年就夠了。」這種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大型的動畫工作室確實還會存活,但僅僅依存于一兩家大型工作室的中小型工作室將會面臨危機。」字里行間甚至透露出一股「5年都不需要」的意味。

■觀眾花錢就能拯救業界!

因為網絡環境的發達而導致了版權的侵害,吉卜力制作機能的喪失,業界的體力槽即將見底。不得不再次強調,動畫業界是時候忘記宮崎駿了!「次世代不應該繼續留念或尋找宮崎駿,索性多做一些像《LoveLive!》那樣能夠讓觀眾純粹享受的作品來得更好,這樣資金就能運轉了。」盡管這是一個很極端的意見,但話糙理不糙,無法得到觀眾認可的作品再有內涵也會走向死亡。另一方面,真正追求藝術性的作品也在不斷誕生。5月上映的原惠一監督的作品《百日紅∼MissHOKUSAI∼》雖然票房上不如人意,但它確實不失為一部結合了時代考證和高質作畫的良作。從類型以及內容上來說,《百日紅》制作組肯定已經預想到了票房會比較慘淡,但我們應該為制作了這部作品的ProductionI.G喝彩,日本動畫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可以把它作為商業作品發布,換句話說就是對未來的投資。即將于2016年上映的片淵須直監督的《在這世界的角落》也是一部與萌豚商法或「純粹享受的動畫」無緣的作品。

有不少人認為在興趣上花錢是一件很愚蠢的事,非也。為正確的事物花費力所能及的金錢是再正確不過的說法了,動畫產業就像一部引擎,觀眾們的每一分錢都如同汽油,其中蘊含了驅動「日本動畫」的能量。為動畫花錢,只有這樣做才能在五年後十年後也繼續看到有趣的動畫。

本文中引用詞句均出自目前業內一線制作人或評論家之口。

(本文作者︰《電影旬報》編輯稻田豐史,著有《「日常系動漫」走紅法則》一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