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第011章 暗夜之石(求推薦收藏)

第011章暗夜之石

雙手持槍,和以往那樣調整好呼吸,眼楮眨也不眨的扣動了扳機。啪的一聲,一顆黃澄澄的彈殼拋出了套筒。打了第一發子彈了,馬磊生雙手感到後座力非常小,和以前打54式手槍根本是兩個概念。

打完了4發子彈後,馬磊生依依不舍的將手槍交到了孫師傅手中。孫師傅接過了槍後看到馬磊生的表情樂不可支的說道︰「以後有的你打的,現在我們做初步威力測試。」

馬磊生跟著孫師傅來到了一個有幾百平方的房間,只見房間周圍有很多木板模具、鋼板模具還有些不知道什麼材料作成的模具。

孫師傅指著那些門給馬磊生一一介紹道︰「這些都是測試槍械威力的模具。」

以前馬磊生只是在《夢幻之輪》中學習理論知識,具體的測試環節只能憑借想象,現在終于看到了具體的測試道具,使得馬磊生非常好奇。

孫師傅將一木頭模具,一塊肥皂模具放在了中間的測試台上。並遞給了馬磊生一副耳套。看到馬磊生疑惑的表情,孫師傅解釋道︰「房間里射擊回音很響,耳套是保護听力的。看我翹大拇指手勢才能把耳套摘下。站到那里掩體後面去。」

馬磊生恍然大悟,拿過耳套就戴在了頭上。走到房間里的射擊掩體後面拿著本子和筆準備進行記錄。

孫師傅則將子彈壓好,準備進行射擊測試。帶著耳套的馬磊生還是听到了射擊的聲音,隨著孫師傅向馬磊生翹了大拇指,馬磊生拿下了耳套走到了那測試木板和肥皂模具旁。

孫師傅則拿著卷尺在量著測試數據。邊測試邊說道︰「進入肥皂110毫米後翻滾,300毫米後出孔直徑50毫米。50毫米硬木板直接穿過,子彈侵徹力非常良好。在軟物體內會形成翻滾。殺傷力較大,綜合性能比9毫米手槍彈高1倍多毫米手槍彈高2倍多。」

孫師傅對于其它各種手槍彈的數據了如指掌,直接將數據比對結果報了出來,而馬磊生對于這個結果非常滿意,听著孫師傅的報的數據在本子上沙沙的記著。

「我們再測試下鋼板模具的數據。」孫師傅說完就將馬磊生趕到掩體後面去了。

再一次射擊後,孫師傅示意馬磊生拿下耳套過去。走到測試的鋼板模具旁邊後,馬磊生順著孫師傅直楞楞的眼神看到了一個非常小的貫穿孔出現在了鋼板模具上。

量過測試數據後,孫師傅雙目炯炯有神的盯著馬磊生,興奮的高聲說道︰「2毫米鋼板直接洞穿米鋼板洞穿後仍能打穿50毫米木版。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不等馬磊生回答,孫師傅接著說道︰「那代表,這槍的威力最大的表現是能對1.5毫米鋼板防護力後的再殺傷。這是所有其它手槍都不能達到的,小猴子,你創造了一個槍械歷史上的奇跡。」

對于這槍的優異性能,在經歷過了剛剛的一系列測試後,馬磊生已經見怪不怪了,由于此槍的性能優異,讓馬磊生對于《夢幻之輪》中其它的槍械基礎型圖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對于孫師傅那夸張的手槍奇跡說辭,馬磊生還是非常激動的。雖然不是他設計的,但是是他自己造出來的。

「孫叔叔,這也多虧了您幫忙,不然我一個人可做不到那麼多。」馬磊生此刻也謙虛的說道。

「好了,你孫叔叔也只是幫你下而已,還是你設計的好。子彈也不多了,把這些數據再做幾次,做個平均值差不多了,明天我們繼續造槍和子彈。到時候讓你多打幾槍。」孫師傅說道。

測試完成後,馬磊生帶著空槍回了家。而孫師傅則拿著記錄著各種數據的本子也回了軍工廠。

馬磊生回到家不久,爺爺就回來,進了房間的馬洪武臉上眉開眼笑。拉過馬磊生坐在自己的旁邊,笑呵呵的問道︰「測試很成功吧,小猴子很不錯不愧為我的孫子,想要什麼獎勵啊?」

听到爺爺的夸獎,馬磊生得意洋洋的說道︰「那是,我本事可大了。」

模了模腦袋想了下又說道︰「獎勵我~~~要打槍,我還要造長槍。」

看到孫子那得意樣,馬洪武雙眼一瞪說道︰「屁,那是那個什麼裝置的,又不是你自己設計的。」

听到粗話,馬磊生一點沒被瞪著眼楮的爺爺嚇到,因為他知道爺爺那是因為高興。

「那也是我畫出來的,孫叔叔說我的槍的設計是世界上唯一的。」馬磊生立刻反駁道。

沒有理睬馬磊生的強詞奪理和自夸,馬洪武直接給了馬磊生個腦崩,拿過那把手槍在手上反復把玩。漫不經心的說道︰「這槍是你設計的,你該給它起個名字。」

听到爺爺說可以給槍起名字,馬磊生腦中轉得飛快。尋思著起個什麼名字,英雄、無敵、金剛、朋友、鐵圈……一個個奇怪的名字在馬磊生腦中閃過。

忽然,馬磊生想起了一個名字「暗夜」,就是那個《夢幻之輪》的生產廠商。有了決定的馬磊生對爺爺說道︰「爺爺,這槍你看我起暗夜好不好?」

听到孫子的話後,馬洪武眉頭一展,點頭微笑著說道︰「既然你起了暗夜,那就暗夜吧。最好加上些數據,你看叫‘暗夜7米手槍’,這槍又是你做的第一把槍,別稱就叫‘暗夜之石’好了。」

听到爺爺同意了自己取的名字,馬磊生笑得嘴巴都合不攏了。興奮的說著︰「暗夜之石,暗夜7米手槍……真威風」

看著手舞足蹈的孫子,馬洪武也滿面春風,等馬磊生消停下來後又說叮囑道︰「以後你要造長槍也是可以的,不過你只能去找孫師傅。如果你讓其他人發現,我就把你送去別的地方住。」為了保住孫子的秘密,馬洪武可謂是費勁心思。

對于爺爺的話馬磊生還是非常重視的,他現在也感覺到了《夢幻之輪》的不凡。他心里打定主意。這個世界上只有爺爺和他可以知道,其他人一律不會告訴。

有過了和孫師傅的合作後,馬磊生對于槍械測試上了癮,除了可以多打子彈外,各種手槍歷史上的新數據也使馬磊生感到心潮澎湃。

一個月後,測試的數據已經非常詳盡了,除了在炎熱環境和冰凍環境,其它的測試數據基本都有了。而「暗夜之石」的槍管在經過了孫師傅和馬磊生勤勞的測試後,終于在一萬五千發射擊強度後出現了彈道失準。而此時的馬磊生已經驗證了孫師傅說的那句話「射擊射到吐。」

對于槍管壽命的判斷主要是指手槍喪失其彈道性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散布圓半徑增長量----一般指在100米的射擊距離上槍械總射彈數50%的圓半徑為開始射擊時的時,則槍管壽命告終。比如射擊一萬發子彈,前一千發射擊時的精度在R50≦,R100≦140mm(立姿無依托)而後九千發子彈中有五千發的射擊精度在這個範圍以外,這即可說明槍械彈道失準,也宣告了槍管壽命告終。

2.彈著點橢圓孔的數量----在對100米距離上的主靶射擊時,靶上彈孔長軸與短軸之比大于1.2時即可認為是橢圓孔。當小口徑槍械橢圓孔達20%,大口徑槍械達50%時,即認為槍管壽命告終。比如說︰子彈孔的最大直徑與子彈孔的最小直徑之比達到1.2︰1。槍管壽命告終。

3.初速下降量超過允許值----一般槍械的允許值,小口徑槍械為50%,大口徑槍械為10%,即認為槍管壽命告終。比如小口徑的槍械初速為480米/秒,頻繁射擊後槍械初速為240米/秒,即可宣布槍管壽命告終。

馬磊生的這把暗夜7米手槍在射擊一萬五千發後,槍管壽命表現上為射擊精度失準。超過65%的射彈精度比初始射擊的精度要大了2倍。而在彈著點和初速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彈著點為1.1︰1,初速為390米/秒。

孫師傅看到這個數據後欣喜萬分的對馬磊生說道,「這槍雖然射擊精度有所偏差,但是還能打上個幾千發。與查那克聯邦的54式手槍5000發射彈壽命相比,好了太多。射擊故障率在這一萬五千發中還沒發現。」

每天接近600發的射擊強度(孫師傅打得更多在每天1000發),讓馬磊生一度大呼吃不消,雙手基本就不屬于自己的了。不過在孫師傅言語的刺激下面,終于堅持了下來。孫師傅和馬磊生已經造了6把槍,打廢了2把槍,一把在一萬九千發上出了問題,一把在二萬三千發上出現了問題。幾萬發子彈射擊下來最終只出現了一次射擊故障,孫師傅很迅速的就排除了,所以孫師傅認定此槍的射擊故障率在萬分之一以下。

經過一個月的射擊測試,馬磊生的槍法大大提升,不知道是不是《夢幻之輪》的原因,在50米的距離上,10發子彈射擊成績基本穩定的平均在98環。這讓馬洪武和孫師傅大感驚喜,直夸馬磊生是個天生的射手(一個月打了幾萬發子彈任誰都能練出來了)。

而馬磊生在中小的考試中不負所望,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考試。這讓整個武威縣的當地人稱道不已。而馬洪武也兌現了對馬磊生的承諾,不再管他玩槍的事情了。

有了充裕時間的馬磊生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槍械制造、練習射擊、學習軍事技巧上。原本經常一起玩的林文則很少踫面了。

在孫師傅的幫助下,馬磊生將後續的突擊步槍,狙擊槍,火箭筒等槍械都制造了出來,連那些可選的裝備馬磊生都制造了出來。對于馬磊生拿出的圖紙,孫師傅已經不在驚奇。

而馬洪武對于馬磊生的這些愛好則非常支持,平時和馬磊生的聊天則教導了很多做人和做事情的知識,因為馬洪武感覺到馬磊生有了那個《夢幻之輪》以後的發展已經超出他的想象了。武威縣太小,而馬洪武則覺得自己能力有限,並不能給馬磊生提供足夠施展空間的舞台。

馬洪武打定主意,在馬磊生16周歲的時候,拖關系將他送到他老戰友的部隊中去歷練,所以經常將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灌輸給馬磊生。而馬磊生也非常聰明,對于這些道理理解的非常透徹,這讓馬洪武欣喜萬分,對于馬磊生以後的發展馬洪武更加有信心了。因為馬洪武知道這個世界光有能力不會做人是行不通的。

一轉眼,三年過去了,馬磊生已經從一個小屁孩長成一個小伙子了。濃眉大眼,皮膚黝黑,熊背蜂腰,1米65的身高,雖然臉上依然帶著孩子氣,但是那股精神氣卻非常讓人稱贊。別人絕對想不到這個少年只有12歲。

那些《夢幻之輪》中的圖紙已經全部變成了實打實的裝備了。名字都是馬磊生起的。

暗夜80式迷彩作戰服暗夜80式戰術背心暗夜7米突擊步槍暗夜7米狙擊步槍……這些裝備都以暗夜開頭命名。

說道這把5.8毫米的狙擊槍,還有個小故事,當初開始用這槍的時候,因為覺得口徑小,後座力也小,馬磊生很開心,但是在嘗試射擊後就開心不起來了。在有4倍瞄準鏡的幫助下,打600米靶子竟然打10發飛了8發。

而孫師傅對于這個狙擊槍也不熟悉,因為查那克聯邦的狙擊槍都是大口徑。子彈重,自然在計算好了風力等各種原因後射擊精度自然不會太差米口徑的狙擊彈根本對于500米以上距離的射擊根本沒辦法計算。

最後馬磊生靈機一動,用金屬合成箱造了一堆彈頭和彈殼。進行各種測試,終于在測試了一個月後,有一種子彈終于達到了重量和殺傷力最好的平衡點。在相同的環境下,800米的距離上的射擊精度穩定在半個胸環靶的散射範圍內。而威力則因為合成金屬的原因能達到米狙擊槍的威力。金屬材質的成分通過各種方式都不得而知,這讓孫師傅大感可惜。

工業世紀81年的秋天,馬磊生正穿著一套作戰服在武威縣後山中穿梭。馬磊生手拿著一把暗夜7米狙擊步槍背上還背著一把暗夜79式突擊步槍不斷的做著戰術動作,這些動作如果讓那些軍人看到一定以為是個士兵在演練,因為那些動作非常標準以及熟練。

背著把突擊步槍,拿著把狙擊槍,全副武裝的馬磊生在鍛煉後累得氣喘吁吁的靠在一塊石頭邊上。對于每次拿兩把槍出來鍛煉的馬磊生也非常無奈,突擊步槍和狙擊槍的子彈可以通用。但是槍必須準備兩把,這讓馬磊生非常痛恨。靠在石頭邊上半眯著眼楮休息的馬磊生腦中忽然想到了什麼,一瞬間這個想法不可抑止的涌向腦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