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江淮郡王 第二十三章 周女娥皇

李從嘉見到母後要將積蓄多年的珍寶盡付與他,心中的感動出于肺腑,也溢于言表,鍾皇後自然看得出這個愛子的真心實意,本來就覺得他最近很有長進,如今更是心中歡喜,合上箱蓋,柔聲道。

「重光你能這樣,為娘已經很開心了,你大哥已經為王多年,封地也是富足之所,不需為娘記掛;你大姐終究是要嫁人,那一份已經留好,你去了那貧瘠之地如何能受,為娘當然要多給你一些。」這在皇後而言已經是很明顯的偏愛了,長子宏冀都不曾享受。

「兒臣多謝母後!」話已至此,李從嘉也不再多言,跪下給母親磕頭,當然不是為了財物,這份母子之情才是他最珍惜的。

「流珠,也怪我心粗,當時給了你名分卻沒有行禮,這回重光外封之前我要幫他把婚事辦掉,你的事正好一起辦了。」鍾皇後又把流珠拉到身邊,自袖中取出一個造型精美的鳳釵親自給她帶上,弄得流珠更是驚慌不已,這個待遇可說是極為優厚了。

「婚事?和誰啊?」李從嘉聞言一驚,是月兌口而出,他對李煜女人的了解僅限于小周後,至于正妻周娥皇之名卻是不知,更不知道此次外封已經改變了歷史,原本自己要到十八歲才娶進的妻子如今竟然早了兩年,這樣其實也好,所謂無知者才能無畏。

「剛夸你兩句就原形畢露了?周刺史家的小姐你竟也記不住?」鍾皇後只當他是玩笑,便笑罵道,豈知這個兒子是真的不知道。刺史周宗乃是開國老臣,家有二女,長女名憲,字娥皇,嫻靜聰慧,氣質優雅,更是花容月貌,諸藝精通!中主李璟與皇後鍾氏都深愛之,早就為李從嘉定下親事,次女名嘉敏,字女英,就是後世聞名的小周後,姐姐死後方才嫁給李煜,如今卻不過三歲年紀。

「呵呵,這個孩兒怎麼會忘,自然遵從母後安排!」李從嘉怕言多必失,急忙說道,見鍾皇後提到周小姐便是一臉得意,心中知道這女子絕對不會差,否則以皇後的眼光斷不會如此贊賞。

「哼!那周小姐知書達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是國色天香,當世一等一的女子,你還不知足?再有半月你便是成人了,自當大婚,娘還想你早點給娘生個孫子了。」鍾皇後笑道,在傳宗接代這點上她與普通的女子也並無區別,李弘冀至今尚無所出,她自然要把心思放在李從嘉身上,兒子不能陪在身邊,有孫子也是不錯。

「皇後,奴婢有一言不知……」流珠听了此言卻是若有所思,片刻之後方才大著膽子出言,可一時不知如何言語。

「珠兒,你也該隨著重光的稱呼,以後這奴婢二字不用再提了,有什麼話盡管明言便是。」對于流珠,鍾皇後是一向喜愛的。

流珠紅著臉靠近母後小聲說了一番,正是李從嘉胡編亂造的神人之言!鍾皇後聞言面色卻是一變,轉對李從嘉言道︰

「兒啊,此事當真?」此時人篤信神鬼之說,皇後也不例外。

「確有其事,孩兒近日不近搖紅芍鳳二人,也不敢與流珠……正是為此。」到了這個地步,李從嘉只能把謊話圓下去了,他倒並不會怪流珠多言,小丫頭此舉顯然是出于對他的關心。

「嗯……那也無妨,先行禮再說,反正左右不過半年時間,娥皇那里自有為娘去說,不過重光,此事非同小可,你可得給我潔身自好,流珠,若是到了江淮你更要把他看緊!」鍾皇後慎重的說道,其實她心中還是頗為得意,有神人庇佑的肯定乃是非常之人!想想這個風流兒子最近的舉動,她越發相信是確有其事。

「母後放心!」二人此時異口同聲,心情卻是不同,流珠是舒了一口氣,而李從嘉更加深深的明白了禍從口出這個道理。

「尚有半月乃你生辰之禮,之後就是外封想來也有月余時光,為娘馬上就給你操辦此事。」鍾皇後計算著日子,時間倒很是充沛,這樁親事是早就定下的,早一點辦想來皇上也不會有何意見。

「多謝母後,只是兒也有幾件事相求母親。」李從嘉笑道。

「說吧,不過其余女子你不用再提,有了娥皇流珠,再加幾個侍妾,現在已經足夠了!」鍾皇後的態度很是堅決。

「母後把兒臣看做何人,大丈夫志在四方,怎能沉迷?兒是想那江淮不比金陵,定要多帶點護衛人手,這點孩兒最信得過趙龍,想讓他挑選個三四十人相隨,如此兒也心安,還請母後允可!」他外封時父皇肯定會給他一眾護衛,只是他要的乃是心月復之人,只要母後同意,父皇那里肯定沒有問題,因此軟語相求。

「說的是,趙龍辦事我亦是放心,就讓他去挑選人手吧,三四十人怎麼夠用,便湊足百人之數!」鍾皇後聞言自然贊同,對幼子的安全她當然看得很重,李從嘉就是不提她也必定要妥善安排,如今既然說道趙龍,由他前去安排想來更是穩妥。

「多謝母後,兒臣明日便讓趙龍前去挑選,之後兒臣還要見上一面!」李從嘉心中大定,這事就算定下來了,至于劉彥青與趙龍,就不用他說了,父皇定會讓他們隨自己一同前往。

「清淮節度使劉仁贍劉大人乃我大唐名將,久鎮江淮,素與你舅父交好,你此去他必會照拂,為娘也會讓你舅父再做安排;你到了江淮,其余事情可以學而習之,唯獨這行伍之事定要听劉大人安排,不可妄動!」鍾皇後又交代道,這也是她早就想好的,兒子到了那里,皇上自會派人輔佐,政事倒還好說,這軍事就不是兒戲了。

「兒臣記下了,劉大人久鎮淮南,深通韜略,必當多加請教!母後,還有那徐鉉徐大人,兒臣聞听江淮之處多有夸贊,卻是不知何故不被父皇所喜,還望母後能讓他隨孩兒一同前往,也好熟悉江淮之事。」見母後興致很高,李從嘉也大膽言道,徐鉉和蕭儼是他僅知的兩個南唐名臣,不過蕭儼現在是大哥的心月復,這徐鉉就更不能放過,對于江淮之地他很是熟悉,又與民間有很大名聲,可為自己臂助。

「我兒確是有進益了,這徐鉉頗有才華,也是治政能臣,只是性格剛直犯上,才不為你父皇所喜,此事待我找個機會再與你父皇提及,想來應可成行!」徐鉉當年在江淮穩定民生,極有建樹,後被威國公一派彈劾,此人太過剛烈,不善交際,因此毫無抵抗之力!鍾皇後雖是女子,可眼光尚在其夫之上,對兒子的提議也很是贊賞。

「兒臣謝過母後恩典,此去江淮,定時時不忘教誨!」李從嘉聞言更是歡喜,怎麼說自己手下總算是要有一個歷史名人了!

母子二人並流珠一道邊吃邊聊,鍾皇後還對兒子交代了很多事情,自然包括鍾家在江淮的勢力,李從嘉自然一一稱是,直到深夜,皇後才讓他回院,這幾日要在內院之中修身養性,待生辰過後便立刻要安排封王與成親這兩件人生大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