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紐約時報這篇報道,無疑給許多關注關心索肯邊境沖突問題的人一個明確的答案。那就是雙方並沒有因為兩次的沖突而停火,反而加緊了軍事部署和兵力調派,雙方打算在邊境來個一決雌雄。

索肯邊境沖突由開槍射殺難民引發,一直到現在即將爆發真正的戰爭,是許多人都想不到的。

在非洲,各國家勢力之間的武裝沖突,大多由領土糾紛,利益糾紛,或權力糾紛而產生。但這次索馬里非政斧武裝帕拉明煮軍和肯尼亞的沖突爆發的原因,卻只是一名索馬里難民被肯尼亞邊防部隊射殺。這在人權是最不值錢的非洲,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許多人道主義組織都對帕拉明煮軍這種為了國家民眾的生命安全,不惜和一個鄰國發生沖突的行為表示贊賞。他們的意思並不是說雙方爆發戰爭是正確的,而是對帕拉明煮軍這種為民眾負責的態度,非常值得非洲其他國家和勢力提倡。由此,許多國際人道主義組織都紛紛計劃,在雙方戰爭結束後,將組織人力物力財力,對帕拉明煮軍實際控制區進行人道主義援助。畢竟像帕拉明煮軍這樣‘重視’一個普通難民生死的組織,絕對不會吞沒國際和平組織援助的物資。

而作為‘東非政斧首腦會議’授權聯合調解索馬里問題的除肯尼亞外,另兩個國家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政斧都在這時候發表講話,呼吁肯尼亞政斧保持克制。不要忘記肯尼亞政斧本身的職責是一名調解者,而不是參與者。東非不少國家高官也就肯尼亞如此大張旗鼓的軍事打擊索馬里非政斧武裝表示不解和擔憂。因為肯尼亞政斧的行為完全是置‘東非政斧首腦會議’的決議以及非盟成員國的義務于不顧。在沒有得到非盟和平與安全理事會的授權下,就對索馬里進行軍事打擊,是一種錯誤和失職的行為、非盟值班主席馬里總統科納雷就此事分別給肯尼亞總統姆瓦伊以及索馬里過渡政斧總統優素福(之前提及的阿布迪卡西姆是第一任過渡政斧總統,01-04年。)進行電話溝通,希望雙方都能停止軍方任何行動,等待非盟派遣調查小組調查清楚後,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雙發邊境沖突問題。

不過科納雷主席也知道索馬里國內到底是什麼情況,優素福說的好听點是個總統,但他的命令甚至連首都摩加迪沙都無法覆蓋執行。所以科納雷又通過廣播媒體的方式向帕拉明煮軍傳遞非盟的聲明。

而在非盟主席科納雷的聲明剛發表完畢,聯合國安理會就索肯邊境沖突問題又發了一道主席聲明。呼吁雙方保持克制,此次雙方邊境沖突將有聯合國調查小組了解清楚後,再由談判解決雙方的糾紛。

兩道聲明同一天上午發表,內容也是大同小異。都是希望肯尼亞政斧和帕拉明煮軍不能再通過戰爭的方式解決雙邊沖突。

面對這兩份聲明,帕拉明煮軍和星辰組織高層還沒覺得什麼。畢竟他們之前都是草根階級,什麼非盟聯合國之類的都離他們太遠了。沒有感覺到實質的壓力。但肯尼亞政斧一方卻不一樣了。他們可是深知,如果戰爭繼續下去,遲早會引來兩個組織的制裁。原本在這場邊境沖突中就處于理虧一方,如果不依不撓的繼續下去,後果,肯尼亞政斧承擔的了麼?

在開始,肯尼亞政斧打算用武力解決帕拉明煮軍,為了就是殺雞儆猴,逼迫其他勢力在肯尼亞政斧的‘控制內’,完成和平過渡。這個時候,肯尼亞政斧的真實目的還是希望通過打擊帕拉明煮軍,來解決索馬里和會拖拖拉拉的問題,為了就是提高肯尼亞政斧形象和威望。

可隨著加里薩機步團的潰敗,以及某些勢力的暗示。使得肯尼亞政斧將打擊帕拉明煮軍,當做交換某些利益的條件或者是籌碼。用意已不再‘單純’。這種情形下,肯尼亞政斧哪里經得出聯合國和非盟調差小組的調差?

一方是別人許諾的好處沒得到,加上戰爭失利對政斧影響極大。一方卻是繼續下去可能會引發非盟以及聯合國的制裁。兩者孰輕孰重?騎虎難下的肯尼亞政斧不得不面臨這個艱巨的選擇。

停止戰爭用談判方式解決問題,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內閣一起下台。甚至連執政黨繼續執政都不可能。繼續用戰爭解決問題,雖然能得到好處,但就可能面臨著制裁。像肯尼亞這種經濟基礎差的國家,要是面對聯合國的經濟制裁,剛剛有些好轉的經濟肯定會立即崩潰。那樣引發經濟制裁的政斧,會有什麼下場?不用多說,肯定會被憤怒的民眾一一撕碎扔到茅廁里。

肯尼亞政斧內閣會議商議無果,總統姆瓦伊在散會後,立即拿起電話撥打了一個號碼。

「砰!」掛斷電話後,姆瓦伊將桌面上一個精致的華夏瓷瓶砸的粉碎。

「該死的美國佬,到這時候還說不要擔心。不擔心我會被民眾撕碎嗎?」總統辦公室里傳來一陣低沉的怒吼。

總統府辦公室里的工作人員听到怒吼連忙埋著頭‘工作’,連大氣也不敢出一下。好在總統辦公室的隔音系統較好,外面的人也只听到怒吼,具體吼叫什麼卻听不清楚。不然明天說不定全世界都知道肯尼亞政斧為什麼會在邊境沖突中一反常態,強硬的對帕拉明煮軍采取軍事打擊。

就在此時,副總統穆迪來到姆瓦伊的辦公室。看到地面上摔碎的花瓶,穆迪眼中閃過一抹心疼,以及掩藏很深的幸災樂禍。

「總統閣下,是不是那邊拒絕給我們分擔壓力?」穆迪坐在對面的沙發上,故作驚訝的問道。

姆瓦伊總統抬起頭,用一雙‘兔眼’狠狠瞅著他的副手穆迪。他知道這個副總統是親美派的。他之所以能當上副總統,和美國的‘支持’分不開。此次答應和美國合作,就是這個家伙極力慫恿。說成功之後美國又將給多少多少援助,減免多少外債。並還保證在某些時候給予肯尼亞必要的支持。但現在肯尼亞需要有人分擔壓力的時候,該死的美國佬卻打著哈哈說這是安理會決定的。美國無法阻止合法的決議。因為那將會影響美國在世界上的形象、該死的美國佬,該死的形象。姆瓦伊心中狠狠咒罵著。

「穆迪副總統,你來的正好。非盟首腦會議即將召開,我明天必須要去參加。所以我打算讓你負責處理此次與索馬里的邊境沖突問題。當然,這個決定我會在下午的內閣會議上提出來的。相信你能很好的完成國家和人民交予你的艱巨任務。」姆瓦伊笑眯眯的走到穆迪面前,用一種極其‘神聖’的態度,將這個燙手的山芋交到穆迪手里。

你這家伙不是一直靠著美國佬的支持很牛嗎?我看你怎麼化解這次的危機,嘿嘿……穆迪不知道怎麼走回自己的辦公室,他現在腦子里都是一團漿糊。原本還指望這次的危機將姆瓦伊搞下台。他接任‘代總統’。但姆瓦伊卻將問題扔給自己。太無恥了!

當初我雖然在你面前提及美國的暗示。如果你不是眼巴巴的想著美國‘展示的好處’,你會同意?誰不知道如今的內閣成員中,大半都是你一派的?

不行,不能讓姆瓦伊的‘陰謀’得逞。穆迪臉色微變,立即換上一身便服,在一個親信的護送下,去了美國駐肯尼亞大使館。

巴達達小鎮,作為離明煮軍總部最近的城鎮。在帕拉明煮軍名聲漸起後,這里突然‘繁榮’起來。來來往往的個勢力團體代表,在前往帕拉明煮軍總部前,都會在這個小鎮駐足一段時間。

帕拉明煮軍為了不被其他勢力破壞這種‘繁榮’的局面,加大了巴達達鎮的防衛力量。原本只是由當地民兵組織負責的治安問題,現在交由一個連的帕拉明煮軍士兵負責。

今天,在鎮中心,政斧樓外面的牆壁上,貼了一份招聘啟事。這里可不是招聘工廠工人,光從這份啟事旁站著的兩名士兵上就可以看出,啟事上的內容絕不簡單。

逐漸的,一些大膽又識字的人靠近啟事,觀看上面的內容。當一個人將啟事上的內同讀出來後,周圍圍觀的民眾一下子炸開了窩。

「為了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擊他國的武裝侵略。我軍自即曰起,招募士兵保家衛國。只要達到下述條件者,都可以前往鎮民兵所報名……,成為一名光榮的明煮軍戰士,不但能減免家庭的稅收,還能每月領取50美元的工資,傷亡俱有撫恤……」就這麼一份不倫不類的招聘啟事,同時在明煮軍控制區所有城鎮鄉村部落里散發。當初李莫審批這份‘啟事’時,驚愕的許久。最後還是專家解釋,在這里,什麼國家大義都是虛的。只有美元食物才是實打實的。50美元的月工資,在人均生產總值只有150美元的國家,該是多大的數目?

很快,明煮軍的控制區里就引發了一場‘踴躍報名參軍。保家衛國反侵略’的浪潮。甚至不少周邊其他勢力控制下的民眾,在听到明煮軍的待遇後,也紛紛‘偷渡’過來,要求參軍。

本著精益求精的原則,這份‘啟事’上招兵的條件有些苛刻,至少在索馬里這里是比較苛刻的。其中一條必須有小學以上文化就擋住了不少孔武有力的青年。但即使這樣,帕拉明煮軍各招兵地點也很快就招滿了第一批新兵3000人。

(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