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林如海雖說答應了唐氏,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同君祁開口,這樣的事兒,簡直是前所未聞的,哪有讓皇帝老子屈尊到臣子府上,還是以那樣的身份見老太太。況且進來朝中事忙,後宮中又有皇後日漸沉珂,大約有些不好,因此上更沒有機會提及這件事,因此便被耽擱下來。

又說甄家一倒,朝中的幾個派系之間隱隱有了不小的變動,老一派的大家族都有些惶惶,不知道皇上下一次會輪到哪一家。賈家卻是沒有這樣的擔憂,雖然一直同甄家往來密切,不過這一回並沒有牽扯在內。而且既是四大家族之一,又是八公之二,太上皇又還在,皇上斷不會輕易對賈府下手。而其他幾家卻是不好說了,首當其沖的便是薛家。

當日薛劭在時,便曾通過甄府跟搭上太上皇的線,在金陵一直是跟甄家同氣連枝,官商勾結。後來薛劭臨終前投靠了君祁,卻是把罪過推到了弟弟薛身上,把自己撇清了,但是薛家跟甄家的聯系卻是再不能處理干淨的。這一回在金陵懲辦甄家時,薛家也被牽扯進來,不過君祁為了盡早了結甄家,並未將太多東西拿出來。不過這也不妨礙他要把薛家弄掉,橫豎這些年薛已經在他授意下掌握了大半商業勢力,這明面上的皇商薛家,也沒有再繼續存在的必要了。

因此,薛蟠很快便接到了戶部的通知,明年起便不用再領內帑錢糧,除去皇商名號,年內將這一年的賬給清了,並將名冊上繳。這下薛蟠可是急了,饒是他再糊涂也知道,沒了皇商的名號,沒了一年白花花的二十萬兩銀子,這樣的損失對如今的薛家是在太大了。只是他一向是個沒有成見的,店鋪里出了事故都是靠著那幾個老伙計,掌櫃的,如今出了這麼大的事兒,這些老人也都沒了主意,因此薛蟠只能進內來找母親和妹妹商議。

待听完這事兒,薛姨媽一臉不可置信,問道,「你可打听清楚了,別是弄錯了。咱們家從你曾祖父開始便是皇商,你祖父又是欽賜的紫薇舍人,怎麼這皇商說收回就收回了?」

薛蟠嚷道,「媽媽也太小瞧我了,這消息真真的,是我親自到戶部問了管這個的老趙。那公文過幾日便要發下來,老趙同咱們家有些交情,這才提前透給我知曉。況且又要收回名冊,說的有鼻子有眼的,還能有假?听老趙的意思,怕是甄家的事有礙,咱們家跟他們還有往來不成?」

薛姨媽道,「你父親在世時曾有過來往,卻並不熟絡,果真說起來,甄家倒是跟這邊府里一向交好,其他的我也不知道了。你可有問他,還有什麼轉機不曾,若是失了這個名號,咱家的生意可是要大受影響的。如今這邊的生意原就愈發不行了,再攤上這事兒可如何是好。」

薛蟠道,「哪里沒問,只是老趙他含糊其辭,也不說個準信兒。如今戶部尚書又是那位唐大人,最是公正嚴明的,跟咱們家又沒什麼關系,也不好上門走動。兒子問了幾位老伙計,也是不得其法,因進來問問媽媽,可有什麼法子沒有。或是往姨媽那里去問問,看姨爹有沒有什麼門路,好歹指點指點,如今是有錢無處使,真真可惱。」

薛姨媽道,「我這里卻沒什麼法子了,若是你舅舅在還能把幫襯一二,可惜他離京赴任,也是不巧。如今也只有去問問你姨媽,看有沒有什麼法子。外頭你先看住了,別讓那起子奴才瞎起哄,這事兒也別往外傳,等明兒有了準信我再告訴你。」

薛蟠得了母親的吩咐,應聲而去,自去找賈家幾個酒肉朋友喝酒玩樂不提。橫豎有母親在,還有妹妹幫襯著,他也不用擔心了。

薛寶釵在一旁靜靜的听了,卻是一言不發,待她哥哥出去了才問道,「媽,你看這事兒里頭可有蹊蹺?」

薛姨媽嘆道,「嗨,還能有什麼,怕就是被甄家帶累了。」

薛寶釵卻搖頭,「媽難道忘了,咱們為何上京?原就有這樣的風聲傳出來了,說要銷了咱們家的皇商名號,怪的是進了京找了許多人也沒個準信,哥哥又在林家鬧出那樣沒臉的事來。可後來卻又說並沒有這樣的事,乃是誤傳。只是如今無故卻又鬧出了這樣的事,還是實打實的戶部下的公文,竟是不讓咱們有疏通的機會。依女兒所見,會不會是上回哥哥得罪了林家,因此……畢竟前次也是風言風語的,連舅舅都不曾來信告知,說不得還真是虛驚一場。倒是哥哥辦的事兒,那林大人又是個清高孤傲的讀書人,想來很是不忿。不是女兒在背地里嚼舌頭,這話也就跟媽說說,就看那林姑娘的小性子,說起話來又尖酸刻薄,卻不像這府里的樣子,想是隨了她父親了。」

薛姨媽忖了一會兒,覺得有理,因道,「果真有些道理,林大人乃是皇上面前的大紅人,那唐大人又是林大人的姑表親,若是真要動手腳也是容易的。可恨你哥哥這樣,整日介無事生非,若是沒有那檔子事,說不得就沒有這些了。只是若果真得罪了林家,那可如何是好。有了上回之事,你姨爹本就對你哥哥不屑,連帶你姨媽都沒臉,還抱怨了幾句,這回怕是難讓你姨爹從中調和了。」

薛寶釵道,「也不盡然,好歹媽媽讓哥哥近日克制些,再到姨媽那里求求情,先探探口風,若十分不行,再想別的法子。到底是親佷子,姨媽哪里能說不管就不管呢。再有,大姐姐在里頭花費了這許多,難道母親不是每年都私下里相幫的,想必姨媽都記著呢。」

薛姨媽道,「我倒是忘了這茬,可憐你大姐姐也熬不出頭,這樣的歲數,怕是再有兩年就該放出來了。如今看來也只能如此了,可憐我的兒,這樣的年紀,正該跟小姐妹們玩笑的年紀,就要替你哥哥操心這些。也多虧你聰明,不然你哥哥這個孽障真是要把我活活氣死了,難怪你父親當日在時如此偏疼你,今後也不知道哪一家這樣的福氣,能得了你去,我卻是舍不得的。要是你也能同你大姐姐那樣進了那富貴地,定能出人頭地,只可惜咱們這樣的人家,嗨,總歸是耽誤了你。」

薛寶釵紅了臉,「好端端的,媽偏又提這個,好沒意思。」說完就自進內室做針線去了。

薛姨媽才要起身,便听見外頭一個丫頭在說話,「寶二爺來了。」話音剛落,就見賈寶玉從門口進來。

寶玉見薛姨媽在,忙上前請安,薛姨媽一把拉了他,抱入懷內,笑道,「我的兒,難為你想著來,快上炕來坐著吧。」一邊又命人倒茶來。

寶玉因問,「哥哥不在家?」

薛姨媽道,「可是不巧,他才出去,前頭有事要去忙。」

寶玉道,「姐姐可大安了?」

薛姨媽笑道,「可是呢,你前兒又想著打發人來瞧她。她在里間呢,你去瞧瞧她,我收拾收拾就進去和你們說話。」

寶玉听說,忙下炕來至里間門前,掀簾子一跨步進去,先就看見薛寶釵坐在炕上做針線,頭上挽著漆黑油光的髻,穿著半新不舊的家常衣裳,看去不覺奢華。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寶玉心中一動,暗道這寶姐姐果然非自家眾姐妹可比,又走近問道,「姐姐可大愈了?」

寶釵抬頭就看到寶玉的臉近在咫尺,不覺臉上一紅,忙起身含笑答說,「已經大好了,倒多謝記掛著。」說著讓寶玉在炕上坐了,即命鶯兒斟茶來。一面又問老太太姨娘安,別的姐妹們好,一面細看寶玉打扮,尤其是胸前那塊玉明晃晃的懸在那里,好不搶眼。因笑說道,「成日家說你這玉,究竟未曾細細的賞鑒,我今兒倒要瞧瞧。」說著便挪近前來。

寶玉只覺一股幽香撲鼻,頓時身心通暢,竟不知這香氣從何而來,遂問,「姐姐燻的是什麼香?我竟從未聞見過這味兒。」說著又把項上的寶玉摘了下來,遞在寶釵手內。

寶釵細細的看了,一邊答道,「我最怕燻香,好好的衣服,燻的煙燎火氣做什麼呢。想是我早起吃的丸藥的香氣。」

寶玉奇道,「什麼丸藥這麼香得好聞?」

這時正好鶯兒倒茶進來,寶釵便讓她上茶,不再提丸藥之事。又細看了那玉上頭,面上竟有八個字,不覺念了出來,「莫失莫忘,仙壽恆昌。」

鶯兒在一旁笑出聲來,道,「我听著兩句話,倒像和姑娘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

不等寶釵說話,寶玉忙道,「原來姐姐的項圈上也是有字的,我也賞鑒賞鑒。」

寶釵不肯,寶玉央求了一番這才讓她答應了。「不過是兩句吉利話,也沒什麼好看的,偏你就這樣上了心。」說著將胸前的金鎖摘下來,遞給寶玉。

寶玉細看了,果真一面有四個篆字,兩面八個,「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寶玉連著念了兩遍,因笑道,「姐姐這八個字倒真與我的是一對兒。」繼而又想起黛玉也有一塊玉,因說道,「不知姐姐見沒見過林妹妹的玉,往常也為曾仔細看過,說不得也是有字的。我原就說,她這樣的一個人,若是沒玉倒是這通靈玉不識貨了,還說什麼通靈不通靈。沒想到林妹妹果真有玉,還是那樣一塊墨玉,通身墨黑,一看就是上好的。跟她的一比,我這塊倒是石頭了。」

寶釵听他突然提起黛玉,且听寶玉話里話外的意思,林姑娘就是神仙般的人品,合該有這樣的靈物,竟不知置她于何地,因此便有些不自在,只面上不露,口中說道,「到底你們親近些,你都不知道,我統共跟她見了沒幾回,哪里就能知道了。橫豎下回她來了,你再好生看看不就是了。說起來也是,怎麼竟有兩月多未見林妹妹了,可是家里不讓她來?」

寶玉嘆息道,「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催著老祖宗打發人去接了好幾回,總是不成。好在昨兒老太太又打發了兩個女人去,總算是請到了。」

寶釵一想,大約是那位林小姐又拿架子呢,偏她來時連家常用的茶碗都要帶了來,雖說看著的確不凡,和她慣喝的茶也相匹配,可到底讓親戚家臉上掛不住。還有那幾個帶來的人一口一個小姐的叫著,顯得與眾不同。如今外祖家派人去接,又是這樣三催四請的才肯過來。這樣又豈是為人處世之道?又想到八月初三正是老太太的壽辰,怕是這樣人家才肯來。轉而想起才剛哥哥說的事,還說沒有門路,眼前可不就有一個絕好的機會嗎。就是不知道林黛玉有幾分能耐,能不能說通,照前次看來,卻是個不好相與的。不過為了薛家,也只能勉力一試,就看到時候如何了。

一時薛姨媽進來,又說了一會兒話,留寶玉在這里吃飯。寶玉樂得留飯,還能喝酒,沒有女乃嬤嬤管著,順勢就留下來吃飯。

黛玉那日把東西歸置好了,又分成一份份的差幾個管家娘子往各家送去了,只說是林如海出門帶回來的,並不提自己隨行一事。接著便又照常跟著唐氏每日學著管家理事,閑時做些針線,或是同兩個丫頭打一回棋譜,偶爾做兩句詩,好不自在。紅袖、綠綺幾個也是隨黛玉一塊兒識過字的,也能附和幾句。只沒過多久又听說賈家來人了,因是外祖母壽辰,且好久不去,推卻不過便只得收拾鋪蓋妝奩往賈家去。

林如海這回想得周到,賈政已經試探過他的意思,被他打太極似的推了回去。他雖然瞧不起薛家這樣的人家,但也不至于故意去陷害人家,沒得自降身價。且君祁對薛家的厭惡,可是要遠遠比他還甚。因怕薛家那個姑娘去聒噪玉兒,林如海又趁著黛玉去賈府前提了提。

黛玉听林如海的意思,不過是不要多理會那位薛姑娘罷了,因答道,「爹爹多慮了,我素來不喜歡那樣的人,難不成還會上趕著找她不成?都是在親戚家,不過個人的面子,見面時說一兩句話,私下里誰還找誰呢。再者這回史湘雲也定是要去的,她們兩個一向要好,想來連話也說不上幾句。」

林如海道,「那就好,若是她找你說些別的什麼事,也不用管她。還有,讓跟著的人警惕些,他們家那個寶玉,這樣大了還住在內院,說出去不成體統。過兩年若是還這樣,你也少往賈家去吧,他們不在意,咱們可丟不起這人,于你的名聲也不好听。」

黛玉紅了臉,這話也太直白了些。唐氏在一旁听了忙止住他的話,「好了好了,這些事兒自有我來跟玉兒說,每回去我都要交代的,哪有你這樣大咧咧的說出來了,可見是個爺們兒,到底不夠細心。玉兒,你先回去吧,好生看看有什麼東西落下沒有,你慣用自家的東西,若是一時忘記帶了什麼,又該不自在了。」

黛玉知道祖母有話要同爹爹說,便辭出來,往自己屋里去了。

林如海在唐氏的眼神中如坐針氈,他哪里不知道母親要說什麼,只是那話,他還未曾對君祁提起呢。

唐氏假意拿帕子掖了掖眼角,說道,「你也是做爹爹的人了,又快不惑之年,可見是我老婆子差遣不動你了。簡簡單單的一個口信兒,有十來天了吧,怎的還沒來呢。」

林如海忙答說,「這幾日朝中事多,兒子還沒來得及提及。兒子想著也不急在這一時,如今內憂外患,您瞧我也是整日的不能著家,因想著過一陣也使得。」

所謂朝廷大事唐氏不知道,但她自然明白林如海輕易開不了口,只能下猛藥,因道,「罷了,你這里我也管不了,隨你去吧。我昨兒已經遞了牌子,求見皇太後,今兒已經得了懿旨,明兒未時覲見,就不勞煩你這位大忙人費心了。」

林如海登時慌了,立刻跪下說道,「母親,是兒子的錯,兒子再不敢了,還請母親手下留情啊。」

唐氏蹙眉嗔道,「什麼話,皇太後準了我覲見,難道還半途反悔不成?你放心,你老娘心里有計算,知道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我還不是為你,竟像是要害你似的。就是不想著你,還有玉兒和珩兒呢,我只指望著他們罷了。」

林如海清醒過來,也知道如今母親心中最重要的怕就是林家了,斷不會做那種害人害己的事,因又賠禮,「是兒子糊涂了,還請母親恕罪。」

唐氏搖頭嘆息,「你還是這個性子,如今看來,若不是有他,你能不能做上今日這個一品大學士還成問題,竟不知是好是壞。罷了,我乏了,你先下去吧。」

林如海復又請安出去,心里卻是越發的沉重。

作者有話要說︰哇  ,今天居然在十二點前碼完了!!!我要繼續!!!明天要出門!!!一個星期趕三篇論文簡直了!!!

專欄求包養→

瑤瑤專欄•白日做夢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