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自北府回來後,唐氏注意了好幾日,黛玉確是較之從前沉默了不少。更奇怪的是原本每日去看珩兒一次,如今卻也少了。唐氏又叫來丁嬤嬤等人仔細問了,這才知道竟是有人在背地里嚼舌根讓黛玉听見了,怕祖母和爹爹都不要她了,因此收斂起言行,乖了不少。唐氏一邊感嘆黛玉實在是心思細敏,才四歲的孩子就能想這麼多,日後可是怎麼好;一邊又把上上下下的人敲打一遍,再不許有人多生口舌。

林如海卻是比唐氏更加著急,生怕孩子走了前世的老路。他就想不明白了,如今這好好的,又是養在母親身邊,玉兒怎的又會是這樣一個性子?因想起母親所說,索性還把女兒如前世那般當做男孩教養,正經的入學讀書,知事明理。如此一來,既收了心性,又能表示對女兒的重視。于是請示了母親,打算年後從門客中挑一位年長有真才實學的給黛玉做先生。唐氏自然答應,就算不請先生,她也是要教黛玉讀書的。

如此一來二去,便到了中秋節。林家一家才四口人,圍著圓桌坐了。唐氏嫌不夠熱鬧,又開了兩桌讓有些有臉的奴才坐了,這才有些過節的氣氛。

拈起一塊月餅,唐氏不無感慨,「想我小時候,每年上元、中秋之夜,家里滿滿當當的都是人,擺開好幾張桌子都坐不下,哪里像如今這般冷清。」

林如海趕緊截住話頭,「母親說的是,不然明年中秋把兩位表兄也請來可好?杭州那邊的是請不到了,不過二表兄過了年就該從福建回來了。再有蘇州那邊,听聞有幾個族人破有出息,兒子想著叫幾個人進京,日後也是個幫襯。」

唐氏將月餅扔在桌上,淡淡地說道,「你看著辦吧,我上了年紀,這些事也懶怠管了。一家子主子連帶奴才上下總也有幾百口人,還得幫你帶兩個孩子。好在玉兒如今越發懂事了,不然哪里忙得過來。」

林如海听母親的意思竟還是想讓他早日續弦,這麼些日子也听夠了,想必他再推月兌下去就該明說出來了。不過一想到早已計劃好的事情,林如海還是堅決道,「是兒子不孝,只是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兒子想著如何也要為兩個孩子著想。再有,不是兒子自負,憑借如今兒子的地位,什麼樣的找不到,可偏偏就不能隨意找。林家自太祖建功立業起,從姑蘇林家名不見經傳的一支成為朝中新貴,卻也謹言慎行,以詩書傳家,不教後人驕奢婬逸以致家道敗落。兒子幼承庭訓,寒窗苦讀,蒙祖宗庇佑幸得高中;多年來兢兢業業,蒙吾皇不棄,官至一品。雖不敢與太祖媲美,也願效仿太祖。如今外頭看著風平浪靜,然各方勢力波詭雲譎,有多少人等著抓兒子的錯處,一著不慎怕是闔府都要遭殃。您看,賈家已是這個樣子,若是再來一門,怕是多生煩憂,竟是不要的好。」

他這樣長篇大論說了一通,唐氏也不好再說什麼。橫豎連太祖都搬出來了,況且說的也是實話,只是被兒子這樣暗暗反駁,自然有一股怨氣積于月復內。因連月餅也不吃了,白坐了一會兒子就推說累了,自回了院子。

黛玉不甚明白發生了何事,只知道祖母看起來像是生氣了。自從听幾個婆子說有了弟弟爹爹和祖母就會不要她了,黛玉心里一直惴惴不安,生怕什麼時候就被拋棄了。如今好好的祖母又拂袖而去,她不安之下臉上便顯出幾分神色來。

林如海讓女乃媽把林珩抱回去,又把黛玉叫過去坐在身邊。斟酌了許久,他才開口道,「玉兒,你可是不開心了?」

黛玉低著頭不敢答話,爹爹把讓弟弟回去了,獨獨留下她,肯定是要說些什麼。

林如海嘆氣,這孩子竟真是天生的心思重,也不知隨了誰。大手撫模著黛玉的頭頂,「玉兒,你是爹爹的女兒,有什麼話不能跟爹爹說?爹爹問你,你可想要個母親?」

黛玉搖搖頭,又點點頭,「听爹爹的。」

林如海索性把她抱在懷里,「是給你找母親,自然听玉兒的。玉兒,你是我們林家的大小姐,是爹爹的獨女,便是如今添了一個弟弟,這些也不會變。這里是你的家,你是主子,有什麼想說的想要的,你盡管說出來,別什麼事都藏在心里頭。你想想,你祖母疼你愛你,爹爹素來也寵著你,是不是?那起子奴才沒頭腦的嚼舌根,你別放在心上。爹爹今天告訴你,這人生在世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別人,尤其是這張嘴,你更是管不了。古人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看爹爹每日在外頭多少流言蜚語,說爹爹是個惡人,你覺得爹爹可是壞人?」

黛玉忙道,「自然不是壞人。」

「那不就是了,」林如海繼續道,「別人說別人的,爹爹只要行得正,坐得端,自然不在意他們的話。你也是一樣,咱們才是一家人,管那些奴才的話做什麼,你可听丁嬤嬤跟你說過這樣的話?」

黛玉迷茫的看了林如海一陣,忽然就扯開嘴角笑了起來,「謝謝爹爹,玉兒明白了。」

林如海笑呵呵的把黛玉又抱緊了些,「不愧是爹爹的女兒,聰明。」

第二天早起,唐氏心里頭還是不甚舒服,被黛玉鬧了一陣才舒坦了些。正疑惑著黛玉怎的突然就活潑起來,又有人送了兩樣吃食過來,卻是地道的杭州風味小吃,杭式月餅、蟹黃湯包並一碟茯苓糕,說是老爺特意吩咐送來的。唐氏笑眯眯的受了,讓黛玉陪著一塊兒用了早上,就著粳米粥竟吃了半塊月餅,兩個湯包,還有一塊茯苓糕。春雨等伺候著,又暗中使眼色給一旁的小丫頭。那小丫頭鬼機靈,出門就告訴外頭候著的婆子,說是老太太高興著呢。

林如海那邊得了消息這才算是放了心,好容易把這事兒揭過去了,今日他可還有要緊事要辦呢。

寢宮里,君祁對著幾套衣裳挑了半天也沒個決斷。昨日如海就給他穿了消息,說是今日申時在別院會面,有要事。要說也不是第一次了,可也不知怎麼的,君祁這回總覺得有大事要發生,還不是壞事。

昨日中秋家宴,面對一屋子的鶯鶯燕燕,尤其還有甄貴妃和淑妃針鋒相對——甄家如見敗勢漸顯,淑妃也更有了底氣跟她對壘,君祁真真是看的腦仁子疼。昨兒夜里,按理他應該去皇後那里,想著今天要見如海,又覺著不好,就多喝了幾杯,裝醉躲過去了。

戴權面不改色,又去取了幾套衣裳過來,都是差不多的樣式和顏色,不過有些繡的圖案不同,其實真沒什麼好換的。可皇上吩咐了,他還能說什麼。要說這林大人也真夠厲害的,真讓皇上把他寵到了心尖子上,如見連尋常見一面都要這樣鄭重其事。都說帝王無情,怎麼到了這位爺反成了帝王痴情呢,還是鐘情于男子。戴權手上不停,替君祁更衣,心里卻想著王侯將相果真非比常人,有忠順王那樣男女不忌,風流瀟灑的,也有皇上這樣獨獨鐘情于男子的,還有那些權貴之家,好男風的也不在少數。可林大人畢竟是朝廷重臣,也不知皇上對林大人的興趣能保持到幾時,若是有朝一日情分盡了,還不知是什麼局面。

君祁哪里知道這個奴才在想這些,若是知道必定要把他扒皮抽筋的。他這才哪到哪,戴權竟想著他們散的那一天了。不過他此刻滿心都在猜測如海的意圖,怕是不止補過中秋這麼簡單。不過若果真如此,也是如海的一番心意,他再添上一些就是了。這個日子也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正該是人月兩團圓的時候。

好容易匆匆忙忙的換過衣服,君祁又想起來那半塊玉佩,翻箱倒櫃的找了一陣才翻出來戴上,因此耽誤了一些時間。待他到了別院,正好申時過了一刻,听守門的奴才說,林如海已經等了半個時辰了。君祁一听了不得,趕緊快步入內,可憐戴權急忙跟上,差點摔了個趔趄。

離亭子還有二十來步的距離,戴權大喘幾口氣,識相的等一邊,順帶趕走了院門那里守著的奴才。剛才他一瞥而過,那林大人今日似乎也選了一身絳紫色的衣服,竟是跟皇上不謀而合來了。

林如海早早的來了,吩咐人準備了桂花酒和桂花糕,還有幾樣果子,就擺在這涼亭之內。也不知建造之時是什麼歌意思,這涼亭四周還圍著紗幔,微風一吹便帶動起來,煞是好看,只是忒女氣了。君祁來時他已坐的久了,暗道自己太沉不住氣,竟早來了這麼些時候。一時又想約定的時間已過,君祁是不是在宮里被什麼事絆住了,來不了了。可也該遣個人來告訴一聲,或是不來了,或是遲些,總不該讓他這麼干等著。又想許是在路上,很快便到了。

待君祁真的撩開紗幔走進來,林如海刷的站起來,也不說話,就這麼看著他。胡思亂想這麼些事兒,如今人在眼前了,腦子倒是一片空白了。不過到了這一步,可就再沒有後悔的機會了。

君祁想著自己晚了,如海可別生氣才好,又見他遲遲不說話,臉上浮現出尷尬之色,清了清嗓子道,「如海,我來晚了。」

林如海回過神來,卻是笑著回他,「不晚,不晚。」

前世今生,總算是等到了。不晚,一點都不晚。比起前世再不相見,如今這樣竟是老天爺的恩賜,他如何還會嫌晚。

君祁未解其中的真意,被他這一笑晃到了眼,痴痴的過去拉他坐下,「不晚就好。你今日叫我出來,可是補過中秋?」

林如海眨了兩下眼楮,把濕潤之感除去,才開口道,「眾人只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卻不知南方有些地方竟是以十六為正日。昨日你我都月兌不開身,今日補上豈不好?」

君祁連連稱是,替二人滿上一杯,先干為敬了。

作者有話要說︰對不起,我錯了,居然沒能寫出來┬┬﹏┬┬

實在來不及了只能把這些先發上來,肉肉什麼的會有的,放心吧,我正在努力中。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