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且不說賈敏自應承了王氏,便不斷思量,將京城里頭年界弱冠還未娶妻的青年才俊、王孫公子幾乎打听了個遍,總算是挑出了三戶人家。林如海不管這些,也懶怠問,這位佷女前世可是進了宮的。這麼一想還覺得有些膈應,又覺得到底是君祁的身份佔了先機,什麼便宜都讓他給佔了。因此三日後在別院見面時,林如海臉上便帶了幾分神色,倒是讓君祁看著新鮮的很。

君祁才把人遣退,便問道,「我何時給你氣受了,這才進來就給我臉色看?」

林如海很是氣惱,心里所想種種,哪里能讓君祁知曉,因此便一言不發的坐在那里,獨自生悶氣。

君祁見他這樣,心里暗道了不得,總算是不再拿他當皇帝看了,這小性子使的,連理都不理他了。這樣倒也好,總歸比恭恭敬敬的向他請罪來的好。只是一直不說話也不是個事兒啊,還得放□段來哄,「竟是這樣孩子氣,若是有誰得罪了你,盡管告訴我,我替你出氣如何?別一味的悶在心里,肝火太旺對身體可是不好。」

林如海心想還不是你個老色鬼,多大歲數了還要納新人,卻是忘了身為皇帝,哪一個不是後宮佳麗三千,挑著年輕貌美的來寵幸。只是這話必定不能說的,因此便換了話頭,「不過微末小事,何足掛齒。倒是如今甄家一事,您打算的如何了?」

君祁見他肯說話了,也不一味糾纏前事,「甄家這事還真不好辦。若是只有你給我看的那些也就罷了,你可還記得上回給我看的高麗文書信?」

林如海如何能忘,若不是那一回,他們之間怕是再不能有如今這樣的瓜葛,再理不清了。

君祁接著說道,「我花了好大功夫才找著的,跟他們聯系的竟不是高麗,而是百濟國。听聞高麗一直有意收復百濟和新羅,如今百濟和新羅怕是聯手想要借我朝之勢除去高麗這個心月復大患。」

林如海想了一會兒,才開口道,「怕是沒有這麼簡單。若果真如此簡單,他們年年都要向朝廷進貢的,趁著合適的時機主動求救不就行了,何必如此麻煩的搭上甄家。且到底如今您才是皇帝,那甄家滿朝上下都知道是太上皇的人,找他們做什麼。甄家與他們搭上的時間應當也不短了,還特意尋了高麗所創文字來通信,恐怕不僅僅是嫁禍那麼簡單。只是不知您可還記得百濟的國姓為何?」

君祁靈光一下,拍著自己的腦袋說,「竟是忘了這茬,可不就是姓甄。只是本朝甄家如何起勢想必你也知道,當年也是跟著老祖宗南征北戰,從死人堆里逃出來的。後來又有上一輩家主做了老爺子的伴讀,因此愈發親近,及至本朝,族中之人為官者甚多。又為著甄貴妃生了三皇子,隱隱的也起了不小的心思。若是他們早與百濟有了往來抑或是出于百濟皇族,竟是百年之前便有了籌劃不曾?」

林如海一時也無話可說,若果這如此,這百濟的心也太大了些,也太能忍了。只若不是,甄家盡可以跟定太上皇,按太上皇的意思可不就想讓眼前這位早日退下來,將皇位傳給三皇子。三歲小兒可比三十幾歲的兒子容易掌控,更合太上皇的心意。

君祁沉默良久,忽的起身,「算了,回頭再仔細琢磨,現下腦袋都暈了,橫豎也想不出什麼了。你說當日怎麼就不是老六接了這爛攤子?」

林如海不語,當日誰不是上趕著想要坐上這位子,若非如此也不會鬧出老千歲的事兒來了。現在被這一團亂麻攪得心煩就說這樣的話,真真是臉皮厚。

君祁也不過是發發牢騷,不指望他能回答,順手抓著如海走過去,把他按在炕上坐下。「來,許久不動筆了,你既送了副畫給我,我今日便回禮。」

林如海被他突如其來的動作嚇住了,剛想起身問清楚,又被君祁喝住,「唉唉唉,坐那兒別動,等我畫完了你再起來,且等了這一刻吧。我可沒你的本事,想想便能畫出來。」

林如海這才明白過來,只是一想到那幅畫,又有些不自在。畫上的,是他印象中第一眼見到的安清。當時他被一個小廝叫住,說是他家主人听了酒樓中的言談,深覺有理,有心結交。當年的林如海,正是心高氣傲之時,听聞有人認同他所言,心下已然十分歡喜。待見到雅間里頭的站在窗下執扇而笑的人,且不論長相,便是這通身的氣派便不同常人。二人你來我往一番對答,竟讓林如海覺得暢快淋灕,比起與外頭那些迂腐老先生之流,這位安清兄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知己良友。待他將當日所見之人描摹于紙上,不時回想相處時的場景時,才發覺對安清多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

也不知過了多久,君祁才停了筆。他早發覺如海在那里兀自出神,那眼中的懷念與眷戀,讓他忍不住猜測是否是回憶起了過去。他並沒有打擾他,更不敢向他求證。便讓他自以為是一次,將這樣的如海畫下來,做個念想也是好的。不過如今畫也做好了,若是什麼都不做,也太丟了面子。于是停筆之後,君祁悠悠的踱到林如海跟前,輕笑著道,「如海,這畫還差一步就完成了,你幫幫我,可好?」

林如海被他唬了一跳,壓根就沒听清前頭半句話,只怔怔的說好。君祁忍著笑意把人拉到桌案後頭,塞給他一支筆。林如海想大約是讓他提幾句話了,便接了筆思忖著題什麼好。不料握著筆的手被另一只手覆蓋,滿滿的包住,就要落筆。林如海立時傻了,隨他動作。君祁倒是自然得很,把著林如海的手悠悠的寫下兩句詩,落款卻是安清。便是最後蓋上的章,也是安清的款,卻是他的一枚閑章。

林如海由著君祁手把手的提了詩,落了款,最後放下筆後也不曾把他的手放下,反倒就這麼牽著手引他去淨手。溫熱的水中,林如海清晰的感受到了那人略帶薄繭的指月復在他手上輕輕擦過,仔仔細細的洗了每一寸肌膚。明明是兩雙大男人的手,具是骨節分明,不似女子般柔若無骨,細滑柔女敕,卻撩撥起他心底的漣漪,連身子都忍不住顫了顫。

君祁像是打定主意要伺候他,又拿著手巾把林如海的手慢慢擦拭干淨,連指間都不放過。這雙因常年握筆而略顯粗糙的手,卻是靈巧無比,將他畫的栩栩如生。他竟不知原來自己頭一回見如海,便同旁人不一樣。那樣的溫文爾雅,他再不能對誰做出來的。只有如海,一見就忍不住放□段去親近,不是高高在上的審視,而是真心實意的結交。

林如海想,這大約是他自出生以來頭一回花小半個時辰去洗手。卻也沒說什麼,甚至連手已然干了不需要再擦拭,也並未出聲提醒君祁。他如今所能做的,也就僅止于此了。

一直到如海的手發紅了,君祁才後知後覺的停下來,有些懊惱的蹙眉。「那畫,等我裱好了再送給你。」

「嗯。」

君祁攥緊手巾扔到架子上,似乎忍耐著什麼,「你先回去吧。」

林如海不明所以,好好的怎麼竟是不高興的樣子?難不成他才剛的小動作被發現了?小心翼翼的開口想要詢問,「您這是……」

君祁再次開口,一字一句幾乎是從牙縫里擠出來的,「你先回去,有什麼事回頭再說。」

林如海只得听命,辭了出去。

君祁深吸幾口氣,沒有那人的氣息縈繞在鼻尖果然好了不少。只是他竟是不知道,如海還有這等手段。才剛收手時,掌心明顯被不經意的劃過。說來可笑,面對著一|絲|不|掛的妃子都能淡然處之的君祁,居然被這一個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動作,撩撥了起來。

那日之後君祁有一段日子沒叫林如海去別院,一是因為甄家的事忙得很,二來,他如今還沒有這樣的定力,怕一時沖動做出什麼事,因此不敢輕易見他。這也合了林如海的心思,他近來為了兒子的百日宴,可也是忙得很。

話說那日正是林珩的百日宴,賈敏興沖沖的讓王氏帶上元春一塊來,那三家的女眷她都請了來,也讓人家看看。哪知道臨了還是王氏獨身前來,並不見元春的身影。賈敏以為小姑娘家家的害羞了,因此並不甚在意,而是拉著王氏往頭後去,打算先說幾句,免得到時候誰是誰家的也搞錯了。

王氏見她正在興頭上,又是自己先出言相求,因此倒不好打斷她,推拒之語含在嘴里滾了幾個來回也沒能說出口。憑良心講,這三家在京城里雖不算最出挑的,卻也足以配的上國公府的小姐。元春能嫁入這樣的人家,按老太太的話,就是高攀了。只是王氏原也在娘家嫂子那里托了這事兒,前幾日傳來消息說是宮里頭有些動靜。她倒是不在意的,皇上的年紀不小了,再者後宮里頭從皇後一路下來到一般的妃嬪,沒有上百也有幾十了,她如何肯讓花似的女兒去那里頭受苦。且消息也不甚準確,若是謠傳,豈不百忙一場。

只是賈母知道身為老誥命,自然也听到了風聲,因此跟賈政商量之後便打算讓元春進宮。王氏有心阻攔,便想問問元春的意思。奈何元春從小讀書識字,頗有些見識,心氣兒也高,听說有這等機會,竟是同意了賈母的意思,說是願意為賈家進宮去。王氏心中明白,這孩子哪里是為了賈家,分明就是豬油蒙了心,一心想跟甄家那位一樣呢。只是既然連老爺都點了頭,這事兒便沒了回還的余地。

賈敏說了半天也不見王氏有何反應,臉上笑容一滯,心想這位二嫂別是臨時變卦了吧,一邊拉了她一把,「二嫂,我這說了這麼半天,您可听明白了?還是您覺得這三個都不合適,或是已經有相中的了?」

王氏張了張嘴,總算是說了出來,「姑太太找的人家都是極好的,可惜元春沒這個福氣。老太太已經做主了,說是要讓元春進宮呢。倒是對不住姑太太了,白讓你操了這麼多心。」

賈敏果然有些氣惱,若不是說這是她母親的主意,幾乎就要以為是王氏故意逗她呢。只是這皇宮豈是隨意能進的,「嫂子說的什麼話,若果真如此,倒是孩子的造化,我高興還來不及呢。只是沒听說今年要采選秀女啊,難不成早就說了的?」

王氏正因此擔憂著,「可不是沒有這樣的旨意嗎,只是這意思卻是宮中太後透露出來的,想來皇上還未來得及下旨。按前例,這采選秀女多是在秋季,如今下旨也早了些。老太太說再不會錯的,我娘家嫂子那里也是這樣說的,只是沒有明旨,我這心里也不踏實。孩子一輩子的事,可馬虎不得。」

賈敏點點頭,「很是,真該好好問問。好在今日來了許多誥命,幾位王妃也來了,我一會兒看著時機合適便問問。別人說的話或許信不得,這幾位王妃的話卻是再沒有渾說的。」

這大約是王氏嫁入賈家後頭一回覺得這位小姑如此善良,忙道,「那便再好不過了,可見姑太太是真心疼你佷女呢。」

賈敏笑道,「二嫂子這說的是什麼話,自家佷女難道不疼嗎?想來二嫂子也是這樣的,以後多疼疼你的甥女和外甥吧。」

王氏听了這話,不由的發笑,「竟是在這里等著我,都是一家人,自然該疼的。」

說話間便有黛玉由女乃娘帶著過來了,因對小弟弟好奇,如今黛玉除了每日請安,也會往賈敏的院子里多走幾趟,與賈敏也更親近了些。

黛玉穿著百花裙,上面是一件粉色瓖邊的小褂子,被女乃娘放在地上便規矩的行禮,「娘親好,二舅母好。娘親,弟弟在哪呢,祖母說前頭客人們都來了,讓快些把弟弟抱出去呢。」

賈敏將她抱起來放在腿上,笑道,「你每日要問上好幾回,還不知道他是個貪睡的,怕是還睡著呢。昨日听你有些咳嗽,今日可好了?」

黛玉點點頭,「好了好了,不要吃糖丸。」昨黛玉才有些咳嗽,唐氏和賈敏都緊張的很,立時請了太醫來診治,最後給了些藥丸。黛玉還以為是平日里吃的糖丸,放在嘴里含著,可是苦的連飯都不願吃了。

賈敏道,「好了自然不用吃了,下回可要看清楚,那可不是糖丸是藥丸呢,哪里能一直含著了。」說著又替她理了理衣服,「你先過去吧,娘親去看看你弟弟,一會兒就帶他過去。你在前頭乖乖的別鬧,听祖母的話,知道嗎?」

黛玉繼續點頭,「玉兒最乖啦。」

賈敏笑著讓女乃娘將她抱了出去,自己去叫上珩哥的女乃娘,抱上還在熟睡的珩哥同王氏一道往前頭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在大家的鼓動下我也忍不住了→→其實到了這一步好像真的已經可以坦誠相見了吧╮(╯▽╰)╭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