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九章君臨壽春

時至隆冬,天降大雪,車馬難行。趙雲與徐盛、嚴顏商議,就在笀春與石亭交界處下寨,順便等候江南大軍。

李勛卻被阻在廬江,此時方知,諸葛亮與周泰逃往笀春時,兵分兩路,一走石亭,一走合淝。結果,倒霉的周泰中伏被捉,含恨而死,諸葛亮輕身入笀春,與張飛匯合。

江東初定,柴桑駐兵動不得,李嚴依舊任柴桑太守,伏路把關。陸遜、步陟同樣被大雪所阻,屯兵吳郡。

降將朱桓進言道︰「借口風雪阻路,陸遜等人踟躕不前。江東三郡再無駐軍,假以時日,恐生異心,主公不可不防。」

「休穆與陸伯言同是吳郡人,為何如此相疑?」諸葛瑾詫異道。

朱桓面目漲紅,辯解道︰「不是在下挾私抱怨,江東三郡富庶,陸家又民望甚高,若是有個萬一,豈不擾亂笀春戰事?在下也是為大局著想。」

不管他們是有心還是無心,李勛倒是樂意見到他們不和。朱氏也是江東大族,如果與陸氏交惡,互相牽制,也能讓人放心不少。

想到這里,李勛呵呵一笑,止住爭論兩人,方言道︰「陸伯言與步子山各領兩萬人馬,怎能一人獨大?再說孫氏已被拔除,陸伯言若有反復,定會被江東英雄恥笑,難成氣候。兩位所應慮者,是舀下笀春之後,如何北上才是。」

這時門下來報,趙雲有密信到。

李勛心中驚奇,趙雲一向行事大方,光明磊落,自軍中發來密信,尚屬首次,難道石亭有變?

李勛急忙拆開細看,開頭便是︰「探馬回報,孫權並未渡江。」李勛吃了一驚,孫權沒去投靠曹丕,莫非還在江東?!

按下心頭疑雲,李勛接著往下看。

「據暗探詳查,曲阿港所丟失船只,皆是巨艦,能抗深海風浪。沿海也有漁民證言,當日有船隊貼海岸南下。」

南下?南面是山越雜居之地,諸葛亮南征之後,設置州縣,抽調青壯從軍,若是孫權真的逃到那里,還真不好找。

李勛沉吟不語,將密信遞給朱桓、諸葛瑾同看。

兩人看罷,顏色各異。諸葛瑾似有所思,朱桓卻目光閃動,遲疑道︰「主公,恐怕孫權南下,目的並不是山越。」

「哦?不是山越,還能是哪里?」

「據說,江東巨艦曾經在海上探索時遇到風暴,往南漂流到一處島嶼。此島足有數郡之大,且地形復雜,物產豐富,孫權名之曰‘夷洲’。此後多次派人前往探查,卻被海上變幻莫測的風暴所阻,看來孫權暗地里早已找到安全航道了。」朱桓感嘆莫名,狡兔三窟,果然不假。

李勛驚疑不定,雖說五千人馬不足為慮,但長此以往,終能釀成大患。

諸葛瑾卻道︰「要出海追擊,必須先造海船,而且航道難以捉模,沒有數年之功,難以成行。不如就命曲阿船工先造海船,之後再作打算。」

李勛深以為然,畢竟南下深海,靠的是冬季西北風,孫權等人想要反攻揚州,也要等到來年東南風起,才有機會。更不用說,一座蠻荒野島,孫氏能不能生存下去還是未知。

于是,李勛發函吳郡,命陸遜、步陟留下萬余守卒,雪後即刻率軍渡江,北上攻打烏江港,與李勛大軍相匯合淝。

大雪洋洋灑灑連下兩日,第三日方晴。李勛即與朱桓、諸葛瑾揮師北上,直取合淝。

連番大戰,笀春之兵自保尚且不足,自不會外派鎮守。陸遜、步陟輕取烏江港,趕到合淝時,李勛已經安營扎寨,準備攻城了。

石亭七萬,合淝十五萬,二十二萬大軍伐木打造攻城器械,數日而就。不到三萬守卒的笀春,如同狼群中的綿羊,一副任人宰割模樣。

而當兩路大軍城下匯合時,卻發現笀春城頭旗幟已換,藍色的「魏」字旗迎風招展。

原來吳地盡失,孫權出逃,張飛、諸葛亮成了無根浮萍,這時曹丕又派關羽前來招降,張飛自然順勢降之,改旗易幟。

曹丕卻依舊派張遼鎮守笀春,把張飛、諸葛亮等人,盡數調往兗州。

張遼對笀春熟的不能再熟,算下來已經當過五次笀春主將了。除了那次被諸葛亮、陸遜聯兵破之,張遼守笀春再無失手。因此,率領徐州援兵一到笀春,張遼就駕輕就熟的布置停當,靜待秦軍來攻。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即便笀春易主,增兵到六萬,李勛依然按計劃圍城攻之。

笀春背依淮水,坐擁八公山,居徐、揚、豫三州交界,為南北交通要道,更曾為楚國故都,其地之重要,不在長安、洛陽之下。

此城之高大堅固自不必多說,與其他巨城不同的是,笀春在城門內側,又築了「甕城」。

所謂「甕城」,即是連接城牆所建的半圓或是方形城牆。甕城只有前後兩門,中空,四面城牆也可駐兵。如果敵人攻破城門,就進入甕城,還要再破一道城門,才能進入城內。此時守軍若能關閉被破的城門,敵人就陷于絕地,被四面射殺之,這就是所謂的「請君入甕」了。

好在秦軍破城,一向靠的是井欄壓制,雲梯攀城戰法,很少用撞木破門。因為城門雖然是防守弱點,卻也是敵人防守最嚴密的地方。

這次卻不一樣,魏軍主戰場在虎牢關、中牟關,因此守軍不足。秦軍四倍于彼,分攻各城牆,張遼自然要分兵御敵。而築有甕城、堅固非常的城門,反倒兵力不如尋常城牆段。

李勛試探攻打一番,見識了魏兵守法,就草草收兵。

中軍帳中,眾將議事。陸遜曾經破過笀春,第一個發言的非他莫屬。

「上次我與孔明圍城,足足攻打一月有余,耗盡守兵,方才得勝,但也損失慘重。攻堅戰,只有硬拼,別無他法。」

諸將各有所思,趙雲道︰「年關將近,揚州只余這一城,總不能拖到明年,得想個能快速破敵的辦法。」

「不能兵行險招,揚州剛剛平定,若這時出了什麼意外,恐怕難以收拾。」諸葛瑾仍然思慮周全。

見眾將想不出什麼好辦法,李勛道︰「我軍兵力充足,不如多造撞木,同時攻擊四門,只要有一處可破,魏軍自然潰敗。」

「可是四門皆有甕城,縱然破了一道城門,也難破第二道,敵軍的弓箭手可不是吃素的。」徐盛道。

老將嚴顏接道︰「要防弓箭也不難,撞門兵都帶厚盾,入了甕城就舉盾防射,不消幾刻,就能破門。」

見眾人再想不出更好的辦法,李勛拍板定計,命諸葛瑾去督促制造撞木。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