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二章 荒山規劃三

那是一株燈籠果。燈籠果的外觀非常好看,成熟的時候是紅色的,樣子就像**上掛的紅燈籠。

不過現在綠綠的,隱藏在綠樹之間,要不是小敏的好眼神根本發現不了。

小敏摘了一個,放到嘴里,「呸,真難吃,酸死了!」

「吃的就是那個酸勁兒,想要味道不酸了,我還不想吃呢。你想吃不酸的,那就等到果實成熟,顏色變紅,變得柔軟了,再摘著吃吧!給你留下一些,現在你別吃了,真是浪費!」

小敏嫉妒地看著李江,他把燈籠果一個接著一個地摘下來,放到嘴里,吃的正愉快,還直咂嘴,逗弄小敏。

小敏不理李江了,眼楮看著周圍,看能不能找到適合自己吃的,小敏喜歡甜的水果。

孟雲看著這爺倆,覺得好笑,也不管他們,摘起燈籠果,孟雲也不能吃太酸的,不過李雪峰喜歡吃,給他帶回去一點。

好半天,小敏也沒發現什麼,用起了異能,搜索附近,很快發現了好東西!是泊泊(po三聲)頭,小敏很歡喜地沖過去。

泊泊頭,是當地的俗稱,其實就是覆盆子,又稱樹莓,它有很多別稱,懸鉤子、覆盆、覆盆莓、木莓等等,在當地還有較小托盤的。

小敏第一次知道泊泊頭叫覆盆子,還是上中學時讀到《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樹莓營養豐富,可是數量不多,而且,並不是每年都結果,有時高一兩米的樹木,一顆樹莓也沒有。

小敏記得曾經在野外發現一大片。可是只有一個枝條上結了樹莓。而且只有長得紅紅的才好吃,顏色橘紅的,有些澀,味道很差。

小敏決定以後在玉鐲里加大種植面積,大面積種植,總能有結果的,在外面可以把它當成圍牆。種到邊界上,畢竟,櫻桃樹有的地方種不了。

樹莓就不同了,通常生于山區、半山區的溪旁、山坡灌叢、林緣及亂石堆中溝邊。懸崖邊,只要陽光充足。依然長得很好,種在邊界上正合適。

樹莓可入藥,有多種藥物價值,其果實有補腎壯陽的作用。藥用價值在很早就被發現,在中國大量分布但少為人知,原本僅在東北地區有少量栽培。2000年以後,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樹莓的好處,在全國才有大面積種植的,一般南方種的是黑樹莓,北方是紅樹莓。

大家有在附近尋找,采摘樹莓,把附近找遍了,被扎了好幾下,才摘了一小把。孟雲讓小敏全吃了,新鮮覆盆子采摘後2個小時內食用。否者就變味了。

可是小敏還想給哥哥姐姐留下,樹莓是一種漿果,很難保存,稍微一揉搓,就壞了。李江拿過來一片大樹葉,小敏小心翼翼地將樹莓包好,拿在手里。

三個人繼續向山下走,是順著山溪走的,小敏看著有水,又發表意見了。「咱們可以養蛤蟆(林蛙),它的味道就不用說了吧,還能扒蛤蟆油(也有稱雪蛤油)!」

說到蛤蟆,小敏覺得口水都流出來了,蛤蟆很鮮美,做法也很多,小敏家的做法是清炖,或者是放點粉條炖,這樣蛤蟆的鮮味能充分表現出來。

尤其是秋天的母抱子(雌蛤蟆),積蓄了一年的養分,油很多,還有籽,吃起來簡直是太美味了!

可惜,玉鐲里面沒有雜草,也沒有適合蛙類吃的蟲子,要不然一定抓幾只進去,那樣就能隨時吃到秋天的蛤蟆了!

要加快步伐了,小敏把周圍遠一點的植物收進玉鐲里。為了防止李江和孟雲看見,小敏不僅挑距離遠點的,還盡量挑小的植物。像是一些高大的樹木,就找小苗。

現在小敏的異能增強了,收集外面的植物範圍擴大了,能收集附近是10米遠的植物,高大的樹木,用異能的範圍近些,但是也有提高,不必用手直接接觸了。小敏是怕動靜太大,引起注意,所以才沒收的。

一路走下來,小敏將大山連同附近的小山上的植物,每一種挑幾棵全收進玉鐲里的。

以前只是注意收集樹木和有用的藥材、山菜,現在是遇見什麼收什麼,尤其是各種草,知道名字的,不知道名字的,每種都不落下。

神仙對小敏的封印解除之後,在玉鐲里種田已經不用先種下一畝,才能使用異能了。現在,直接用異能,種地更方便了。只是不能在玉鐲外操作。

沒關系,有李越呢!小敏每收進去一樣,他就種一樣,真是個勤快的孩子。

山腳下地勢平緩,樹木稀少,小敏建議在這育樹苗,等以後有了經驗了,建一個苗圃。

再往前就是小敏家的旱田,這塊旱田不與別人家的地接壤,很好管理。小敏決定,這塊地種植各種糧食,以後自己家吃的,全都自己種。

剩下的就種玉米等喂牲畜,一點農藥化肥都不上,全是有機種植。

還要采取輪耕制,今年種玉米,明年種黃豆。這樣,產量會更高,雖然有機種植麻煩些,但是產出的食物對身體好。

小敏回想著剛才走過的路,在腦海里勾勒出,荒山、田地的地圖。

有野山參的那座山最高,其余幾座山稍微矮一些。山下是小敏家和田地,六道江在這有一個大彎,把小敏家和田地圍在其中。

荒山有三分之二在這個彎里,所以,江就是自然的界線。另外的界線是兩座山之間的溪流,到了村子里就是,小敏家房子左側的田地。

可以說,六道江和那條溪流將小敏家的房子,荒山和田地圍在了中間。

上山有兩條路,一條是小敏剛剛走過的,從小敏家,繞過西側的田地上山的,這條路比較好走,有以前上山伐木時留下的道路,雖然路上長了雜草和灌木,但是沒有大樹,也沒有大石頭,寬兩三米,能看出以前是一條大路。

另外一條就是小敏和李江采野山參是走過的,越過數條山脊和溪流,通向東區,這條路是采摘山菜的人走出來的,路很難走,斷斷續續的,還有很多樹木、大石頭,有時候被隔斷了。

當初是靠著小文和小武領路才走到這,但是畢竟小敏和李江能走,別人也能走,這是一個隱患。以後要封死,自家範圍外的管不了,里面的一定要多種上樹木,最好是一些刺棘,以後的看護的重點在這面,可以把打更房建在這面。

小敏打算建一個君子蘭花圃,就建在房子的東側吧!這邊靠近大路,以後君子蘭外運,交通方便些。

小敏還要挖魚塘養魚,養蛤蟆需要挖水泡子,這些都要在房子西側的田地,或者是荒山里面進行。

房子東側雖然有溪流,但是溪流是界線,在附近挖水塘,如果鄰居也想利用溪流里的水,會產生糾紛。還有萬一將來溪流改道,損失就大了。

小敏記得神仙說過,自己可以把玉鐲里的東西拿出來出售,以減少人類對自然界的掠奪。那就得給它們找一個合理的出處。

這樣自家還要養很多動物,豬牛羊雞鴨鵝,每樣都不能少,還要扣大棚種蔬菜。

小敏還想養野生動物,梅花鹿, 子等等。建成養殖示範區,出售種鹿,人工養殖擴大了,對野生動物的捕獲,能減少些。

還可以建一個生態旅游基地,開展農家樂活動,讓城里的人看到真實的蔬菜、禽畜是怎麼生長的,讓他們看到什麼是有機食品,

這樣算下來,要做的事情很多,好像荒山和田地不夠用了。

還是腳踏實地,一樣一樣慢慢來吧!先收到玉鐲里,留下種子,以後再想辦法拿出來,就算在外面滅絕了,也沒有關系。

至于出售的問題,就先交給李越吧,小敏現在無比懷念網購,要是用網絡銷售,誰知道賣家是誰!

一路上,小敏不停地講著自己的計劃,陳述各種好處,總算是得到了孟雲和李江的支持。

等到了家里,小敏覺得自己的嗓子都冒煙了。直接到院子的井邊,掬起一捧水,喝了下去,井水清冽,沒有一點雜質,還沒有自來水的漂白粉的味道,雖然沒法和玉鐲里的小河水相比,但也是難得的了。

山泉水也是一個項目,開發好了,對農民,對喝水的市民都有好處,

打住,小敏覺得自己又想遠了,先把自來水解決了吧,泉眼的井水再好,挑水也累啊!

破舊的房子,空曠的院子,撂荒的田地,這些都要規劃好,雖然有了大致的設想,但是細節還要完善。

城里臨街的房子就要建好了,可是賣的菜還沒有到位。小敏決定在這先建一個山菜加工廠,就建在院子前面,收一些山野菜加工。再找機會把玉鐲里的混就去。

小敏還想建菜窖、酒窖,太多了,別的能等,蔬菜大棚得馬上建了,否則就誤了農時,不能趕在冬天蔬菜成熟了。

具體的建設,必須要一個詳細的設計圖了。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