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七章 入學

居然這麼課目的清單早就準備好了,看來張教授已經早有準備,就等著安逸送上門來的。安逸現在算是完全明白過來,張朝年教授轉來轉去,最後還是要想辦法讓他好好學習基礎性的課目,最多是不需要他天天來東大上課而已。

這樣看起來很自由,可是仔細一想的話,具體課目要想通過,還真得多來听課才有可能。不然只靠他自己盲人模象,是不可能通得過張教授的考試的。

「這兩個條件其實都一樣嗎,還當我是小孩子,居然想騙我。」安逸看著手里長長的課目清單,嘴里就開始嘟嘟囔囔,有些不太服氣。

這份清單上面還注明著各種學術類的書籍和期刊,甚至包括英文原版的經濟類學術書籍,安逸看到就覺得頭疼無比。華夏文的學術書籍還強一些,多費些腦子硬啃就是,反正現在也在努力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可是英文類的卻真是一個問題,看來這次是不得不認真提高英文水平了。

對于安逸的抱怨,張教授根本就不理會,轉頭就和蕭如君還有藺小琳說起話來,直接把安逸給曬到一邊。

蕭如君和藺小琳無論長相氣質,還是待人應對,都是萬里挑一的人物,人見人愛並不夸張,也在東大有著相當高的知名度,可以說是擁躉無數。張朝年教授也很欣賞她們。

現在閑聊听到蕭如君準備報考東大的研究生,繼續進行學業深造,當然贊成。至于藺小琳現在已經開辦公司,而且經營得也很好,更讓張教授高興。

「對,就得是這樣,要學以致用。我有時都在想啊,大學生不能死讀書,就應該多一些社會實踐,要盡快接觸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只在這樣才能算是合格的大學生。」

藺小琳被張教授夸獎得是小臉通紅,還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其實我這個公司也是安逸的主意,我其實只是按照他的思路在進行經營,並沒有多少自己東西的。」

張教授回頭看了看安逸,笑呵呵地說道︰「都一樣,安逸鬼點子多,可人卻有些懶散,不喜歡接觸具體的事務,所以你這個具體經辦人也得有相當水平才行。哈哈。」

藺小琳被張教授如此夸獎,當時就高興地咯咯笑起來。還一個勁地瞅向安逸,看起來相當地驕傲。

這邊安逸看著手里的清單有些發愁,不過想來也沒有其他辦法可想,反正以後有時間就過來听听課,爭取能夠通過張教授的考試吧。

「安逸,最近也很少見你,听說去了一趟羅斯國,有什麼想法沒有?」張朝年饒有興致地問安逸。

這個……安逸考慮一下,張朝年教授這樣問,估計是有深意在里面。不過具體應該如何和張教授說明羅斯國的情況,也是一個問題。

「羅斯國情況很復雜,我的估計是不太樂觀,當然還需要更深入的觀察才行。這件事情也和我爸探討過,如果有了比較確切的結論,會來找張教授討論的。」

安逸說的這些話比較慎重,對于張教授他是打心眼里尊重,可是羅斯國的事情干系重大,並不想現在就透露給張教授知道。當然也不是怕張教授分功,只是現在還不是好時機。

「原來是這樣,我最近也在研究羅斯國局勢,的確是有很大的問題。如果你和你爸有了研究結果,可一定要告訴我。」張教授也沒有意,笑著說道。

這個自然,安逸點頭答應︰「如果有了比較確切的結論,是肯定要來給教授過目的,還想讓教授幫忙指點哪。」

提到了安逸的父親安自軍,張教授也很欣賞,于是又說起臨前國企改制試點的事情。這件事情教授一直特別上心,也和臨前市府保持著緊密的聯系,目前的進度也知道,對于安自軍的工作贊賞有嘉。

安逸這時也想到對蕭光宇提起過的建議,現在請教張教授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作為經濟學界的權威,張朝年教授的學識和經驗無可爭議,肯定能給出好的建議。

張朝年教授果然對安逸的這個想法特別感興趣,原本還有一個會議要參加,他的秘書小王進來提醒過兩次,最後張教授干脆就讓小王通知一聲不去了。就是為能夠切實了解一下安逸的這個想法。

蕭如君和藺小琳是第一次听說安逸的這個想法,本身雖說弄不明白其中關鍵,可是看到張教授如此地重視,也都在為安逸感到高興,安靜地坐在一邊听張教授和安逸討論。

既然張教授如此重視,那安逸也沒什麼好藏拙的,就說起關于臨前廣場的建行計劃。張教授邊听也是連連點頭,因為有些方面理解不清楚,又把秘書小王叫進辦公室,讓他找來一份臨前的地圖,安逸就是指著地圖給他解說。

「臨前廣場的面積估算會有近二十萬平方米,周邊的四條道路正好可以進行修繕和拓寬。並且還會有地下建築,可以用來進行商業用途。當然這些都需要專業的設計公司來進行設計,我只是提出這樣的一個想法。」

「我的想法就是借助這個廣場,改善和提升臨前的城市形象,並且啟動廣場周邊地產項目。如果真可以成功的話,那麼國企改制試點中關于國有土地價值部分能夠得到切實的體現。」

張朝年教授明顯對安逸後面所說的特別重視,戴著一付老花鏡趴在地圖上面,用手指劃來劃去,最後點點頭。想要起身,安逸急忙把他扶起來,走到旁邊的沙發坐好。

「安逸,你的這個想法好,的確是好。格局相當大啊,這就和重建臨前市差不多了。投資估計不會小,阻力也會非常地大,事情很復雜啊。」張朝年教授有些感慨地說道。

這些安逸自然都明白,也是點頭說道︰「是啊,總投資估計得在十到十二個億左右,需要國家提供支持,我個人是根本不可能完成這樣大的項目的。」

張朝年教授點點頭︰「資金問題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還是你想要收購那三家工廠……你的思路很不錯,只是一定要把工廠職工安排好,注意不要引發新問題。」

安逸點頭︰「工廠職工的安置我已經有了思路,至于其他的方面……反正我也沒佔國家的便宜,仔細算起來,還應該是我吃虧才是,也不怕被人惦記。」

藺小琳听到現在也算是有幾分明白,當時就不服氣地說道︰「既然是吃虧干嗎還要這麼做啊?安逸你也沒必要把土地白白地讓給國家啊,可以收取一定的轉讓金的。」

話是這麼個道理,可是為了能夠盡快推動這個項目的進展,安逸是沒有這種打算的。而且就算是想要土地轉讓金,依現在的土地價值,也根本聊勝于無,不如干脆不要。

為了能夠完成這個廣場項目,安逸早就決定把將來收購三家工廠的土地,貢獻一大半,剩下的才會用來做商業性的房地產開發。依現在商品房的銷售情況,估計所有人都會覺得回本都成問題,自然不怕被人指責說佔國家的便宜。

張教授也點頭表示認可,安逸這麼做其實就是為了配合國企改制試點,目的就是為體現出國有土地的價值,思路是挺不錯,可是吃得虧也是不小。

當然這也是因為張教授還不了解安逸,所以才會覺得安逸會吃虧。這也屬于歷史的局限性吧,任是誰也不會想到現在根本不值錢的土地,再過上幾年就會發生翻天覆地地變化,到那時安逸手里所擁有的土地價值,恐怕能夠讓無數人為之眼紅頓足。

其實這里安逸還有一個憂慮,如此過早地把房地產這個大殺器放出來,是否合適。不過就是在多次的評估和研究之後,安逸覺得現在也許正是好時機也說不定。

前世房地產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土地財政盛行,地方政府為了能夠得到財政收益和,有意無意地推動房地產熱的升溫。至于為什麼會是如此,當然也和過幾年要實行的分稅制度有關。

這也是那位鐵腕總理一力推行的稅收制度。目前他還是副總理,距離正式上任的時間還有三四年。到時分稅制度的推行,福利分房制度的全面結束,如此等等因素結合到一起,房地產升溫然後達到高峰也就不可避免。

當然這也是另外一個問題,依安逸目前的學識和水平也沒有辦法具體弄明白。反正只要是知道就行了,就能夠依據大勢而為,提前把土地的潛在價值展示出來,也是給國家一個提示。

同時只要臨前的這個項目順利完成,就能夠豎立起一個標桿,也算是為遏制將來肯定會出現的房地產熱出一份力。

「你的這個想法值得深入進行研究,今年你的論文就選定是這個吧,到年底的時候給我。」這時張教授也趁機布置任務,根本不看安逸郁悶的眼神。

真要說起來安逸得到下半年的九月份,才算是正式在東大開始本科學業。只不過張教授已經給他列出課目和需要學習的書籍,那麼現在就可以算是正式開始他在東大的本科學業了。

由張教授的辦公室出來,安逸看看時間已經快到十點半,真沒想到居然和張教授交流了這麼久。

接下來就在蕭如君和藺小琳的幫助下,跑來跑去地辦理手續領取課目表和書籍。

規定是九月份才入學,到那時才能夠領取書籍,不過有蕭如君和藺小琳幫忙,再加上張朝年教授給打過招呼,安逸這也算是特事特辦。

自然這麼一來,神秘人物也算是正式現身。東大經管系的老師和許多學生,也一直都在猜測究竟是何方神聖,多大的能量,才能夠讓張教授打破規矩也要收下一名學生。

這次見面的確能讓不少人打消疑惑。就安逸的氣質與風度來說,能夠得到張教授的賞識很正常。更不用說還有蕭如君和藺小琳兩位東大風雲人物陪伴。

而且看起來蕭如君和藺小琳還是專門就為安逸服務似的,完全的心甘情願,而安逸則是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

這可是兩位大美女啊,跑前跑後的香汗淋灕,這是為了能夠盡快幫安逸辦好手續,簡直就讓所有的人都羨慕死安逸的福氣。

于是就在一片羨慕嫉妒恨的眼光中,時間過去半個多小時,安逸辦好所有手續。除去正式的入學手續需要到九月份才能完成,現在安逸已經可以算做東山大學的一名本科生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