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十章 創業 第一桶金

「媽,您當然不老了,還年輕著哪。誰敢說您老了,我和他急。呵呵。」安逸笑嘻嘻地洗過手後幫忙上菜。

老爸的承包報告終于批下來了,這可真是好事兒。不過這報告從遞上去到批下來,居然用了整整一個星期,看來機械局里的斗爭也是相當激烈啊。

晚飯準備好之後,安自軍也回到家。看到一桌子飯菜,笑呵呵說道︰「又不是什麼大事兒,用不著這樣大張旗鼓的。」

「老爸,這還不是大事兒啊?快過來坐下吧。從今天開始,你可就成了資本家了。哈哈。」安逸笑著遞給安自軍毛巾,嘴里說道。

安自軍擦過臉和手,不以為意地說道︰「胡說八道些什麼。我只是承包而已,工廠還是國家的,又不是據為己有了。再說我身為廠長,責任就是把工廠經營好,讓工人們過上好日子。現在承包了,責任更大,工人可都指望著哪。你當是鬧著玩啊。」

話說到最後安自軍臉上的表情也是越發地嚴肅,看來承包工廠的事情壓力可真是不小。

安逸可沒安自軍的這種覺悟,隨口笑嘻嘻地說道︰「沒事兒,老爸你放心吧。有我幫你,工廠一定會紅火起來的。咱們也一定會發財的。」

安自軍看著兒子如此模樣,有些無奈地道︰「那有你說的這麼容易。這次承包報告能夠批下來,還是李漢堂局長一力主張的結果,听說局里面爭議不少,所以正式的通知都沒發下來。你說我的壓力大不大?」

安逸卻不以為意,剛要開口說話,門口傳來李德明的聲音,「姐夫,恭喜你啊。听到你承包工廠定了,我這就給你道賀來了。哈哈。」

李德明能來肯定是李慧叫來的,希望他能夠幫助安自軍也想想辦法,把紅光廠辦紅火了。

除了安英因為上班沒在家之外,一家人聚在一起坐到飯桌邊上,先是李德明恭喜安自軍,然後就是安逸馬屁不斷,飯桌之上笑聲不時地響起,氣氛無比的融洽。

「安逸,我準備下個月再去南方一趟,你有沒有興趣?」李德明轉頭問安逸。

這個……安逸沉吟起來,原本是想和小舅去南方轉轉的,可現在安自軍已經承包紅光廠,所以就不想現在離開臨前市。而且這些天一直都在考慮的計劃,應該可以實施了。

「小舅,你在南方的時候,有沒有見有過這麼一種東西。」安逸的手在腰部比劃著,同時腰還來回扭動,「就象一個大塑料圈子,名字叫呼啦圈的?」

「呼啦圈?」李德明抬頭想了一會兒,點頭說道︰「我好象見過,就是有幾個外國人,套在腰上扭來扭去的。我告訴你們啊,南方外國人可多了,他們長得……」李德明手里比劃著說外國人長相,眉飛色舞的一下就把話題給扯開了。

「小舅,問你正事哪,你怎麼又扯到外國人身上了。這個呼啦圈南方有賣的嗎?你怎麼沒進一些來臨前市賣哪?」安逸不滿地哼一聲,繼續問道。

李德明听到安逸的話,擺手說道,「這東西我看沒什麼好玩的,南方也沒有生產的,除了那幾個外國人我也沒看到有人玩。」

安逸心里一動——果然如此,立刻就站起來果斷地對說道︰「小舅,這是一個好機會。我們來生產這個呼啦圈,肯定會大賣。」

安逸一言既出,整個屋子里面就是一靜。幾個大人面面相覷,真是有些不明所以。他們甚至對呼啦圈是什麼都沒有概念,可安逸卻是如此的自信,更是讓人模不著頭腦了。

「安逸,你這麼說有什麼根據嗎?」安自軍想了一會兒開口說道。李德明和李慧也是看著安逸,眼神當中滿是疑問。

「我上大專的時候看資料,發現國外很流行玩這個東西,當時心里就有了想法。而且今年還有亞運會,正是體育熱的時候。呼啦圈屬于健身器材之類,正好能和體育熱掛鉤。」安逸知道現在自己越是顯得自信,事情就越有可能成功,所以語氣上面特別地堅定。

如何說服家里人,關鍵要讓他們相信呼啦圈能夠帶來效益。當年呼啦圈的熱潮安逸可是親身經歷,還借著機會賺了一筆。

那個時候是九四年,只是因為春晚上面一個小姑娘進行表演,說要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引發出整個華夏的呼啦圈熱潮。現在雖說提前四年的時間,可是有舉辦亞運會這個機遇,只要宣傳推廣得力,應該更有賺頭才對。

想到這里安逸自信心越發高漲,雙手扶著桌子,安逸趁熱打鐵︰「小舅,這個呼啦圈制作簡單成本也低,隨便找個塑料制品廠就能夠生產。並且現在還能利用亞運會的機會,肯定能夠大賣的。」

「對了,你們等我一會兒。我去拿點東西給你們看。」安逸起身走進自己的房間,拿著幾張稿紙出來遞給安自軍︰「有些想法還不太具體,我會完善好的。老爸、小舅你們幫我看看,是不是能行?」

稿紙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寫的是安逸這些天,對呼啦圈生產銷售宣傳等等,一系列的方案計劃。雖說並不完整,不過大的框架已經勾勒出來了。

安自軍接過稿紙仔細地看起來,畢竟是做廠長多年,當然明白這里面的價值,這里面有太多東西值得仔細研究回味了……

看完之後安自軍開始思考,過了好一會兒點頭說道︰「這件事情應該沒問題,不過我是沒有時間管這個的,你們自己商量著辦吧。」

安逸剛才看到安自軍皺著眉頭不說話,心里還有幾分緊張,現在听到安自軍點頭答應心里剛要一喜。可是又看到安自軍要撤退,急忙開口說道。「老爸,你可不能不管啊,我還打算用你們廠的設備生產呼啦圈哪。」

「用我廠子里的設備生產?我廠子里面那有這種設備。」安自軍听得有些奇怪。

「沒有就進一套唄,反正這種設備也不貴。我想好了,我們不能直接在塑料廠生產呼啦圈。如果賣得好的話,恐怕用不了幾天,全臨前市就到處都是了。」安逸一邊思考著一邊做著補充,「我們可以找塑料廠做好塑料管,然後再到老爸的廠子加工成型。這樣既可以保密也可以給廠子增加效益。」

安自軍雖然正直卻絕對不會保守,听到安逸這麼一說,也是點頭,「听你們說的,這個呼啦圈不難做。只要有現成的塑料管,就算不進設備,我們廠子也能給你做出來。」

安自軍這麼說當然是有底氣的。老國營廠子是有不少問題,比如設備老化,人員主動性差,內部關系復雜。更深層次來說還有不少腐化貪污問題。

可是工人們的基本技術還是有的,而且也是能夠吃苦耐勞,只是需要激發的動力而已。安自軍其實也是基于對紅光廠工人有信心,所以才下定決心承包工廠的。

應該說國家出台國營工廠承包的政策,就是想激活國企暮氣沉沉的局面,提高生產效益,應該說是很有效果。

只是安逸還知道兩三年後,國企改私營的股份制政策,才算是掀起滔天巨浪。整個過程問題是有不少,效果卻也很明顯,華夏國從此甩掉包袱真正進入到經濟發展的高速通道。只是這是不是最好的政策,只能說是見仁見智了。

現在考慮這些還很遙遠,目前安逸就是想抓緊時間弄到第一桶金,並且這次成功的話,也能夠在家里得到更多的話語權,這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說到做生意李德明還是相當敏銳,這個時候也把安逸所寫的計劃看完了,連連點頭說道︰「這事兒我們好好合計合計,也許能成。外國人都喜歡玩的東西,應該有賺頭。」

听到小舅的話,安逸翻了個白眼,雖然對于小舅的‘崇洋媚外’有所不滿,不過現在不計較這個的時候。誰讓改革開放之後,華夏莫名就生起的國外月亮就是圓的熱潮哪?

這時安自軍已經走去里屋,工廠承包之後的種種方案還需要完善。安逸則和李德明一起商量呼啦圈生產銷售的事情。

李慧其實還是有些擔心。不過她一向都沒有太大的主見,既然丈夫兒子包括弟弟都支持,她也就只能表態支持了。

安逸和李德明商量的事情並不多,反正臨前市的批發銷售點肯定要交給李德明的店鋪進行。而且正好李德明認識臨前市塑料廠的廠長,所以原料供貨的事情也一起交給他了。

李德明對于能夠賺錢一向勤快,說好明天就跑這個事情。安逸則強調塑料管用途一定要保密的同時,還要最快拿到樣品讓紅光廠先生產,最好能模索著做出相應設備,提高產量。

事情到了現在基本上算是決定下來,明天李德明就去塑料廠進行材料加工,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到紅光廠先生產出一批呼啦圈進行試銷。

只是這個呼啦圈會不會真的能熱銷,出現前世的那種盛況,安逸自是信心十足,可李德明卻沒多少底氣。

不過李德明又一想,反正這東西本錢不多,就算賠本也不會賠太多,就全當支持安逸創業了。

安逸和李德明商量呼啦圈的具體操作事宜,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十一點,李德明告別回家休息去了。

安逸回到自己的臥室,精神奕奕的根本睡不著,干脆就拿出紙筆開始細化呼啦圈的銷售方案,一點一點地把腦海中的各種想法給寫出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