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然後想要結交王維的陸玉明自然大方地邀請他去刺史府邸,王維當然不會不給面子,能夠與蒲州最大的父母官搭上關系,可比以前那位本家的王縣丞要靠譜的多。

那位王縣丞名叫王元,也算是太原王氏的成員,不過並非嫡系,否則也不可能只當縣丞這種小官,他與王維之父王處廉關系不錯,不過他的家族是在汾州,而王處廉又是汾州司馬,所以自然能夠通過王處廉這個司馬來庇護他的家族。

王元所當的縣丞,則正好是蒲州某縣的縣丞,而河東王氏定居的地點,則就在這個縣,這就是官員們的權力置換了,而世家大族的強大正在于此,哪怕不是在自己家族定居的地點當官,卻會有家族的另外成員在這里,然後就可以互相照顧了。

所以其實王元與王處廉的關系雖然不錯,但更多是因為利益的糾結,如今王處廉去世,王元自然而然便對這河東王氏冷淡下來,或許心中很後悔自己為了討好王處廉,而運用自己的權力給了河東王氏不少好處,比如某片肥沃碉地等。

當然,即使王處廉去世,王元也不敢對河東王氏做些什麼,畢竟王處廉的妻子崔氏也不是省油的燈,她的那位親哥哥可是博陵崔氏的大人物,還在長安當官,官場上的關系網肯定很廣。

陸象先的刺史府並不算多麼奢華,很明顯他所用的就是刺史專用的官邸,每任刺史都會住在這里。

雖說這典型燈朝風格的府邸算不上華麗,不過卻顯得非常大氣,從外面看,它的斗拱碩大,立柱很粗,屋檐看上去較為深遠,屋檐有上下兩層,高挑得向上翹起,屋瓦呈青黑色,整體來看,它的色調十分單一,只有黑白兩色。♀

也正因如此,讓這刺史府顯得十分肅穆,給人一種鋪面而來的壓迫感,那就是權力給人的壓力,在官場的人感受得最深,倒是普通的百姓,不會感受到官場上那種真正的等級尊卑制度。

這就好比書讀得越多,便越覺得自己的知識少一般,在官場上混,或許初入官場時,會雄心勃勃,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等到因為自己的狂妄而踫壁後,就會明白權力等級是多麼森嚴。

王維倒是一直保持著不卑不亢、從容不迫憚度,倒不是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而是他畢竟連宰相府都進去過,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那可比這刺史府給人的壓迫力還要大,每次宰相府門口都是車水馬龍,各路官員有空就會想要與宰相攀一攀關系,這百官之首、禮絕百僚可不是說笑的。

這個時候,公孫佳人這個比較懵懂的家伙,神經就比較粗大了,她開始十分好奇的張望起來,不過她在做這事時很隱蔽,因為她並不想讓人覺得她就只是一個會劍術的粗野丫頭。

她心里倒沒有任何緊張,她可搞不清楚官場上的那些等級制度,自然也就不會感受到刺史身份給人的壓力,而且有王維在身旁陪著,她就什麼都不怕了。

唐朝在地方官制上,在中原地區,一般分為道、州、縣三個等級,「道」又可稱為「方鎮」,是依山川形勢而劃分的監察區域。貞觀時期分全國為十道,玄宗時分天下為十五道,至唐後期,全國已被劃分成四十余道,每道皆置觀察使,雄藩重鎮則帶節度使,不帶節度使者則帶都團練使或都防御使。♀它們雖仍是使職,實際上已經成為統領一道軍政、民政、財政、司法等大權的行政長官了。

州縣二級建制實際上變成了道、州、縣三級建制,出現了「制敕不下支郡,刺史不專奏事」的局面。諸道觀察使等,一般以所治州刺史或府尹、長史為本官,其屬下除了原來州府下的一套佐僚外,還有一套人數不少的幕府。

其中既有都知兵馬使、都押衙、都虞侯、都教練使、都指揮使等帶兵打仗的武夫,又有副使、行軍司馬、判官、掌書記、支使、推官、巡官等一批文職幕僚,地方事權盡掌于這些人手中。如行軍司馬掌軍籍、符伍、號令印信,德宗朝常以之為「儲帥」。判官,據《通典;職官十四》雲︰「掌判倉、兵、騎、冑事」,各藩鎮往往盡委錢谷支計于判官。

陸象先蒲州刺史的身份,是沒有他那河東道觀察使的身份顯赫的,這個河東道觀察使的身份,可以讓他正大光明的插手河東道內其他州的事務。

所以王維對這位吳郡陸氏的大人物十分看重,至少他在面對陸象先時,要用面對僅次于宋璟憚度才行。

當然,他也沒有飽太多的期望,畢竟人家是朝廷重臣,而他則是個官場新丁,只要自己能夠獲得對方的好感就行了,他從來沒想過一步登天。

王維是個現實主義者,哪怕在記憶中,這位大佬曾在父親病重時來探望過,但他可不覺得就憑這樣父親就真的與陸象先關系莫逆了。

兩人的地位終究相差太大,別看司馬是刺史的佐官之一,可它與刺史的地位,可謂天差地別,雖然二者的官職類似于後世的省長與排名稍後的副省長,不過副省長可以轉正,可司馬是不可能直接升為刺史的,只有中央的高官外放才會成為刺史,司馬想要成為刺史,則必須先要去中樞當官。

既然地位相差,那所謂的朋友關系就不可能長久,除非是所謂的君子之交,不過沒有利益糾葛的君子之交,太過理想化,這個世界向來就是現實的、客觀的世界。

就在陸玉明帶著王維兩人刺史府時,一個清脆動听的聲音當先傳了出來,「小明哥,你又出去鬼混了呀,我一定要告訴阿爹。」

十四五歲的少女穿著做工精致的襦裙服,穿著木屐,提著裙子就向這邊跑了過來,木屐踩在地上,發出噠噠噠的聲響,她一臉古靈精怪的樣子,顯然是個活潑的性子。

王維打量了一下這個少女,長相與陸玉明有些相似,想來應當是兄妹關系,不過長得倒是比陸玉明更加出色,鵝蛋臉,明眸善睞,櫻桃小嘴,肌膚如同玉石般白皙光滑,她的身上似乎充滿了無限的活力,真是個元氣滿滿的少女呢。

只是王維在听到「小明哥」的時候,差點笑了出來,大概是因為「小明」這個稱呼,讓他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後世常常出現在各種小故事、腦筋急轉彎甚至是小學數學應用題中的專業龍套「小明」。

陸玉明似乎一點都不在意少女那有些沒大沒小的舉動,他在看到少女的時候,本來就一副老好人模樣的他,臉上的笑容更加濃郁了,很明顯,這就是他非常疼愛的親妹妹陸玉玨。

說是這樣說,陸玉玨卻來到了兄長的身邊,親昵的抱住了他的胳膊,一副非常依戀陸玉明的樣子。

王維見到這副兄妹倆其樂融融的樣子,不由觸景生情,想起了自家那個更加可愛的小妹,她也是這麼依戀自己,作為哥哥,能夠呵護這樣一個妹妹的話,絕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沒錯,為了妹妹,即使奉獻的東西永遠也不會回報,也是一種幸福,畢竟妹妹終究是要嫁人的。

陸玉明模著自家小妹的腦袋,非常寵溺的說道︰「我這次可沒有出去鬼混,而是與一位真正的才華橫溢的詩人一見如故。」

王維連忙謙虛道︰「陸兄言重了,詩詞不過小道,王某哪算得上什麼才華橫溢。」

陸玉玨用好奇的目光看著王維,心中暗暗覺得,此人的容貌氣質倒還是不錯的,就是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身份。

陸玉明听到王維這話,忍不住苦笑道︰「詩詞就算是小道也無所謂,你可是一榜第三的新科進士,能夠考上進士的人,還不算有才華,那我這樣在學習上的苦手簡直就沒臉活在這世上了。」

王維只能矜持的笑了笑,他自然是知道進士身份的寶貴的,適當的謙虛一下就行了,如果過度了,顯得太過虛偽。

陸玉玨听到此人還是新科進士,出身在官宦之家的她,哪里不明白進士身份的寶貴,她最崇敬的父親,可就是進士及第的。

所以她不由對此人的身份更加好奇了,沒想到這次哥哥居然能找到這樣一個「朋友」,看來父親那一關很容易過了。

有外人在,陸玉玨這個向來活潑開朗的少女,就變得十分淑女起來,她的活潑,只會在對自家兄長撒嬌時才會展現,在別人眼里,這位名門貴女可是非常彬彬有禮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與崔瓔珞一樣,很善于偽裝自己,只是崔瓔珞更加離經叛道而已。

陸玉明見到自家妹妹想要知道來人身份的好奇模樣,只覺得可愛極了,立志做一個完美兄長的他,自然會滿足她的好奇心,于是他向妹妹介紹起了王維的身份。

===========

求收藏票票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