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王維與諸位進士有說有笑的杏園,從這太學之中整個杏園的建築結構上,可以看出它的匠心獨運。

大門後的兩側小院分別為「松師」、「梅友」,喻園主崇尚松柏的挺拔、梅花的高潔;東西兩側各二十八間的長廊,廊壁上瓖嵌了許多名家名作,供游人在散步中時時習詠。

長廊的兩端各有一個望亭,與杏林四角的小亭相互呼應,體現出主人幽雅清新的情趣。

園中四角的四個小亭上,分別瓖有「披風」、「枕霞」、「景星」、「慶雲」的匾額。

披風、枕霞——反映出主人寄情山水、向往淡泊寧靜生活的心境;景星——天空代表了祥瑞的星座,相傳舜治天下,有景星顯現于空中。慶雲——五彩祥雲;相傳堯帝時,天空出現慶雲;以上兩詞均為對聖君治理國家、人民盼望盛世升平的願望。

這二十多位進士其實也分了幾個小團體,其中有兩個小團體關系並不好,一個自然便是以新科狀元為首的杜綰,還有一個則是一榜第二的範崇凱。

結怨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當日杜綰高中榜首後大言不慚的話,讓範崇凱心生怨懟,一般有才的文人都比較高傲,範崇凱也不例外,而這兩個小團體在殿試之後的平康坊買醉狎妓時,又起了沖突。

還好是文斗,最終兩人也沒斗出個什麼高下來,大概是因為兩人寫文的水平確實都非常厲害,但這作詩的水平,就不怎麼樣了,那些藝伎也都是比較圓滑精明的人,怎麼可能得罪某一方,只能一個勁的和稀泥。

這就導致範崇凱與杜綰的關系更差了。

範崇凱本來還想拉攏同樣被杜綰「黑」了的王維,結果才發現王維這家伙居然沒有參加這種高中後的狎妓活動,這簡直是不上路子啊……

作為同科進士,怎麼能如此孤僻,還想不想在官場上混了?

但此時範崇凱卻不得不承認,自己真的小瞧這個王維了,看到王維這麼快就融入到那個由年齡比較大的進士或性子比較平和沉穩的進士組成的中立團體中時,他不得不佩服此人的交際手段。

正在與王維交談的,是年近四十的徐安貞,像這種上了年紀的進士,多年的科舉生涯,已經完全磨去了他們的傲氣,所以王維放低姿態,很容易便能與他搭上關系。

況且徐安貞是比較擅長五言詩的人,王維自然也是如此,所以兩人僅僅聊起詩歌,就能形成良好的氣氛,在一邊與徐安貞聊時,王維也沒忘了這個團體中的其他人,他掌控場面的能力,真的非常出色。

王維的名聲本來就不錯,在近距離與王維接觸後,發現他的性子,似乎與傳聞中的一樣,確實非常容易相處,而從他的口才,就能看出他胸中的才華。

本來這個較為中立的小團體中,有不服氣的自認為自己滿月復經綸的進士,在言語中各種引經據典,想以此來迫使王維露出窘相,結果王維卻極其從容的同樣引經據典以對,幾輪言語交鋒下來,便讓那人深深折服了。

有時候人與人的交往,還真的不僅僅是看哪個後台大、人脈關系強,而是看本身的素質與修養,具有「硬實力」的人,往往可以憑借本身的魅力與其他人搞好關系。

在與這些較為中立的進士們搞好關系之後,王維依舊非常從容的向杜綰、範崇凱兩人打了個招呼。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即使兩人對王維都隱隱有些排斥,但依舊十分有禮貌的回禮了,像這種比較在意自身形象的年輕文人,也許私下里會爭斗得比較激烈一些,但在這個比較隆重到花宴上,卻也表現出了符合自己身份憚度。

接著不少禮部的官員都到來了,雖然首相宋璟,卻來了一個副相蘇,這已經是讓進士們十分激動的事情了。

在司儀的主持下,進士們在杏壇拜完孔夫子後,又拜謝了座師,然後有專人弄來了二十多匹馬,每個進士將騎馬游遍長安,遍折萬花,詩雲︰「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便是指這樣的活動。

這探花宴是由大家推選兩名年輕英俊的進士充當探花使,由他們騎馬遍游曲江附近乃至長安各大名園,去尋覓新鮮的名花,並采摘回來供大家欣賞。

「探花使」的設置是為了增加這一活動的趣味性、娛樂性。它的過程是由杏園出發,兩位「少俊…探花使」先行,其他及第進士緊隨其後,驅馬競奔,遍游長安名園,所到之處,折得名貴花卉,然後來到正宴的曲江池邊,檢點所折花卉,若有比「探花使」早折回者,「探花使」即受罰,同時開宴狂歡,不醉無歸。

毫無疑問,王維憑借他那清俊的容貌,成了兩位「探花使」之一,還有另外一位則是同樣年輕英俊的杜綰。

這時看熱鬧的長安百姓們已經很多了,當然,這里的「百姓」,按照當今的標準來看,起碼生活算是小康以上的,至少吃飽穿暖沒問題,否則也不會有閑心來湊熱鬧。

而這個時候他們才認識到了已經大名鼎鼎的王維是什麼樣子,在看到王維的容貌果然如同傳聞中那麼出色後,頓時讓百姓們都喧鬧起來。

唐朝風氣本來就比較開放,更別說首都長安這些較為富裕的百姓了,甚至在杏園的一塊地方,還聚集著許多官宦人家的小娘子們,她們已經被王維那精致淡雅額詩風給征服了。

只是王維的詩雖然傳播得很廣,算是非常高調,但這為人卻異常低調,有時候明明邀請他的宴會非常多,可他卻推掉不少。

像這種宴會,一般都是應考前的士子們參加的,好比後世明星們參加的通告,旨在擴大自己的名氣,因為宴會上時常會有緯大佬或是官員出現,是個投遞行卷的好時機。

當然也有比較開放的名門貴女們舉辦的宴會,這是種帶有曖昧氛圍的宴會,不少士子們往往趨之若鶩,說不定就能攀上什麼關系,能夠對自己科舉有幫助呢,那可真的就是一石二鳥了,美色與前途兼得。

王維對于前一種宴會,去的還是比較多的,作為一個清流派混緯的人,多結交一些文人士大夫不是什麼壞事,雖然這群家伙基本上都是清談誤國的人,但不可否認的是,皇帝就是與士大夫共天下的,當然有的時候坑了皇帝天下的,也是那群只會嘴炮救國的士大夫。

而對于後一種宴會,王維則幾乎都推了,大概也只有玉真公主舉辦的那個重陽登高活動他參加了,倒也不是沒有收獲,那個名為苑遙夜雕淡清雅的少女,讓王維十分欣賞。

就因為如此,導致王維在貴女圈子中的名氣雖然很大,但認識他的人卻不算多,那些常常听說王維長得是多麼出色的貴女,便愈發好奇他長什麼樣子了。

正好,這次到花宴能夠一睹這個神秘的王摩詰的真容。

出身範陽盧氏的盧玥今日便興沖沖的來到了這個杏園,想要見一見這個她一直相見的人,去年的重陽登高活動沒去,她真的後悔死了。

雖然按照關系,盧玥還算是王維的朋友之一盧象的族妹,但實際上卻是不同的兩房,關系不算近,像五姓七宗這種名門望族,每個大族其實都只能算是一個松散的結合體。

這道理其實也挺簡單,家族開枝散葉多了,嫡系門房自然也就多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當然就會分出去,有的是自己分出去的,還有的就像王維那一房的河東王氏那樣,斗爭失敗後被排斥出去,不過表面上倒還掛著一張皮。

盧玥的閨蜜名為鄒穎,出身範陽鄒氏,她並沒有缺席那次重陽登高活動,在看過王維的模樣後,就一個勁的在盧玥面前炫耀,把盧玥弄得十分好奇。

見到一大群進士穿著統一的服裝來到這杏園,盧玥不由激動道︰「小穎,快指給我看,哪個是王摩詰?」

鄒穎輕笑道︰「玥玥,你這麼激動干什麼,反正以王摩詰的容貌,必定會被選為這次到花使。」

感受到自家閨蜜的調笑意味,盧玥卻故作不屑道︰「那倒,你們都說王摩詰長相出色,這一傳十,十傳百,就算長得不怎麼樣的,也被你們給吹出來了,我還真不信王摩詰會有多出色。」

鄒穎不滿道︰「你居然不相信我的親眼所見,好吧,王摩詰你是沒見過,不過那崔宗之、韋陟總見過吧?」

盧玥听到「崔宗之」三個字,不由露出迷戀的神色,說道︰「崔公子才是真正的美男,品性又好,雖然我沒見過韋陟長什麼樣,但听說這個宰相之子脾氣很差,總之肯定比不上崔公子的!」

「那我的王公子也不比你那崔公子的容貌差!而且王公子的脾氣也很好。」鄒穎維護道。

=============

求收藏票票

權財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