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6章刀與劍的區別

所以,奚磊厚和奚以欣母子兩人,是絕對、絕對不肯在此刻也舀出自己手里的成熟期高級養生草藥,和施裕青一起「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起流淚的!

而施裕青,雖然平常和奚磊厚、奚以欣母子相處得像一家人一樣,但如果真讓他當著奚磊厚和奚以欣的面一直流淚地吃那株成熟期養生草藥,施裕青也感覺實在是顏面掃地,太難為情了!

「原來你們早就知道是這種結果了,還故意看著我出糗!哼,奚磊厚,好兄弟不是這樣當的!」施裕青找了一個不是借口的借口,趕緊離開奚磊厚家,返回自己空無一人的房間,獨自消化那株吃相非常不雅的成熟期養生草藥去了。

奚磊厚和奚以欣暴笑了一番施裕青剛才的表現之後,繼續心情愉快地延續著他們那滿是淚珠的早餐。

至于對施裕青是否會出去胡說八道這一個嚴肅的問題,奚磊厚和奚以欣母子兩人竟然出乎意料地覺得,這個問題不值一提!

對施裕青這個連得到唯一一株的成熟期高級養生草藥,也來分享的「好兄弟」,任何多余的懷疑都是對施裕青的一種侮辱。

施裕青憑借自己長期以來對奚磊厚和奚以欣的接近和援助,不僅贏得了奚以欣的歡心,更終于慢慢贏得了奚磊厚的一絲信任。

不過當然,奚磊厚僅僅局限于施裕青自己發現的奚磊厚的秘密,而絕不會去主動告訴施裕青自己的秘密的。畢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奚磊厚在這個世上唯一無條件完全信任的人,只有母親奚以欣而已。

早餐之後,奚磊厚不得不硬著頭皮看著手里那本字體七扭八歪的手寫體斬虎刀法秘籍。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識清了斬虎刀法秘籍首頁的全部字之後,奚磊厚不由滿心歡喜起來。

這本手寫體斬虎刀法秘籍,是一位打斗經驗豐富之極的武林高手所著。所以這位高手在這本手寫體的斬虎刀法秘籍當中,不僅簡略地地介紹了其他多種武器,更是非常詳盡地講解了刀和劍的具體區別。

這讓一直為弄不清楚刀和劍有什麼區別的奚磊厚,茅塞頓開,感慨果然是「听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武林中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十八般武藝,樣樣j ng通」,其實是指j ng通十八種兵器。這十八種兵器,一般是指弓、弩、槍、棍、刀、劍、矛、盾、斧、鉞、戟、殳、鞭、 、錘、叉、鈀、戈。

當然,武林中的兵器遠遠不止十八種,如果再加上各種奇門兵器和形形s s 的暗器,其總數恐不下百種。

而這十八般兵器中,又分為長兵器和短兵器。所謂短兵器,就是指其長度一般不超過常人的眉際,分量較輕,使用時常單手握持的兵器。

武林中最常見的短兵器,正是刀和劍。刀,自然而然是短兵器之首!而刀和劍既有很多相同點,又有著各自鮮明的特點。

刀是一種單刃的砍殺兵器,以雄渾、豪邁、揮如猛虎的風格而馳名,是虎國最早出現的兵器之一,更是在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

刀由刀身和刀柄構成,為了適用于劈砍,刀身較長,脊背較厚,刀刃較薄。

刀以劈砍為主,「刀之利,利在砍」,另外還有撩、刺、截、攔、崩、斬、抹、帶、纏裹等刀法。

單刀被譽為「百兵之膽」,武林高手們更是直接推崇「刀如猛虎」,來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

所以,練單刀要勇猛有力,靈活便利,並有四要之說︰一要剛毅勇猛,二要快似流星,三要干淨俐落,四要楊柳臨風。

其特點是刀法靈活,變化多端,氣勢雄偉,勁力貫注,快速迅猛,一招一勢,動作緊湊,舒展大方。練習時要求氣沉丹田,含虛抱氣,氣易相融,身法傳神,剛柔互用。

刀的套路有單刀和雙刀兩種,均以劈砍為主,卻又略有區別,秘訣就在于「單刀看手,雙刀看走」。

單刀講究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攔、截等刀式,要求勇猛迅疾,多有纏頭撩花動作。

雙刀則講究兩手用力均勻,刀式清楚,步點靈活,上下協調,以顯出「葉里藏花,雙蝶飛舞」的態。所以,雙刀相對于單刀而言,更富于觀賞x ng,好手舞起,猶如團雪滾滾,不見人影。

刀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它的樸實無華和簡練流暢。刀的單勢和套勢,都顯得非常簡單,凡一刀一勢,莫不腳踏實地,嚴守規矩與法度。動作之大小,進退之尺度,全在一定的規定下進行,不允許隨意變化和玩弄所謂身法。

然而,這種近乎刻板的要求之下,這一刀一勢一進一退,都非常之吃功夫,需要從大功夫、大辛勞入手,在千萬次的練習中求得成功。在正確指導下,練之既久,功夫到了,「刀味」便慢慢滲透出來,刀特有的「殺氣」也會放sh 出來。

這時,隨著「腳法」r 見提高,流暢感油然而生,練刀者自能領略到「流暢」所帶來的愉悅,游刃自如,神氣淋灕,y 罷不能。

甚至連觀賞者也能得到一種在其他武功里絕對享受不到的氣勢感和韻律美。

相對于刀的普遍化、平民化,以劈砍為主、需要過度耗費大量的氣力,劍卻注定是優雅的,被譽為帶著屬于貴族的氣息,甚至有時作為一種華麗的裝飾、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甚至是權力和威嚴的象征。

劍是長條形,前端尖,後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的一種兵器,是短兵的一種,月兌胎于矛形刺兵及短匕首。

劍因為歷史悠久而被稱為「短兵之祖」,擅長近身相搏、鋒刃尖長,通常可以做出截、削和刺三種攻擊。

劍有單劍、雙劍、短劍之別,以單劍居多,能刺能砍。

劍由劍身和劍柄兩部分組成。劍身,分成劍上刃、劍下刃、劍脊、劍面、劍尖這五部分。劍柄,分成柄頭、劍柄、護手三部分。

劍因為雙面都是刀刃,所以兩面刀刃交匯的劍脊部位,通常會制作成一條凹槽。

劍因為通體長約三尺左右,所以有「三尺龍泉」之稱,更是把「三尺劍」作為劍的泛稱。

但在實際的使用中,因為劍是尖長的武器,劍身的大小長短,需要根據使用者的身體為標準,量體裁衣一樣量身選擇和定制。

劍並不是單純為了觀賞,而是用搏殺服務的。劍身自然是越長,劍所發出的殺傷力越大,但同時劍的重量也越重。

練武之人中的低段武士,只能使用長度最低的劍,劍本身既輕又短。

練武之人中的中段武士,可以使用中等長度的劍,長短輕重都是中等水準。

而只有練武之人中的高段武士,才能使用劍身最長的劍,並運用自如。

柄頭位于整個劍柄的的頂部。一般柄頭中有孔,可以穿繩。

有的劍在劍柄上配有裝飾品,稱為「劍穗」。有劍穗的劍,被稱為「文劍」。沒有劍穗的劍,被稱為「武劍」。劍穗長的劍,較為難練。有人又在劍穗上串有鐵珠,隨劍穗飛舞,可擊人致傷。

通常配有一個劍鞘,可以套在劍身上,有保護劍身和方便攜帶的作用。

劍,不同于刀的一邊是厚重的刀背、一邊是輕薄的刀刃,而是兩面都是刀刃。也因此,雖然劍的縱切面沒有刀那麼深入,卻也因為兩面都是刀刃,更容易穿刺,所以劍法也多以撩刺為主,風格輕靈瀟灑。

劍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攪、壓、掛、掃等為主。劍法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吞吐自如,飄灑輕快,矯健優美,正如武林高手所形容的「劍似飛鳳」,由此可知劍法的奧妙。

俗語說︰「劍走美勢」,練起來真是龍飛鳳舞,飄灑大方、有剛有柔,有快有慢、有虛有實、有音有律、閃展騰挪、身法矯捷、高低起伏、變化莫測,形象優美動人。

劍以道藝j ng深而揚名,在實際的使用中,又因為劍攜帶輕便,佩帶增加神采,使用的時候迅捷,所以歷朝歷代的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沒有不以持有劍為榮的。

因此,劍被稱為「百兵之君」,君是君子的意思,甚至連文人學者都講究配劍,一方面舞劍以鍛煉身體,一方面可以用于防身。

甚至,劍後來更是延伸出了更多的變相的用途。

比如,達官貴人因為心理充滿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說,所以劍一時又變成了鎮壓邪凶的武器,

再比如,舞劍甚至作為一種觀賞的娛樂節目,逐漸開始興盛起來。

「刀如猛虎,劍如飛鳳。」看到這里,奚磊厚點了點頭,終于明白了刀和劍的大致用途和區別,也終于明白了同批參加歡樂莊新進人員考核的少年們為什麼後來紛紛放棄了繼續練習刀法,而紛紛選擇改練了劍法的真正原因。

;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