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楚軍將 第八十一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李由將軍也出兵了?」會稽震澤山莊,範依蘭輕聲疑問。

章邯此次手筆極大,調動了秦國在中原的所有兵力,劍鋒直指盱眙的楚軍。秦楚大戰即將全面上演,天下人都睜大了眼楮,拭目以待。會稽範家一向關注天下局勢,自然格外關注此事。每日都有消息,源源不斷渡江送來。

範青答道︰「是的,董翳率軍三萬大軍向商丘進發,司馬欣三萬軍南下阜陽,李由將軍兩萬人進駐雍丘。」

範依蘭思索片刻,問道︰「章邯呢?章邯有二十萬人馬,余下的在哪?」

範青道︰「章邯稍後會親提七萬大軍跟進,至于兵力,出潼關時確有二十萬,但連續多日惡戰,折損不少。濮陽在河北,還需留兵駐守,防備燕趙,還要維持糧道通暢,佔用了不少兵力。」

「盱眙那邊該收到消息吧?」

「這會應該收到了,我們的速度稍快一點,但要過江,路途遠一些。」

範依蘭點點頭,囑咐道︰「三叔在齊地,章邯的軍隊也在齊楚一帶調動,命‘白金’二人小心些,留下各方面消息。還有留意盱眙楚軍動向,關注戰局發展,有消息及時傳回。」

「是,小姐放好了!」

範依蘭欲言又止,沉吟片刻問道︰「听說前些日子紹興侯受傷了,可痊愈了?」

紹興侯?何許人也?範青遲疑了一下才反應過來,小姐問的尹旭尹東來。會心一笑,答道︰「傷勢並不嚴重,已經大好了,前幾日已經開始訓練士兵了。」

「那就好!你去忙吧,我去見父親。」範依蘭耳根有些發熱,急忙起身離去。

盱眙城里,剛剛接到秦軍出擊的消息,正在王宮召開作戰會議。尹旭猛然連三個噴嚏,心中自嘲,感冒了?秋老虎正猛,顯然不可能的,那麼……是誰這麼念叨我?

「尹將軍,沒事吧?可是傷勢尚未痊愈?」逃亡至此的魏豹溫言問候。他哥魏咎兵敗**,他自己被章邯打的落花流水,如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此番前來盱眙是為了借兵,故而對楚國君臣極為客氣,尤其是尹旭這種聲名鵲起的當紅將領,更是「關懷備至」。

看著魏豹一副訕笑的嘴臉,尹旭不禁滿身雞皮疙瘩,從第一次見面,尹旭對這廝便心生反感。依稀記得,歷史上這廝在項羽和劉邦之間左右搖擺,是個名符其實的的牆頭草。不喜歡歸不喜歡,尹將軍基本的涵養和禮貌還是有的,笑道︰「謝魏王關心,沒事!」

對面的宋義瞥了一眼,清清嗓子道︰「諸位,此次來犯秦軍勢大,今日大王召見,就是為商議出個對策。請項羽將軍為我們介紹一下當前形勢。」

項羽一怔,听命起身,侍衛抬著一面屏風走來,上面繪制一副山川地形圖。項羽走到屏風前,說道︰「此次,秦軍調動兵力眾多,首先是董翳,正在向商丘進發,威脅彭城,後面還有雍丘李由的兩萬大軍支援。司馬欣則南下阜陽,沿潁水可向東到淮南,沿著淮水直逼盱眙。章邯老賊親率七萬大軍在後,隨時可以支援,情況緊急。」

尹旭看著項羽氣勢凜然,站在屏風前指點江山,慷慨激昂。心道︰這才是楚霸王的風采,平定江東時項羽作戰勇猛,用兵如神。但尹旭到底會稽之後,還真沒見過項羽出手,這次應該有機會。對此,尹旭充滿期待。

楚懷王熊心道︰「項卿家已經解釋明白,諸位有什麼對策,即可暢所欲言。」

列席的楚將紛紛與身邊的幕僚謀士交流,交頭接耳聲響成一片。尹旭掃視全城,意外地發現沛公劉邦身邊竟然是蕭何,並非一貫帶著身邊的智囊張良。正是用到張子房的時候,他為何不帶在身邊呢?尹旭不禁有些疑惑。

待看到後席與魏豹同席的韓王成,頓時明白過來。楚懷王登基時,六國王室後裔多已復國,唯有韓國沒有。後來王族橫陽君韓成被擁立,以期佔據韓國故地,奈何章邯出關,魏韓皆敗。韓王成與為豹一同趕來盱眙,都存了借兵借勢的目的。今日的軍事會議,邀請他二人來只是出于禮節旁听罷了。兩人倒也很識趣,謙讓一番坐到後席。

劉邦為何不帶張良,正是因為韓王成在座。要知道子房先生祖上累世韓相,是韓國臣子,如今韓王來了,自當侍奉身邊,報效故國。再跟隨劉邦身邊,于忠義名分就有些不合適了。劉邦又豈能舍得放走寶貝張良,自然是能避則避,能躲就躲了。

這一切尹旭都看在眼中,劉沛公現在的發展速度飛快,快到會威脅到很多人。看來什麼時候,得人工干預一段時日,釜底抽薪未嘗不是一個好計策。

一番計較思考後,最先說話的是宋義,老匹夫沉聲道︰「老夫身為上將軍,卿子冠軍,大楚三軍統帥,理應擔當大任。盱眙是王都,大王安全事關重要,老夫自請留守盱眙。一方面保衛大王,一方面指揮全軍作戰。」

尼瑪!尹旭心中大罵,還知道你是卿子冠軍,留守盱眙,虧你說得出來。司馬欣能力一般,從阜陽前來的秦軍也不過三萬人,能對盱眙產生多大威脅?在尹旭看來,司馬欣的目的更多是策應和牽制,章邯的目標很可能是彭城,那處才是防守的重點。

這廝竟無恥到這個地步,臉皮也忒厚了吧?奈何他已經開口了,想要反駁也不好說。項梁最主要的是不想宋義染指彭城,彭城一帶是他帶著尹旭,英布一道打下來的,軍隊防務都要掌握在自己手上。盱眙事實上已經在宋義手上,不願因此和他爭執。

楚懷王無奈,只得答應下來,旋又問道︰「董翳和李由那路呢?彭城是否也該有所防備?範先生你以為呢?」

範增答道︰「彭城是大楚北方重鎮,往南便是一馬平川,也算是盱眙門戶,不容有失。」

「武信君,彭城如今的防務如何?」楚懷王今日十分熱心,問的很是詳細。

項梁對曰︰「彭城現有三萬守軍,由季布和鐘離昧兩人鎮守。」當初四萬多人馬,帶了一半南來盱眙,留下一半在彭城。季布和鐘離昧不負所望,一直招兵買馬,如今彭城守軍已經超過三萬人。

「三萬?兵力有些薄弱啊!」熊心似乎在對人說話,又像是自言自語。

「是啊!彭城對我大楚至關重要,防守自然得萬無一失。季布和鐘離昧資歷有限,怕是難當大任,三萬駐守也略顯不足。老臣以為還是加派兵力,調配老成持重,兵法嫻熟的將領前往鎮守才是。」宋義這廝得了便宜賣乖,說話時目光有意無意落到項梁身上。

尹旭暗道︰不就是那個意思嗎?直說不就完了嘛!既然你要裝犢子,哥就隨你的願,讓你滾一遭犢子。當即起身道︰「大王,臣子有個提議!」

楚懷王看了一眼尹旭,點頭道︰「尹卿家有何妙計,盡管道來。」

尹旭起身道︰「剛才宋令尹說留守盱眙,加強彭城防務,敢問我們此番作戰是以防御為主嗎?請不要誤導大王和在座臣子。」

眾人很快反應過來,把握到尹旭的意思,宋義漲紅了臉,咬著牙沒有回答。尹旭也不需要他回答,續道︰「我們大楚復國,為的是什麼?是反抗暴秦,為是先王報仇,興復大楚。按這個道理,我們該高舉義旗,主動出擊才是。」

「秦人打的是平叛的旗號,如若我們畏首畏尾,一味的防守。即便堅守住了,也墜了威名,失了那份理所應當,勇往直前的銳氣。秦軍出動不假,但不是他主動出擊,是被我們逼出來的。敵人是被動行動,我楚軍就更應該主動出兵進攻。」這一番話說的鏗鏘有力,有幾分牽強甚至有幾分「顛倒事實」,卻又句句在理,容不得反駁。

尹旭環視眾人,目光從宋義身上掃過︰「要知道,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