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四章 疑團(四)

在游茗眼里,石頭爹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要貌有貌,要風度有風度,想當年,許多閨閣小姐身邊的丫鬟那是排著隊的給游茗塞錢,就為打探石頭爹的出行安排…

石頭爹的粉絲團除了小姐,還有一大幫的文人騷客,架不住石頭爹有才啊。

用游茗的話來說,石頭爹那是睫毛一眨就能信手拈來句句好詩,談笑間就能做出錦繡文章,羨煞眾人…憶當年,經游茗手收的請帖拜帖不計其數…

石頭爹不光有貌有才,胸中還有丘壑,激揚文字,指點江山,那是樣樣拔尖,當初,幾方人馬為爭石頭爹還群毆過好幾回呢…

這般優秀的石頭爹對人還特和氣,特重情重義…

對大夏,那是忠肝義膽,對朋友,那是兩肋插刀,對兄長,那是掏心掏肺,對下人,那是關愛有加…

總之,听了游茗的介紹,郭昕腦海里只涌現出四個字,天妒英才,這般人物就不該在俗世存在…

石頭可沒遐想,而是听得津津有味,時不時的還符合一兩句,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表揚完偶像後,游茗的聲音便低落了起來,因為該胡俊出場了。

原來石頭爹和胡俊並不是在宜家村相識的,胡俊出外投軍後,石頭爹才到郊外養病,結識了宜家太爺,也就是石頭的外公。一老一少很是談得來,遂成忘年交。

當時胡俊投軍在外,生死不知,宜家太爺很是掛心。

當年兵荒馬亂,各路諸侯都扯起了大旗,宜家太爺也不知胡俊投到那路諸侯帳下,石頭爹也只能空安慰。

總之,游茗是著重渲染了石頭爹和宜家太爺的忘年情誼,對石頭娘只字未提。

郭昕覺得有問題啊,有問題,暗暗瞅瞅石頭,見石頭听得聚精會神,只能將頭一低,掩蓋住自己的疑惑…

石頭爹在郊外養了一年病,身子骨硬朗了,便得給大夏賣命去了,辭別時給宜家太爺保證,一旦打探到胡俊的消息就給宜家太爺送信。

巧了,胡俊竟然也投在了大夏的營帳下…

胡俊也算是能人,雖然毫無背景,但憑著一身本事,已在先皇跟前掛上了號。

可是,那時戰事膠著,交通阻斷,沒法給宜家太爺送信,只能坐等時機。

于是乎,兩年又過去了。

這兩年里,石頭爹和胡俊也成了朋友,一文一武,難得默契高,為大夏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這兩年時間里,昌平和胡俊已開始你儂我儂了…

「胡俊知道我爹認識我外公不?」石頭問道。

「怎麼不知?」游茗哼了聲。

「兩年時間都沒法送信?」石頭問道。

游茗搖頭,「一個隘口,兩月就換三、四撥旗幟,大家打得眼都紅了,咋送信啊…」

總之,客觀原因使得石頭爹和胡俊都未能給宜家送上一封平安信。

後來就是大夏初顯霸王之氣後,昌平就鬧著要嫁胡俊了,胡俊卻說家中早已定親,什麼岳父對自己恩重如山,什麼糟糠之妻不下堂雲雲…總之,就是告訴大伙兒,自己不做那背信棄義的小人…

「爹怎麼說?」石頭問道。

「四公子只是告訴胡俊,若保不住宜家老小的平安,其余的免談游茗道。

「胡俊沒派人去宜家村保護宜家對不對?」郭昕問道。

游茗道︰「當時到宜家村的路還被敗軍守著…」

「那就是胡俊沒派人去了石頭肯定道。

「但是,宜家平安等到胡俊衣錦還鄉的…」郭昕遲疑道。

「那是四公子給先皇上了一折子,」游茗道,「具體寫的啥我不清楚,只知道為此,大公子和四公子起了爭執…」

石頭和郭昕對視一眼,沒做聲。

游茗繼續道︰「四公子的折子上了後,如今的皇帝,也對著四公子嘆了好些氣呢…當時的寵妃張妃和她兒子卻對人說起了四公子的好話…」

總之,石頭爹的折子交上去後,大夏上層暗涌不斷,窺視太子之位的皇子們都沖石頭爹伸出了橄欖枝,而石頭爹則依舊對當今的皇帝表了忠心…

「反正,若不是四公子,宜家怕早遭人害了游茗一臉的激憤,「胡俊啥都沒做,還得了個好名聲,四公子則被現今的太後給忌恨上了,先皇對四公子也不滿,要不然,怎麼會定都後給了四公子一個閑官?」

「不是說爹身子骨不好嘛?」石頭真不知還有這原委。

「四公子身子是不大硬朗,」游茗憤憤道,「可也沒少為大夏熬更守夜,當初先皇交給四公子的機要事可不少…」

「那當今皇帝對公爹也應該心中不喜吧?」郭昕說出心中的疑問,按理,上位者都不會喜歡這種要挾自家的人的…

「要不是四公子,他早就沒命了,」游茗道,「他能當穩太子,全靠四公子,別看胡俊也跟著他,哼,要沒四公子,還沒進京,他和胡俊都被人給一鍋端了…」

游茗擦了擦鼻子,繼續道,「要沒四公子,他能不能安穩登基還兩說呢…」

原來劉皇帝當初不僅有異母弟漢王在旁虎視眈眈,還有一手握兵權的親叔叔康王在一旁窺視,漢王擁兵在京城北方一百里,康王就駐守在京郊,稍一不慎,劉皇帝別說登基了,命都保不住。

是石頭爹只身一人去到康王的大營,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成功說服康王交出了兵符…

不知石頭爹是怎麼忽悠的,總之,康王不僅交出了兵權,還堅持退居二線,兒子們也通通全回家當閑散富貴人去…

石頭听得直皺眉,覺得游茗有忽悠人之嫌疑…

在石頭眼里,老爹是很有本事的,可石頭還真沒覺得老爹的口才算一強項,別的不說,為了讓自己讀書,老爹費了多大勁兒啊…若老爹口才真那麼神乎,自己被他一通說教,早就頭懸梁錐刺股了…

「這事怎麼沒听人提起過啊…」石頭委婉的表達了自己的懷疑。

游茗道,「皇家丑事,自然不會大肆宣揚…」

郭昕知道歷史上有人能把大將給罵死的,所以,對石頭爹的這一功勛倒不懷疑,但是,好歹史書上也給記載一下吧,這不說是千年一遇,至少是百年內幾乎不可能再有第二例了吧?這才多少年,怎麼就沒人提起了呢?…游家兄弟都沒人提及呢…

游茗道,「對外說的是康王主動交解甲歸田,當今皇帝還假意挽留了好幾次呢,最後實在沒辦法了,才準的,賜了許多田地和銀錢,康王的幾個嫡子全封了郡王,庶子也封了國公,對康王一家恩寵得不得了,世人都道天家也有人情味呢…」

「康王他們如今怎樣了?」郭昕對權貴們不大了解。

游茗這些年都在平涼,自然是不知這些朝中大事的。

但石頭卻知道,「康王府不在京城,在離京兩百多里的艾縣,康王如今還健在,皇上對他很是禮遇…他子孫雖然有爵位,但都沒辦差,在艾縣收租子玩…」

「你听誰說的?」郭昕很好奇,這些八卦石頭是打哪兒听來的。

「三伯說的石頭道。

「那會不會是康王的兒子心懷不滿…」郭昕猜測著,本來有大好前程的,結果被石頭爹一忽悠,得,成收租公了,這仇結得可不算輕…

石頭不待游茗表態,就打斷郭昕的思路,「你先听茗叔說完,具體是怎麼一回事都沒弄清楚,就瞎猜什麼啊,真是的…」

郭昕癟癟嘴,低頭,好像是有些急躁了…

石頭這廂又問了,「茗叔,那漢王是怎麼解決的?不瞞你說,我都不知道有漢王這麼一個人…」

「康王這邊兵不血刃,朝廷自然有的是功夫收拾漢王,」游茗道,「胡俊領兵,很快就解決了…」

郭昕想了一下,問道,「算來應該是當今皇帝登基沒幾個月,爹就出事了吧?」

游茗點點頭,「四個月

「那應該是剛剛將康王和漢王解決了?」郭昕繼續問著。

游茗搖頭,「正在解決漢王

「那會不會是漢王派人沖爹下的黑手?」郭昕覺得若是這樣,這應該能算是皆大歡喜吧,是以心中抱了一絲希翼。

游茗嗤笑了一聲,「當時北狄犯境,鐵騎抵達同城城下,四公子游說完康王,就起程去同城了

「同城?」石頭很是吃驚,「離京也就四百多里啊,北狄人竟然跑了那麼遠?」

游茗道,「北狄人退回他們的故土也就是十來年的事,以前,猖狂著呢,叫囂的都是南下稱王

「會不會是漢王和北狄人合謀?」郭昕想到一個可能。

游茗道,「這就不知道了

「不對,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石頭覺得不對勁,「去同城干嘛?朝廷怎麼也該派武將去啊?運籌帷幄完全可以千里之外啊,爹為什麼要親赴同城?」

游茗解釋了,別看石頭爹文弱,可和北狄人沒少打交道,大夏當初不光和各諸侯打,還和北狄過了不少招,石頭爹對北狄的情況那是了如指掌,劉皇帝不是皇位還沒坐穩嘛,這心里就挺忐忑的,便想著得萬無一失,同城萬萬不能失手,便派石頭爹去了,當然,也調遣了能將增援的,所以,同城是無驚也無險,在游茗看來,是最輕松的一場戰役了,石頭爹抵達後,也就五天功夫,北狄人就退兵了…

郭昕好想問,到底是石頭爹出了什麼妙計,還是能將有本事啊…

可看著游茗暗淡的臉,郭昕將好奇給吞了回去…

游茗的臉不光暗淡,已開始陰沉了,「北狄人剛退兵,四公子就收到一封信…」rs!~!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