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七章 自作聰明(上)

善戰者無赫赫戰功。

不要多,只要再推遲十年,李繼遷羽翼豐滿,也成長起來,即便宋,對李繼遷也沒有多少辦法。

值不值?

如果對照歷史,那簡直太值了。

慶歷年間打了三四年,認真說,戰事規模還不大,那時候趙禎為帝,吏政皆健康,財政更健康,結果三四年打下來,國庫打空了不算,為了支持前方作戰,苛征厚斂,全國發生多次起義。僅是那幾年,國家就為西北用費多達兩億多。

或者換一句話來說,若無西夏,以趙禎的仁,宋朝會變成什麼樣,若無西夏的牽制,以宋朝的發展,宋朝會變成什麼樣?

現在讓宋及時地將這個威脅扼殺在萌芽。

但有誰知道?

相反的,許多人抱怨。

還有一個人,史上的李沆,他準確地預測出西夏的走向,甚至劉娥、寇準、王旦、丁謂、王欽若等人以後的作為。在他死後,包括宋真宗都認為他是聖人,俺不是,將李沆做為敬仰的目標。可在他生前,誰相信呢?

相比于李沆,宋要幸運得多。

最少他達成了目標,不管過程如何。

不是西北沒事了,秦渭以西的吐蕃人,甘涼的回鶻人,岷洮的羌人,朝廷對他們依然無可奈何。

不過他們危害不會大,沙散了,還能成塔麼?

西北也有諸多黨項人仍不服氣,然而蕃漢通親的融合,圈養的定居。羊毛商路與青鹽路所帶來的利益鏈,諸多堡砦開始屯兵看守著各個要道關卡。劃分地界分封官職帶來的化整為零,縱有危害。也不嚴重了。況且李繼捧召回來了,許多拓跋弟在這次征討戰斗,陸續擊殺,或者押回京城,或者授官調往他處,沒有拓跋家族弟的號召力,有誰能將這個仇殺嚴重的地區各族聚集起來?

甚至朝廷的疆域也在無形達到北河套,達到西陰山,甚至與遼國的西山地界接連。

所以宋感到很值。

在一片彈劾聲。宋又做了一件事,讓長借助西北風,隨船下了南洋磨練。

趙匡義好奇地將宋喊到皇宮詢問。

宋琪為了攻擊宋,將西北戰爭爆發後所用的錢帛,糧草,武器,人員傷亡,陝西百姓勞役的增重,一一搜集出來。怦擊宋政策的失誤。

還有呢,三五制度以後會陸續地用錢。

士兵傷亡的撫恤與有功將士的賞賜,也要錢帛。

各族擄回來的族民安置更需要錢帛。

青白鹽銷售範圍的擴大,削減了解鹽的鹽利。

總之。勞命傷財,天怒人怨。

宋自戰事結束後,再度沉默。但他進宮與趙匡義說過其意義。暫時是花了錢,可是西北一勞永逸了。士兵傷亡。可是幾萬士兵得到實戰練習了。國家也不能靠一人為相,趙普老了。其他數員老臣當,能力能及趙普者還沒有看到,而張齊賢去了西北,磨練幾年,最少會成為一個合格的西府首相。天生成才的人少之又少,就象宋自己,若無南下嶺南,北上遼東,又會有什麼才能?

分散相權,趙匡義喜歡。

張齊賢,趙匡義喜歡。

因此趙匡義一直沉默不語。

不過宋也知道,趙匡義同樣認為自己花的代價太大。

「宋卿,你真讓你長去了南海?」

「嗯,民間有諺,富不過三代,主要他們沒有吃過苦,不吃苦苦,難為人上人。況且傳聞妖異,那有那麼多風險?」

「富不過三代……」

其實它不僅是豪紳家的弊端,也是國家的弊端。一個王朝一般第一代第二代都還是不錯的,當然,晉惠帝那個寶貝蛋是不能算了。但往後就會越來越差。

趙匡義又道︰「海上有多危險?」

「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危險,但有點兒危險。若是連這點危險都害怕的話,以後如何做事?」

「若是讓皇也下去看一看……」

「陛下,你不要拿臣開心,」宋汗顏道。終于明白趙匡義用意,趙元佐越來越不听話,趙匡義看到自己將兒送向南方磨礪,同樣動了心思,讓趙元佐吃吃苦,一是磨礪,二讓他吃了苦,回來後也就自然老實了。

但那豈不是要了宋的命。

本來西北那攤事,讓許多大臣彈劾,再將皇送向南洋,自己等著讓唾沫淹死吧。

宋又道︰「若陛下想培養皇,開封府尹是最好的選擇,就在陛下眼下,做得對可以鼓勵,做得錯可以矯正。那麼未來這段寶貴的經歷,就打下了好底。」

趙匡義猶豫不決。

南下南洋還行,可讓趙元佐做開封府尹,他有點顧慮。

然而兩人交談後沒幾天,便發生一件事。

若是趙廷美想謀反,就沒有這件事發生。關健趙廷美哪里想謀反?

因此他對這個大佷平時還不錯。趙匡義處理趙廷美,趙元佐替三叔求情,趙匡義不听。後來趙元佐在王府里就發神經病了。

特別是趙廷美前面一死,後面父親不但不後悔,反而要封禪,趙元佐鬧得更凶。

直到去年年底,趙廷美也死了很久,封禪讓大火一鬧也未封成,趙元佐才恢復了正常。

趙元佐若是真瘋了,趙匡義肯定不會讓一個瘋做帝王接班人的,況且他兒那麼多。看到趙元佐恢復正常,大喜,降德音,就是小赦天下,罪犯不免罪,但減罪一等。

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時間淡化一切,那麼趙元佐毫無無疑問。最終成為宋朝第一人。

然而不是。

趙元佐一心想替趙廷美翻案,兩個書宰相怎麼想?

並且他還有弟弟……

吠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叫。

趙匡胤曾評價趙匡義家的小三,此象我。趙匡義評價自己的兒。長象我。

趙元佑夾在間就悲催了。

于是他越來越沉默。

但究竟誰象趙匡義?其實就是他!

趙匡義詔諸王宴射宮苑,因為趙元佐生病還沒有好清,沒有喊趙元佐來。

這本來是一次很正常的父團聚,可是某人或者某些人看到機會。

宮宴結束,陳王趙元佑帶著幾個弟弟,沒有回王府,而是跑到趙元佐府上。

不知道趙元佑對趙元佐說了什麼,趙元佐忽然說道︰「汝等與至尊宴射,而我沒有被邀請。是君父想要拋棄我。」

這次他真的發瘋了,將媵妾一起關在王府里,然後開始焚燒王府。到了第二天,火勢還沒有被撲滅。

若看表面,趙元佐這次鬧得太過份,可是為什麼他在燒王府,僕役不阻攔?為什麼到第二天還沒有撲滅?究竟趙元佑說了什麼,能讓趙元佐刺激到這種地步?

事情發生得太突然,宋根本沒有準備。

趙匡義憤怒了。就是鬧也得有一個譜兒吧。派人將趙元佐帶到書,宋琪與李昉旁听,派御史審問。

宋李二人有心維護,在邊上旁敲側擊。事情可能是另一個樣。但是可能麼?

這時候還不將趙元佐踩死,難道坐視趙元佐以後得勢來報復?況且趙匡義那個箭傷時不時都在發作當。

不知道怎麼問的,趙元佐居然坦白從寬了。足夠了。宋琪將趙元佐的供詞送給趙匡義。

趙匡義讓大內管家王仁睿帶話給他︰「汝為親王,富貴至極。何凶悖如是!國家典憲,我不敢私。父之情,于此絕矣!」

目標達成,得立即撇清吧。

趙元佑帶著書兩個宰相,以及一些大臣,向趙匡義號泣營救。

趙匡義流淚說道︰「朕每讀書,見前代帝王孫不率教者,未嘗不扼腕憤恨,前些時間,朕還與宋論如何教育女,沒想到我家亦有此事。朕為宗社計,斷不舍之。」

于是下制書,將趙元佐廢為庶人,均州安置。

大臣再勸,趙匡義說道︰「近來內外安定,方思自適,而元佐縱火,實撓朕懷。」

宋琪說道︰「堯舜有丹朱商均,此不足以累聖德,元佐若無心疾,當不至是,望陛下開釋。」

明是求情的,可實際是要命的。

趙元佐有心疾了,能當好皇帝嗎?那麼為了小趙二開路,更要將趙元佐送走。

不過沒多久,宋琪便想到一件事,趙匡義乃是頂級權謀大師,能瞞過一時,還能瞞過一世?再加趙匡義激怒之下,立即以趙元佑為開封府尹,儲位漸定,又再次率百官替趙元佐求情。

畢竟是兒,于是趙匡義讓使者召還,此時趙元佐還未到均州,剛到黃山(非是安徽的那個黃山,而是湖北北部的一個小山脈),又被召還回京,安置于南宮,派使者監護,不得與外界交通。

但武百官不是傻,立即察覺到宋琪在這場皇儲更替案扮演的作用。

太厲害了,這簡直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啊。

于是一些人開始向宋琪靠近。

甚至包括西府的柴禹錫。

但他又不知道怎麼樣才能象宋琪示好,正好下值回家,看到趙普的宅。

趙普離開京城後,他的豪宅一直空著,雖然趙普為了裝修它花了不少錢,但按理說它是官宅,趙普若是繼續為官,不大好處理,然而現在趙普等于是告老還鄉,因此朝廷要收回。

于是他提議,請求朝廷將趙普的宅賜給宋琪。

他是西府的人,听罷,大家不由一起看著宋……(未完待續請搜索樂讀窩,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