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鐵血根據地 第七十三章 孟彥大捷(一)

軍事會議開得很快。連續獲勝的幾個軍團長和各師的長都想再試試中央軍的鋼火,便一致同意軍團長的提議。因為大伙都伏擊敵人多次了,有經驗,便各自提出自己的建議。李劍生綜合了各個長的建議,最後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統一的規劃,決定殲薛岳之中央軍兩個師,即其前導的59師和93師。

見大伙都同意,羅榮桓也支持,不過仍舊表達了自己的憂心手不是別人,而是薛岳,其人作戰精明、勇猛,向無敗績部隊為中央軍最精銳之一,而且火力非是其他中央軍可比次我們的目的是一舉消滅來敵的兩個師,這個難度很大,此前我軍並沒有一次性吃掉敵人兩個師的戰例人此次共有6個師另一個師級支隊,稍一沾手、來不及月兌離,便會給全軍帶來被動。

李劍生一听政委的說話,心頭再想一想,也覺得政委說得十分在理,當下便點點頭。

對于薛岳,來自後世的李劍生那是太了解不過的了!

正史,日軍大規模侵華後,共兵分三路大舉進攻中國。一路是東線,主要是山東、浙江、海、福建沿線,這里爆了一系列的大戰,比如淞滬會戰;一路是中線,即敵軍經北平、天津、石家莊南下,經合肥、南京往長沙、廣州而來,這一線爆了血戰台兒莊、南京大屠殺、三次長沙會戰等歷史事件;另一線是西線,主要是日軍攻擊河南、山西等地。平型關大捷就是在這一線爆的著名戰例。

不得不說,三條戰線,表現最差勁的就是中線。原因有二,一是爆了南京大屠殺,曰本人竟然屠殺30多萬南京的普通居民;二是這一線除開少數大戰外,如台兒莊大捷、三次長沙會戰,其余的時候,國黨部隊表現確實不佳。因為曰本軍隊一度想打通湘桂戰線以與緬甸對接,即大陸交通線戰,卻因為國黨部隊的一路潰退,讓曰本軍隊很容易就得以成。這甚至連曰本的華北最高司令官都有些驚訝,一度認為是他們的下屬謊報戰,最後得以確認時,還是連叫「不可能」。

但這一條戰線卻確是有幾次戰役可圈可點的。一個是李宗仁指揮的台兒莊血戰,一個就是薛岳指揮的前三次長沙會戰。

長沙會戰時間起于月月結束。其間,中隊與侵華日軍在湖南長沙地區進行的三次會戰。日軍侵佔武漢、南昌後,為鞏固和擴大其佔領區,企圖殲滅中國第九戰區主力于湘北、贛北地區月,日軍調集10萬人,分路進佔湘北岳陽東南地區、鄂南通城地區、贛北奉新、靖安地區。第九戰區代理司令長官薛岳指揮16個師約20萬人,將進佔贛北鄂南之日軍阻于獻鐘、修水地區。進至長沙東北金井、橋頭驛一線的日軍,遭守軍抗擊、民眾襲擾,加之補給困難,被迫北撤,恢復戰前態勢。史稱「第一次長沙會戰」月初,日軍調集約12萬人,進佔岳陽、臨湘一帶,企圖擊潰第九戰區主力于湘北地區。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指揮17萬人利用湘北有利地形,采取逐次阻擊,誘敵至長沙附近撈刀河兩岸地區予以圍殲的方針,將突入長沙市區和進至株洲之敵全部殲滅並乘勝反擊。日軍被迫北撤,退回新牆河以北地區。史稱「第二次長沙會戰」月中旬,日軍調集約10萬人的兵力,分兵兩路進攻長沙。薛岳指揮13個師人兵力,組織防御。爆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攻擊受挫,傷亡嚴重,撤至新牆河以北地區,由贛北西進的日軍也被擊退。會戰結束。

前兩次長沙保衛戰,雙方都自稱獲得了勝利。從戰術看,雙方並未分出勝敗,中隊的損失更大;但從戰略,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目的,可以認為是抗戰中的勝利。第三次長沙保衛戰則是一場典型的勝仗。

三次長沙會戰,都是薛岳指揮的。可以說,薛岳在抗戰中軍事的成就與湖南和江西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比如各地除組織游擊隊、自衛隊積極開展游擊戰爭配合國黨主力破壞道路、打擊敵人外,還成立了不少臨時的擔架隊、救護隊、輸送隊支援薛岳所部作戰。這種局面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使兩省人民的抗日熱情空前高漲,另一方面也是薛岳治理措施得力的結果。在擔任湖南省主席期間,薛岳提出了足」的施政方針。所謂是安民使人民安居樂業;便民、便國、便戰;足糧、足兵、足智。並依此制訂了「六民之政」,即生民、養民、教民、衛民、管民、用民。這些措施使湖南戰時經濟得到了相當展,糧食連續獲得豐收,同時也極大地調動了人民參加抗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國民黨將軍中,薛岳素以能戰、苦戰、善戰著稱。薛岳從抗戰爆到抗戰勝利是連年征戰,勛累累,被稱為殲敵最多的將領,僅四次長沙會戰就殲滅日軍十余萬。但使他名聲顯赫、排名靠前的主要還是萬家嶺大捷,此戰全殲日軍一個師團,是抗戰八年絕無僅有的。葉挺曾盛贊薛岳指揮的萬家嶺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漢之保障,並與平型關、台兒莊鼎足三立,盛名當永垂不朽」。張治中則夸他是「百戰將軍」。還有人稱薛岳為中國抗日第一戰將,就數量而言,薛岳是受之無愧的。

不過,也就是這個人,是一個和部隊作戰多年的將軍。紅軍長征時,薛岳親率國民黨中央軍八個師窮追不舍,給紅軍造成很大威脅,可以說紅軍走了兩萬五千里,他也長追了兩萬里。曾風趣地說「有勞伯陵兄遠送」。在解放戰爭時,薛岳坐鎮徐州,與陳毅、粟裕部隊鏖戰華東。新中國解放初,薛岳在海南構築「伯陵防線」,毛偉人寄語解放海南島的前線將領「你們遭遇薛伯陵,務必持重」,可見對其人的重視。

不過,眼下的李劍生卻並不畏他。他既了解薛岳將軍在抗戰中的斐然成績和赫赫戰,也了解他的致命弱點。先,薛岳為人驕狂,每遇大勝,必產生輕敵思想。其次,薛岳待人傲慢,得罪了不少人,他的部隊有時並不賣他的仗,這就為失敗埋下了伏筆。想想,自從薛岳所部追擊紅軍來,一直處于勝利狀態,眼下百分之一千有輕敵思想。其次,他絕不會想到咱們紅軍竟然會給他的7個師級部隊反咬一口!因為,一般人遇到這麼強悍的部隊,躲都來不及,哪會想著其他?

想到這里,李劍生耐心地解釋了起來。聞听軍團長介紹的薛岳一些軼聞,這些紅七軍團的高級將領都笑了起來,雖有些奇怪軍團長怎麼就知道薛岳的這麼多情況,但這些人都是兵家,向來知道「知已知彼、百戰不殆」的古訓,因此也只認為是軍團長平時了解得夠多、眼下才如此熟悉,渾不知眼前這個軍團長是後世歷史系的高材生重生而來。反導因為認為軍團長對敵人如此熟悉、顯然是早有準備,幾個人心底都暗自生出贊賞、敬佩和愧疚之情來。所謂贊賞,是感覺和這樣早有盤算、早已知敵的軍團長打仗,哪有不獲勝的道理?所謂敬佩,是指這些高級指揮員料想不得軍團長竟然是如此高瞻遠矚、未雨綢繆,這仗還沒打,早把敵人模個清透,看來自己一伙還需要加強學習,學軍團長一樣把眼光放長。所謂愧疚,是指大伙感嘆軍團長日理萬機,還要想得這般遠、準備工作做得這般細,倒把本應是他們這些下屬和副手做的事情給做了,這說明自己這些下屬和副手做得不合格,可有些慚愧,看來以後的工作還要主動些,可再不能生這樣的事了!

李劍生不知身邊的政委、副軍團長和各師師長會因為他的解釋而生出這麼多的道道來,仍是介紹一些情況,目的是打消眾人對薛岳的陌生感。見大伙頻頻點頭,都是全力支持自己打這一仗,心頭越有底了!

見大伙的意見統一了,李劍生生點點頭,這才開口道︰「現在看來,大伙都沒有意見了!那就好。」說到這里,李劍生掃視了一下大伙,又道︰「這個地形,大家都熟悉了,那我也不多言,我只是要求,等會兒各自回到部隊,一定要把工作做細。一,這薛岳的中央軍正如政委所說,為精銳中的精銳,火力非我們以前所遇各敵可比,因此要防止敵人臨變時的反撲;二,敵人的實力比較強大,總共7個師級單位,而我們這一次的目標是敵前導兩個師,這種規模為我部前所未遇;三,中央軍一旦遇伏,肯定會有飛機助陣,因此我要求所部的掩體和戰壕一定要挖深、做好,不能出現因為空襲而大規模受損的情況,各部一定要配置出足夠的力量進行防空!四,薛岳所部的機動性很強。我部全殲敵前導部隊時,不要在乎子彈和炮彈,只求快速結束戰爭,因此可以狠砸。我的意思是,五小時內解決戰斗。超過這個時間,薛岳的主力就可能趕來,我軍將全面限于被動。大伙注意,全殲該敵後,各部要快速打掃戰場,盡快撤出。戰斗結束後,炮兵團立即轉移,特務團、警衛團擔任警戒,其余所有戰士全部參與打掃戰場!大伙听清楚了沒有?」

見大伙都響亮地點頭回答,李劍生這才嚴肅地道︰「現在,我作戰斗部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