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鐵血根據地 第四十五章 實授的參謀長

戰斗營按番號為︰一營、二營、特務營

一營,350人。由郭虎升任營長;李玉營任教導員;郭大個、牛大力分任副營長,其中,第一副營長郭大個同時兼任副教導員;錢壯明任專職副教導員。營隊內再設三個戰斗連和營直屬五個特種排、一個炊事班,即一連、二連、三連、偵察排、工兵排、擲彈排、警衛通信排、後勤輜重排、炊事班;每個戰斗連下設三個戰斗排和若干特種班、原營直屬特種排下屬若干個班。所有的排長、班長,目前都由第一批、第二批受到李劍生等人特訓的老戰士提任,極少部分的由後來這些俘虜中表現特別優秀、新參軍青年農民中表現突出、或是由回歸部隊的原被打散的戰士中表現優秀者擔任。至于以後的基層軍官,則全部由戰斗中表現突出的擔任。特別地,因為湘南山地多,是典型的丘陵地帶,因此李劍生要求,這個營以後要特別加強在山地地形下的作戰訓練。

二營,350人。營長陸可山,粟賽任教導員,嚴冬任副營長,原29團老黨員王正飛也因戰術能力強、表現優秀,破格提升為副營長。劉富貴另有任用。柳葉任專職副教導員。營內各下屬機構的設置,以及各級基層軍官的任命方法,都與第一營的相同。考慮湘南除開山地多外,叢林也密,而且這莽山就是原始森林,因此李劍生要求,這個營要加強在叢林中的作戰訓練。

特務營,350人,由雲天兼任營長,吳征兼任教導員,白開山、劉立民分任副營長,米映任專職副教導員。營內各下屬機構的設置,以及各級基層軍官的任命方法,都與第一、第二兩營相同。但這個營武器最好、兵力精湛,不但要全天候作戰,還特別要注意加強夜戰能力和巷戰能力。

後勤輜重連100人。蔡中兼任連長,何曉魯不再擔任。許正方和李大淵分任副連長,宜章地方黨組織成員楊開峰任連指導員,原33團士兵、後資興游擊隊隊員鄧榮,因訓練成績突出,升任專職副指導員。連內下設三個排︰後勤排40人,許正方兼任排長,主要負責團內的一切後勤,包括住宿、被服、錢糧等,但餐飲除外。炊事班,10人,由李大淵任班長,主要負責全營人員的伙食;原副班長吳胖子已調任一營炊事班任班長。輜重排,50人,黃華任排長。

警衛通信連,120人。李郅任連長、樊超任副連長、原33團老黨員賀利榮任指導員。下設警衛排和通信排和火力支援班,每排各55人。警衛排排長由李郅兼任,通信排排長由樊超兼任。原29團、30團、33團歸隊的戰士中,還帶回三挺輕機槍,讓李劍生樂透了。雖然帶來時,一挺沒子彈、一挺有200多發子彈、一挺還有900多發子彈,就目前而言,用處並不大,但李劍生仍是興奮,全部總編為一個火力支援班,10人。除開這三挺機槍外,李劍生弄來的兩門土炮也並入這個班。班長由賀利榮兼任。

新增設的兩個特種連中,工兵連100人。由宜章地方的老黨員陳群任連長,第一批轉正的城防兵中突出者胡偉任副連長,原30團老黨員曾克強任指導員。下轄三個排。其人員大多由軍中的匠師組成,如泥瓦匠、木匠、磚匠、蔑匠、獵戶、樵夫、漁夫、渡工等組成。所有人員全部裝備多功能工兵鏟。擲彈連同樣100人。力氣大的劉富貴任連長。這個連隊都是一些力大或是力巧之人,最低的投彈距離為90米,最遠的如劉富貴,遠投達到173米!宜章當地的黨組織成員陳立任連指導員。這陳立的力氣雖沒劉富貴大,但勝在一個巧,他投彈距離最遠132米,只能算是不錯,但他投點準。李劍生試過,指哪打哪。後來一細問,才知他原來給地主放牛,這牛一跑,他就投石子指揮牛的方向,久而久之便練成了這手絕活。李劍生大喜,讓他將這手技法教給各個隊員。雖也知這法子怕不是一天兩天能學會的,但有東西學總比沒學的好!

至于專設的狙擊排,由他自己兼任排長。排內40人。大都是獵戶出生,以及極個別槍法較好的原29團、30團、33團的老兵。李劍生專門給他們上課搞培訓。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狙殺敵軍為頭的,以及火力手、通信兵等等目標價值高的人員,以給敵人最大的創傷和心理壓力!事實上,李劍生也知道,眼前這些人,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狙擊手,頂多只算是「槍法好」;而他們的武器,也一般,不說沒有專業的狙擊步槍,就是稍好些的槍也沒得,只得用這種漢陽造先當著用。至于瞄準鏡,那也是沒得的,一切靠以後的繳獲了。但李劍生相信,因為自己的一力主持,這些人一定會將這狙擊手的理念灌輸到整個部隊中,最終形成專業的狙擊部隊!

團直屬偵察連100人,都是由當地的獵戶和有武功的青年農民組成。連長由楊至深兼任,副連長由當地獵戶出生、有一身好功夫的吳克烈擔任。吳克烈是這次參軍的新兵,雖只22歲,卻是絕對的老獵戶。他哥哥吳克運參加了湘南起義,後犧牲;他家里因此遭到白狗子的殘害,父母親全部逝去。他因為外出打獵躲過一劫。他報了仇,一槍斃掉報信的那個地主,卻也從此躲到了山里。一听這次部隊又回來了,便立即報名參軍。李劍生是在察看訓練時,發現他竟然與教官楊至深打得不分上下,當下就留了意。再一了解,原來身世如此,便越發起了心。因此,這一次這個排產生出來,他便想到了吳克烈,讓他出任。

至于團直屬經營處,主任何曉魯。下設三個機構,即劉老漢為頭的武器研究所,李萍負責的被服廠,王老漢為頭的鐵器局。

最後,7個讀了點書、腦子靈活的青年人,以及4個經過過實戰的原30團的青年戰士,被李劍生直接調入團部組成參謀處,歸王漢英統管,總算結束了他有名無實的「參謀長」歷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