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鐵血根據地 第四十三章 宜章整訓

不得不說,李劍生的這種「故事講理法」很有成效。至少,大伙——包括新兵和老兵,包括士兵和領導——都很喜歡他的這種搞法。當然,主要是听故事、其次才是理解個中的深刻道理。這法子不是通篇說教,而是通俗易懂,方便學習,才一個月,很多人就都能講一些故事了。當然,這其間的道理也早明白了。看著自己的隊伍秩序一天天地井然有序起來、戰士們的素質一天天地提高,李劍生暗暗點頭。當然,他卻不知道,他的這個練兵方法,經此一回,後來被廣泛采用。不但他領導的這支嫡系主力部隊一直堅持如此,而且由此衍生的多支部隊也傳承了這主力部隊的這種人性化教育方法。這個方法後來更被列為軍隊進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幾個月時間過得很快。李劍生仍然主抓軍事。至于宜章的行政工作,一律交由何長明處理。好在何長明一直搞的這一項,很是拿手,更何況現在還有一群副手協助,因此各項工作同樣是井然有序。

部隊在宜章整訓,一搞就是兩個多月。果然,與李劍生事先猜測的一樣,反動當局因為年關將近,並沒有派軍隊過來圍剿。這真正給了李劍生很好的時間,僅僅這兩個月,李劍生所部的狀態與最開始相比完全是兩碼事了,初步具備一戰的實力。但李劍生知道,這些人要真正成為鐵一般的戰士,還需要真正的一戰,需要血的洗禮!他也知道,那可是遲早的事;但現在卻管不得那麼多,現在只是抓緊整訓。無論匍匐前進、障礙越野、拼刺、熟悉槍支、練槍法,那都是一絲不苟地進行的著。不過,因為槍彈不多,每個士兵目前只能給三粒子彈的實彈練習,這讓李劍生每每有些暗嘆,也暗自發誓,他日若有了子彈,一定要讓大伙打個夠。不過,讓李劍生料不得的是,因為槍彈少,這些戰士反而練得更認真、生怕出差錯。每射一發,之前要不斷推演、不斷琢磨;射完一顆後又要總結心得、再作推演,這才射第二顆,因此第二顆大都比第一顆射得好。這卻又讓李劍生暗嘆一回︰這子彈,真是多有多的好處、少也有少的好處!

練兵時,偶然想起原來有部隊一听得槍響就跑散了,李劍生下定了決心解決這個問題。他特地從當地獵戶手中弄來一批土制炸藥,讓戰士們沖鋒時使用。這邊戰士們沖鋒,那邊的炸藥接二連三地轟響,旁邊還有大把的士兵拼命地往沖鋒的戰士身上扔已經點燃的鞭炮。頭幾次戰士們還不習慣,還要躲起來。但時間一久,終于克服了這種心理障礙。任你炸藥炸、鞭炮響,我就是不怕,直管往前沖。李劍生又記起後世有部電影叫《集結號》,他看過那拍攝花絮,貌似那些演戰士的演員在演沖鋒時,為了表演逼真,導演請了一大幫人對著那些演員扔石子,那些演員們被迫一邊沖鋒一邊躲石子,演出來還真是那麼回事,還真象在邊沖鋒邊躲子彈。因此,李劍生便把這個法子也用了上來︰戰士們一邊冒出著土制炸藥的爆炸和鞭炮的轟響沖鋒,一邊還要躲閃不知從哪里扔過來的石子,久而久之,在這個相當仿真的戰斗演習場上,戰士們還真練出一身好本領來。看著戰士們的情況,李劍生暗暗點頭,感嘆這兩種方法的交雜使用,看來既能克服戰士們畏戰的心理、又能讓他們學會戰場上生存的法則,可以大力推廣的。他卻不知,這個方法後來根本不需要他提醒,立即被這些人廣泛發揚,到後來成為很多部隊最為重要的練兵方法之一。

拼刺是一支部隊成為鐵軍必備的條件。李劍生也不遺余力地讓士兵們練拼刺。他本人原本並不太會,但好在當初在28團任職時練習過,而雲天在這方面也有心得。最終是兩個人一整合,又加上其他幾個李劍生帶過來的骨干一齊研討,演練,硬是將一套簡練卻又實用的拼刺法給弄了出來。就那麼簡簡單單的三五個動作,包括格、挑、刺、絞、收,威力卻是無窮。當然,李劍生沒傻得打算讓自己的士兵與敵人一對一的拼刺。他看過相關的文章,說那種拼刺的戰損比大抵為一比一。他不想那樣干。因此,從一開始他就打算搞「以多刺一」。有人會說這以多打少的法子會被人笑話,在他看來,那狗屁都不是,有人要笑的話那就讓他笑話去,他要的是最終的戰果。只要能把敵人殺死了,管他自己這邊是幾個打他敵人一個?因此,他特意讓戰士們演練一種他自己「研究」出來的陣法︰三人陣!即,拼刺時,每三個戰士一組,一個負責刺、兩個負責掩護;又或者兩個負責刺、一個負責防範背後。這樣,可以在局部實現以多勝少並最大限度地殺死敵人、敵人卻絕難對自己的人下手!當然,在練三人陣的同時,李劍生也不肯放棄戰士們的單兵拼刺的素質,仍是做狠地訓練他們。

這一練拼刺,李劍生又記起後世的三梭刺來。有心裝備部隊,但惜之眼下的鐵質不行,最終只打制了一部分︰特務連全部配備;所有干部全部配備;另外的100柄,配備給表現最優秀的人員!結果大伙知最高首長將親自授刺,拼命訓練,倒逼得李劍生不得不加強打制,除統一配制的部隊外,硬生生地授出了142柄。因為達到他那要求的,除開那統配部隊外,遠為止100人,而是142人!後來這個數據還在增加,但李劍生卻實在無能為力了,只能暫時欠著。當然,這又提醒了他,最後責成何曉魯,即自己的部隊必須有自己的鐵器坊,並入劉老漢的兵器研制所,專司為部隊提供鐵器打制。因為手頭眼下比較闊,何曉魯很快就辦成了這事。直接將宜章這一帶4家打鐵整家整家地游說進來,組成了湘南獨立營鐵器局,由這些打鐵中資歷最老的王全忠老漢為頭,跟著部隊搬了家,全部提前在莽山深處的山洞里建了分廠。至于周邊這一帶的多余鐵器,盡被收購,用以作儲備原料。何曉魯還派人到周圍的縣市暗中收購廢鐵,盡可能多地儲備原料。好在這宜章的礦產資源多,煤、鐵等都有儲量,因為李劍生是有心算無心,大量的煤、鐵資源被秘密地運進山中,在山洞中藏好。當然,這些都只是備用的,而眼下,除極少數留山部隊外,大伙都在宜章縣城。不過,留山部隊也是輪訓的。每15天輪換一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