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鐵血根據地 第三十章 三戰三捷

這邊李劍生打了勝仗,那邊永新的周渾元旅第2團卻乘虛又進佔寧岡新城。只隔了幾天,11月2日,駐泰和的敵軍第21旅李文彬部等兩個團、贛州獨立第七師等部,聯合進犯遂川。毛、朱首長帶紅軍主力主動撤出遂川,轉兵北上。只過七天,便突然在新城和龍源口等地對周渾元旅第27團發起攻擊,重創該敵。李劍生營又是排頭兵,首先攻擊。可憐這27團,出來打紅軍時是三個滿編營,再加上團部直屬各種部隊,滿打滿算是一個甲種團。可是這一回被大部殲滅︰先是被紅軍包掉一個營的餃子,後被李劍生伏擊又搞掉大半個營,這一回一個滿編營又被吃掉,還不包括團部直屬的警衛連、輜重連等各種部隊。總之,一個滿編團最終共余下不足一個連的兵力突圍而回。團長亦被李劍生營楊寧連活捉,副團長肖如歸帶著余下的殘兵逃竄而走。

紅軍隨即進佔永新城。敵軍慌忙調第35旅兩個團向永新城反撲。善于游擊作戰的紅四軍在毛、朱兩位首長率領下,主動撤出永新城,隨即又在城外龍源口設伏,全殲追蹤而至的敵兩個營並一個團部。敵軍被迫收縮戰線。而李劍生營在此戰中再獲新功︰楊至深斃掉一個團長,白開山活捉敵一個營長。另一個營長被肖上將營滅掉。林大帥營干掉了敵人一個團部。伍中豪營斃掉敵人兩個團的團副。

自此,毛、朱指揮紅軍連續取得了遂川、寧岡坳頭壟、寧岡新城和永新龍源口三戰三捷的勝利,從而粉碎了湘贛敵軍對井岡山根據地的第二次聯合「會剿」,使割據區域恢復到南自遂川井岡山南麓,北至蓮花邊界,包括寧岡全縣,遂川、酃縣、永新各一部分成一南北狹長的整塊。此外,還有蓮花的上西區,永新天龍區,萬年山區。邊界的各項工作開始恢復和發展起來。

李劍生因為出色的指揮,以及所部連續作戰的風格給予幾個首長很深的印象。尤其是毛偉人,他感覺這小子與自己的心意幾乎是相通的。這麼多營長中,最能體會並十分嫻熟運用他這游擊戰法的,還就這個最年輕的小伙子!其他幾個愛將,雖也運用得十分好,但絕沒這個有靈性!後來偶然得知他是莽山獵戶出生的,這才稍稍有點理解。因為在他看來,獵戶怕是就喜歡搞這一手,平時慣就是以靈活的戰術打獵。殊不知,李劍生並不完全是如此,而因為他實在是來自于後世,早就真正領會了毛偉人的心思、所以這才能夠靈活而且堅實地運用!讓毛偉人更高興的是,這個實力並不是最強的二營,在李劍生的帶領下,戰力幾乎是成倍提升,這幾次戰斗所獲得的戰果在幾個營中為最!

李劍生並不知毛偉人如此想法,讓他感興趣的是,因為連續的作戰勝利,使部隊的裝備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至于那些俘虜的工作,也在加緊進行,一部分很快補充到各個營連。不過,讓李劍生有些不滿的是,原來應該在遂川被擊斃的袁崇全,這次卻因為被自己的弩箭所傷,已被家里人送到南昌診治,因為不在遂川而得以保全性命!

戰爭的連續勝利,加上地方黨組織的迅速恢復,使井岡山迅速發展,各方面都朝著最有利的方向前進。李劍生則加緊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前段時間,有些主要的基層領導質疑井岡山的紅旗能打多久,毛偉人專門寫文章論述這個問題,又在報告《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進行了專題論述。作為後世來的人,李劍生比誰都清楚,毛偉人這篇文章的含義和份量,而且事後的歷史發展也證明了毛偉人觀點的絕對正確。因為這個紅旗,不但從井岡山打起了,還在全國各根據地打起了,並最終如毛偉人所說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終打到了全國!因此,他眼下就是在憑借自己的歷史經驗和各種史實、現實材料進行推理論證,寫一篇文章來佐證毛偉人的觀點。文章的題目也早擬好了,就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淺談中國的紅色政權一定能夠存在並將最終邁進全國》。文章寫得很好,證據很充分,推理論證法很嚴密。李劍生可是把後世做歷史碩士時的勁頭和寫論文的方法在這會兒給用了上來,愣是將這篇文章寫得深入淺出、生動有趣。文章主題不但積極應和了毛偉人那篇文章的核心觀點,而且李劍生還在文章中體現出了他那廣博的歷史文化功底。可以說,在井岡山眾多的軍事首領中,怕還就他李劍生對歷史的熟悉度,與毛偉人有得一比。當然,李劍生的這篇文章沒有拍馬屁之嫌,完全是因為他站在事實和歷史的角度,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寫的,很有深度和影響力。第二件事,卻是李劍生知道,井岡山在不久的將來,將要迎來彭大將軍等人的平江起義隊伍。隨後,兩支隊伍將聯合向贛南進軍並獲得勝利,並最終使眾多個根據地聯成一片,隨後成立中央蘇區。而中央蘇區也將迎來數次國黨當局的「圍剿」——一句話,從這以後,有得仗打!因此,他眼下必須盡可能地練兵!練好兵、練奇兵、練強兵!為接下來一場又一場戰斗作好準備!

不說李劍生的文章受到各方面的看好,尤其得到毛偉人的好感和贊賞;也不說李劍生的紅28團第二營如今兵強馬壯,因為連續作戰,武器和兵源都得到補充,李劍生更是用其21世紀的技術來帶兵、練兵,可是讓這支部隊凝聚力和戰斗力大為提升。因為到得這個時候,連續的勝利,使紅軍的力量進一步擴大。最終,28團得以擴編,從一、二、三營中各抽調一個連,編成紅28團第四營;原來的各營所缺兵力,在各地方新參軍的新兵和改化俘虜中安排,盡快歸建。與李劍生一道連續指揮部隊打勝仗、最終月兌穎而出的粟大將,不再擔任李劍生營黨代表職務,轉而出任第四營營長。李劍生感嘆一聲,這粟大將出任軍事主官,還真是實至名歸!好一會才又記起,貌似這28團沒有第四營的來著?一會兒又想,怕是自己記憶有錯誤,這歷史上本有第四營的,只是自己沒記住罷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