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時候,哪怕顧廷易是阿霧上輩子的二哥,她也不敢見,轉頭就想走。(軍旅言情小說)

後頭顧廷易卻追上來道︰「阿勿,你別走,是我求仲舉兄的,你別怪他,我有話對你說。」顧廷易是知道阿霧的小名的,當初他問過,阿霧也答了,只是換了個字而已。

阿霧的腳步一頓,別人不了解顧廷易,她還能不知道自己這個哥哥。因著是嫡次子,不用承擔家業,那面嬌慣些,因而顧廷易比之大哥的沉穩,更顯得率性些,否則今日也不會明知如此做大大欠妥的情況下還是來了。

但上輩子阿霧無緣得見顧廷易為情所困,為情而勇的情景,今生她也萬萬不想這麼狗血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趁早斷了二哥的念頭,也免得他越陷越深。想起這個,阿霧自己也覺得有些別扭。

因而心底越發怪罪榮。阿霧也是今天才看清榮的為人的,簡直就是老狐狸生的小狐狸啊。先借唐秀瑾對阿霧不知名的情愫,讓阿霧勸服了唐秀瑾。可接下來他又怕阿霧真和已經訂親的但是賣相實在不錯的唐秀瑾真的擦出什麼火花來,便有忙不迭地給自己這個妹妹牽線搭橋。

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阿霧是不吝于從最壞之處想榮的,他這麼急不可耐地叫來顧廷易,只怕是還打算借由阿霧攀上長公主府的關系,這樣一來,有唐閣老、長公主為姻親,哪怕今後就是四皇子有個什麼不妥,有這樣兩府親家,榮府最多落個貶官抄家,于性命還是無礙的。

若是換了阿霧,能有這樣的機會,只怕也會忍不住利用的。可身為局中人,阿霧就沒這個肚量了,更何況還是自己的哥哥在背後算計。

女子私會男子若被人抓住是個什麼罪名,阿霧不信榮不知道。雖然此刻榮或許就在園外守著望風,但阿霧依然氣得渾身發抖。起初為了他們的婚事,逼不得已讓阿霧出門說服唐秀瑾,阿霧還能自我安慰,但這一回她可就安慰不了自己啦。哥哥什麼的,果然容易娶了媳婦忘了妹子,同爹娘還是有區別的。

但當務之急,阿霧以為還是該同顧二哥開誠布公地談一談對彼此才最好。

阿霧整理好情緒,回過頭看著顧廷易,心里卻在想,不知道顧二哥會不會相信自己,阿霧吸了一口氣,卻怎麼也扯不出一絲笑臉,「顧二哥,那禪房里有人嗎?」。

顧廷易搖了搖頭。

「我們進去說話吧。」阿霧要說的話,是連榮也不能听的。

顧廷易點點頭,跟在阿霧的身後進了禪房。

阿霧見他要關門,卻阻止道︰「不用關門,連窗戶也打開才好。」

顧廷易以為阿霧是為了男女之妨,因此也順了她的話而行,但阿霧卻是為了防人偷听,在她的心底,同顧廷易之間從來沒顧忌過什麼男女之妨,他就是她的哥哥,嫡親的哥哥。

顧廷易見阿霧在蒲團上坐下,自己也坐了下來,面紅耳赤地剛想開口,卻被阿霧打斷了。

「二哥。」阿霧喊道。

這一聲卻令顧廷易怔了怔,好多年沒听見有人這樣叫他了,那是他妹妹阿霧獨特的發音方式,阿霧從小學說話時,那「二」字就沒吐清楚過,听著似「二」,又似「鵝」,似「愛」,總之是極特別的。

「我的小名阿霧,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勿,而是‘薄霧池塘生,朦朧隔岸花’的霧。」阿霧緩緩而清晰地吐出這句話來。

顧廷易的臉當時就白了,不可置信地睜大了雙眼看著阿霧。

想要認回前世的親人,是阿霧今生最大的執念。她沒想過什麼復仇,也沒想過什麼改變歷史,她唯一念念不忘的只有愛她、寵她、憐她的親人,珍惜再世為人的每一刻。只是若真能認回,阿霧也不知道會是對他們的負擔還是歡喜。

于福惠長公主,阿霧思來想去都找不到突破口,長公主對阿霧的愛,阿霧從不曾懷疑過,但她愛的究竟是她的骨血,還是阿霧這個人本身,阿霧簡直不願意去想這個答案。

于兩個哥哥則又淡了一層,阿霧拿不準他們會不會把自己當妖物拿去燒了。

但如今這個局面,阿霧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悲哀。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哪怕是二哥不願意相信自己,只怕也是忍不下心把自己當妖怪燒了的,所以,阿霧想要賭一賭,這簡直成了魔念。若賭贏了,今後幫助前世的親人避開「己酉之變」的把握就更大些了,若輸了,哪怕是死阿霧也無怨無悔,至少她努力了,盡力了。

何況如今這時機真不算差,贏面頗大。

當然這樣一番話說在顧廷易開口之前是最好的,最後也能免了彼此的尷尬。

「你怎麼知道這句詩?」這句詩還是當初阿霧出生的那個早晨,衛國公府的老國公,阿霧的祖父在得知長公主于兩子後又誕下一個閨女,心里高興隨口吟出的。

那時,阿霧是衛國公府出生的第一個孫女兒,何其金貴。長公主是在听了公公這句詩後為阿霧擇的小名。從此府里都喚她做阿霧,也算是賤名,才好養活,誰讓阿霧打小身子就嬌弱,闔府上下都奉長公主的意思喊她的小名,不稱姑娘。

雖說如此,但知道阿霧名字出處的人卻著實沒幾個。

阿霧苦笑了一下,「二哥,別說你不信,就是在我自己醒來的時候,我也不敢相信。」阿霧見顧廷易久久不說話,知道他一時接受不了,若換了自己,非親身經歷,只怕是絕不肯信的。阿霧已經做好了大費唇舌的準備。

但她卻沒料到,顧廷易在心里已經信了她五分。先不說別的,就理性分析而言,顧廷易不以為阿霧這樣騙自己有什麼好處。

若是想借機攀上衛國公府和長公主,顧廷易以為絕沒有這個必要,因為自己對她的一片心意,天日可表,做了長公主的兒媳婦難道還不比說這樣的謊話攀上來得牢實可靠?

若是想拒絕自己,也完全沒必要說這樣讓人匪夷所思的話。

何況,在第一次見到她,還是個小姑娘的時候,顧廷易就覺得她的背影像極了阿霧。後來他也打听了,當日在阿霧舊日居處,她能一口喊出「愛鵝」的名字,這個謎題一直盤旋在他的心里和愛鵝的心里不得解,但今日如果阿霧所說為真,那就完全可解了。

還有她的鴨圖,所有的一切都有了解答。

「為何不告訴母親?」顧廷易一下就問到了重點。

「二哥以為母親會信麼?」阿霧反問,一雙眼楮清澈見底,里面只有清明,毫無一絲心虛。

顧廷易又信了兩分,若是騙子,哪里能反問得如此理直氣壯,只怕早扯了一大堆開始解釋了。

「你的書櫃第三行第二列從左邊數第三本是什麼書?」顧廷易問道。

這可真是個怪問題,哪怕是將衛國公府里里外外調查了個遍的有心人,恐怕一時也查不到,阿霧那堪稱汗牛充棟的書房里第幾行第幾列有什麼書。

「是摩羅詩集。」阿霧是個書痴,打小愛讀書,別人送她什麼都不如送她讓她來得開心。她的每一本書都要放在固定的位置,每年曬書日都是親力親為,收書時也是自己踏著梯子一本一本的放,就是她的貼身丫頭都未必清楚每一本書放的地方。

顧廷易對《摩羅詩集》的印象深刻,也是因為這是他送給阿霧的。

至此,顧廷易再也找不到理由不信眼前的這位阿霧,就是他逝去的妹妹阿霧。

「難怪母親為你在大慈寺點的長明燈,一直沒熄,她也一直不信你已經走了。」顧廷易好半晌才找回了自己的聲音,喃喃地道。

「二哥。」阿霧淚流滿面,沒想到二哥居然這樣容易就信了自己,她一邊覺得安慰,一邊又覺得二哥也未免太沒有戒心了,以後少不得要多提點才好。

「阿霧。」顧廷易有些艱難地吐出這兩個字,將一腔心思盡數收藏。他也不知是喜是悲,喜的自然是妹妹阿霧沒死,悲的卻是難以啟齒的心事,虧得他還為了這件事同母親吵了鬧了還離家不回。

這個消息太過驚人,顧廷易一時整理不清頭緒也是理所應當的,但阿霧是他妹妹的事,看來是毋庸置疑了。

阿霧卻顧不得這個消息的驚人和二哥的煩亂情緒了,他們見面不容易,時間也不多,因而她挑了最要緊的先道︰「二哥,這回秋,音姐姐的馬出事兒,是和蕊縣主和何佩真做的,和蕊縣主品行有欠,你千萬別娶她。」

顧廷易心頭一跳,母親拒絕了他說的「阿霧」,跟自己提的就是和蕊。

「嗯。」

兩兄妹本來還有千言萬語要說,顧廷易還有諸多的疑慮,需要阿霧慢慢去化解,只可惜時不待人。外頭響起了榮的咳嗽聲。

「我該走了。」阿霧起身。

「那我們今後怎麼見面?」顧廷易也跟著起身問道。

阿霧想了片刻,便道︰「你若尋我,就去找東大街璀記的紫硯。」

顧廷易點了點頭。他先走出屋子,從禪房背後的矮牆閃了出去,阿霧這才整理了一下心情走出禪房。

「阿霧,你怎麼在這兒,可叫娘我好找。」崔氏出現在竹林前頭。

「我隨意逛逛,累了就在這兒歇了會兒。」阿霧表情坦然,崔氏倒不疑有他,領了她自往回走。

榮一路上朝阿霧擠眉弄眼,阿霧也只當沒看見。崔氏在此看見榮好像一點兒也不驚奇,大約兩人已經見過了。

行至寺門,恰好唐音也跟著她表嬸出來,兩家自然要打招呼。

唐音見了阿霧,就上來尋她,她是絲毫不知道榮在這後頭還約了顧廷易來的事,因而態度十分自然,阿霧本來有十分生氣,可見她坦坦蕩蕩,心里一想,就明白榮定然是沒告訴唐音的,不知者不罪,阿霧自然不能遷怒。

「音姐姐,真是好巧啊。」阿霧道。

「是啊,真沒想到今日你也來了大慈寺。」唐音配合地道,「起先踫見你家太太,我還問起你來了呢。」

這兩人演得天衣無縫,崔氏哪里能想到今日這大慈寺可發生了不少事情吶。

阿霧和唐音並肩走出寺門,等著馬夫將馬車駕過來,卻見遠遠的側邊一道木門「吱呀」一聲打開,走出兩個人來。

一位麻衣僧袍,須發皆白,乃陸地神仙般的人物,另一位則形如芝蘭玉樹,神如松竹傲雪,清雅絕倫,望之令人心儀,恨不能趨前一晤。

這一幕就像一幅水墨的訪僧遇仙圖,令觀者啞然唯有神往。

唐音幾乎是看痴了,口里喃喃道︰「也不知皇上最後會指一位什麼樣的祈王妃,依我看,他就不該成親,遠遠的皈依佛門才好,不能叫咱們這些凡人俗子沾身。」

阿霧看了看四皇子楚懋,又看了看唐音,心里驚呀,沒想到唐音還有這等眼力勁兒,誰也不會想到當初費盡心力才登基為帝的正元帝在他唯一的兒子十八歲大婚那年,會退位出家。而也正是那一刻,阿霧飄蕩的魂魄忽然被一股神力強行拽走,眼前一黑,再醒來就成了榮三老爺和崔氏的女兒啦。

「那是哪家的公子啊?」既不使力也不使心的崔氏一時沒認出人來,陡然一見如此出色的兒郎,作娘的心一下子就漏跳了兩下,腦子里已經盤算起他這樣的人物才配得上阿霧來著了。

唐音的表嬸可不是崔氏這樣的缺心眼兒,「瞧著像是四皇子。」

崔氏頓時就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蔫搭了。

當兩位太太並兩位姑娘,以及眾丫頭、婆子都痴痴地看著那幅畫時,畫中人仿佛也感受到了這些「熾熱」的目光,轉過了頭,但幾乎未做停留地又轉了回去。

這些人顯然都沒放在那位年輕的神仙人物的眼里。

作者有話要說︰阿霧的名字來得很美吧,媽自己靈感一動,想出來的詩呀。

「薄霧生池塘,朦朧隔岸花」,我咋覺得這樣美,這樣好呢,難道真的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同時為了慶祝一百章,媽將集中對在這一章超過25字的留言贈送積分,so,不要吝嗇你們的鮮花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