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物資汲取 第三章出發前的準備

第三章出發前的準備

銀川火車站位于金鳳區上海西路盡頭,實際上這里只是新站,在它的西邊屬于西夏區的範圍則還有一座老站。新老火車站,由地下通道相互連通形成一體。自整個銀川市城區的喪尸被清理殆盡收復後,這里也就想當然的成為了瓏海的勢力範圍。

在收復火車站後,瓏海基地收獲了兩列火車外加三個火車頭,各種車廂總共九十五節。同時,從寧夏境內四處收集來的,各種運煤、貨物車皮和火車牽引頭,有近三千多節和數十個。從銀川市到北京,鐵路走南線包蘭、京包兩條線,全長大約1335公里,這一條線路在方案制定的時候,大家都感覺相對安全一些。至于公路,全程高速的話大約是1185公里。基本和鐵路線是並駕齊驅,到時候也可以相互照應。兩條線路的行進時間上,大概耗時十二至十四個小時。

綿延上千公里的路程,如果全部利用汽車走的話,顯然有些不實際。畢竟這一次,瓏海救援承德基地的方案敲定後。出動的部隊數量是十六萬四千人。再者,承德基地那邊的幸存者人數也是超過了兩千萬,到時候單單只是憑借車輛來運輸,當然也是有些夸張。所以,火車的使用是必然的結果。

為了使得所有收集回來的火車頭和車廂利用最大化,瓏海基地的技術工作人員,將所有火車車皮全部進行了改造加裝。最終,形成了雙車頭超過三百節車廂的十列火車。所有車廂都是上下兩層,甚至必要的時候,車頂都可以利用上。

同時,如果沿途有新的車廂加入時,也可以並列進去。當然了,在火車車皮改造加裝的過程中。火車頭也運用了新技術,進行了檢修和改造,使其最大牽引可以達到,六百節車廂滿載的情況下,依舊能搞保持均速一百五十公里每小時和高速兩百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當然了,因為車廂節數的增加,為了安全,速度相對來說肯定是會慢上一些的。兩個火車頭帶動六百節車廂保持正常時速,如果沿途再並入一些,如此的長度已經是比較駭人听聞了,而且行駛過快,肯定也是非常不安全的。

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新年前半個月,就已經緊張展開。直到劉毅與帝摯見面回來閉門五天後,這些工作也才不過是剛剛完成。

這次出動的十六萬人中,常規師七個十四萬人,龍衛戰師兩萬人,親衛隊四千人。七個師十四萬人都將會在包頭、大同及張家口三個點設立接應點。每個點所滯留的人員,至少會預留一個師進行接應,如果情況不好,還會視情況增加。總之,每個接應點就相當于前進部隊的後方基地,那是絕對要安全的。為此,劉毅在每一個點,還專門留下了十萬喪尸體精英部隊,每只部隊都有一只藍階一級,四只棕階五級的異變體存在。他們的任務就是,收服當地所出現的喪尸體和接應點的外圍安保工作。

因為有了未來兩千多萬人口的增加,當這些人到來之際,勢必會使瓏海的負擔大增。因此在部隊整頓出發階段,瓏海基地的二號工程也已經逐步展開。

如今,瓏海主基地長寬是四乘五公里,面積二十平方公里,一共上下六層結構。而在主基地十公里外的周邊範圍,又有一道長寬二十四、二十五公里的城牆。至此,整個以瓏海主基地為中心,整體覆蓋面積為六百平方公里,涵蓋了銀川市城區以南望遠和永寧等大部分地區。這一片地方整個的被瓏海以城牆圈在了一起,成為瓏海基地的安全勢力範圍。

六百平方公里的範圍,以瓏海主基地為中心,西側半邊因其靠近賀蘭山,海拔較高,原本的土地又不適于生產種植。所以,在年前最終瓏海高層的會議中決定,在其地下進行種植區的建設。屆時,整個種植區的規模將是長二十公里,寬十公里,依舊是地下五層結構,建設規格完全和瓏海主基地的模式一樣。建成後,這里將完全屬于種植區域,為基地現有人口和以後新增人口提供食物。

與此同時,在主基地東、南兩個方向的重工業區也最終實行聯通,西側取消劃歸種植區。待建成後,再進行區域劃分,形成重工業區和輕工業區。科研部那邊,也會在左右兩側進行擴建,到時候的科研部,也會分成諸多的區域。如,研究區域、生活區域、實驗區域以及制造區域。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瓏海主基地地下城的部分,最後會被一個地下建築群給環繞其中,仿佛一個環一樣被套在里面。

原本當初建設之時,劉毅就曾經考慮過會如此。不過那時候,許多瓏海高層都覺得人口並不會那麼多,規模拉的太大完全沒有必要。而且,還浪費太多的物資資源,要知道,瓏海地下設施那可是全合金金屬建設的。不過隨著救援計劃的確定與即將展開,諸多的問題也是接憧而來,使得瓏海高層必須重新考慮。好在建設初期雖然沒有實行大刀闊斧的建設,可預留地卻留了出來。再加上,建設部如今各方面的施工人員已經成熟,諸多設備的掌握運用也已經完善。整個工程無非就是繼續挖坑、填坑的動作,時間上實際也花費不了多長,有一個月已經足夠。畢竟,拋開軍隊不說,瓏海基地現在可還有著七十多萬的人口。這麼多人,總要找些事情來做不能閑著不是。

地下建築如此重新規劃後,地面上,主基地的東側一半區域,大多數都是適合種植區域,年過完之後,這里的土地將繼續進行改造。主要是後續的澆灌管道的鋪設,種植區域的劃分和機械設備的增添。總之在春耕之時,一切將會被完全安排妥當。還有那城牆之外早先被當成野地的種植區域。也會由近及遠的安排人力進行適量的整頓,以待春耕的到來。

因為地下種植區域和工業區域的單獨開拓,原有主基地地下城的四五層,到時候也會被進行改造。四層最終會像二三層一樣,被改造成居住區和商業區。五層最終卻被改造成了一個大型的休閑場所,這里將會被整體建設成一座大型公園,四周「海洋」包裹,各種景色,游樂園建築分布其間。到時候,專門作為供地下城市民休息娛樂之用。一切安排妥當後,劉毅相信,當他再次回歸之際,整個瓏海將會又是一副新的景象。

最後階段,面對承德基地那邊的兩千多萬人口,全部遷移過來的安置問題,也是需要解決的。這一問題一經提出,也使得所有人都比較犯難。畢竟,整個瓏海如果建設改造完成,雖說地面上再增設一部分建築,也可以完全容納那麼多人口。可是,整個瓏海的建設始終是大家一手建造起來。而那些人來了之後,不僅要供給他們食物及生活用度,同時還要將辛辛苦苦建造的瓏海基地讓出大部分來給那給那些人住,怎麼都有些鳩佔鵲巢的意味。

包括王輝、趙亮等前政府高官也都是如此的念頭,更何況是那些瓏海的普通市民。最終,劉毅決定,做一次民意調查,結果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持反對意見。大致的意向就是,「我們可以給他們提供食物,遇到危機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進入進行避難,提供安全。但是,想要直接入住瓏海,則是萬萬不能。」面對如此境況,瓏海高層最終決議,當承德基地的人口全部遷移過來後,整個瓏海基地以北,涵蓋整個銀川市城區的範圍劃歸給他們。在其入住建設期間,瓏海政府可以為其提供各項基本生活物資。直到他們恢復生產,達到自給自足後停止。

實際上,劉毅對那種鳩佔鵲巢的做法,心里也是有所抵制。回顧危機前政府那種「大義論」,也是最讓他反感。危機前,不管是拆遷,還是其它,一遇到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就會將這「大義論」搬出。正是所謂的,國建建設為重的話語,被那些政府人員不停的念叨。有時候,劉毅真想問一句,「國家到底給予了老百姓什麼?高房價?高消費?亂收費?低工資?還是什麼?」當然,那時候的劉毅不過就是一個普通小市民而已,人微言輕,說話屁用不頂。不過話又說回來,政府是政府,老百姓是老百姓,許多理念不能一概而論。

再者說,那兩千萬人口中,絕大多數還是平民,救援還是需要的;物資的供給還是需要提供的;遷移過來後,前期的庇護也都還是要做的。但是,要想一來就大大咧咧的入住瓏海,那就做夢去吧

基地2014年的規劃完畢,而劉毅他們的出發準備也已完成。還是以前的模式,劉毅率領龍衛部隊和親衛隊先行驅車,由高速公路進發。而解峰,則是率領七個師隨後由鐵路公路雙線挺進。按照預定好的三個點,逐個進行清理布防。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