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三章 中央考察組(一)

五月的皖南市極不平靜,這種焦躁和激情涌動的情緒應該說是從年前就一直在持續,往更遠里說是從皖南市開始變革時那一刻起就已經在醞釀這場風暴了,這種情緒似乎隨著時間進入六月之後開始變得更加躁動起來。請記住本站的網址︰n。

六月初的皖南市似乎並不是雨季,興許是天氣都偏向于趕場,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令人容易躁動的也是很有活力的季節。

隨著季家的消息漸漸落幕,皖南市再次掀起了關于城市升級的大討論,但是隨著市委市政府下發的有關通知之後,這種討論卻是漸漸暗淡了下來,更多地轉換到了行動中去。

這種消散或者說安靜下來的討論,實質性的原因就是在六月份時,中央將會成立一支由各部門的人員組成的考察小組到皖南進行考察。

而考察的結果將會直接決定皖南市最終能否升級成功,這一個有些令人忐忑的消息自從得到驗證的那一刻起,就在整個皖南市掀起了一場有關「做文明市民,共建皖南市」的浪潮。

人們的激情似乎在這個季節被充分調動了起來,在街上你可以隨處可見又市民在義務宣傳關于皖南市建設的情況,大大小小的宣傳小組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里出現。

居民們自發成立的衛生小組到處查看著城市的衛生情況,即使是古稀老者都會不辭勞苦地上街拾取垃圾,整座城市就像是一夜之間轉換了面貌。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在這個時節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到整座城市的前途。

在五月末梢的時候,一支由中央各個部門的業內人員以及相關單位的研究人員和學者。包括銀行在內的各大單位和中央直屬的主要媒體的新聞記者在內的龐大隊伍抵達皖南市。

與之前的慣例不同的是,此次考察組的成員似乎並沒有刻意隱藏行蹤,從人員的選拔到小組的形成,以及出發和抵達的日子都全程由小組中的新聞工作者記錄下來了。

為了保證結果的真實性和公正性,這次隨性的記者除了中央媒體的記者意外,還邀請了全國各大地方媒體的記者和港島相關電視台的資深記者通行,可以說算得上是聲勢浩大。

在江南省省委省政府相關人員的陪同下,中央觀察小組所有成員都沒有在寧西市停留而是徑直趕往了皖南市。在此次巡查之前,其實國家已經對媒體進行了正式的公布。

皖南市作為中央新一輪經濟政策的中心點,是否設立直轄市將會成為本世紀末國內最為重大的決定,這個決定不僅僅影響到我國中部沿江經濟走廊是否能夠順利實現,更關乎國家整體經濟能否迎來改革開放後的新一輪發展**。

在另外一個時空中,其實國家在新世紀初的時候是選擇了另外一個經濟政策,那就是充分放開房地產市場。結果很明顯,國家經濟直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飛躍,但是結果也很不理想。

在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結束的時候,國內各大城市的房價不斷高漲,人民甚至無法承受住超高房價帶來的壓力,結果整體的經濟都面臨著極為嚴峻的轉型形勢。在新一輪的國家改革中,經濟改革成為了迫不及待的緊要事情。

在西方經濟學中,需求一直是經濟的主要推動力,沒有市場需求經濟就很難增長,隨著國家經濟的逐漸深化發展。需求愈來愈大,但是在另外一個時空中卻沒有將正確的需求方向豎立起來。反而在奢侈品以及一些並不是積極地需求慣例上深化了。

這就導致經濟的畸形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固定資產的投資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房產上的巨額投資,國家直接壟斷了土地,大幅度的房價攀升給無數下層人民帶來了恐怖的生活壓力。

在經歷過這一切的不平衡發展後,張真一在那份很簡短的計劃書中,直接修改了這樣的歷史進程,反而從轉型的角度出發,在國內建立新一個經濟走廊,以皖南為契機直接在內部擴大需求和投資,但是這種投資卻屬于以微世集團為中心的科技型投資。

他其實已經計算過,以他目前掌握的資源來講,如果在未來進行投資和商業擴張的話,整個皖南市擁有的或者說微世集團旗下擁有的科技型產業將會直接帶動超過數萬億元的產業鏈,這個鏈條還不包括間接產生的價值。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機會用得好的話,那麼說不定在新一輪的房產市場開闢之前,國家的經濟就能夠跨越到世界銀行規定的那個水平,然後再進行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小城鎮化的改造,再緩慢褪盡房產市場改革的話,恐怕整體的情況會好得多。

盡管想的很美好,但是實際情況卻要嚴峻得多,張真一能否順利狙擊美國的科技股份至關重要,而皖南市能否成功升級為國內的第五大直轄市也成為了整個話題的中心,所有的人都在期待這個結果。

「老板,國內的新聞您看過沒有,咱們皖南市即將接受中央巡視組的考察,這將直接決定皖南市知否能夠升級。」

「是啊,老板,要不您開個新聞發布會,支持一下咱們市里?我看市委劉書記和市政府的林市長肯定特別希望這樣。」

「咱們皖南市要是成為直轄市,我看不出十年就能超過滬城。」

「什麼頭腦,就這還要十年嗎?我看五年就行了,也不看看皖南是誰建造的,滬城有微世集團嗎?」

在倫敦陳麗蓉的那棟別墅樓中,張真一身邊已經圍了好幾個公司的員工,他們討論的話題同樣是這個事情,但是張真一並沒有發表意見,他知道這件事情其實中央已經有了定論了,現在進行巡視只不過是在堵住悠悠眾口而已,國內的輿論壓力和民情壓力都需要一個借口。

不管是自己的那本小冊子起到了作用還是自己的出現改變了另外一個時空中原有的計劃,無論如何,皖南市已經成為國內一顆必不可少的經濟重鎮,即使是深市,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都會為皖南市超越,張真一有足夠的自信。

現在所欠缺的就是美國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已。

此刻在國內,江南省,皖南市。

在省委的通知下發之前,劉雲清和林曉梅並不知道中央巡視小組會直接來到皖南市,而不是經過寧西稍作休息,至少這件事情也要跟省委的領導和省里的主要領導們進行交流的,但是很明顯,這件事情似乎中央已經打定主意要甩開皖南市所在的省,江南省政府了。

盡管外界對此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似乎省委書記張金龍已經看明白了這一點,而且看的尤為透徹,他不但沒有如同外界猜測的那樣朝中央發飆,而且極為旗幟鮮明地表達了省委的意見,以及江南省政府對此事的態度,那就是歡迎中央的同志們對皖南市進行考察,而且希望皖南市能夠禁受得住最為嚴格的考核,一句成為國內的第五大直轄市,為江南省爭光。

這一消息一經媒體披露之後,頓時整個新聞媒體界的相關人士都驚呆了,江南省的領導難道都是腦袋被驢踢了麼?竟然做出這種很奇葩的決議,不僅僅沒有反對這件事情,而且隱隱還有一絲支持的意味在里面。

這在一方面是否能夠說明,在還沒有月兌離出去的時候,其實皖南市的領導跟江南省的領導班子有著矛盾呢,各種猜測眾說紛紜,但是不管是省里的領導還是皖南市的人民群眾,都對此表示了沉默。

似乎他們已經認同了媒體的說法,這讓人有些弄不明白,不過有部分人士卻看得極為透徹,江南省這是在提前拉關系啊。

「曉梅市長,省里張書記打電話來通知我們不必對中央的巡視小組特殊對待,你怎麼看這件事情,據省委的同志講,現在他們已經進入皖南市地界了,不過不會直接來到我們市委市政府,而是會先在市里各處走走。」

在皖南市委辦公會議室中,劉雲清和林曉梅對視了一眼,劉雲清心中很有些興奮,即使他一貫沉穩但是也壓抑不住這種心情,畢竟為官數十載,不僅僅是為了給國家給人民做更大的貢獻,自身在價值上的追求也是極為重要的誘因。

正值中年的劉雲清如今對自己在政治一途上的前途越發的慎重,他重視這樣一份機遇,同樣也極為看重自己能夠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什麼。

由于皖南市是副部級城市,所以林曉梅和劉雲清作為黨委和政府的一把手,其實在級別上是相當的,也就是副部級,如果皖南市真的能夠升格為直轄市的話,恐怕劉雲清即使不能夠成為局委級別的書記的話,恐怕也會更上一層樓,直接成為部級高官。

這種政治上的巨大誘惑可以說幾乎很少有人能夠把持得住,即使是當初的那些國家核心領導人們,在某一個階段的時候也會為了政治生涯中的一個進展而感到萬分喜悅。

「書記,我這件事情既然省里以及這麼通知我們了那我們就裝作不知道吧,即使他們知道我們皖南市是刻意這樣的,我們也無所謂,中央巡視組如果有意要找到一些什麼,即使我們千方百計隱藏的話恐怕也藏不了的。

林曉梅在這一點上卻看得比劉雲清要清楚一些。(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