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四章 總理來了!

「劉書記,林書記,要不您二位先回車里休息一會,這才七點半,起碼還有一個小時他們才會到。請記住本站的網址︰n。」

李江華看著身前的兩位領導,不由地勸說道。

李江華原本是要上任皖南市的市長一職,但是由于資歷不夠,所以仍舊擔任著常務副市長的職務,由于皖南由原本的縣升級為副廳級城市,常務副市長這樣一個正處級的職位,放到李江華不過四十左右的年紀上,他已經算是年輕有為了。

所有人都知道,這次皖南市肯定會再次發生一個非常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不僅僅對整個皖南地區來說,甚至是徽州市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甚至即將對整個江南省的格局都要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這些影響不僅僅政治格局的觸動,更會在經濟文化等一切方面產生翻天覆地的作用。

當年滬城新區的開發,帶動了整個周邊地區的高速發展,皖南市在環湖新區進行開發以後,即使不會產生那樣巨大的影響,恐怕也會形成一個嶄新的環湖經濟走廊。

這種影響不僅僅是地區那麼簡單。

一個副部級城市的誕生,在組織人事上,首先就會有大批的領導崗位誕生,其次同樣會有大批的資源進行重新劃撥,但是這時候還沒有人知道這些東西其實已經跟他們沒有任何關系了。

這次中央在跟佳樂福集團談判的內容中,就包括了人事任命和中央資源支持的環節,盡管張真一無權干涉人事權,但是卻有建議權。

早在回到皖南的時候,中央便已經火速將他入黨,並且已經吸收進了中央參謀人才的隊伍中。

也就是說這家伙現在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領著國家津貼的人才了。只不過這里面的隱秘性非常強而已。

根據他的建議,中央這次將會圍繞皖南地區進行一**範圍的設計,這其實是張真一根據後世的經濟格局做出的建議,無非就是直接對小範圍的地域進行拆分和吸收,不會影響大局。

在前世,這是經過了無數專家進行論證的方案。自然不會有什麼重大的偏頗,對于這個在這個時空毫無顧慮地被刻上了張真一名字的天才般的計劃,中央的幾位首長感到非常滿意。

他們其實已經猜到這小子會出難題,但是沒有人猜到竟然會是這麼大一個難題。

正值四月末。

皖南市通往徽州的高速公路口,車輛來來往往,告訴發展階段的共和國,交通顯得無比繁忙,來往路過的司機師傅都很詫異地看著高速口上堆滿的小車。

對于這個剛剛興起的城市,其實很多路過的人都知道。其名氣之大,絲毫不亞于佳樂福集團,緣由就是佳樂福集團的總部即將正式落戶在這個被眾山環繞的城市。

他們看到這些車都是皖南市主要領導的車子,今天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日子,林曉梅並沒有勒令他們回去,反而將市委和市政府兩套班子的人馬全部都叫了過來。

這是一個屬于皖南市人民的特殊日子。

因為圍繞佳樂福集團對皖南進行全面投資個建設的談判小組今天即將抵達皖南縣。

此次談判小組的組長正是由政務院的張副總理親自掛帥,副組長是江南省省委書記張金龍同志,小組成員包括了國家政務院各部門的相關人員。但是在之前公布的名單中,幾乎是出人意料之外地看到了兩個人的名字。

一時之間。幾乎所有的人都意識到了這兩個人即將出任新成立的皖南市的一二把手。

這兩個名字正是劉雲清和林曉梅。

幾乎所有認識他們的人都在感嘆這兩個人的好運氣,尤其是林曉梅,竟然火速般地被任命為徽州市委常委,等于將她的級別提高到了廳局級的位置。

對于這樣的安排中央其實也很無奈,但是沒辦法林曉梅同志是最為適合的人選,除此之外。他們找不出任何一個比她更了解皖南情況的領導。

兩人中,劉雲清擔任徽州市委書記已經滿了一年多,他的資歷盡管沒有問題,但是年紀卻非常惹眼,一個四十幾歲甚至比林曉梅還年輕一歲的年輕干部即將出任副部級城市的一把手。這在共和國的歷史上是極其罕見的。

處于風口浪尖的劉雲清絲毫沒有被種種情況所影響,其實在劉雲清心中,他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經過。

對那個幾乎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年輕人,劉雲清有一種說不出的信任感,從第一次見到張真一開始,他便知道這個年輕人會做出不小的成績,但是沒有料到竟然會達到這種地步。

在早先趕赴皖南地區之前,他已經接到了一位在政務院中工作的好友的電話,正是張真一在政務院當著國家首長的面提出了要他上任新建的皖南市委書記一職的要求。

劉雲清比任何人都清楚張真一的想法,但是他同樣知道國家這次如此大手筆的原因,恐怕這個市委書記的位子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好坐啊。

倒是林曉梅,人生際遇,盡在其中啊!

有多少女人能在自己四十五歲的時候成為副部級的高官,即使是林曉梅自己都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達到如此高度。

「來了來了!」

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陽光有些刺眼,林曉梅抬起手腕看了看那支已經不知道戴了多少年的上海牌手表,上面的指針正好指向了八點的方向。

每當她看到這塊表的時候,總會想起當年自己成為一個政府工作人員時,自己的父親對自己說過的那句話。

「這一輩子不求做多高的官,但是你一定要記住爸爸的話︰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一定要記得自己的身份,那就是你只不過是兩個老農民的女兒。」

是啊,自己這一生,多虧了父親的這一句話。一直走到了現在,受過多少委屈,走過多少彎路,有過多少艱辛,但是自己都熬過來了。

她有時候也會想,那個總喜歡喊自己林阿姨的年輕人是不是就是自己的幸運星。

看著不遠處正在通過出口收費站的一溜十幾輛黑色的小車。林曉梅和劉雲清正想帶人上前迎接,不了一個似乎有些熟悉的中年男子已經下車跑了過來。

劉雲清一眼就認出那個人正是省委的張副主任,現在應該叫張主任了。

「張主任,您這是?」

這個中年男子赫然就是當初張真一道省委找兩位領導的時候踫到的那個辦公廳副主任,不過現在已經上任主任一職了。

「原來是雲清同志啊,還有林曉梅同志呢,你們趕緊上車帶路,直接去佳樂福集團張總的家里,人不要太多。就你們兩個就行了。」

劉雲清听到這麼個奇怪的要求立馬就明白了過來,看來這次中央是想給自己等人一個下馬威啊。

恐怕這是在告訴某些人,皖南張家是中央看好的意思了,看來張真一那小子這次出血不少啊。

劉雲清隨即立刻做出了決定,讓眾人上車趕回縣里,他則讓林曉梅跟著上了自己的車往前南城區駛去,經過了一年多的高強度施工,張家早就已經搬到了那座新建的莊園中去了。

當初這座莊園建成的時候還在當時還是皖南縣的市民中掀起了一陣熱潮。大部分人都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房子。

即使是來張家做過一次客的劉雲清也不得不贊嘆張真一那小子的心思,也不知道他是哪里听來的有關這房子都是張真一設計的事情。

車輛緩緩啟動後。那邊的收費站上的車輛也已經紛紛開動了,劉雲清似乎已經從後視鏡中看到了那個收費的年輕服務員跟張副總握手的樣子。

皖南從來沒有這麼大的領導來過!

張副總理來皖南了!

車隊還沒有回去的時候,不知道是誰已經在市區傳播開了這條消息,頓時整個城區的居民都沸騰了。

盡管他們已經在前幾天知曉了那條令無數皖南人都極為興奮的消息,隨後的好消息更是一個接著一個。

而且新聞上已經播放了,張副總理即將率領談判小組趕赴皖南與佳樂福集團的董事局和高層進行為期五天的談判。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將會參觀皖南市的市政和張家嶺環湖新區的建設情況。

這對于從來沒有見過國家領導人的皖南人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驚喜,這不僅僅是一件極具政治意義的事情,而且也說明了新聞報道的是事實。中央真的批準了佳樂福集團建設環湖經濟特區的要求。

「張副總理來皖南了,你知道嗎?」

「真的假的?不是騙人的吧!」

「快走快走,我們快去路上等!」

「听說會直接去張家,我們趕緊去南站看看!」

一時之間,幾乎得知消息的市民都往高速下來的那一條主干道和張家莊園涌了過去。

「劉書記,您看,前面已經被人堵起來了,要不要打電話給公安局的通知來維護秩序!」

劉雲清聞言皺了皺眉頭!

「不用了,這次張副總理來我們皖南是要親眼看看我們皖南的建設情況,皖南的人民是歡迎張副總理,維護什麼秩序!」

那個說話的秘書聞言頓時有些窘迫,不過劉雲清卻沒有責怪他,秘書也不過是按照常理思考,沒有錯誤,但是這一次是特殊情況,這是中央的主要領導第一次來皖南地區視察,一定要給中央信心,也給皖南人民信心,他們是有能力建設好皖南的。

此刻,在車隊的中央,一輛銀灰色的中巴車中,張副總理正一臉笑意地看著窗外的街道,坐在他身邊的正是省委書記張金龍和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

年輕人正是張真一。

「張副總理,您看我們皖南市的建設怎麼樣?」

張真一看著已經大變樣的皖南街道,內心不由得有些興奮。

「只觀一處不足以窺全貌!」

「您老這是要挑刺吧,我們皖南市從建設以來可是不足十年,而且完全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建設,完全沒有依靠中央和省里的財政支持,當然也離不開中央和省里的好政策。」

「哈哈哈,有你這個大財主在,可比中央的支持要好得多!」

張金龍看著那個一臉笑容地跟著張副總理相談甚歡的年輕人,心里不由地叫起好來。

後生可畏,此子當真是人中龍鳳啊!

「張副總理,我看張大財主今天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哈哈哈,金龍同志這句話說得好啊,真一啊,你這次的決定其實中央完全沒有考慮到,即使是戴總和總書記也沒有想到你會來這麼一招。

不過啊,你小子這腦袋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這麼一個主意都被你想出來了,而且誘惑力很大啊,讓中央都無法拒絕,也堵住了某些人的口!」

「兩位張伯伯,不瞞您二位,我有苦難言啊,當初d爺爺告訴我要拆分佳樂福集團的時候,我便料到了會有這麼一天,我早就想過要在皖南建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我的目標是要跟首都的那個遠去打擂台,建設中國的 谷。」

「哈哈哈,好小子,有志氣!」

透過車窗,張真一看著不遠處整齊的街道和已經漸漸擁擠的人群,眼里不由得便迷糊了起來。

中國的 谷,呵呵!,(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