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一十七章 朝堂上的爭吵。

眼下的清國,雖然沒有後世子孫為了集中權力而設立的南書房、軍機處等皇帝私人的秘書顧問機構,更沒有接受明朝的內閣制度,但是,他們的軍國大政卻也有一個強力而有效的機構在運轉,將統治者的意志傳達到全軍,並且堅定不移的去落實。

這個機構,就是眼下位于皇家東苑內的洪慶宮。

現在,這里是大清攝政王府。

如今,這座位于位于東城南池子大街路東胡同內的王府,在歷史的煙雲之中早已失去了當年最高權力中心的風采。多爾袞死後,他生前的爵位封號待遇盡數被剝奪,這座建築也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改建成喇嘛廟,俗稱瑪噶喇廟,專門供奉大黑天神。

大黑天(梵語︰Mahakala,藏語︰Gonpo)又意譯為大黑、大時、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譯為摩訶迦羅、莫訶哥羅、瑪哈嘎拉等名稱。藏傳佛教認為大黑天是毗盧遮那佛(梵語︰Vairoamparnangzhe,或稱為大日如來)降魔時呈現出的忿怒相。十三世紀開始,蒙古人開始把大黑天當作軍神,八思巴造了一尊給忽必烈親自開光,保佑蒙古打敗南宋。元亡後,帶回漠北,直到林丹汗時代。之後到了皇太極手中,置實勝寺供養。

攝政睿親王府改成了瑪哈噶喇廟,倒也是恰如其分。

如果沒有多爾袞入關之後采取的各種措施,只怕八旗也只是進關大肆劫掠一番,頂多是像歷史上的金國一樣,在淮河以北建立政權。

今天,正值議事之日。北京城內有資格參加攝政王府議事的八旗王爺貝勒,大臣將領,紛紛在攝政王府門前集合魚貫而入。

卻不想,在王府的二門內,赫然樹立著豫親王多鐸的織金龍 ,院子里更是站立在數百名瓖白旗滿洲的白甲兵。這些從前線歸來的精銳士卒,看得這些大臣勛貴們內心不由得有些忐忑了。

範文程索尼等人內心之中第一個想法,就是自己在下面暗中聯絡串聯,事機不密,走漏了風聲,為多爾袞所查知。所以,多爾袞調多鐸回京,相助他在京城之中大開殺戒。

「難道,今天這里就是我們的左金吾衛衙門了?」

範文程內心之中閃過了無數個在歷史上出現的血腥政變場面,不知道為何,他總是想到了唐文宗時代的宦官與大臣之間大肆屠戮的甘露之變。

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歲的唐文宗不甘為宦官控制,和李訓、鄭注策劃誅殺宦官。奪回皇帝喪失的權力。11月21日,唐文宗御臨紫宸殿。百官列班站定後,左金吾衛大將軍韓約不按規定報告平安,奏稱︰「左金吾衙門後院的石榴樹上,昨晚發現有甘露降臨,這是祥瑞的征兆,昨晚我已通過守衛宮門的宦官向皇上報告。」于是,行舞蹈禮,再次下拜稱賀,宰相也率領百官向唐文宗祝賀。李訓、舒元輿乘機勸唐文宗親自前往觀看,以便承受上天賜予的祥瑞。唐文宗企圖以觀露為名,將宦官頭目仇士良騙至禁衛軍的後院欲斬殺,被仇士良發覺,雙方激烈戰斗,結果李訓、王涯、賈餗、舒元輿、王璠、郭行余、羅立言、李孝本、韓約等朝廷重要官員被宦官殺死,其家人也受到牽連而滅門,在這次事變後受株連被殺的一千多人。史稱「甘露之變」。

但是,會議開始後,這些心懷鬼胎的人們才勉強將一塊石頭放回到了肚子里。多鐸回北京,卻不是相助攝政王二哥發動政變的,而是回來催要糧草補給的。

原本按照計劃,是曹振彥帶人回京催辦糧草軍餉火藥。但是,多鐸的一個幕僚卻給多鐸提了一個不同的建議︰「王爺,此事不妥。曹覺羅固然是戰功赫赫,眾人矚目,但是他回京要面對的人,那個不是身份顯貴?憑他的身份,壓住漢官和一般的奴才倒是沒啥問題,但是若是對付一些八旗的老資格,恐怕就力有不逮。所以,學生斗膽建議王爺親自回京,以免曹覺羅難以完成使命。」

多鐸這人雖然有個荒唐王爺的說法,但是腦子卻是相當的聰明,可謂是一點就通。否則,也不會在黃太吉那麼嚴厲刻薄的皇帝面前,能夠保全自己,同時保全自己的強大雄厚實力了。經過一番權衡之後,他決定還是自己親自回京。另外,為了保險起見,沒有安排龐大的護送隊伍,而是盡量輕裝簡從僅帶著千余名精銳騎兵前往。

將軍務向阿濟格、曹振彥等人進行了移交之後,多鐸便起身。

一路無話,多鐸從前線一路狂奔來到京城,結果在入城的時候卻接到多爾袞的指示,讓他先去洪慶宮的攝政王府一敘。

等見到了多爾袞,多鐸卻愣住了,按說此時的多爾袞,也算是標準的權傾天下,可是,在他臉上卻看不到任何威嚴或者欣喜。眼光所過之處,不是蒼白的虎須頭發,就是滿臉的倦容,還有潛藏在面容背後深深的憂慮。

而且多爾袞似乎半點客套的意思都沒有,甚至沒等多鐸請安,就急沖沖的問︰「十五弟,前線情形如何?「

多鐸見多爾袞如此急迫,也就沒有再顧得禮數周全,嘆了口氣說︰」二哥,不瞞你,情形不好,打了幾次仗,都是以敗仗結束,咱們敗的非常慘。「

多爾袞連忙問具體的情況,多鐸慘然道︰「原本以來李華宇小兒不過是紈褲子弟,靠著父輩余蔭才有了今日,必然不善用兵,我身邊有兩白旗精銳,加上打敗過李華梅的曹振彥,還有陳板大新制的火器抬槍,就算打不贏,也輸不了。結果……唉!」

多鐸長嘆了一聲,好半天後才接著說︰「他媽了個巴子的南蠻子不按套路出牌,火器對射我們倒是賺了便宜,可是人家牙一咬心一橫,上了刺刀直接硬撞,結果我們的奴才就頂不住了,讓人追得四散奔逃。而且我還得給奴才們說句公道話,他們真是好樣的。關鍵時刻,曹振彥拼死組織方陣反擊,後來又組織人防守壕塹,郭定北雖然後來怯陣逃跑,但是在此之前,他一路拼殺,也確實為我們爭取了時間。要不然的話,只怕二哥你就再也見不著我了。」

「後來我們從被俘的南蠻口中得知,李家這位大公子,從來就是以冒著炮火鉛彈白刃突擊聞名。此人在李家的地位,便是以刺刀突擊,率領數千蠻兵,硬是冒著鄭芝龍的密集炮火連續奪下了他三座炮台,逼得鄭芝龍不得不棄城逃走!二哥您想想看,有這樣的瘋子統帥,下面又怎麼會不瘋狂?!」

「李家的這些子女,硬是一個個都是扎手的很!」听完了弟弟多鐸對李華宇的描述,又想起了當年在塔山時同李華梅那一次次驚心動魄的血戰,多爾袞猶自感覺自己後背一陣陣冒出冷汗。

多爾袞又問了一些細節,算是把整場戰斗了解的差不多了。听完了多鐸的敘述,他的眉毛幾乎擰在了了一起,炮火比塔山時還要密集,排槍射擊,手榴彈,刺刀突擊,諸多戰術層出不窮,餃接緊密。這個李華宇,果然不好對付!不過不管有多不好對付,總得繼續對付,所以多爾袞安慰多鐸道:「十五弟你也不必太難過,勝敗兵家常事,野戰咱們打不過,大不了就用奇兵偷襲李華宇的糧道,到時候沒有糧秣,我看李華宇怎麼打。」

多鐸听了這話卻笑了起來,只不過笑得比哭都難看,他苦笑著說︰「我的好二哥哎,你怎麼這麼天真,你當我沒干過啊?干了,沒用。這小子也不知道從哪找的民工,在運河修了一道長牆,上面還有兵丁防守。咱的人去了,挨了一通火銃狼狽而逃。我要是但凡有點辦法,我回來干嘛?這次我回來,就是轉告你曹振彥這個奴才的計謀。他認為,南蠻悍勇不畏死,白刃肉搏強悍無比,唯有結硬寨打呆仗連環布陣連綿不絕的發揮火力才可抵消南蠻武勇。我軍野戰打不贏李華宇,唯一有一線生機的辦法,就是結硬寨打呆仗,用陣地消耗的辦法拖垮李華宇。曹振彥認為,李華宇遠道而來,補給艱難,並且後方不穩,只要我們能堅持半年,肯定能贏。」

結果多鐸說完這些話,輪到多爾袞苦笑了,他走了過來輕輕拍了拍多鐸的肩膀說︰「兄弟,還等半年?只怕是現在北京城里的人,連三天都不想讓你我兄弟活了。」

多鐸一听霍然而起,他眼露凶光,瞪著多爾袞厲聲喝道︰「二哥,誰想造反,兄弟我立刻帶人插了他。」

多爾袞苦笑了一下說︰「殺?你殺得過來嗎?這些人有過去的兩黃旗、正藍旗,現在的正紅兩白,有投降的漢官,有買賣商人,還有這滿京城的百姓。別說你殺不完,就算是能殺完,我們殺完了怎麼辦?難道等李守漢再來一個偷襲盛京,我們再等佛庫倫女神施法救我們?」

一番話說的多鐸沉默不語,多爾袞又說︰「兄弟,你也看到了,你二哥我最近是形容憔悴,日子比當初在死胖子身邊還難過。但是,再難過,這日子也得過,李守漢也得打。明日朝會,想必一心想讓你我兄弟死的人會一起跳出來,到時候你得好好跟二哥我配合一下,打一打他們的囂張氣焰,至少讓他們不反對繼續打下去。當然了,就算是不能達成也沒關系,要準備的糧草火藥我早就給你準備好了,你回去的時候順便押送一下就好了。」

今日的議事,便在君臣主子奴才各懷心月復事的氛圍當中開始了。

多爾袞指了指坐在自己下首的多鐸,「大將軍昨日抵達京城,為的便是前線的糧草軍餉軍器火藥等事前來。今日之事,朕便是召集爾等來一道商議一下,如何籌措南征所需之糧餉軍器。」

索尼偷眼看了一下站在身旁不遠處的陳板大,這個眼下多爾袞面前的紅人,依舊是那個德行,仿佛剛剛從工場里趕來一樣,身上還帶著煤煙炭火味道。

原來還是為了錢糧之事而來!

範文程、寧完我、索尼等人頓時一顆心放回了遠處,開始有板有眼的同多鐸算起了前線數十萬大軍一天所要消耗的軍餉糧草,陳板大則是在那低著頭,口中念念有詞,想來也是在計算軍器火藥的消耗。

「啟稟攝政王,平南大將軍豫親王多鐸部下、征西大將軍英親王阿濟格部下兩部合計近五十萬兵丁,騾馬牲畜不在其中,大計約為二十萬上下。隨軍夫役約有二十萬人。這麼龐大的數目,奴才們實在是羅掘無方了。」

索尼作為戶部官員,率先站出來叫苦。

「現在各處刁民實在太多,繳稅不願意用南中銀元,交稅一般用跑馬崇禎。對于我大軍所需的小麥高粱豆子等人馬需要之物,更是百般拖延抵賴,實在不行采用稻米摻沙子。這些刁民,當真是要像當年元太祖一樣,先殺他們一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然後再行征稅。到那個時候,他們才會老老實實的!」索尼建議要使出當年鐵木真的手段,在轄區內嚴厲打擊。

多爾袞听了這話,恨不得把索尼一把掐死,然後生著嚼碎了吃下肚子去,你個狗日的死胖子余孽!你給本王挖坑是不是?!我敢保證本王只要稍微一吐口,你丫的立刻會對所有人說我多爾袞要殺盡不用銀元繳稅的人,到時候天底下老老少少都得恨我入骨。

不過,好在多爾袞也是有備而來。當即以一個嚴厲的眼神制止準備發作的多鐸然後命一名筆帖式取來了一份文書。

「這是神機營右翼兵都統鰲拜與岢嵐兵備道王弘祚聯名上奏的題本。此二人在大同相遇,王弘祚以兵備道之身份,為鰲拜所部籌劃軍餉供應,一應無缺。此人在大同多年,頗有籌餉之心得。他向鰲拜建議,在大同等處恢復萬歷舊制度,以行稅制。」

「他在題本之中向本王建議,行萬歷間法例,前明苛細巧取,盡芟除之,以為一代程式。並且說,民不苦正供而苦雜派,法不立則吏不畏,吏不畏則民不安。閭閻菽帛之輸,朝廷悉知之,則可以艱難成節儉。版籍賦稅之事,小民悉知之,則可以燭照絕侵漁。」

「本王已經下旨,令他火速趕赴京城,到戶部任郎中之職。專司收稅籌餉之職。同時,他與鰲拜二人所奏請,恢復萬歷年間稅收錢糧制度之事,本王也一應照準。自即日起推行。」

歷史上,這位來自雲南永昌的王弘祚從順治二年起,便在清朝戶部任職,一直擔任著為清軍籌措糧餉的差使。為清軍鎮壓關內各地的抗清勢力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歷經順治、康熙兩朝,一直做到了太子太保餃、戶部尚書職位。到了康熙年間,更是配合康熙干掉了鰲拜一系。

這是題外話,咱們按下不表。

範文程們也沒有想到多爾袞會有這麼一手,調一個降官進京主持稅制變更,征繳錢糧之事。而且,令他們氣憤的是,居然出身瓖黃旗滿洲的鰲拜向多爾袞提議進行。這個狗賊,當真是變節投誠了不成?!但是,像稅制改革,征收錢糧這樣的事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見到成效的。他們自然不用著急。

眼下,他們有一樁立竿見影的籌餉措施要得到多爾袞的準許。

「主子,如今我大清餉源便是那幾處,可是各處的軍餉開支卻是龐大浩繁。以奴才愚見,當以開源為上策。日前有南中商人遞來稟帖,要求繼續大量采購紅藍花,表示願意以銀元或其他貨物付賬。奴才以為,為了大清的財政,建議抽調一部分人力去采摘紅藍花。」

範文程有意沒有用攝政王這個多爾袞的官方頭餃,而是用了「主子」這個听起來十分親熱的稱呼,用來拉近與多爾袞之間的距離。

但是,他剛剛提到了紅藍花,不等多爾袞說話,一旁原本低頭算賬的陳板大卻第一個跳了出來疾言厲色的反對!

「幾位大人,你們就不要再坑大清了!」

「老百姓都說好了傷疤忘了疼,我們的傷疤還沒好利索,你們就把疼痛忘記了?幾年前,紅藍花把大清坑的多慘你們忘了嗎?施瑯和吳三桂兩個明狗那麼猖狂,也只是暫時奪取了高爐,砸毀了工場。可是我們轉眼就恢復過來了。但是這一個紅藍花,讓遼陽煙火斷絕,恍如鬼域一般!我辛苦培養的徒弟工匠,他們沒有被施瑯的大軍掠走,卻讓南蠻子用一句承諾騙走,讓我們幾乎工場無可用之工匠,軍中無可用之利器。我是一個粗人,不懂什麼軍國大事,我就知道,沒有工匠和利器,我們就是待宰羔羊。」

範文程仍然是那份雲淡風輕的氣度,同陳板大一副急赤白臉的神情比較起來,顯得異常有風度︰「陳大人,你這話說的可就不對了。我問你,我們賣紅藍花的時候,大家伙是去給你當徒弟的多,還是到我的衙門找活的多?怎麼得,說不出來了吧,那肯定是願意挖紅藍花的多。這東西來錢快,不費力,甚至連點煙火都沒有,這麼好的生意誰不願意干?」

「」知道這叫啥不?這叫用腳投票,是個人就知道好賴,誰都願意往好地方走。你看看跟我干,一天大米吃到飽,隔三差五有咸魚酸菜醬大骨頭,一天也就挖個四五個時辰,天不黑就收工。再看看跟著你,一天煙燻火燎跟小鬼一樣,滿身臭汗一身灰,自己遭罪不說,燒煤那煙火還燻的四鄰不得安生。大家伙都說,挨著陳板大的工場住,起碼少活十年。為啥呢,看不到天空啊!身在穹頂之下,不見天日,如何能夠保全性命?!陳板大啊,你不為別的,就算是為了四鄰的性命著想,都該關了工場來挖紅藍花。對了,我還听說一件事,你那有個工匠不是帶著老婆去南中了,結果走的時候才懷孕,到了南中孩子才出生,就得了該死的病了。你說說你陳板大,你遭了多大的孽啊。你要是不關了高爐,還得有多少孩子死于非命,你就不怕遭報應啊?

陳板大被範文程這套高論氣得眼楮都要努出來了︰「範大人!攝政王駕前,你不要胡說八道,什麼少活十年,人的壽數自有天定,就算沒有我開設工場,又有幾個人能夠壽活百歲?你說什麼孕婦生了孩子就死了,這事我怎麼沒听說!?再說了,她人都到南中了,怎麼死了怪我?」

陳板大轉過頭來,正好看到了索尼在那里眼觀鼻鼻觀口的站著,便上前一把握住了索尼的手︰「索大人,您也是經歷過當時盛京亂象的人。當時街市上有民謠說,握虎牙刀的不如握割花刀的,鑄造大炮的不如倒騰米票的!我大清若是重現當日亂象,如何能夠平定海內,一統天下?!」索尼面對著陳板大這種技術人員直截了當提出來的問題,卻也只能是打個哈哈,想辦法回避過去。

「何況,範大人。當初南蠻停了與我大清的貿易,盛京糧價一日數變時,不知道範大人是用種紅藍花賣的銀元買糧食呢,還是從我這里搶麥子呢?」

陳板大的話,就像是如來神掌一樣,讓範文程等主張開展紅藍花貿易的人臉上被打得 里啪啦的。卻又不敢發作。因為,當初主張開展紅藍花貿易的人,如今正在寶座上坐著。

「嘿嘿!陳板大這個奴才倒也是個妙人。誰說他這個工匠頭子只會冶鐵鑄劍,這罵起人來也是好樣的。」多爾袞和弟弟多鐸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都看到了對陳板大的贊許。

幾派人馬的不同意見,作為當家人的多爾袞,自然要表態。

「如今之計,便是要南北罷兵。大明承認我大清對淮北之地的治理。同時,開通貿易往來。既然眼下南中商人有這樣的需求,不妨我們便試著走走。不過,範文程寧完我,眼下正是交兵之際,沒那麼多的人手,你們便組織些閑人試著辦理一下。至于說索尼方才所奏之事,各處刁民抗拒天威。朕這里也有個題本,你們不妨听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