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六十五章 媳婦當如鹿瑪紅

一場風波在多爾袞祭起了黃太吉的聖旨這面大旗之後,堵住了兩黃旗眾人的嘴巴。Σ小說,你們不是懷疑我做事的合法性嗎?好,我把你們主子的旨意拿出來,這可是你們這幫奴才的主子授權的。

奴才膽敢懷疑主子嗎?自然不敢。

再加上之後的一道軍令,令卓布泰等原屬各旗的軍官各自歸建制,重新回到本旗旗下。當然,多爾袞給他們晉升的官職就算是得不到本旗主子的承認也無妨,反正多爾袞把甲喇章京、牛錄章京應有的兵馬全數成建制的交給了這些人。如果黃太吉和各旗旗主王爺不承認官職,或是奪去這些兵馬奴才,恰好為多爾袞做了反面教材,所謂的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面對著多爾袞的狠辣招數,只是瓖黃旗將領的鰲拜也只能唯唯諾諾點頭稱是。不過,多爾袞卻也不曾為難他,或者是不屑于為難他。

除了將卓布泰等人麾下應該編制的四五十個牛錄齊裝滿員的交給鰲拜一一點驗,命他帶隊前往廣寧面呈黃太吉之外,更將松山堡中繳獲的六門十二磅炮、八門八磅炮等為數眾多的火炮,全套附件配備著炮彈火藥和炮手,一並交給鰲拜。

「鰲拜,回去見到皇上,代我轉述此間戰事,若是李華梅不再猛攻塔山,本王便移師西進,會同鄭親王濟爾哈朗所部圍攻錦州,令錦州明軍不敢出一兵一卒增援廣寧!」

看似多爾袞將一萬多兵馬拱手讓給了黃太吉,兩白旗眾人心中各自不忿,但是多鐸卻是心中雪亮。二哥此舉,便是漢人所說的丟卒保帥之舉。一萬五千多明軍戰俘編成的四五十個牛錄是不假的,但是卻分屬與六旗之中,那些出身正黃、瓖黃、正紅、瓖紅、正藍、瓖藍等旗。被黃太吉派來摻沙子的滿洲青年軍官們,帶著大隊人馬回到本旗,平均下來,六旗之中不過多了一兩千人馬,頂多不過三千人,對于各旗來說實力增加不大。但是對于那些被皇太極派來摻沙子的人而言就是實力大增了。這些沙子們回去之後會乖乖的把到手的兵馬實力上交送到旗里搞第二次分配嗎?如果搞了的話。那他們就不是沙子了,而是真傻子。

就算是旗主王爺們打算命他們將兵馬交出來,全旗統一分配,這些沙子們背後的家族會答應嗎?與其說多爾袞是送出了一萬多人馬,到不如說他是以鄰為壑將禍水引到別旗去。兩黃旗還好說一點,畢竟黃太吉對兩黃旗的控制能力非常強,兩黃旗體制內多為流官,旗丁什麼的對各級章京的依附性並不是太強。但是其他四旗就不同了,其他四旗還有不少額真哦!各級額真可是對旗丁什麼的有生殺予奪的大權的。其他四旗回去的這些人會把到手的肥肉讓出來嗎?

明明是歹毒手段。但是卻符合了所謂入八分的制度。

這一下,便會令其余六旗無話可說,就算是知道兩白旗在此次塔山、松山大戰之中吃得腦滿腸肥,也只能是暗自生悶氣去。

外部的問題解決了,跟著便是內部的矛盾。

被兩白旗眾人視為眾矢之的的,非曹大才子的祖宗曹振彥曹覺羅莫屬。

曹振彥的事情,著實令多爾袞與多鐸二人頭疼。

本來是一件許出去的最高賞格,作為激勵士氣之用的。便和體彩獎池之中的十幾億獎金一樣。可是誰能夠想到偏偏就有人買了幾十注同樣的號碼。然後還都是頭獎!不兌獎的話睿親王、奉命大將軍、豫親王的臉面,黃太吉的權威往哪里去找?可是兌了獎。曹振彥這個奴才便又是被人嫉恨的靶子。

雖然有人將曹振彥當成了奮斗的活目標,但是更多的人卻是對他嫉妒無比,認為將自己放在當日他所在的位置,只怕做的更好些,「若是老子在那,早就一炮干翻了李華梅那個母老虎!瘋婆子!還用得著在造謠惑眾?」

說這話的人不止一個。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好的不靈壞的靈。當無數人都在憧憬著自己一炮轟死李華梅的美好前景時,李華梅的大炮和火箭又一次的找上門。

這一下,所有的人都不再說話了,動作嫻熟的躍進戰壕,準備迎擊。

雖然李華梅的帥旗仍舊在進攻軍陣的後方高高飄揚。寧遠鎮吳三桂吳總兵仍舊攻勢凌厲,水師陸營與近衛旅的兵馬帶給兩白旗的壓力依然巨大,但是,多爾袞卻隱約感覺到哪里有些異樣。他不知道是不是被當日關寧軍的正面猛攻南粵軍的側翼直搗戰術搞得有些疑神疑鬼,總感覺殺聲震天的背後隱藏著什麼。

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被南粵軍幾乎擊穿了防線包了餃子的情景他是歷歷在目,萬萬不敢再冒險了。

「吩咐各部的奴才們,就是明軍耍出天大的花招來,我們也只是堅守不出!」

果然是花樣百出,除了正面猛攻之外,正白旗和瓖白旗的哨騎不斷的截獲試圖往錦州去的南粵軍小股部隊,從繳獲的文件上看,都是李華梅以援剿大總統的名義,請此時駐守錦州的祖大壽、王樸、李輔明、吳標各部與南粵軍傾力配合,東西對進,至少兩軍要會師于松山堡中。

想想不久前的苦戰,剛剛擊潰了正面明軍之後,李華梅便立刻給錦州城中的明軍輸送了大批的糧草補給,若是當真讓他們東西對進兩面夾擊,多爾袞這幾萬人便又一次成了鐵砧上被大錘鍛打的鐵料了!

那種苦楚和壓力,多爾袞想想便不寒而栗。

「加強工事!給濟爾哈朗行文,他娘的要是有一個明軍從錦州城中出來,老子第一個砍了他!」

多爾袞說這番話也是有底氣的。在鰲拜領著那一萬多人馬回去之後第二天,範文程便又一次來到了塔山前線。

這一次他帶了黃太吉新的旨意前來。聖旨之中除了大肆褒獎了一番兩白旗所部在南粵軍密集猛烈的炮火之下堅守塔山並且擊潰當面之敵,之後更是大公無私的將所獲之兵馬輜重器械分給各旗的行為,同時,對曹振彥等人因軍功而加升官職一律承認並且大加贊賞。

之後。更是將松山、錦州這一帶的作戰事務盡數交給了多爾袞,命濟爾哈朗接受多爾袞的節制。「松錦之事,由十四弟並十五弟任之,廣寧洪承疇所部,則由兄任之。」聖旨之中,黃太吉很是肉麻的放下了架子。稱呼多爾袞兄弟的排行而不稱官爵,言辭之中的親熱更是讓多鐸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範文程在傳旨完畢後,更是很隱晦的傳達了黃太吉的口信。鑒于兩紅旗幾次大戰下來損失慘重,此番更是接連損失了兩對貝勒父子,黃太吉有意在戰後對兩紅旗進行一番重新整理。「奴才以為,皇上怕是要借助英親王了。請英親王主理其中一旗。」

多爾袞同多鐸對視一眼,這無疑是黃太吉對他們兄弟采取的反擊手段,用一個空殼子的旗主身份,來分化削弱瓦解兩白旗的實力。

「管他的!反正咱們現在人馬奴才都夠。讓阿琿能夠獨自掌握一旗也好!」打發走了送信的範文程,多爾袞與多鐸湊在一起密議,算是達成了一致意見。二人甚至連派遣那些人跟著阿濟格去兩紅旗都有了一個預案。

但是,這一切都要建立在阻擋住李華梅的凌厲攻勢上。

可是,多爾袞卻萬萬也不曾想到,此時節在他對面指揮協調作戰的並不是李華梅本人,而是莫鈺。

李華梅因為傷勢和過度勞累,同時加之心理負擔壓力過大。終于病倒了。之前力主不恢復作戰的施郎,在這個時候卻改弦更張。與李沛霆一道力主恢復攻勢。

「用進攻來掩護撤退!」

松山的多爾袞,塔山的多鐸,做夢也想不到,炮火連天的背後,是悄然有序的撤退。

每一支進攻的部隊,在進攻出發前早已收拾好行裝。營地內的帳篷拆除,鍋灶填平,馬匹上船。在塔山陣地上猛烈進攻一輪,之後便照著援剿大總統行轅制定的方略,有序的上船撤退。

莫鈺和魯雲勝、施郎等人各自進行分工。

莫鈺統帶近衛旅為大軍壓住陣腳。魯雲勝代替施郎指揮四個水師陸營擔任對白台山方向的攻擊任務,原本的統帶施郎則是重新負責船只調度。

而李沛霆則是以這里身份最為特殊的地位,往來協調各部的撤退動作。率先將寧遠軍與山海軍殘部撤走。在撤退過程之中,少不得繼續幫助吳三桂將原本就殘破不堪的各部殘兵敗將們,越發的打亂建制,重新編組,摻進無數的沙子石子。

待到多爾袞兄弟發現對面的攻勢雖然依舊凶猛凌厲,炮火照樣打得飛沙走石,但是投入的兵力卻是越來越少,正在滿月復狐疑,擔心自己的側翼、背後被人猛刺一刀之時。突然有哨騎來報,他們抓到了幾個關寧軍之中開了小差的家伙,從他們口中得知,對面的南粵軍與關寧軍大部已經撤走!

「想來此時已經到了寧遠等處了!」

站在海灘上,望著海平面上的白帆點點,多爾袞也不敢稍有松懈,他始終覺得,危險並沒有離開,只是距離他稍稍遠了一些,而且,更大的危險即將來臨。

「傳令下去。正白旗留兩個甲喇,瓖白旗留一個甲喇在塔山左近監視寧遠方向。留五千包衣阿哈在這里加強工事,不得有誤!余者各甲喇,隨本王往錦州方向去!」

受交通條件和通信手段的限制,李華梅在前往寧遠的船艙之中時,遠在數千里之外的濟南,德王府之中正在大排宴席。

山東、登萊等處的文官兵備道以上,武官副將以上官員齊齊的聚集在此,歡宴一堂。

邸報和從遼東來的軍報上都是好消息不斷,就連不遠處的河南省城開封也是在高名衡、陳永福等人的努力下,動員開封全城軍民的力量連續多次打退了李自成的攻城勢頭,令李自成和曹操這對搭檔望著開封堅城一籌莫展。

遠處的喜事不斷,自家地里的收成也是不錯。

不說別的,單是今日在銀安殿內宣讀的幾樁戰事就令官員們興奮異常。

「伯爺麾下田莊的壯丁。竟然能夠擊退數百真奴與二三千附逆教匪的圍攻,斬獲三十七級真奴首級,教匪斬殺數百,俘獲千余,奪獲騾馬車輛甚多。果然是厲害!」

「京營將士打得也是頗為英勇。三晝夜馳援二百余里,救下了東平府圍城。斬獲頗豐!」

在開始宴席前,官員們三五成群,照著籍貫、科甲、派系,個人交往等等看得見看不見的紐帶聚集在一起,氣氛輕松的進行著交流。

更有人揣測著今日寧遠伯設宴的目的所在。

有那消息靈通的歷城縣知縣,仗著是首縣的便利,與寧遠伯行轅頗有交往,對于府中動向遠遠比這些外地官員來的清楚。

「各位大人,列位年兄。卻是有所不知。今日之事,一來是為了祝捷,我大明軍馬于遼東、山東、登萊、河南等處戰績頗佳,伯爺心情大悅。二來,日前接到滾單,伯爺的大公子,被皇上特旨提拔為台灣兵備道的李華宇大人,也已經在膠州登岸。今日正好是我等可以目睹這位李大人的風采之時!」

這些官員們也大多從各自的同學、同科、同門等關系網中耳聞過這位李華宇李大公子的事跡。南粵軍與鄭芝龍火並之時,便是這位李大公子。率領數千東番兵冒著鼓浪嶼炮台上不斷發射的炮火,強行突擊沖到里炮台腳下,更是以刀槍火銃逼得炮台接二連三的豎起了白旗投降。

生逢亂世,這些官員們對李華宇在台灣開闢荊棘宣揚王化,剿撫生番屯墾田土等事卻是不大關心,但是對于他手中的那支東番兵的強悍戰力卻是關心異常。

有這樣一支強兵抵埠。還擔心什麼阿巴泰流竄各處?那些山林之中的蠻子,據說可是赤腳在山林石礫上奔走如飛,日行百余里的!

「伯爺到!」

「台灣兵備道李大人伉儷到!」

門外,兩聲高亢的通傳,讓大殿內頓時安靜了下來。官員們很是識趣的各自閉嘴,整頓衣冠,準備迎接李守漢父子的到來。

也有官員心中納罕,不曾听說過李大公子娶親之事,如何便有伉儷之說?卻不知道這位伯爺的長子娶了哪家的名門千金?

令官員們大跌眼鏡的是,跟隨在李守漢身後,與李華宇攜手而入的,卻不是什麼名門千金,而是一個典型的蠻夷女子!在官員們眼中,分明就是一個怪異的不能再怪異的異類了!

一襲紅黃黑三色相間的絲綢制成長衣,上面滿是硨磲削成的薄片,又以大小不一的珠子瓖嵌連接成珠鏈作為這件對襟長衣的紐扣。肩頭披著一件紅羽毛織披肩,胸前掛滿了用各色珠子編織而成的鏈子,在燈火照射下閃爍著五光十色的光芒。腰間的鹿皮制成寬皮帶上,插著兩柄上好呲鐵鋼打就的砍刀,刀柄上瓖嵌著幾顆大珍珠,顯得華麗異常。

頭上戴著一頂碩大的銀盔,乃是用純粹的銀元溶解之後一圈圈的編組而成!

這位頭頂銀盔腰懸雙刀,身高大約在170公分以上、腿長背挺腰直,臉上五官輪廓分明的,便是眼下得台灣兵備道李華宇的妻子,之一。台灣幾大山地族群公推出的第一美女,漢名喚作鹿瑪紅的便是。

李華宇在台灣這幾年,開山路興教化,收山貨土產,改善各民族的生活水平,當然,這是對听招呼的小朋友給的糖果。對于不听招呼的,甚至是撒潑打滾破壞課堂紀律的,老子可沒有那麼好的耐心。一道命令下去,停止貿易,經濟封鎖不說,更是調動左近的部族與官軍一道進行征剿。打得一個個不听招呼不遵王化的部族瓦解冰消煙消雲散。

從官家的各種活動之中獲得了大量好處的部族,對于這種反面典型的教訓可是深刻異常的。但是自己又從剿滅這些不遵王化不听號令的部族之中得到了巨大的好處︰女人,山林、獵場、財物,和官家更多的貿易數量。

得到了諸多好處的部族便想要將這種關系更加穩固牢靠,而人類社會之中總是有積極要求進步的。一些地處偏遠的小部族也是主動的要求進行漢化、歸化活動。十幾個部族幾十個社的頭人聚集在一起進行商量,很快便有了結果。

「和親!把咱們最漂亮的女子,最適合漢人口味的女子,讀漢人書讀得最好的,血統最高貴的女子都選出來!獻給李大人!」

于是,鹿瑪紅便在幾十個美女當中被李華宇選中了。

起初以為與這位山地人的公主不過是一樁政治交易,為了更好的推行歸化,推廣墾荒,李華宇捏著鼻子進行了高山族的婚禮儀式,算是成為了所有高山族人的親戚。

但是幾天的相處下來,不由得他驚喜異常,這位鹿瑪紅卻是最早在台灣讀了小學的那批人。不但是小學畢業,而且對于荷蘭人的語言文字也是有所掌握,能夠和荷蘭來的傳教士磕磕巴巴的進行交流。一對砍刀舞動起來,更是風雨不透擋者披靡。

而更加令李華宇驚喜的是,除了本身鹿瑪紅帶來的嫁妝之外,這個高山族的美女,更是帶了一份極為豐厚的陪嫁前來。

新婚之後,李華宇照著漢家的禮節回請女方的家族親眷,數十位大社頭人表示即刻起便行歸化,獻上山林、獵場、戶籍,從此便是兵備道衙門治下的良善百姓。

粗粗的統計了一下,連同老弱婦孺在內,鹿瑪紅帶來的這份陪嫁給台灣兵備道衙門增添了不下數萬百姓,拓展了千余里的地面。

不過,饒是如此,當接到李守漢命他帶領所部東番兵北上山東歷練一番的家書之時,卻也是心中惴惴不安。

「娶親之事,非同一般。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是沒有三媒六證,自己便娶了這鹿瑪紅。這可與在外面隨便睡個女人不一樣。」

李華宇在北上的船艙之中,不止一次的發愁,見到父親之後該如何解釋自己這個已經有了身孕的高山族妻子?

父親還好說些,可是母親那關怎麼過?(黎慕華可是一直打算利用兒子的婚事來給兒子拓展人脈,擴充實力的!)她見到這個「蠻子」女人,不發飆才怪呢!(未完待續……)u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