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五十五章 塔山絞肉機!(三)

「進攻!進攻!

隆隆的戰鼓聲遠遠傳來,頓時令正在為擊斃奴酋輔國公杜爾祜而興奮不已的何安國、李玉寬二人如夢方醒,大聲吆喝著督促部下向前猛撲。+◆,眼前就是第二道防御工事的土牆了,攻破了這里,自己的軍功便是大大的了!

陣斬偽清輔國公杜爾祜,擊破瓖紅旗阻擊兵馬,攻破第二道防御陣地,這一條條一款款,哪個在往京師報捷的題本上都是濃墨重彩的,還怕不能升官發財?!何況,早就有傳說,寧遠伯已經下令,哪個部隊攻破塔山陣地,朝廷發一份軍餉,寧遠伯府發一份!

吳三桂的中軍陣前,隨行督軍的兵部郎中張若麒,搶過一面巨大的戰鼓,手中揮動著鼓槌,奮力的敲打著用一整張牛皮就的巨大戰鼓。方才的血戰令他渾身寒戰不已,從脊梁里冒出陣陣寒氣,但是卻又令人興奮異常。

作為陳甲派在遼東戰場的心月復,他如何不知道此戰對于大明、對于陳甲、對于他張若麒意味著什麼?雖然身為文官,不必親自上陣殺敵,但是親冒矢石,不畏白刃擂鼓為三軍助戰,這樣的文字在奏本上出現的話,對于他也是一份不小的功績。

當年司禮監幾個太監就因為參與了濟南戰役,在朝中文武大員面前頤指氣使耀武揚威的,動輒便是一句「咱家可是跟著寧遠伯在濟南、在長清同韃子真刀真槍干過的!」這一句話便噎的眾位大人話可說。

但是今天卻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能一戰攻破塔山,親身參與這一場大戰的勝利過程,日後回到京師,一份優質的資歷熬出不說,聖上還另眼相看。為一輩子吹噓的本錢。

這如何不讓張大人不顧頭上冒出的層層汗水,拼命的擂動戰鼓為軍打氣加油!

關寧軍諸將擅長的就是趁火打劫,大打落水狗,眼下正是順風順水的時候,明軍已經出現了勝利的苗頭,只要再努一把力。一場大捷就在眼前,大家都能立下奇功,升官進爵封妻蔭子,哪能不趁此抓住機會?

當下紛紛向前敵總指揮吳三桂請戰,要率領本部人馬加入攻山戰斗!

當下,兩支明軍隊伍從左右兩翼越過地上鮮血將凍土化為泥濘的戰場,前出到清軍的第二道土牆前,準備對李玉寬所部進行接防。

「媽的!時間還沒有到呢!他們這群狗東西就來搶老子的功勞?!」李玉寬咒罵了一句,見兩翼的明軍還沒有壓上來。當下將心一橫,只管揮動人馬向前猛撲!

在塔山堡城頭觀戰的多鐸借助著望遠鏡的幫助,將這一幕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剛才被十幾枚馬尾手榴擊中,將杜爾祜的整個身體打成了篩子一般的那一瞬間,也不曾逃過他的眼楮。

眼下,左右兩翼各有數千明軍速而來,氣勢洶洶。直奔杜度苦苦支撐的第二道防線而來,而正面的這股明軍。是得理不饒人的主,只管向前埋頭猛沖。

「二哥!咱們給杜度增加些人手過去吧!不然這個奴才今天死定了!」

多鐸的聲音有些暗啞,打了多少年的仗,今天卻是頭一回見到一個照面之下便有一個輔國公被人炸成篩子的事情發生!

「慌得什麼!杜度不是還沒有死呢?!我現在就給他派援兵過去,回頭明軍擊破了防線,打倒了塔山堡城下。我上哪里去找援兵?!」

「哥!咱們不是還有四個甲喇的兵馬不曾動用?這些日子他們一直就在那邊防範著虹螺山的李華梅!如今到了這個時候,也該動他們了!」

「混賬東西!你看見這些明軍里,可曾有南粵軍的旗號?!都是關寧軍!我把那四個甲喇的兵馬動了,到時候李華梅給咱們從軟肋上來一記狠的,一刀便要了你我的性命!」

爭論了半晌。多鐸卻是不得不听從多爾袞的命令,不得動用那四個部署在塔山右側,防範虹螺山方向的四個甲喇的軍隊。

馬尾手榴的爆炸聲在戰場上不斷的響起。剛才炸死瓖紅旗輔國公的成功案例瞬間在明軍之中流傳開來,兩支進行戰場輪換的明軍也迅速汲取了友軍的成功經驗,火銃兵在前,刀盾兵在兩側護衛,擲兵緊隨著火銃兵,不停的將一枚枚的馬尾手榴舞動起來,越過人們的頭頂,飛到不遠處的敵軍陣型當中去。

伴隨著手榴的爆炸聲,密集的火銃齊射聲,杜度身邊身披著瓖白邊紅色盔甲的巴牙喇兵不斷倒地,饒是身披兩層、三層甲冑,也是法抵御十幾二十步以內火銃的密集射擊。

杜度,成為了繼杜爾祜第二個明軍重點照顧的對象!不斷的有火銃銃口指向他,有馬尾手榴在的前後左右爆炸。

「主子!請主子暫且退到牆後暫避一時!明狗們實在是太瘋了!」瓖紅旗的巴牙喇 章京頭盔不知道丟到了何處,頭皮被流擦傷,一股鮮血從頭頂上不住的流下,顯得臉上越發的凶狠可怖。

「退什麼?!本貝勒是太祖高皇帝的長子長孫!退了,豈不是丟了太祖皇帝的臉面!就在這里!」

稍稍相度了一下越來越多的明軍與自己之間的距離,杜度猛地將手中的織金龍 向半空中舉起!

織金龍 !只有清軍之中旗主貝勒、巴牙喇 章京才有資格使用的儀仗!看來,這里這個家伙比方才那個來頭還要大得多!不由得明軍越發興奮,多的兵士向著杜度的方向聚集過來。

「放箭!」

隨著杜度舉起手中織金龍 ,土牆後面一陣密集的箭雨襲來,當即將沖在前面的二三百名明軍士兵放翻在地,許多人發出一串痛苦的悶哼聲,強忍著劇痛,向後稍稍退卻。

兩營兵馬都有甲冑護身,便是差的也是有著一件繳獲清軍的瓖鐵棉甲在身上。許多人是在瓖鐵棉甲之外加著一件南中甲,很多人還有鐵制面具,以防備箭矢直射面門,但是,在這樣的距離上,甲冑對于步弓、馬弓發射的箭矢。火銃發射的丸,都是一樣的毫遮蔽能力。

哼!你有火銃、震天雷,老子一樣有利箭!

杜度冷笑一聲,揮動手中龍 ,指揮部下向前反撲。試圖趁明軍稍挫之機,給明軍制造多的傷亡,令明軍加的混亂,方便自己奪回失去的陣地,好能夠將兒子的尸體一並奪回。

但是。此時卻有些晚了。

大批的明軍士兵、輔兵民夫,早已將第一道防線上的各處障礙一一填平摧毀,除了留出一道土牆之外,原來的壕溝已經可以令盾車順利通過。數百輛盾車被明軍士兵和民夫喊著號子,從土牆上搭起的跳板上推過土牆。緊隨著盾車而來的,便是那些令杜度看了就有些頭皮發麻的大佛郎機和六磅炮!

「殺上去!和明狗攪在一起!不能讓他們的大炮有機會開炮!」

杜度很清楚眼下的戰場形勢,土牆後面是自己部署在那里的手執重盾,彎弓搭箭的弓手。他們會在缺少火器的情況下為清軍提供遠程打擊支援,將一撥撥箭矢拋射到明軍頭頂上。

在大家距離遠不過十幾二十步的範圍內。雙方攪在一起,彼此用虎牙刀、長柄樺木鐮刀、八旗長槍,腰刀,鉤鐮槍,棍槍,鏜鈀與敵激烈搏斗。明軍的火炮便失去了作用。若是被明軍向後稍稍退去,給那些火炮騰出施展的空間來,瓖紅旗便要再次面臨滅頂之災了!

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什麼主子和奴才的分別,瓖紅旗的包衣阿哈。軍官們隨行的家奴們也是一隊隊揮動著兵器上前搏殺,杜度是領著余下不多的巴牙喇兵和悍勇家奴到處支援。力求與明軍纏斗在一起,不能讓明軍有機會與瓖紅旗兵馬月兌離接觸!雙方都是在用人命填,拼的就是流血,看誰先因為法消耗而支撐不住。

一聲發喊,明軍終于率先退卻,向後撤了不過數十步,便告停住了腳步,數百名手中高擎著重盾和大刀的刀盾兵攔住了去路。潰兵們倒也清楚,不敢正面沖擊己方軍隊隊列,稍稍向兩側繞過,到隊列後面重整頓準備再戰。

看看清軍追兵不遠,刀盾兵們齊聲吶喊一聲,各自矮身蹲下,將身後的數百名火銃兵露了出來。數百火銃兵一輪猛烈射擊,登時將狂追而來的清兵打死打傷兩百余人,他們連滾帶爬的逃回去,猛烈攻勢為之一窒。

距離又一次的被拉開,雙方又展開了的一輪血肉磨坊。

在距離不過六十步的戰場上,雙方展開了殘酷的密集互射!

明軍這邊,火銃兵、弓箭手在刀盾兵與盾車的掩護下不停的將箭矢、鉛向清軍隊伍之中發射過去,力求為後面炮隊的兄弟們爭取到放列的時間。

但是,火銃威力雖強,但在射速上,卻比不過清軍的弓箭。如此近的距離,清軍不論是步弓還是馬弓發射的重箭可以貫穿重甲!箭矢又準又狠,加之箭頭沉重,從一開始對射,便不停的有明軍士兵被他們勁箭破開甲冑,連慘叫也不曾來得及發出一聲便被射翻在地。

為了便于瞄準,火銃手們臉上沒有鐵面具,清軍發現了這個弱點,箭矢便紛紛朝著明軍火銃兵臉上招呼!面門中箭,這麼近的距離,殺傷力可想而知。

但是清兵同樣的討不到好處!

大股大股濃密的硝煙騰起,狹窄的戰場周邊似乎被煙霧籠罩,密集的鉛向不遠處的清兵咆哮而去,論他們穿了什麼甲,持了什麼盾牌,都沒有絲毫的作用。

雙方已經殺紅了眼,完不計較傷亡,整個第二道土牆前被濃密的煙霧籠罩,喊殺聲震天,流失亂飛,鉛不斷,火銃的轟鳴聲,中箭者的哀嚎,交織在了一起,讓人有一種如同看到了地獄的感覺。

「二哥,這是那些關寧軍嗎?」

城頭上的多鐸有些腿軟,他不太敢相信,與杜度如此血肉相搏的隊伍便是那支望風而潰的關寧軍。倘若關寧軍都是如此敢戰、能戰,那麼為什麼父汗當年卻是所向披靡?

「曹振彥!」

多爾袞用沙啞的嗓子招呼了一聲。原來的掌旗鼓牛錄。如今的署理梅勒章京曹振彥急忙叉手行禮。

「奴才在!」

曹梅勒章京很是興奮,難道是要他上前去接應杜度所部?

「主子!可是要奴才的兩個甲喇包衣兵上前接應杜度貝勒?」

多爾袞略微躊躇了一瞬,便下定了主意,曹振彥所部的兩個甲喇的火銃兵,非到了極為困難的境地,是萬萬不可以動用的。

「你這奴才。那個要你多嘴的!去!給你主子跑個腿,把那群家伙給本王喊過來!」

多爾袞口中的那群家伙,乃是黃太吉派給他的一群滿清的宗室貴族官員子弟,算是給他加強的官員隊伍。這群滿清眼下的官二代或是官三代,與清末的八旗子弟不同,這個時候的八旗子弟一個個都是人物,游牧漁獵民族的勇氣、精力與戰斗力,同逐步接受的中原文化相結合的產物,論是軍事能力還是政務水平。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比那些只知道子曰詩雲,一心只想「刻部稿,改個號,換乘轎,討個小」的江南讀人強得多!

不信?我們把撥給多爾袞部下听用的這群滿清官二代、官三代的名單拉出來幾個,各位就會相信作者說的話不是虛言了。

李率泰、趙廷臣袁懋功、徐旭齡郎廷佐郎廷相、郎廷極、佟鳳彩、麻勒吉、阿席熙、瑪祜、施維翰、陳泰、阿爾津、李國翰、卓布泰、巴哈。

別的暫且不提,把李率泰和陳泰兩個拉出來做個例子,大家對比一下。讀過那部鹿鼎記的同學應該對這位李率泰同學有點印象。鄭成功收復台灣時,他恰好是閩浙總督。但是。相信沒有多少人知道,這位國姓爺收復台灣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與李率泰有關。

李率泰,字壽疇,漢軍正藍旗人,永芳子。初名延齡,十二歲時被努爾哈赤賜名率泰。年十六。以宗室女妻之。弱冠,跟隨努爾哈赤、黃太吉父子兄弟南北征戰,積功升為梅勒額真。進關之後,以善用兵,與士卒同甘苦而著稱。順治年間在閩浙總督任上。增設水師,打造船只,招降海盜,目的就是壓縮據守浙江沿海福建沿海地區的鄭成功軍隊的生存空間。先後招撫鄭成功部下將領唐邦杰、林翀、葉祿等人,降者數萬人。在幾次國姓爺北上浙江、福州等處的軍事行動之中,都被這個李率泰打得鼻青臉腫,損兵折將,焚毀船只。

康熙元年,是以漳州為基地增設水師。擊敗鄭成功留守金門廈門等處的兒子鄭錦,奪取廈門、金門等島嶼,鄭錦僅以數十艘艦船遁入台灣。其將黃廷等率兵民三萬餘人來降,獲敵艦、軍械算。從此便只能局限于台灣一隅之地。

而陳泰(不要被他的名字所迷惑,這位可是純粹的滿洲八大貴族之一,早一批跟隨努爾哈赤的額亦都的孫子。),滿洲瓖黃旗人,和他爺爺額亦都孫一樣,都是以勇猛著稱。初授巴牙喇甲喇章京。揚名之戰便是面對從寧遠來援錦州的明軍時,陳泰先眾直入明軍陣中,斬執 者,得 以歸。入關之後,先在荊州與統領李自成部的一只虎李過作戰,擊破之。之後又在福建與明軍魯王政權軍隊作戰,先後擊敗魯王部下將領曹大鎬、張耀星,將鄭彩趕下大海,將魯王政權設置的總督顧世臣等十一人俘虜,斬之,整個魯王在閩浙地區的政權被他一鼓蕩平。

黃太吉將這些八旗滿洲貴族官員子弟派到多爾袞軍前效力,說是鍛煉年輕人的隊伍也可以,說是在多爾袞軍中安插眼線,在原本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兩白旗當中摻沙子也可以。對此,多爾袞也是心中了然。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對于這群貴族子弟,多爾袞也是量才使用,能打能拼的,自然要著力提拔,反正黃太吉已經將臨機決斷之權交給了他,那他索性便放開了手腳使用。你派了來的這些八旗宗室子弟,我便好生籠絡一番,使其為我所用!

這些原本都是頭上只有一個世職功名的貴族宗室子弟們,自從到了多爾袞麾下,大多數都有了實職,管理一到兩個牛錄的包衣人馬,雖然大多不足額,而且大都是由漢軍和包衣組成的,但是總歸是一個牛錄的編制。在多爾袞這里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又是能夠升官發財,漸漸地,這些年輕的滿洲子弟隱隱然便有了歸附在多爾袞兄弟周圍的心思。

這個圈子和山頭,隨著李華梅炮火的愈加猛烈,而變得越來越團結。李華梅做夢也想不到,她的炮,竟然成就了多爾袞,擴充了一個超過八旗各旗界限的圈子。

「塔山系!」

這是後來人對于這群八旗滿洲子弟的總稱謂。

「見過睿王爺!」

「奴才們!咱們廢話少說,吳三桂那個狗子正在猛攻杜度貝勒,你們平日里不是總說本王不給你們殺敵立功的機會嗎,現在機會來了!」

多爾袞命李率泰、陳泰、阿爾津等人,各自領著本部牛錄,下去接應杜度!

但是,就在各位八旗青年才俊摩拳擦掌準備出擊之時,第二道防線上又發生了巨變!(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