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六十七章 寧遠伯的家事

在孟加拉灣上,幾片白帆如雲。本文由  首發

四艘雙桅橫帆船護衛著一條大福船在湛藍色坦蕩如鏡的海面上航行。

盡管在船上水手們的眼中看來,這種航速便是以福船看來也是行走的極慢了,可是,船上的乘客卻仍舊是將自己緊緊的綁在桅桿上,臉色慘白。他們已經將自己的胃液和膽汁都嘔吐了出來。

這些乘客便是從日喀則出發經亞東一路南下,抵達巴里薩爾城的烏斯藏世俗和宗教兩個系統三家勢力的代表。

仲麥巴家的陳列嘉措作為這個烏斯藏僧俗勢力代表團的首席使者、團長被一根牛毛繩子牢牢的綁在主桅桿上,驚奇的看著來來往往的水手們泰然自若談笑風生的在這甲板上走來走去。

「這些漢人果然有些利害!在這無邊無涯的大海上還能如此!」

當日,作為世俗勢力的領袖固始汗和他的長子,達延鄂齊爾汗同四世大博學珍寶智者和五世大海上師這對師徒為領袖的宗教勢力,稍微一試探,立刻便一拍即合勾搭成奸。連半推半就這個過程都省略掉了。

原因嘛,也是很簡單。

高僧活佛是為了遏制白教勢力借助南方漢人的經濟力量卷土重來,影響到自己的地盤和存在。而固始汗父子又何嘗不是擔心自己的地盤?

青海的喀爾喀蒙古人,信仰的是噶舉派白教,與他們用來號召百姓的黃教是死對頭,如果被白教在南北方呼應夾擊的話。那麼固始汗的日子可就好過了!

還有一點,固始汗也在日喀則見到了有手下人購買到的南方漢人制造的上好武器盔甲,經過第巴索南饒丹了解,這些都是南方商人主打的商品。

此時的固始汗,地盤從巴里坤、烏魯木齊,到川康甘青,還有如今的烏斯藏地區,整個西部和中亞都是有影響的人物。

有影響歸有影響,名氣大、地盤大,自然得罪的仇人也就多。

為了將這些明里暗里、已經暴露的和沒有暴露的敵人一一清理掉。固始汗也是急需各種武器糧食金錢的供應。如果能夠從南方漢人那里弄到這些。自然是極好的!

于是,兩方三家要討論的話題,主要就是派遣何人前往聯絡感情,簽訂一系列的文書。和以何種名義、身份出訪才好。

固始汗畢竟有人去過沈陽。也曾從八旗官員將領親貴口中隱約听說過一些事情。如今南方漢人是忠于明國的,在幾次戰役之中讓八旗兵馬損兵折將,死傷慘重。所以。固始汗覺得,為了生意起見,還是不要打出和大清八旗有關的名義來。

于是,雙方很痛快的將早就被丟到布達拉宮地下室里發霉的烏斯藏都司的冊封文書印信等物尋了出來,作為此次南下的關防身份去與南方漢人協商。

至于說出使的人選,自然三家都要派人去,固始汗的人,四世大博學珍寶智者的人,五世大海上師的人,構成了這個使團的主要力量。

而正使本人,則是由五世大海上師的親信,仲麥巴.陳列嘉措擔任。

這位在索南嘉措之後擔任第二任第巴,執掌烏斯藏行政權力的人物,此時雖然還是一個和五世大海上師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但是已經進入到了大海上師的親信行列,成為大海上師有意栽培的人物。

說起陳列嘉措與五世大海上師之間的淵源、香火因緣,我們還要將視線往後延伸一下。

在歷史上,五世大海上師于順治九年到北京見福臨。進京覲見的時候,行走的路線是從哲蚌寺去色拉寺,途中在仲麥巴.阿蘇的莊園過夜,這個仲麥巴.阿蘇便是陳列嘉措的兄弟,當天夜里是由仲麥巴.阿蘇的老婆布赤甲茂侍寢。十個月後,桑結嘉措降世。而五世大海上師對待桑結嘉措的態度,完全就像是乾隆對待福康安一樣,年紀輕輕的便著力提拔,而且委以重任,成為繼他叔叔陳列嘉措之後仲麥巴家族的第二個,烏斯藏歷史上的第五任第巴不說,而且耗盡烏斯藏的人力物力來營修紅宮部分,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終于在1693年完成舉世聞名的布達桑結嘉措塑像拉宮擴建工程。

在他主持編寫的五世大海上師傳記之中,對于他的出身來歷有了很隱晦的描寫,「這位聖體化身的觀世音菩薩在那里遺落了一粒珍珠寶上的寶珠。」

听听,是不是比起什麼大明湖畔的夏雨荷感覺文雅多了?哦,那桑結嘉措算是什麼,還豬哥哥?順便說一句,這個桑結嘉措應該就是鹿鼎記里和韋爵爺拜了把子的那位桑杰喇嘛的原型人物。

桑杰嘉措是最有名的第巴,不僅是因為他的才能,更是歷史對他的評價不一,而且處于五世大海上師和六世大海上師這十五年真空期間的掌權者。桑杰嘉措自小在叔叔的教育下,得到很好的教養和燻陶。八歲時,他被送到布達拉宮,在五世大海上師的直接培養下,開始嚴格的,全面的經學教育。(是不是和福康安一樣,自小就被接進宮中教養?)看來,五世大海上師不僅僅想把桑結嘉措培養成佛教學者,而且是想把他訓練成自己的接班人,也就是一個學識淵博、具有政治魄力和敏銳干練的辦事能力的活動家。除了一般的佛教學程以外,還普遍地涉獵梵文、詩學、醫藥、天文、歷算、文學、歷史等等各個學科,並且取得優異的成績。

而仲麥巴家族擔任的第巴之職務,雖然這個時代已經從整個烏斯藏的統治者變成了負責整個烏斯藏行政事務的大管家,但仍舊有著巨大的權力,

那位讓無數人念誦著「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的作者六世大海上師倉央嘉措,就是經桑結嘉措之手選拔的轉世靈童。

有了這麼多的淵源,五世大海上師力主推薦陳列嘉措作為使者前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另外兩家,固始汗是五世大海上師引領進來烏斯藏的,四世大博學珍寶智者又是他的師尊,兩個人都不會在這種問題上同他計較。

于是,在經歷了兩個多月的長途跋涉。這才有了陳列嘉措在桅桿上大吐特吐的情景。

「才剛剛出了河口就吐成這個樣子?這要是到了海上風浪起了。不得吐死啊?」從船艙之中拿著一桿火銃出來,準備在海上打幾只水鳥消遣的李華宣,看到了這一幕,不由得撇撇嘴表示不屑。

「三公子。要不要在仰光把他們放下。讓那里的官將護送他們經暹羅到順化去。這海上的勾當,我怕這些只會騎馬的蠻子,不要出人命才好!」

一個營官向他提出自己的建議。

的確。這些在馬背上的好漢們,到了海上立刻便成了軟腳蝦,雖然李華宣為了穩妥考慮,特意選了一條寬大堅固的福船,而且還特地交代水手們不要行駛的太快,免得遠方高地的客人受不了,但是沒有想到,情況會是如此嚴重。

「不行!告訴廚房,給他們弄些糖水來,管夠的喝果汁,一定要快些行走!」

李華宣也是有些不顧陳列嘉措等人的死活,其中要說沒有些私心那才是見了鬼。除了要到順化領取他那一萬業已在扶桑招募完成的新兵之外,更多的,是想在父親面前和母親、舅舅們面前顯露一下自己的能力。

除了開疆拓土之外,還有遠方來人朝貢,這種成績,可是幾個哥哥姐姐都不曾完成的!

「傳令下去!反正他們也在吐,索性咱們就扯起滿帆,全速前進!時間越久他們遭罪越大!」

李華宣打量了一下遠處天空之中掠過的一群水鳥,舉起手中火銃瞄了瞄,旋即又放了下來,這樣的距離,放槍的話,除了讓鳥兒們听個響聲以外,什麼效果也沒有。

也許是到了生理極限之後,人體的應急反應技能便開始自動啟動,福船掛起了滿帆開始全速前進之後,陳列嘉措們反而吐得不那麼凶了。喝了些船上伙房送來的溫熱糖水之後,被暈船折磨的慘白面孔也漸漸有了一絲血色。

「貴使,可好些了?」見陳列嘉措漸漸有了些人模樣,李華宣又開始假惺惺的上前問候,並且親自解開了綁縛住陳列嘉措的牛毛繩子。「甲板上風大,不如到我的船艙之中飲茶喝酒。」

兩個官二代在李華宣裝飾布置的頗為奢華的船艙之中對坐,開始互相模底。

「貴使,從烏斯藏一路遠道而來,可是十分辛苦了。」

「多承三公子掛念,這一路上都是下行道路,雖然道路不是十分好走,不過,氣候倒是不錯的。比起年楚河畔和拉薩河邊,都要濕潤溫暖許多。」

「哦?道路不通暢?貴使,此番見了我家父帥,不論烏斯藏與我南中談得如何,在下都有一個小小的建議。」

「三公子將門虎子家學淵源,所說的必然是至理名言,真知灼見,在下洗耳恭听便是。」

「我在巴里薩爾城中,也多有听各處土王言講烏斯藏與孟加拉之間商貿往來甚多,但是道路崎嶇難行。我家父帥有句話經常對人言講,要想富,先修路。只有道路通暢了,才能貨暢其流的。為了便利雙方的貿易活動,我打算將孟加拉往烏斯藏之間的道路修葺一下,將原有的道路拓寬整修一下,貴使以為如何?」

有了能夠讓馬幫駝隊通行暢快的道路,不管是固始汗想要的兵器盔甲布匹絲綢,還是烏斯藏的僧俗貴族需要的瓷器銅器砂糖硨磲等物,或者是兩家的底層百姓都需要的鹽、香料、布匹都可以通過這條道路大量的向烏斯藏運輸,同時可以將烏斯藏的出產運到孟加拉銷售,這對于陳列嘉措來說,是一件不曾出馬便已經有了可以向固始汗、大海上師、大博學珍寶智者交代的功績了。

「也好!待下官面見令尊之後,便與公子商討此事如何?」

心中打好了如意算盤。陳列嘉措端起手中的酒碗用手指輕輕的彈了幾下,敬過了天地鬼神之後,這才一飲而盡,翻過碗來向李華宣亮了亮碗底。

「中吾計矣!」兩個家伙打量著對方,心中都是涌出了這樣的意識。

順化。王府。李守漢的書房之中,咱們的寧遠伯李大人正和完成了北上任務的鄭芝龍閑話家常,順便扯扯北上的見聞。

「這麼說,朝廷有了新的恩典給我李家?」

守漢有些面帶嘲諷,對于這次朝中大佬和皇帝的表現,他也有些不滿。要錢要糧要兵器的時候理直氣壯。然後在朝堂上攻擊自己的時候也是義正詞嚴。媽的,天底下還有這麼奇葩的政權?

老子就天生該有義務是不是?義務的上繳錢糧供給你們,千辛萬苦訓練調理好的軍隊被你們挖了牆角,然後你們還把老子當成靶子在朝堂上大肆的口誅筆伐。老子天生的賤種啊?

「不錯。三位已經出來做事的公子都有封賞。而大小姐因為屢次押運錢糧北上供奉,深受周皇後喜愛,被賞了郡主的封號。皇上特意下了恩旨,準許大小姐使用郡主的儀仗和服飾。」

「哼!這群狗賊!對于遼東和中原的那群驕兵悍將們便是籠絡恩寵不斷,打了敗仗給賞賜,洗劫州縣加官職,咱們千里迢迢的把錢糧兵器送上去,反倒落得一個被御史言官們攻擊的下場!莫要惹翻了老子,當真惹翻了我,老子把上供錢糧停了,看看遼東的一眾軍兵吃什麼!」

對于守漢的這番大逆不道之言,鄭芝龍也只當沒听見,不要說在自己的書房里罵罵朝中的那些御史了,就算是李守漢此時時刻拿出一身龍袍來披在自己身上,鄭芝龍也不會覺得奇怪。這些年,守漢做的哪一件事情是朝廷大佬們認可的?老實說,如果不是看在那些錢糧和戰功面上,那群御史們所說的話,恰恰正是內閣諸位相國們要說的。

「不過,大小姐和施郎率眾往錦州遼東走了一圈,倒也略略的窺得了一些情形。」

鄭芝龍小心翼翼的組織著詞匯。

李華梅和施郎二人帶著艦隊將在泥沽的糧草軍器轉運到錦州、寧遠一線,這是在宮中晚宴上由王承恩向崇禎建議的,為的就是減少用天津轉運到京師,再由京師發往遼東這許多環節之間,耽擱的時間,損失的糧米,朝廷實在是耗不起了。遼東的催要糧餉的文書急如星火一般飛來,雖然兵部和戶部檢點,此時在遼東儲存的糧草軍器至少可以供應全軍三個月,但是,有皇帝急切間想要一戰打垮黃太吉的心思在,又有誰敢出來說皇上這個事先不著急,讓糧食和銀錢先進京,經過我們的手,漂沒一層之後再發往遼東?

雖然是不再搬運下船,直接發往遼東,但是兩年的錢糧上供也是一筆大錢。王德化公公很是大度的推薦了王承恩的幾個心月復作為提督南漕太監。

「王公公,莫要急躁,南方的時新果品每年、每季都會有,咱們聯手,銀子時賺不完的。這次算是咱家還你一個人情!」

不過,當施郎隨同李華梅將貨物卸下,與幾位提督南漕太監一道隨同洪承疇的督標中軍副將往寧遠城中行走時,以施郎的眼光,對沿途看到的遼東各軍各鎮做了一番評判。

「兵驕將惰,文恬武嬉,且營伍繁雜,指揮未必如意。我們給的糧餉器械再多,也未必能夠取勝。」

這是施郎私下里對鄭芝龍言講的情形,鄭芝龍如實的向守漢做了匯報。

遼東各軍各鎮,趁著手中皇帝不敢太過于拖欠軍餉的時機,紛紛將虛報冒領這個傳統手段發揮到了極致,利用侵蝕克扣的軍餉,總兵副將們將自己的家丁親兵打造的武裝到了牙齒。除了戰馬是蒙古馬之外,幾乎全數都是南中制造的各種裝備。

施郎便是利用李華梅不便與這些軍頭兵痞們接觸的機會,與在錦州寧遠各處的秦軍、關寧軍近距離的做了一番接觸,從中得出了上面的結論。

「洪督師唯一能夠依賴的,也就是從我南粵軍中挖牆腳弄走的吳標所部之模範旅。不過,該部之中新兵日多,原有的廣東老兵僅僅留存數百。這模範旅,也是非同當年與主公一道大戰多爾袞時的景象了。」

正說話間,門外的承啟官捧著一份公文急匆匆的從公事房跑了進來。

「主公,三公子命快船從巴里薩爾城有緊急軍情送到!」

李華宣的公文之中,便是向父帥稟告,有烏斯藏的使者要到順化朝貢,他準備陪同前來,順便將那一萬新兵接走,請父帥命有司做好準備。

「這小子!」守漢看了這份公文不像公文,家書不像家書的東西,也不禁莞爾一笑。

「烏斯藏的使者來此作甚?」

「不外乎通商等事!」守漢回答著鄭芝龍的疑問。「親家,最近你也辛苦了,從北到南的跑了這幾趟,不如接待烏斯藏使團的事情便交由你來辦。」

「屬下奉令就是。主公,還有一事,屬下要向主公稟告一二。」

「說,是不是要添置船炮?等這批少年水手招募完成,就送到各處艦船上訓練,騰出人手來,到新船上就是。」

「不是公事,乃是主公的家事。」

鄭芝龍話說得有幾分吞吞吐吐。

「飛黃兄,你我是兒女親家,公事上咱們自然要有個上下之分,可是私底下,咱們可是骨肉至親,便是皇帝還有三個窮親戚,你今日這是怎麼了?如此的不爽利?」看到鄭芝龍扭捏的神態,守漢覺得很是奇怪。

「主公,事情尚未有什麼眉目,只是屬下的一點妄斷而已。不過,不說出來,便是屬下的不忠心了。」

鄭芝龍在守漢的追問之中,這才說出了他看到和感覺到的事情。

其實也很簡單。

咱們那位平時伉爽不讓須眉、殺伐決斷,出沒風濤炮火之中談笑風生的大小姐李華梅,此番與施郎往京師、錦州等處走了一遭,倒是對施郎眉眼之間有了幾分好感。對別人都是不假辭色的李華梅,雖然對施郎也是如此,但是語氣和神情之中,鄭芝龍還是能夠看得出些東西的。

施家這個小子,可不要做出什麼事來,到時候倒霉的可是連我鄭家一起啊!

什麼?施郎這個小子,竟然入了我女兒的法眼?!

屋子里的兩個人都腦海之中不斷翻騰。(未完待續……)u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