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12 大明寶鈔發行的困難

()經過前幾年的預熱,洪武八年三月初一,皇帝詔令正式印造大明寶鈔。

以桑穰為原料。規制︰高一尺,寬六寸,許以青s 為質。外為龍文花欄。

橫題額︰大明通行寶鈔,內上兩旁為篆文八字︰大明寶鈔,天下通行。中圖錢貫狀,十串則為一貫。其下則寫著︰中書省奏準印造大明寶鈔;與銅錢通行使用。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二百五十兩,仍給犯人財產。

若五百文則畫錢文為五串,其余類推。

同時規定,每鈔一貫準銅錢一千、銀一兩。寶鈔分六等︰一貫、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寶鈔頒行後,禁止民間以金銀貨物交易,違者治罪,有告發者即以其物賞給;若有以金銀易鈔,听其自便。

凡商稅、課程,錢、鈔兼收(錢十分之三,鈔十分之七),一百文以下的只用銅錢。同時置行用庫。在南京設大使一人正八品、副使二人從八品,典吏一人、都監二人,隸于戶部;在外府州設大使、副使各一人,皆省注。

那也就是北平府可以自行安排寶鈔大使,只需要在北平行中書省備案就好了,這絕對是一個安排學生的大好機會。

南京的寶鈔大使才不過是八品的官員,到了北平府,根本就沒有什麼品級,這樣典史一般的小吏,行中書省的那些大人物才看不上眼,而且寶鈔大使,之前從未有過的官職名稱,蒙元時期倒是有個什麼寶泉提舉司,和大明的寶鈔提舉司的職責差不多,品級也差不多。

但是人家寶泉提舉司還有一個職司,就是鑄造銅錢,而寶鈔提舉司卻是沒有,專門印鈔、發行等等,看上去油水就不是太多。

更何況讀書人雖然乃清高之人,當官是為了朝廷效力,若是再沾染上滿身的銅臭味,那就不好了!

龐煌記不得是北平行省的那個官員說的這些話了,大概意思就是這樣,反正表現出了對于寶鈔提舉司大使的興趣不大,至少沒有看出來明顯好處的時候,興趣不是太大。

但是就是有了這句話,讓龐煌欣喜不已,北平行中書省所管轄範圍極大,轄八府、三十七州、一百三十六縣。包括了部分遼東、部分河北和陝西等地。

當然,其他的地方龐煌是顧及不到,但就單單是北平府,領七縣四州,有︰大興縣、宛平縣、良鄉縣、昌平縣、順義縣、密雲縣、懷柔縣,通州及所領之漷縣、薊州所領之平谷縣、涿州所領之房山縣。

再加上一個北平城,真的是一個不小的地盤。

說一句實話,以龐煌的能力,這麼大的地盤已經是他能力的極限了,就算是這樣,他手下的人力資源也是缺失了很多,要不是清華義學成立已經近三年,有些學生已經可以出來幫他,龐煌的手頭恐怕還要再緊張一些。

相應朝廷的詔令,調懷柔縣丞李銳,為北平府寶鈔大使,而山西移民學子邱海為副使,在北平府正式開始了寶鈔發行的重任。

另外,北平府成立稽查隊,專們稽查北平府寶鈔的使用情況,但凡百文以上著,嚴禁金銀交易,違反者處三倍罰金,而告發者,將罰金獎賞給告發人作為鼓勵。

龐煌當然忘不了,自己準備了很久、一直蓄勢待發的北平銀行了,幾乎在李銳就任之後,全北平的七縣四州,北平銀行的分行就陸續開業,當然懷柔的北平銀行已經是在當地頗有名氣,用不著那麼c o心。

而在之前,龐煌就逐個拜訪了北平行中書省的各個官員,為北平銀行承辦大明寶鈔的兌換工作打了基礎。

很多官員對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只是對于駙馬言利,心里頗有微詞,但人家畢竟是駙馬都尉,這些事能放就放了,畢竟不關乎國計民生的事情。

有的人還暗暗的高興,以為對于駙馬都尉的脾氣有所了解,駙馬爺身為父母官,不過是喜歡一些阿堵物而已,那麼以後對于結交這個駙馬爺,就充滿了信心。

說起來簡單,但是過程卻是十分復雜,大明寶鈔發行伊始,就遭遇到了重重阻力。

先不說朱元璋在前幾年嘗試x ng質的發行寶鈔,已經給大家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畢竟那時沒有太強制使用,只是小面積的應急而已,對于富戶的打擊不大。

但說蒙元時期的時候,為了進一步的搜刮民財,為他們貪圖享樂之用,無節制的發行紙鈔,就給所有老一輩的人留下了心理y n影。

蒙元大量印刷紙鈔的結果是使物價上漲十余倍,百姓不願使用,以至于有人用紙鈔糊牆鋪地者,交鈔最後形同廢紙。蒙元自始至終是以強制手段發行不兌換紙幣為基本貨幣制度的,因為沒有了準備金,自然也就無法兌換。

特別是在北平,原來蒙元的首府所在,受到的禍害也是最大的,具有的遺老們過來向龐煌述說,北平用紙鈔十錠還換不到一斗粟,百姓視鈔如同廢紙。他們那時候的貿易多以物易物,別說紙鈔了,銅錢都不敢多用。也沒有听說,做筆生意,非要拉著一車銅錢交易的。

形式不是一般的差勁,北平府抓到仍然用金銀交易的人不少,幾乎讓大牢人滿為患,但收到的成效甚微。

除了懷柔還比較穩定之外,別的州縣,已經開始以物易物的現象,而且據傳言,朝廷這樣做,無非是連年對蒙元作戰,朝廷沒有錢了,想收刮一些錢,作為朝廷的軍費等等。

寶鈔的發行不順利,當然也連帶著北平銀行幾乎沒有生意,每天幾乎門可羅雀,別說來承兌寶鈔了,就是連來存錢的人都沒有。

一股暗流在北平的昏暗角落里面涌動著,龐煌這才知道,當初北平行省的那些官員,為什麼會拿那種眼神看著自己。

感情他們早就預料到事情的結果了,說一句實話,他們作為朝廷命官,首先對于大明寶鈔就有些不信任的態度,誰也不想辛辛苦苦的為朝廷賣了命,最終卻得到那幾張薄薄的紙鈔,雖然他們還有糧食,但畢竟也是要開銷的。

更不要說那些在蒙元時期做官後,又被大明重新啟用的人了,他們更是蒙元紙鈔的受害者,為蒙元賣命干活一個月的俸祿,有時候還買不了一斗米,現在又听說紙鈔卷土重來,心里怎麼能不害怕。

寶鈔的發行,讓官員、富戶都頗為害怕,因為真正的財富,不在朝廷手里,也不在百姓手里,而是在他們手里,要是萬一有個波折,對他們的損傷也是最大的。

最不擔心的就是那些百姓,因為朝廷詔令,百文之下的可以用銅錢,按照大明如今的物價,和銅錢的購買能力,他們一個月有時候都花不到一百文錢,所以大可不必擔心。

這也是讓龐煌感到欣慰的一個地方。

此時才總結,自己可能在懷柔縣太順利了,才想到在北平府按照原先的辦法復制,再加上有聖旨詔令等強制手段,肯定會無往而不利。

但是自己想的太簡單了,他沒有想到,在懷柔縣,北平銀行之所以紅火,那其中一大半可都是仰仗山西移民急于兌換而帶動起來的。還有一半的功勞,就是靠著自己財神爺的外號,懷柔的商戶都相信自己。

而朱元璋可能想的更簡單了,想到天子金口玉言,開口成憲,既然說出來了,天下就應該是無條件的去執行,哪里有反對的道理。

絲毫沒有顧忌天下的反應,只是匆匆的試行了幾年,就開始大規模的印制寶鈔,以為可以解決財政上的困難。

但是這些弊端,滿朝廷的文武百官,難道就沒有一個能看出來的嗎?

龐煌感到很棘手,按照老朱的x ng格,肯定要實行雷霆手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大明寶鈔迅速的推向全國的每一個角落。

而地方官員,肯定也會遵從聖旨的指令,堅決完成皇帝賦予的任務。無非還是那兩個字︰「強制」,不顧後果的強制執行下去。

難道自己也要如此進行嗎?若是不強制快點執行下去,朱元璋會怎麼看待自己的辦事能力?所有人的眼楮都在看著自己呢?

如果沒有北平銀行的關系,龐煌說不定也真的那樣去做了。因為就算沒有他的存在,大明寶鈔在龐煌所知道的歷史中,也實行了下去。

強制手段,是這個時代最有效的手段。

龐煌派遣出去周邊府縣打听消息的人,也都陸續的回來,都是用高壓手段,進行這樣c o作的,畢竟這些事務要和吏部今後的考核掛鉤,誰也不敢馬虎。

龐煌處于了兩難之間,他真的沒有想到,自己原以為自己運籌帷幄,做事情都是很有把握的,卻卡在了這麼一件小小的事情上。

這個決心,就這麼難下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