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二章 潘家園尋寶

()靈氣的劇增,讓我的意識海里面的靈氣團有了明顯的變化,我欣喜之余,又有了尋寶的想法,正好鑒賞會在潘家園古玩市場舉辦,有了這個有利的條件,對我的尋寶更為方便了。

陶瓷展示區里面展示的有古陶器、原始瓷和瓷器,讓我驚訝的是,在展示台上竟然看到了我的那件「水浮司南」。

玉器類展示區主要展示的是宋、明、清時代的玉雕。

可能是因為字畫不易保存,宋元真跡已屬鳳毛麟角,明清書畫也稀少,所以此次鑒賞會上書畫區展示的藏品多以近現代書畫家的作品為主,古籍善本亦以明清版本居多。

至于雜項區,文房四寶以收藏古硯為多,價格相對低廉。還有金銀器、樂器、法器、鼻煙壺、度量衡和古舊鐘表等幾十項,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將主會場中的陶瓷區、書畫區、玉器區、雜項區藏品上面的靈氣一一吸收,感覺每一次吸收靈氣,我的心情就會變得舒暢許多,就像三伏天吃了冰激凌似的爽快。我手腳麻利的把藏品上面的靈氣吸收完畢後,時間已經到了會場閉場的時候。

回到鑒賞會主辦方安排的酒店,簡單地吃了點晚餐,又看了會電視後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由于昨天已經把會場展示區內藏品的靈氣全部吸收完畢了,今天又沒有特別的活動,而且正值周末,潘家園市場開市,所以我就想要去尋寶。

我來到潘家園市場的時候,仿古紅牆內已經是人頭攢動、人聲鼎沸了,眾多國內外游客還有淘寶者紛至沓來。

潘家園舊貨受歡迎的原因一是在于「舊」,二是在于「奇」。一座舊鐘、一副老扇骨,一個舊r 房屋里的雕刻窗欞,處處透著滄桑、久遠的韻味。各種民間奇貨、古玩工藝品,還有古籍字畫、舊書刊、皮影臉譜、「特殊時期」遺物及不同時代的生活用品,有新新的燈籠,也有琳瑯滿目吸引女人的藏飾品令不同膚s 、不同語言、不同階層、不同信仰的人各取所需,自得其樂。

我往前逛著,無論是買家或是賣家都忙活著,古董家具店的老板正在拿著雞毛撢子給自己的家具打掃衛生,有一位年紀很大的老者在選購毛筆,有一位外國友人看中了一匹銅馬,正在和賣家討價還價,而有幾個女人卻被一家藏族飾品攤位吸引住了……

走著走著,忽然看見現在越來越少見的皮影,這個攤位令我停下了腳步。小的時候,走街串巷的皮影師傅還在我們村里還演過皮影戲呢?當時我們一群小屁孩,顧不上吃飯就跑到大隊院子里找個好位置佔下,迫不及待地等著皮影師傅的j ng彩表演。現在看到皮影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美好時光。

皮影戲歷史悠久,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發祥于我國ShanX省,成熟于唐宋時代的秦晉豫,極盛于清代的HeB省,是我國民間古老、神奇的戲曲藝術。

本著對童年時期的懷念,花了八百大洋,買了份皮影《東游記》工藝禮盒,即八仙過海的故事。該皮影是用熟制驢皮所做,全套皮影都是用手工刻制而成,工藝j ng美細致。

買了皮影禮盒,走到了一個買連環畫的書攤前,書攤的老板是個中年男人,他有意地將連環畫j ng品一一擺放到前排顯眼的位置,其他民國舊書則放到自己的腳下。

看了幾本連環畫,感覺不錯,跟老板討價還價買下了《渡江偵察記》、《白蛇傳》、《秦瓊賣馬》、《水淹七軍》這四本連環畫。成交以後,正待我起身離開的時候,我突然看到了一本魯迅寫序的譯著《解放了的董吉訶德》。前世的我就對魯*迅先生的作品很是喜歡,看到這本魯*迅寫序的譯著,心里有些興奮。

于是我又開始用起了我常用的招兒——聲東擊西。漫不經心地拿起那幾冊民國舊書逐一問價,心里卻只惦記著著那冊魯*迅寫序的譯著《解放了的董吉訶德》。問了書價,中年老板答到︰「這本書貴,是魯*迅寫序言的好書,看你要了基本連環畫的份上算你一千元,不講價」。

我暈,這麼貴!用意識探測了一下,也沒有靈氣在上面。想要將它放下,突然我看到這書是1934年4月S市聯華書局版,印1000冊。一千冊,限量版啊!經過這麼多年,品相這麼完整的估計不會有多少了,說不定將來它的價值會很大。先買下來!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給老板要了個方便袋,將買來的書籍裝了進去。老板一面數錢,一面還不甘心,嘴里念叨著︰「這東西要是拿去拍賣,可以賣個更好的價錢!」。

又來到了一家出售古錢幣的小攤前,吸收了幾枚古錢幣上面的靈氣後,我拿起來一枚漢代的五銖錢,反復地看著。其實我正在思考古錢幣當中靈氣的問題,古錢幣上面的紅霧確實是濃濃的,但是靈氣可以說是忽略不計,看來這流通的貨幣,上面凝聚的藝術家的心血不多,所以不見得有什麼靈氣。

小攤攤主一看我拿著個五銖錢翻來覆去的看著,以為我是看中了這個錢幣,于是就說到︰「小伙子,想要嗎?這是漢代的錢幣,距今有兩千多年了,您要算您一百塊錢一枚。」

我一听,好家伙!這個攤主這麼敢宰人,距今兩千年多年差不多,可是它的出土量大啊,在漢代也是老百姓中常見之物,現在一枚五銖錢也就值幾毛錢,你賣我一百,太黑了。我不理會這個攤主,放下錢幣就起身離開了。

經過剛才的事情,我也沒有了挨個攤位看的想法。打開意識探測,周圍一百米範圍的古董,全都映入了我的腦海,絕大部分的古董沒有任何的紅霧或者是綠霧,這應該都是贗品了。我瞅著那些散發著霧體的古董,將里面的靈氣一一吸收。問了一下這些古董的價格,都不便宜,收藏升值的價值不高,我也就沒有了購買的y 望。

看著那農民大叔、大嬸打扮的擺攤小販,總以為他們不懂古玩價值,洋貨賣土價。根據我與眾多小販數次講價,在這些銷售古玩舊貨的小販中,也都蘊藏著眾多的高手。一個看老的好貨,能買出多少價錢,他們都心中有數,連各個大拍賣公司的類似貨品拍賣價,他們都門兒清。因此,撿漏的事只能是可遇不可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