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十七章 大道唯堅,功德拂塵;陸吾被捉

太乙道行已經達到大羅金仙中期,慶雲三花從金色盡數轉化為白色,氤氳之氣繚繞,淡雅清香,聞之飄飄然。(-)可是大道唯堅,越到後面的層次,提高愈難。

三清困在大羅金仙頂峰億萬年,不得寸進,幸虧得聞斬三尸成道之法,否則哪里來的如今準聖道行。太乙成道也就幾百萬年,其他分身都是各有機緣,他也修煉速度堪稱神速。

一來,根腳深厚,乃天地靈根杏樹的終極版的一個果實化形,是為極品先天靈根,本身不染血腥污濁之氣,更可貴的是他與眾生有恩,傳道洪荒。

二來,氣運、大功德加身。在乾元山金光洞見眾生聞道艱難,遂導致開天第一次講道,有巨大功德臨身;超度被孽龍殘害的百萬東海生靈,大念經文,亦有功德加身。畢竟天道之下有無數道法衍生,生死之道,本來就都是大道,不分高低,不分貴賤,不分善惡。就如同生是死的預兆,死是生的開始。但天地被開闢,主要職責是演化萬物,制定乾坤秩序,維護天道正常運轉,不至于滅亡。所以,天道主生,死為輔。春生、夏長、秋收、冬殺,秋是生死各半,有果實豐收,亦有萬物凋零。所以,一年四季之中,生之道佔八分之五,死之道佔八分之三。遂無端殺孽,亦是大罪過;超度冤魂,洗刷冤屈,拯救眾生,是大功德;不然怨氣不消,天怒人怨,天道崩潰。這也是建立六道輪回能賺巨大功德所在。

如今,大功德之事,時機不到,難以短時間獲取功德,天地體悟就慢一些,道行進展就緩慢無比。

實際上,功德並不能直接提高道行;正如前文所說,大道唯堅。

修道之人注定命運多舛,難以順風順水,一個不慎就是身死魂滅,哪里是真逍遙。凡人為了功名利祿而日夜奔波,不少人甚至求的是一口溫飽飯,而不可得;天地之間,人間慘劇勝不可數!凡人夢寐以求的漫漫仙途,亦是荊棘遍地,一路上尸骨累累,述說對大道的渴求,對身死魂消的不甘;唯有成為聖人,從此無災無劫,不懼凡人生老病死,不懼仙佛天人五衰、天地殺劫,安享真正的逍遙自在。

可是,成就聖人道果,即為超月兌天道,能掌自身禍福,不再為天機所設,不再為天機所害。天道豈能讓修道者順風順水地簡簡單單成聖,遂自有無邊災劫降下。凡人有壽百載,仙佛之壽亦有定數,不成就天仙者,最高有萬載長壽;大羅金仙以下者,自有天人五衰降下,不讓眾仙佛安享無量生命,而對天地無所貢獻。大羅金仙之上有準聖,準聖之上有聖人,大劫之時,亦是一眾大羅金仙、準聖劫難之時。真是︰不為聖,當為螻蟻!

要想一步步渡過災劫,成就聖人,道行是根本。而道行的提高需要自身對道的感悟有一定深度和進展,而天道自會掩蓋重重天機,需要一眾修道者撥開迷霧,一覽大道真面目。

功德的作用在于,因為功德是修道者對天道做出莫大貢獻,而降下的獎賞。就如同游戲中,取得好成績,可以少繞一些彎路一樣;功德會把擋在修道者參悟天機路上的絆腳石搬開,使修道者容易體悟天機,道行進展當然迅速。

暫時無功德可獲,太乙遂不再急切提升道行,一心一意打熬精骨,洗精伐髓,盡量打穩根基。這是前世無數穿越大神的經驗之談,根基越牢固,將來提升才更容易。

只見,一身穿繡有挺拔紫竹道袍的青年,唇紅齒白,根骨清奇,劍眉入鬢,面帶微笑端坐一七寶法蓮,蓮座之下自有祥雲拖住。

見得,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有一綻放乳白柔和寶光的細頸寶瓶安放中央青蓮之上,瓶中斜插一枝九葉清淨楊柳枝,有我見猶憐之態,婀娜之姿,青翠欲滴。

一擎天巨樹直矗其上,通體黃澄澄的,樹枝掛有九個李子似的鮮果,隨風舞動,似有瓜果之香撲鼻。有碧綠乙木之氣凝聚一青龍,盤踞慶雲,搖頭擺尾,九天星辰中有東方七宿閃爍,巨大星輝光柱直射青龍,被其一一吞噬,納入口中。肉眼可見,龍鱗愈加深沉、細密,有星光閃爍表鱗。一時三刻之後,又被青龍吐出,化為無量乙木之氣,滋養三花、慶雲,黃中李根部似被綠霧籠罩,沿其木紋一路而上,果香更盛,黃光四溢。這黃中李乃是其向本尊所求。玉淨瓶也不甘寂寞,瓶口有一股碧綠之氣滾滾而入,清淨楊柳枝舒枝展葉,綠葉之上有光華流轉。

太乙打坐完畢,想起自家培育的萬畝藥田不知道怎麼樣了,遂起身前往。

不曾想,藥田所在之處,有陣法迷霧籠罩,不通陣法者難入,此時卻有一人面虎身虎爪的怪獸在不停攻擊陣法,此獸身軀之大,有九十九只老虎大小,亦有九頭,皆似人面,昆侖靈獸,開明獸陸吾是也。

原來,此獸鼻息靈通,能聞萬里之外氣味,能辨萬千氣息,聞道藥田散發的藥香,遂趕來采食,不曾想被陣法所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攻擊起陣法,妄圖擊潰。

太乙記得上古奇書《山海經》中提到,此獸乃昆侖守山靈獸。正好,捉來做個靈獸,以全前世《山海經》之作。早在,太乙來臨之時,此獸已經聞到氣息,遂嚴陣以待,待察覺太乙氣息深不可測之後,意圖逃竄。太乙灑然一笑,「你到是機靈。貧道今日要是讓你走月兌,有何面目去見自己這些年所學。給本座留下吧!」

縴縴綠柳化作漫天絲絛,綠影遮天蔽日,柳葉漂飛,圍住開明獸。突然,一片綠柳葉落下,化作一道碧虹貼在開明獸腦門之上,頓時開明獸癱軟在地,束手就擒。

自此,東昆侖般山腰之上,皆有一人面虎身之獸遍觀九方,九頭緊守昆侖九道山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