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十二章 昆侖山拜師

話說太乙天尊在听到紫霄宮即將開講時,就打算趁眾人在紫霄宮听講的時間,就讓還在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游走洪荒,同時趕往東昆侖山,以便能趕得及拜師。此時得乾元山金光洞當然不是中千世界的那一個,而是太乙天尊在行走洪荒時收的一個破損的洞天,這樣也可以順應歷史。此時就有讀者問你都這樣強了,為啥還拜師于原始?拜師于原始可以學到盤古的大道,洪荒畢竟是盤古所開,這樣有利于證道,其次也可以方便行事,為了這麼做,太乙硬是使其修為停在太乙金仙。

遂吩咐兩個弟子黃鳴和秦騰看好門戶,遂端坐一七品寶蓮,同時帶有一個十二品青蓮,駕著一朵祥雲往東而去。

只因十二品清蓮乃先天靈寶,自身實力不敢說能護得住靈寶,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遂采乾元山金光洞洞天中一七品仙蓮,用道法和佛法祭煉之後,當做法座,隨手招來霞光瑞氣化成一朵祥雲,托著寶蓮向東飛去。一路漂洋過海,觀大海之無邊美景,采天地之奇珍異寶,看那潮起潮落、雲卷雲舒、海浪排石、鷹擊長空、蛟龍戲水、靈龜伏波,賞那瑰麗之珊瑚、璀璨之明珠、無量金玉…

足足三百年,太乙駕雲來到了東昆侖山腳,遠遠望之,巍峨高山,綿延千萬里,有擎天巨木矗立山林間,有瀑布懸掛絕壁之上,有幽谷霞光聚攏,綻放無量彩光,山澗有蛟龍騰空,岩石有靈芝扎根,有猿啼虎嘯,亦有鶴唳鳳鳴。

太乙撫掌贊道︰「好一處仙家福地,不愧為洪荒有數的洞天仙府!」一路駕雲而上,直到半山腰時,被陣法所擋,太乙知道該是三清所設,遂下了祥雲,收了寶蓮,匍匐在地,傳音道︰「弟子太乙,一心向道,听聞三清道尊神通廣大,遂前來拜師,望天尊乞憐!」

早在太乙來到東昆侖之時,由于他沒有任何的遮掩,三清早已覺察到。三人觀照虛空,掐指一算,即知此人乃與元始天尊有師徒之緣。

原來,天地間只有鴻鈞一個聖人,自從鴻鈞成聖以來,天機漸漸清晰有序,三人大羅道果幾乎可以察知天地萬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因為除了鴻鈞,鴻儒沒有比他三人還強的人,而鴻鈞沒有必要事事出手干擾天機,而太乙天尊也沒有,所以,三人可以說算得八九不離十。

老子對元始天尊言道︰「二師弟,此子乃先天杏樹化形而出,望其氣,一股青木之氣沖天而起,有十二重不明寶光護身,又有玄黃之氣縈繞周身,想來是有大功德之人,吾算到,其與師弟有師徒之緣,不知師弟意下如何?」

不等元始天尊答道,通天道人搶先言道︰「大兄所言甚是,吾觀此子氣運綿長久遠,為有大氣運在身,其修為已達太乙金仙,除紫宵宮中的听道之人外,其已是有數的高手,日後必有所成就。」

元始天尊亦頷首道︰「不錯,此子根腳深厚,福緣廣大,氣運綿長,天機顯示與吾有那師徒之緣,那鴻儒曾傳道洪荒,天下多人與其有師徒之實,其必有弟子修為高強之人。此子也曾傳道與人,特有此子之氣運,再加上我們的教導,其必然有所成就,將來也不會墜了我們盤古之名。」元始還沒收徒,就在算計,由此可知其度量,只是其不知太乙與鴻儒得關系,所以才有此說。

這可是涉及到盤古的威嚴所以通天言道︰「兄長所言甚是,即使多有掛礙,我等盤古正宗還護不得他周全?必叫他在二代弟子中力壓他人。」老子與元始天尊相視一笑,道︰「然也!」

老子一道紫氣飛出,大陣打開缺口,迷霧散盡,露出一條白玉階梯,通向山頂一座大殿。太乙不敢怠慢,拾階而上,腳底自有雲氣生成朵朵金蓮,托著太乙一步步走向山頂。

待得走到大殿前,只見飛檐峭壁,朱紅牆色,白玉為磚,金銀為柱,明珠串成簾,有白虹二十四道橫貫大殿上空,朵朵金蓮飄蕩四周,浩渺煙霞如夢如幻,聚攏成雲霧,浮蕩在白玉台階之上,有仙鶴餃芝,無憂無慮在殿前飛舞,好一派仙家氣象!

太乙步入大殿,見得面前有三位道人端坐碧海潮生雲床,中間坐一紫袍白眉皓發老者,慈航揣測當為道德天尊老子,左邊坐一金色瓖邊白袍中年,威嚴無比,當為元始天尊,右邊坐一青袍道人,三十上下,劍眉如鬢,當為通天道人。

這也只是一閃的念頭,太乙剛進大殿就匍匐在地,呼道︰「弟子太乙,一心修道,願拜元始天尊為師,請老師慈悲!」三人一听,相視一笑,元始天尊言道︰「好,為師認了你這個弟子,來來,為師為你介紹一下師伯和師叔!」太乙三叩首後又磕頭問候師伯和師叔,結局皆大歡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