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虎踞東北 第六十一章 蘇聯來電

5月份,就在張學良整天等著黃道吉日和許靈韻完婚,以享受齊人之福的時候。一封來自蘇聯的電報,敗壞了他的好心情。戴笠的調查結果已經出來了,在那三個炮兵中有一個人家中突然多了許多財務,而且事發前,一家人已經躲到關東洲去了。這樣的去向,是誰做的就很明顯了。據戴笠調查說,因為溝通不暢,所以這個士兵最初接到的命令是刺殺張學良。但是日本方面也規定了時間。而事發那一天已經是最後一天了。這個士兵沒辦法,就只好動手了。而張海天和學思也實在運氣不好。

張學良對這個結果倒是沒多大的意外,因為無論從什麼方向來說,學思都算不上什麼目標,張海天雖然有一定的職務,但是也還沒有重要到可以成為刺殺目標。而可能會動手的人,只有三個。北京,廣東,日本。

雖然有了調查結果,但是張學良現在也沒什麼脾氣。和日本的事只能以後再說了,也不是現在可以搞得定的。而來自蘇聯的一封電報,其實才是當下,張學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了。斯大林已經完成了第一次的大清洗,蘇聯被殺的高級黨員就有很多人。其中有不少人要求來東北避難。但是張學良回絕了。這些人來到東北,對于張學良來說實在是個負擔,首先是和斯大林翻臉,其次就是這些人來了也並非什麼好事。都是一群固執的空想主義者。

可是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啊。斯大林解決完了內部問題之後,已經不滿足做一個俄國沙皇了,終于開始對中國的革命事業指手畫腳了。斯大林發來了電報,要求張學良放棄自己的軍事獨裁,盡快組建以黨領導為集體領導的東北政府。張學良見到電報,真的是無話可說。你搞完了你的獨裁,就開始阻止別人的獨裁了。

雖然頭疼,但是張學良也必須解決這個問題。至少在形式上要解決這個問題。雖然他本身是不願意做一個獨裁者的,但是中國現在的國情,獨裁也許比民主會更具效率一些。他不打算改變他的初衷,但是必要的變通還是要的。

張學良次日發出電報,要求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斯大林的這封電報。而且張學良在電報中把斯大林的電報,用指示這兩個字來表示。同時給斯大林回電道,張學良已經準備召開會議來完成共產國際對東北的指導任務。斯大林回電,表示滿意張學良的態度,並且靜等張學良的結果。

6月,參加會議的人都先後到了奉天。張學良在一開會的時候,就把斯大林的電報拿了出來,遞給了毛太祖。然後幾個人挨個傳看。張學良靜靜的看著每個人臉上的表情。幾個人臉上都有一點興奮的表情,雖然都在掩飾,但是還是露出了一點。

毛太祖抽了口煙,看了張學良一眼,道「漢卿,這個事情你怎麼看?」張學良早就想好了說法,道「雖然我一向反對任何國外的勢力干擾我們的內政。但是現階段,蘇聯的意見我們還是要听得,所以我覺得大家現在就討論,討論怎麼組建政府的事吧。」周公看了張學良一眼,道「這個問題,我們是否應該召開全國黨代會討論?」

毛太祖搖了搖頭,道「我們現在只是討論一個大概的方案出來,決定自然是要黨代會做出的。既然斯大林同志提出了這個要求,我們要盡快拿出一個東西來。」張學良也點了點頭,道「是這樣,咱們現在先弄一個初稿出來。畢竟斯大林同志也不好惹啊。」說著自己笑了起來。

毛太祖皺了皺眉頭,道「漢卿,不要拿革命導師調侃嘛。」張學良也正色的應了幾聲。然後,道「那大家就都談談吧,對政體的一些看法。」陳公博先開口,道「我覺得我們要效仿蘇聯的政體,畢竟他們是我們的老師嘛。」張學良听完皺了皺眉頭,陳公博又趕忙接過話題,繼續說道「但是我們也要做一些適當的改變,畢竟國情不同,因地制宜嘛。」陳公博本來就是一個沒什麼原則的人,要不在歷史上也不會隨著汪精衛去當漢奸了。張學良此時無疑是黨內的實權人物,又是唯一有軍權的人,論資歷,論實力。他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雖然在基層可能根基不夠穩,但是李大釗和陳獨秀明顯都很欣賞他。兩個人辭職的時候都提議的張學良來接班。這樣的人,自然是陳公博巴結的對象。

大家對他這樣的發言自然是多有不慢的,這算什麼嘛?跟啥都沒說一個樣。董必武皺著眉頭看了陳公博一眼,道「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國情和蘇聯有很多的不同,雖然我這個人以前是有一點迷信蘇聯的。這個我要檢討,但是漢卿後來的幾次主張和談話,我覺得因地制宜。實在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所以,我們要搞一個我們中國的社會主義國家制度。」

張學良聞言點了點頭,道「這個是應該的,我們和蘇聯還是有很多的不同之處。而且,蘇聯做的有些事情,我覺得也不一定是對的。」周公一听張學良這話,這話音不對啊。這是要批評斯大林了。這個就有問題了。忙說道「嗯,漢卿啊。咱們現在就討論我們自己的事就好了,這個有些問題,不適合現在討論吧。」

張學良笑了一下,這個結果他早就想到了,在蘇聯自己開始批評斯大林之前。別的國家的黨哪兒會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就算認識到了,也沒人敢說啊。既然這個話不能說,張學良就開口說一點別的事,道「好,那我就談談別的事。我覺得我們的政體不能效仿蘇聯。最起碼一黨制是不好的。」張學良這話一出來。他就看到有人皺眉頭,準備打斷他了。張學良擺了擺手,道「先听我把話說完。我們要考慮一個現實問題。即現階段,東北這些實權人物,幾乎沒有入黨的。如果,我們現在實行一黨制。那麼你告訴我,這些人怎麼辦?我們把他們全部打倒嗎?這明顯不合適,且不提這里面有許多我的親屬,故舊。但是這樣一來引起的動蕩,就不是我們現在所能承受的。所以我的意見是,我們來組建東北政府。不能把這些人排除在外,甚至還要以他們為主體。這樣和平的過度。而且,我們這里的大家也都沒有治理一個國家的經驗。我們需要一邊改造他們的思想,一邊學習他們的經驗。這是我的看法。」

毛太祖听完了張學良的話,不置可否,沒有發言。把東北政府原有的人員保留下來。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張學良,這個不言而喻。而且,這樣一來,東北軍依然是張家的私家軍。這一點,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但是現階段,實在是沒有辦法啊。除非武裝暴動,可是張學良本身就是共產黨員,這樣的武裝暴動,不僅會遭到中國各方軍閥的打壓。更悲慘的是,連蘇聯都不會支持他的。毛太祖想到這,眉頭更皺了。最開始,對這個軍閥出身的少爺,突然出現在共產黨內,而且一開始就是領導人的地位。他確實不怎麼看重他。而現在呢,他才反應過來。張學良用每一次的黨內爭論都擠掉了一任總書記。而自己這一任呢,更像是他給自己的。

自己手里沒有軍權,現在的政權都不能保證,財權更是沒著落。而最厲害的一處就是,張學良早在幾年前的那一個入黨,就堵死了自己或者黨內任何人建設自己的軍隊。而張學良自己手中卻有著當下中國最強大的軍隊。如果從開始,張學良就已經做好了這個計劃。那這個少爺的心智和城府實在是達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

張學良說完話,陳公博就道「我同意漢卿的說法,畢竟和平過度是最好的了。血還是少流的好啊。」隨即又有幾個人表了態。

董必武卻皺著眉頭,道「漢卿,那軍隊怎麼辦?還是要集體領導的嘛。」這話一出,整個會議室的氣氛都冷寂下來。每個人都不再開口說話了。幾個人都把目光投在了張學良的臉上,實在想看看張學良對這個事情的說法。這無疑是讓張學良交權或者分權了。其中更有幾個人眼神實在復雜。

張學良自然早就想到了會有人問這個,也想到了會是董必武。畢竟大家雖然一通入的黨,但是他比自己的年紀大,也成名早得多,資歷還是深一些。估計也只有他會問的出口。張學良環視了會場一周,緩緩的道「東北軍現在就是集體領導嘛,我是總司令,我的叔父是副總司令。還有各級指揮機構。都是集體的力量嘛。那幾場戰爭,靠我一個人也指揮不過來嘛。其次,軍隊是個很特殊的地方嘛。這個群體論資格的情況很嚴重啊,直接委任一些沒有軍功的人去當領導,我怕影響不好啊。」

張學良這話一說出口,會場里的每一個人的臉色都凝重起來。看來張學良是一點都不打算交軍權了。把論軍功的話都擺了出來。要論軍功,在座的人恐怕沒有一個能比得過東北軍一個營長的。這是把路徹底堵死了啊。

張學良在斯大林發來電報的時候,已經想好了。政府這邊,自己退居幕後。推楊宇霆上去爭。這樣一個資歷老,有能力,又是自己岳父的人,實在是不二人選。而于軍權,張學良一點都不打算放,他要牢牢的抓在自己手里。這是戰爭年代,軍隊自然是權力的重中之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