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虎踞東北 第四十四章 大同對

在蒙古又盤留了幾日,張學良才啟程前往大同。本來還打算打打獵的,不過風實在太大,張學良一出去就一臉的沙土,實在是沒這個心情了。啟程前往大同之前,張學良專門找周琦談了談。其中周琦就專門問了問他,如果蘇聯紅軍過來了怎麼辦?張學良本人是共產黨領導這在整個東北軍里面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張學良就奇道「外國軍隊進駐我們的領土,你說怎麼辦?當然是打出去了。」周琦就點了點頭。張學良又接著道「當然我們也不要主動挑起爭端。但是,對于一切妄圖侵略我們領土的外國軍隊,我們都要給與最大的反擊。」

周琦就明白了張學良的意思。黨沒有國界,但是黨員是有國界的。

達到大同之後。張學良的車隊沒有進城,而是直接去了403師的駐扎地。這里距大同市區還有5公里的距離。張學良進營門的時候,看著門口精神抖擻的哨兵,張學良對坐在自己身旁的403師師長王杰道「練得還不錯,就是能打仗嗎?」王杰道「這些兵在戰場上歷練幾次就是很不錯的老兵了。」張學良點了點頭,自言自語道「是啊,還是要歷練幾次啊。」

張學良想了會兒又問道「軍隊里面有什麼宣傳黨派的人嗎?」王杰道「有的。」說完看著張學良的臉色,不知道他問這個是什麼意思。張學良道「你們軍人的職責就是去保衛國家和人民,而不是政府。軍人還是不要過多的去參與政治。明白嗎?」

王杰听完有些驚愕,但還是點了點頭。心里琢磨著要不要把少帥的話跟其他的師長提一提。張學良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道「這個你可以去和別的人提一提。這是我對東北軍全軍的要求。你們的職責就是去包圍國家和人民,不是任何的政府。政府應該由人民去選擇。同樣的道理,如果有一天,他們認為我不適合在領導東北,我自然會退下去。」王杰默默的點了點頭,這話可不是自己能往下接的了,這是張學良的執政態度。不是自己一個師長有資格接話的,更何況少帥才剛說了軍人不要參與政治。

下午的時候,王杰陪同張學良觀看403師官兵的軍事素質表演。操場上的士兵,隊列還是很整齊的。可是缺乏一種氣勢。想來這也是沒有真正上過戰場的緣故吧。看完表演之後,張學良對王杰說「平時的訓練要抓緊吶。只有訓練抓的夠嚴格,才能在戰場上盡量減少傷亡。在訓練方面,不要去看那些軍閥部隊。要把眼光放長遠,多看看日軍等國外軍隊的訓練科目。對底層軍官也要進行培訓,最好都要識字。」

「是,」王杰立正敬禮道。張學良又接著說,「不光是你們403師,其他的軍隊也要一樣,不要把目光放在國內的軍隊上。他們的裝備首先都不如你們,要把目光放長遠。」「是,」王杰又應道。

檢閱完了403師之後,張學良自然還要進大同城里去看一看。王杰本來還要陪他去,張學良搖了搖頭拒絕了。並叮囑王杰,不要插手地方事務,把軍隊帶好就行。張學良的車隊就悄悄的開進了大同城。

張學良的4輛嘎斯車的車隊也許放在別的地方還很顯眼,但是要是在大同的話,還是算比較低調的。此時的晉商還是很興盛的,雖然比起清末的全勝時期已經有所下降,但是依然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商幫。而大同的煤礦更是讓這邊的有錢人很多,四輛嘎斯車確實不算什麼。

張學良進城之後,發現這里雖然一樣是塞外的城市,可這里還是很富庶的。不久前的政權交接並沒有對這里產生過多的影響。張學良看到這樣,欣慰的點了點頭。他知道也許內戰不可避免,但盡量還是規模越小越好。死傷幾百萬人的內戰,听著就讓人心寒,都是炎黃子孫,又何必如此殊死相拼?

張學良一邊看著城里的風俗民情,一邊慢慢的點了一根煙。看來閻錫山把山西經營的挺好。這里的老百姓雖然穿著土氣,遠沒有上海那樣大都市的風貌,甚至都比不上奉天。可是,可以看得出。這里人的心情都不錯,買賣人也多。沿街的小地攤一個接一個。吆喝聲也是一個賽過一個的大,看來山西人確實是娘胎里就會做生意啊。在民國這樣紛亂的年代,看到這樣一座安寧祥和的城市。張學良的嘴角也不由得彎了起來。

等張學良在大同的街上的吃過了午飯,一大幫子人才烏泱泱的趕了過來。為首的正是大同市的市長趙博文,第一次看這名字的時候,張學良就笑了。還真是個博聞強記的人,適合作文人,做政客啊。等再看到大同城內的情形,張學良對他的第一印象就很好。看到他過來,張學良就讓外面的人先等一等。把他讓進了隔間,又沏了壺新茶。兩個人自然是張學良坐主位,趙博文一個傳統的文人,坐在下位。坐姿也很端正。

張學良看他那個樣子,就笑著道「博文,不要這麼緊張嘛。我在大同看到的這些,我還是比較滿意的。你做的也確實不錯。」

趙博文只是矜持的點了點頭,不過坐姿還是松弛了下來。

張學良又問道「你是前清的秀才出身?」

趙博文搖搖頭道「前清的進士,後來還去美國讀了兩年書。書讀的是多了。可是于國于民還是沒有出上力啊。」

張學良倒是沒看出來,這位還有如此大的來頭。這可是高級知識分子了。不僅是中國文化的高手,還去國外進修過。而且還是美國。要知道,張學良現在隨時準備和蘇聯或者日本翻臉。而他最看好的盟友是德國,其次就是美國了。美國人雖然奉行獨立政策。可是做做生意,拉拉關系還是沒太大問題的。買點軍火也不是太難的事。

張學良忙道「那趙先生現在和美國那邊還有聯系嗎?」

趙博文點點頭道「還有一些同學在那邊,當然還有當年認識的一些老師。」張學良喜道「這樣吧,這一次你隨我回奉天可好。我們急需和美國人搭上線啊。」

趙博文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道「這個沒有問題,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幫上少帥的忙了。」張學良不住的點頭道「可以的,可以的。」趙博文也笑道「那老夫就多謝少帥抬愛了。」

張學良擺擺手道「談不上,談不上,趙先生太謙虛了。多了,你能跟我說說這大同一地你是怎麼經營的嗎?我一路走來,覺得很是不錯啊。」趙博文又捋了捋他的山羊胡,笑呵呵的道「其實所來也簡單,馭下之道,己無私欲即可。執政者自己沒有私欲,上行下效,下面的人自然不敢,也沒有機會想太多邪門歪道。至于對百姓嘛。老夫以為,百姓其實是最好的人群了,你對他們一分好,他們會還你十分好。你對他們盡一份力,他們就會還你百倍的報答。說到底,不過是克己,和善待百姓罷了。」

張學良點了點頭,趙博文說的這些,其實很多很多年前。就有無數的古人說出了這種話。可是真正做到的又能有幾個?光是領導者無私欲這個,恐怕就不太容易吧。想了想道「趙先生也是去過美國的,想來對美國的政體也有一些了解。不知,有什麼地方可以值得我們學習學習?」

趙博文笑呵呵的道「少帥這招集百家之所長就不錯嘛。其實美國人的體制,很多人都是一味的叫好。我卻覺得不適合咱們中國,首先,我們這里文盲率太高了。直接舉行選舉的話,會有很多的問題發生。而且其中麻煩太多。至于三權分立,權力制約是好的。可是效率有時候確實有點低。我覺得現階段的中國是需要暫時的獨裁的,但是這個獨裁者要有一天可以明智的,心甘情願的放下手中的權力。讓人民去選擇他們的政府。」

張學良也笑著道「趙先生,我是這麼想的。也不知道對不對,說出來,您多指教。」老先生很有謀士風範的點了點頭。張學良就繼續說道「政府就像是拉著車在跑的車夫,我們一直要跑在人民前面。否則政府遲早要被這輛車撞的粉碎。所以,我們要想在他們前面,做在他們前面。」趙博文點了點頭道「希望少帥很多年以後還會記得自己今天這番話,不要被撞的粉碎才好啊。」說完目光灼灼的看著張學良。

張學良臉色坦然的道「有的事自己放下,總比別人逼著放下好。這個簡單的道理,我還懂。」

趙博文點了點頭問道「少帥,下一步打算怎麼走?」

張學良站了起來,隆重的向老先生鞠了一躬。老先生坦然而坐,這一次確實大刺刺的受了張學良一拜,再不復剛進來時候的惶恐。張學良拜完之後,才道「還請先生賜教。」

趙博文道「國內,自然是要提早入關,與廣東政府劃江而治。若統一之後,這總統一職于情于理都還是讓給孫文的好。至于國外,最好可以與德國或者美國或者英國聯盟。遠交近攻。蘇聯和日本在未來都可能會成為我們的敵人。」

張學良道「可是入關要怎麼做呢?一路打過去嗎?」

老先生再次捋了捋胡子,哈哈大笑。一副山人自有妙計的樣子。

--------------------------

為什麼叫大同對呢?隆中對,諸葛孔明出山哈,大家明白了吧。

哎呀呀,我好想又劇透了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