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虎踞東北 第三十八章 齊聚奉天

張學良此話一出,兩個人臉色就變了。內長城以北,那可是一片廣大的土地。而且這上面在山西還有大片的煤田,而且讓出了這片地方,北京政府對于奉系的防線無疑會加長很多,很多。而相對于南方的威脅,其實奉系的威脅更大一些。

兩個人都閉口不言,心里想著要怎麼拒絕會比較好一點。張學良輕笑了一聲,緩緩道「有的東西不是我得不到,只是搶來的,終究不那麼好罷了。兩位叔叔說,是嗎?你們也都是我的叔叔輩,動起手來,叫外人看了笑話不是?」

兩人臉色一變,吳佩孚忽的一下站起來「張學良,你不要欺人太甚。我就不信,我幾十萬軍隊是擺設?你說要哪兒就要哪兒?」

張學良避開他指過來的手指淡然道「吳叔叔,年紀大了,火氣倒是不見小嘛。你是有幾十萬軍隊,可是你連北伐軍都擋不住,拿什麼跟我打?你敢惹關東軍嗎?你不敢。但是,我敢。」張學良說完話,依舊是慢條斯理的喝茶。可是吳佩孚卻已經被段祺瑞拉的坐下了。

段祺瑞道「漢卿,我們都是你的叔叔輩,這樣說話不妥當吧?叔知道你在東北打日本人打得好,叔也替你高興。可是你拿這個來威脅我們就不好了吧。」段祺瑞這話說得已經是相當的軟了。

張學良自然知道段祺瑞話里的意思,對這位民國元老,一身正氣的北洋軍閥,張學良還是很有好感的,要不是利益驅使,他也不願意在一個老人家面前這樣咄咄逼人。自己還是不夠火候啊,不夠做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心腸有些太軟了,也有些太善良了。想著看了兩位老爺子一眼,逼著自己硬下心腸道「我的話也許說的是有些沖,還請兩位叔叔見諒。但是我說的都是實話。北伐軍的攻勢和南方的情形,我想你們比我清楚。至于我們東北軍的實力你們可以去日本人那考證考證。內長城以北的地區,我的本意是要自己來拿的。家父念在和兩位叔叔都曾在大總統麾下效過力,也算是一朝之臣。所以讓我來給二位叔叔些幫助。但是,總不能我們幫了你們。還不能拿到本就快要屬于我們的東西吧。」

吳佩孚低頭想了想,段祺瑞卻只是看著他。此時的北洋政府卻是吳佩孚說了算的。雖然吳佩孚上面還有個曹錕,但大家都知道他不過是個名譽總統。北洋政府此時的真正當家人就是吳佩孚。吳佩孚眼神灰暗的看了張學良一眼,道「漢卿,我和段老再商量一下吧。」

張學良點了點頭。兩個人就起身告辭,張學良送兩人到樓下。臨上車的時候,更是親手給兩人開的門。段祺瑞看著態度恭敬的張學良,神色復雜的說了句「不錯啊,年輕人,你很不錯。」張學良依舊笑笑沒說話。

段祺瑞的意思張學良自然明白,想來是感嘆北洋子弟里面有張學良這樣的年輕人很是欣慰,可是又和自己站在對立面。一時心里滋味復雜,不可言語吧。

兩個人又一起到了吳佩孚的官邸,一向打得死去活來的兩位望著對方,都是一臉的無奈和沮喪。曾幾何時,都是有志一統中華的兩個人,現在卻要去看一個子佷輩的臉色。實在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段祺瑞嘆了口氣道「要不就答應他吧?」

吳佩孚道「可是內長城以北全部讓出去。秦晉一帶的煤礦就不說了,關鍵是津京地區的布防怎麼辦?」

段祺瑞又嘆了口氣道「要是不答應他,還輪的到咱們在津京布防嗎?說不得人家就直接打進來了。眼下的局勢,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給了張學良總比給別人強的多。」

吳佩孚想了想,道「罷了罷了,給他總比給孫中山好,也總比給外國人好。」

談判的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一個是有求于人,一個是有恃無恐。自然沒什麼好反復的。張學良當天晚上就電告東北軍司令部,命令新建的第五軍接受並駐防大同,以及陝西北部地區。至于燕山一帶,自然是第一軍的防區。同時張學良讓老爺子以他的名義電告廣東政府停止北伐。並且電告王永金準備給北京政府貸款和開辦第一家北京分行。張學良現在自然不能滿地開分行。各地大大小小的軍閥,分行開多了。安保都是個大問題。

張學良是優哉游哉的回了奉天。而廣東政府卻是氣得不輕。畢竟當初答應從南北夾擊北京政府的是他,可是現在通電希望雙方停戰的也是他。孫中山自然知道張學良此時已經是東北實際上的主事人。可是張學良坐擁近60萬大軍,更曾經在東北擊敗了關東軍。還出國作戰大敗蘇聯白軍,收復了蒙古。雖然論個人威望,張學良比不上辛亥革命元老孫中山,可是,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的東北地區,使得東北政府的威望明顯要比廣東政府高出一截。而且張作霖的提法也讓人無法拒絕。說是內戰一開,生靈涂炭,多造殺孽,不如大家坐下來好好談談。

氣得北伐總指揮的蔣介石差點吐血,更是大罵了幾句「娘希匹。」你張作霖那時候打了這個打那個,什麼時候考慮過生靈涂炭的問題。你現在不打了,還不讓別人打。這是什麼世道?孫中山雖然再三發電,可是蔣介石還是不管不顧的進攻浙江。結果被補足了軍餉的北洋軍殺得大敗。到5月下旬。雙方正式停戰。各自承認了對方的勢力範圍。

閻錫山這個山西老大還算是識相,北京政府和東北軍他都惹不起,只好乖乖的讓出了大同。不過這也是因為張學良只要的內長城以北。要是直接要太遠。想來,閻錫山就是拼了老命也不願意給。

6月5日,張學良的繼母過生日。本來不是什麼整歲。帥府上下也沒打算打過。可是各方勢力都派出了自己的代表來祝壽,讓張老夫人的這個生日過得比張大帥的大壽過的還熱鬧。閻錫山和馮玉祥這兩個人現在可以說是仰人鼻息的討生活。自然是禮物豐厚,可是自己卻不敢來。想來也是怕張學良把人扣下了。段祺瑞是親自來了,想來北伐軍的腳步停下了,皖系的日子又不好過了。他自然是想聯絡奉系對抗直系。吳佩孚本來對這樣的事就不太感冒,可是得知段祺瑞都去了,只好自己也來了。

廣東政府派出的代表卻是蔣介石。最令張學良沒有想到的是關東軍司令部也派出了他們的代表。一時間整個奉天城魚龍混雜,各方勢力齊聚奉天。

這下一來,本來不打算大辦的帥府,也只好弄大了陣仗。總不能這麼多人來了,他們卻反應冷淡。這個可就不好了。

關東軍代表是關東軍參謀長福原佳哉少將。規格不可謂不高了。張學良自然對日本人沒什麼好感,巴不得現在就能打上東洋島去。可是現階段還是不能和他們撕破臉皮。所以只好親自去接他的車。福原佳哉到了之後,卻沒有立即下車,而是停頓在那兒。張學良冷冷一笑,這小日本夠狂啊,等我給你開車門?你沒睡醒吧?

福原佳哉等了一下,見張學良站在原地不動,一點都沒有來開門的意思。也就自己下了車。畢竟日本現在還沒有完成全面開戰的準備,現在和東北的統治者把關系弄得太僵實在沒什麼好處。本來也只是想給張學良一個下馬威,看來這個年輕人很硬氣啊。怪不得敢和關東軍直接開打。

見他下了車,張學良才往前邁了一步,就停下了。微笑道「福原先生,謝謝你親自來為家慈祝壽啊。」福原佳哉只好又往前走了幾步,先伸出手去握對方的手。心里就有些窩火了。可臉上還是笑呵呵的道「令慈過壽,自然是該來看看的。畢竟我們是合作多年的老朋友了。」一口中國話倒是說得蠻地道。張學良笑了笑,沒說話。心想,老朋友個鬼。你怕是巴不得我立馬死了。

到了福原佳哉的住所之後,張學良和他聊了兩句閑話,就起身告辭。福原佳哉卻是挽留道「我還有些事要和張先生談談。」張學良只要又坐下道「福原先生有什麼事,就請說吧。」

福原佳哉沉吟了一下道「是這樣,前些日子有些日本非法商人對貴方的東北銀行進行了一些愚蠢的攻擊,我正式想張先生道歉。」張學良擺了擺手道「既然是不法商人,自然不應該怪你們。畢竟,如閣下所言,我們是多年的老朋友了。」

福原佳哉道「是,我們是老朋友了。本來日本商人襲擊貴方的銀行是我們的不對。可是張先生,他們其中有很多人在日本都是大財閥,大集團。這些天日本政府的壓力很大啊。」

張學良笑道「是要貴國軍方出面,挽回損失嗎?」

福原佳哉道「是的,張先生,您看可否通融一下?」

張學良心里就打起了算盤,小日本這一次的損失估計大發了。搞的他這個關東軍參謀長親自出面要錢。張學良自然知道日本現在還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可是逼急了,以日本人那種短時的戰略目光,未必就不敢開打。這萬一要是打開了。且不提大不大得過。估計最好的結果也是張學良損失慘重。張學良就點了點頭「這樣,本金收回來就好,利息嘛就不要了。」

福原佳哉喜道「謝謝張先生,你真是皇軍的朋友。」張學良听得這句話,心里就怪怪的,怎麼听著自己這麼像漢奸呢?模了模鼻子道「不過,我有個條件。」

福原佳哉自然知道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道「張先生請講。」

張學良道「我希望對方的軍隊可以撤出南滿鐵路。」福原佳哉就皺起了眉頭,在上次的作戰失利之後,關東軍已經主動退出了北滿鐵路。如果現在又退出南滿鐵路的話,那麼關東軍在東北的勢力範圍就只有關東洲那麼一塊了。這樣的條件可不是他一個關東軍參謀長敢輕易答應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