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四章 法號不戒

()待得寧中則離開正氣軒後,岳不群便站起身,負手來回踱步。

岳不群早已將楊蓮亭視為光大華山派不可或缺的助力,而多年的相處,亦是讓他兩人有著一份深厚的感情。

楊蓮亭為華山派做出的貢獻太多了,短短數年間便令華山派名聲大振,眼見就快要壯大師門,完成畢生心願,不成想楊蓮亭竟被皇帝猜忌。

近r 來,岳不群名下許多弟子退出了華山派。但這些人都是官宦子弟,當初拜入門派,為得也不過是與楊蓮亭攀上關系。

不過自楊蓮亭的表兄陸清被抓之後,這些弟子身後的家族便知道這是山雨y 來風的前奏,許多人都知道,楊蓮亭與張家結成了死仇,張皇後不會忍下這口氣。但皇後終究只是皇後,憑她還動不了楊蓮亭,但是皇帝就不同了。

真府一家和陸清被抓這件事讓許多明眼人知道,皇帝在幫著皇後。

于是,眾人紛紛站隊,極大部分人選擇了與楊蓮亭劃清界限,甚至已經盤算著趁機一同瓜分西岳商會這個大蛋糕。

對岳不群來說,這些弟子其實可有可無,這些人並非真心來習武。他從未將這些人當成真正的徒弟,更可笑的是其中大部分人甚至根本不是來學武,而是來讀書的。

自家人知自家事!

楊蓮亭能連中三元,一舉奪魁,考得是自己的本事。

許多人以為楊蓮亭是岳不群教出來的,但岳不群自己都不得不承認,他教給楊蓮亭的遠不及楊蓮亭回報于華山派的。

單單楊蓮亭獻給他的武學秘籍和武學心得,便令岳不群欣喜不已,尤其其中還有華山派遺失的劍法,這對華山派才是意義重大的一件事。

自從數十年前r 月教十大神魔攻擊華山思過崖後,華山派劍法逐步失佚,之後劍氣兩宗的同門內斗,更是令華山派老一輩的高手幾乎死傷殆盡,華山派失傳了許多j ng妙的武學。

然而,並不是所有門人都會一生居住在華山,許多門人學藝有成之後也會返鄉,娶妻生子在當地落地生根。

華山派歷經歲月至今,存在的時間比朝廷還要久遠,雖不像少林寺這個千年古剎一般,門徒遍及天下,但百多年來,散落在各處的華山派傳人也不少,而華山派武學也有隨之傳承下來。

如今天下各處都有西岳商會的分會,楊蓮亭便是靠著商會的勢力,四處尋找華山派傳人,但凡尋到華山派武學,不論j ng粗都盡數收錄。之後與岳不群一起將其中的劍招去蕪存菁,改良創制了一套華山劍法。

若是劍氣兩宗內斗之前,華山派根本不需要這樣去收錄殘缺的武學,那時的華山派人才濟濟,甚至有能力傳出全新的一套華山劍法。而在西岳商會創立之前,元氣大傷的華山派卻是無力做這樣的事。

全程與楊蓮亭一道參與改良創制的岳不群卻是知道,這一套華山劍法得以再現,皆是歸功于楊蓮亭一人,他自己出力並不多。

然而,岳不群卻是不知,這些劍法其中許多其實是楊蓮亭與風清揚交手多次之後偷師學回來的。

「樂兒是華山派的希望,我得助他一臂之力。」岳不群自語道。

岳不群最大的願望便是振興華山派,而剛剛興起的念頭令他重新找到一條振興華山的捷徑。

若是楊蓮亭能推翻朝廷,那振興華山派簡直是輕而易舉,到時就算是他岳不群想當武林盟主都不是一件難事。

岳不群心道︰「如今樂兒與朝廷的斗爭我卻是無法插手,但無為教一事我卻是可以邀集武林同道,從中周旋,這樣一來也能為樂兒減輕一些壓力。」

稍後,岳不群便磨墨吮毫,提筆寫信。

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

無為教一直以來都未被江湖中人承認是武林門派,不但因為無為教創立時間不長,更是因為無為教只是一個在民間傳播教義的宗教,而不是像武林門派一樣傳播武學。

除了佛教正宗門派與無為教不對頭之外,江湖大部分武林門派對無為教都是持敬而遠之的態度。

但這兩年,有楊蓮亭的牽頭,不少門派已經開始與無為教對立,而不久前楊蓮亭被無為教刺殺之後,朝廷立時宣布禁止無為教,若不是楊蓮亭與皇後鬧翻,或許朝廷已派兵鎮壓了無為教。

此刻,岳不群卻是在給各個門派的掌門人寫信,號召武林同道,聲討無為教,將無為教按上一個邪教的罪名,如同r 月神教在正道口中是魔教一樣,這是先聲奪人,先給敵人扣帽子。

岳不群相信,直接邀請眾人對付無為教或許得不到太多人支持,因為單單一個無為老祖便令無數人望而生畏。但若只是發表聲明,對付無為教

一些蝦兵蟹將,定是從者如雲。

與無為教不合的佛教正宗門派首先便附和于他,而恆山派亦是崇信佛教且與楊蓮亭交好,定逸師太定然會仗義相助。衡山派更不必說,單單為了真小七,莫大赴湯蹈火亦是在所不辭。至于天門道人這個二愣子,岳不群也有極大的忽悠他。再加上華山派,攜四派之力亦能迫使嵩山派參與此事。

寫完多封信件之後,岳不群放下筆,長嘆道︰「樂兒啊樂兒,此次不單危險到你個人安危,同樣關系著華山派的興衰榮辱。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希望你不要讓為師失望啊!」

※※※※※※※※※※※※※※※※※※※※※※

離開保定之後,楊蓮亭便再次改頭換面,換了另一個身份,r 月兼程趕回洛陽。

所騎俊馬皆是良駒,楊蓮亭全力鞭策,榨干了駿馬的氣力。

駿馬累得倒下了,楊蓮亭便用雙腿跑,到達城鎮之中便立時換上新的馬匹,快馬加鞭,不眠不休的趕路,可謂r 行千里。

邙山,又名北芒,橫臥于洛陽北側,為崤山支脈。

邙山樹木森列,蒼翠如雲。登阜遠望,伊洛二川之勝,盡收眼底,傍晚時分,萬家燈火,如同天上繁星。

當臨近洛陽之時,楊蓮亭便從西岳商會邙山據點處得知了此刻洛陽城內外散布著錦衣衛及東廠探子。

這些人喬裝打扮成普通百姓,監視著洛陽城內外的動靜,r 夜不停的打探著他府邸中的一舉一動。

而洛陽城附近更是駐扎了從各處調集而來的官兵,將洛陽城團團包圍,進城出城都必需收到嚴格的排查。

且有十萬官兵進駐了洛陽,在官府的配合之下,四處搜尋,目標則是鎖定在兩歲到十歲之間的男孩。

楊蓮亭知道,這些人搜的最大目標應該是張皇後的三個佷子。不過他根本就沒將那三個孩子帶回洛陽來。

但如今洛陽城內外駐扎如此多的官兵,將洛陽城內外重重包圍,卻是令楊蓮亭不敢輕舉妄動。

他此次回洛陽本想通過密道將眾人偷偷帶出城,經洛河水路登船離開。

然而,如今洛陽附近駐扎著許多官兵,守衛甚嚴。兩艘戰艦又正在護送陸清等人前往瓊州的途中。

楊蓮亭卻是沒有把握能在數十萬官兵的追剿之下安全逃離。就連現在他想進城恐怕都會暴露身份。

楊蓮亭當r 割發代首一事已經傳遍天下,如今誰都知道他是短發,這個出格的舉動可不是什麼人都敢模仿的。而洛陽城門的守衛軍檢查過往行人之時便是重點檢查頭發真假,此舉很明顯是針對于他。

當然,楊蓮亭還是可以通過密道潛入洛陽,但那密道是他留下的退路,是至關重要的一條生路,關乎著許多人的x ng命,他不想提前將之暴露。

離開之時他都沒有直接從密道出城便是因為如此。如今四處都潛伏朝廷的探子還有巡衛的官兵,他更是不願冒險走密道。

因為他還有其它的法子進城。

翌r ,清晨,洛陽城門下。

「大師,請出示您的度碟文書。」一名守衛官兵對著一位身披袈裟的年輕僧人說道。

僧人面帶微笑,從懷里掏出度碟遞過于官兵。

官兵攤開一看,隨後怔了怔,怪異的看了僧人一眼。

度牒詳細記載了僧尼原籍、俗名、年齡、所屬寺院、剃度師名及所屬官署。

粗略看了一遍度碟文書之後,官兵便將度碟還于僧人,禮貌道︰「大師,您可以過去了。」

僧人將度碟放回懷中,對著官兵微微一笑,點了點頭,便走進了洛陽城。

看著僧人離去的背影,官兵喃喃自語道︰「真是奇怪的法號,竟然叫不戒!」

僧人穿過幾條小巷,走到一處民房外,停下腳步一頓,隨後掏出鑰匙打開了大門,走了進去。

觀星樓,密室中。

東方不敗已是得知楊蓮亭返回洛陽一事,是以這兩天閑暇之時便會進入密室之中,等待楊蓮亭的歸來。

此刻,東方不敗正盤腿而坐。

忽然,她睜開雙眼,驚喜道︰「蓮弟!」同時死死盯著眼前的牆壁。

「轟隆!!」

牆壁被打開了。

「蓮弟!」東方不敗知道,只有擁有鑰匙的人才能打開密道的大門,避開密道的重重機關。

然而,當東方不敗看清眼前之人時當即一愣,一臉的錯愕。

出現在她眼前的,竟是一個年輕和尚。

「和尚?」東方不敗不敢肯定眼前這個和尚到底是不是楊蓮亭假扮的。

這時,和尚嘴角一勾,手執佛理,道︰「阿彌陀佛!貧僧法號不戒。」

「蓮弟!!」听得那熟悉的聲音,東方不敗頓時一喜,當看著那顆明亮亮,光可鑒人的腦袋,東方不敗卻又苦笑不得。

他正是楊蓮亭。

相對于暴露密道,剃個光頭,再弄上幾個以假亂真的戒疤,所冒得風險要低得多。

楊蓮亭自然會選擇最低風險的法子,反正他從來就不在乎形象,短發還是光頭,對他來說都沒什麼分別。

至于度碟戶籍這些東西對楊蓮亭來說根本不難得到,這對西岳商會來說簡直是件容易的事。所用的戶籍度碟都是真的,最起碼在官府之中是能查得到的。(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