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三章越境護商

()那呂雲煥在這次聖靈會亂民造反中,是損失慘重。因為呂雲煥做的是鹽貨的生意,那必定主要做的就是私鹽。雖然呂雲煥也把官場上的關節都打通了,但畢竟不能夠大鳴大放的在官府眼皮子底下販賣私鹽。

所以,呂雲煥就把安放鹽貨的場所,放置在縣城外他的一個莊子里面。並且,在莊子里安排了他大部分的莊丁來守衛。

可是聖靈會亂民來了以後,呂雲煥根本就沒有辦法把粗重的鹽貨撤到縣城里去,只能夠帶著家小和細軟進入了縣城去避難。

可是這麼一來,他那個安放鹽貨的莊子就被聖靈會亂民給打破了。鹽貨的損失就不要說了,連他手下護衛鹽貨運輸的莊丁都損失大半。

更雪上加霜的是,作為聖靈會亂民造反的發祥地的汝寧府北面的那幾個縣,正是呂雲煥鹽貨的銷售地點。呂雲煥設在那幾個縣的下級銷售商,死的死,逃的逃,一下子把呂雲煥鹽貨的銷售網絡給打破了。

而相比較之下,揚州鹽商陸間辰面臨的問題就更大了。我們已經知道,呂雲煥這塊鹽貨的銷售地區,佔有陸間辰所在的陸家每年鹽貨總銷售量的一半以上。因此,這塊銷售地區對陸家是相當重要的。

而為什麼陸家會佔有這塊銷售地區,除了陸家幾代和呂雲煥的呂家保持著親密的關系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塊銷售地區對揚州鹽商來說,是比較偏僻的。

說到這里我們可能有些奇怪,從直線的距離來看,歸德府應該是河南省的各府中,與揚州距離最接近的地區之一了,怎麼會比較偏僻呢?

這主要還是因為,鹽貨的運輸是要用船來水運的。從揚州到達吳世恭這個小鎮,需要經過大運河,進入黃河,再彎到小鎮前的那條河流里,完全是繞了一個大圈子。可以這麼說,直線距離比小鎮遠的多的開封城,運輸鹽貨也比吳世恭這個小鎮方便了許多。

但是再怎麼說,蚊子腿再小也有肉。如果陸家放棄這個銷售地區的話,其他的揚州鹽商一定會不介意進入這個地區的。

由于這次聖靈會亂民的造反,陸家的鹽貨銷售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更麻煩的是,揚州鹽商的銷售,是依據他們手中所有的鹽引數量的多少所決定的。而鹽引除了有一部分是可以由家族繼承的以外,絕大部分都是各大小鹽商到揚州鹽運使衙門一年一領的。

每一個鹽商,都依據鹽引的數量,完成鹽貨的銷售,不能夠銷售得太多,也不能夠銷售得太少。當然,如果某位鹽商,可以在不影響其他鹽商的鹽貨銷售的前提下,在新開發的地區,多銷售一些鹽貨,那也是你的本事,別的鹽商也並不會來管你。

但如果某位鹽商銷售的數量減少了,那他就會在明年領取鹽引的時候,減少一定的份額,而那一部分份額將被其他鹽商所瓜分。

在揚州的鹽商群體中,一旦某位鹽商出現了減少鹽引份額的現象,那基本上以後將會出現惡x ng循環。那個鹽商的鹽引份額也將會逐年減少,以致于最終被排擠出鹽商的圈子外去。

而陸間辰的陸家現在就面臨著這個問題。這次他又來歸德府,正是來找呂雲煥商量解決這個難題的。而他們倆商量到最後,覺得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盡快重新打開汝寧府那幾個縣的鹽貨市場。

那呂雲煥已經派人到了那幾個縣的銷售商那里聯絡了一下,現在那幾個縣因為有幾個月沒有鹽貨供應了,確實也需要鹽貨。但是,因為在小鎮到那幾個縣的路途中,要經過一個山區,而山區里現在是群匪並立,所以根本就沒有辦法把鹽貨運輸到那幾個縣那里去。

而呂雲煥因為手下的莊丁的損失,也安排不出足夠的武力來運輸這些鹽貨。這樣一來,呂雲煥和陸間辰就想起了吳世恭。

吳世恭手中既有強悍的武力,又在前些時候,護送過商隊去濟寧州,是個很恰當的人選。所以,這次呂雲煥和陸間辰就邀請了吳世恭,想在宴會上探一探吳世恭的口風。如果吳世恭提出的要求不過分的話,他們就想讓吳世恭派兵護送他們運送鹽貨。

不要說,吳世恭在當地士紳的眼里,口碑還是相當不錯的。雖然有些士紳也看不慣吳世恭那些武人的行為做派,但是到現在為止,吳世恭辦事還是很有信譽的。他答應的事也從來就沒有食言過。再加上吳世恭和當地士紳的談判中,一般還是很講道理的。並沒有利用自己手中的武力來橫行霸道。

要不然,就算是呂雲煥和陸間辰再想打開鹽貨銷售的通道,也不敢和吳世恭這種握有強悍勢力的武人來打交道。要不然,他們這些商人就會害怕著,吳世恭會把他們連皮帶骨頭都給吞進肚子里去。

在宴會開始,酒過三巡之後,呂雲煥和陸間辰就把他們要吳世恭護送鹽貨的想法,告訴給了吳世恭。

吳世恭沒有立刻答應他們,他首先問道︰「那這次護送,本官可以得到什麼好處呢?」吳世恭想知道自己能夠獲得多大的利益,再權衡一下自己該如何去做。

呂雲煥和陸間辰其實早就商量妥當了。呂雲煥回答道︰「大人,這次我們要運送七百多石的鹽貨,第一次買賣,就給大人五百兩的辛苦費了。以後每一次運送,我們都給大人每石五錢銀子的辛苦費。大人您看如何啊?」

現在由于那幾個縣缺鹽,當地鹽的價格已經漲到了二兩五錢銀子左右一石。就算是呂雲煥和陸間辰把鹽貨運送了過去,導致鹽價的下跌,他們分給吳世恭的護送費,也不過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呂雲煥和陸間辰對于給吳世恭這麼多的銀子,也並不心疼。

吳世恭听了呂雲煥的話,是心中一喜。但是,他還是在表面上裝作皺起了眉頭,接著說道︰「可你們要本官護送的地方,已經出了歸德府,到了汝寧府,也就是出了本官的防區了。這樣做有些不方便吧。」吳世恭還想著乘機多獲得一些利益。

呂雲煥和陸間辰對看了一眼,陸間辰就笑著說道︰「大人,雖然我們倆負責了那幾個縣的鹽貨銷售,但是,那幾個縣的北部山區的鹽貨,我們並沒有打入進去。如果大人以後有辦法打入的話,小人就在這里做主了,給大人每石一兩一錢的價格,多賺的都歸大人您。」

接著陸間辰和呂雲煥就把那幾個縣北部山區的情況和吳世恭說了一下︰在那些山區里,都有著陳年的慣匪,勢力錯綜復雜,所以基本上沒有任何商人敢進入到那個地區去做生意。

當然,如果有人膽大,用自己的命去博的話,只要把鹽貨帶入到那些山區賣的話,甚至可以賣出每石四、五兩銀子的高價。所以,這些山區的慣匪還是能夠得到鹽的。

吳世恭在心里明白了過來,心想道︰「原來就是給我開了一張空頭支票。」

不過,見自己所得的也差不多了,再說吳世恭還想著和陸間辰這個揚州鹽商交好呢,所以到了最後,吳世恭還是答應了呂雲煥和陸間辰的請求。

宴會的氣氛也輕松了下來。接著,吳世恭就好奇地詢問陸間辰和呂雲煥︰為什麼在明朝,鹽的需求量和利潤那麼大呢?

陸間辰就向吳世恭簡單地介紹了一下︰在明朝,鹽除了作為調味品以外,還有著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食物的保鮮作用。

明朝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冰箱,所以當食物吃不完以後,往往就把多余的食物腌制起來,不讓食物腐化變質。

另外的,鹽還有清潔牙齒的作用,也就是起到了現代牙膏的作用。還有,牲畜也需要大量的吃鹽。

人不吃鹽,就會渾身無力,但是特別窮苦的人家,粗茶淡飯還能夠熬一熬。但是牲畜如果沒有鹽吃,就沒有氣力干農活了。所以,養牲畜的人家,也會千方百計地保證自家牲畜有足夠的鹽吃。所以,鹽的需求量是比較的大的。

至于鹽的價格很高,除了朝廷專賣的原因以外,主要的原因就是運輸成本。明朝的運輸條件相當于現代來說,是相當原始的。就是大運河兩頭的江南地區和京城,有的商品的價格也要相差一倍以上,某些稀缺的商品的價格,甚至要相差三、四倍。

而鹽貨這種粗重的商品,就算是在同一個地區,價格也因為運輸的方便與否,各有不同。尤其是運輸不便的山區,那價格就更為昂貴了。

吳世恭是被陸間辰普及了一下古代販鹽的知識。他的心中想道︰「怪不得現代的穿越人士,都擠著向山東、福建和海南這些沿海地區穿越啊!原來他們都是被鹽吸引過去的啊!」

在宴會上商定以後,吳世恭就回千戶所堡壘安排護衛的人選。最後決定派出一個中隊一百名的步兵和三個中隊一百五十名騎兵去護衛。

本來,薛永利會成為這次護衛的帶隊首領。可是,由于吳世恭名聲在外,呂雲煥和陸間辰點名要吳世恭來帶隊。顧客就是上帝嘛!吳世恭也就最後決定親自帶隊吧。這倒讓吳世恭有些興奮,自己總算是走出了薛永利的y n影,首次單飛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