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京師風雲 第二百八十五章對日宣戰

第二百八十五章對日宣戰

由于中國政府的有意隱瞞,中日琉球海戰以及中國艦隊炮轟日本長崎,致日本平民死傷五萬余人的消息還是首先從國外傳回國內的。

事發2天過後,國內的民眾從一些外國報紙上才得知這一驚人消息,臉色的表情復雜可想而知了。

列強還猜測那支中國艦隊在炮擊長崎之後,並沒有返回中國,而是繼續北上,將目標對準了日本人的東京。

日本政府自是大驚,睦仁急急搬出皇宮,留下一些年老的宮女待在里面。

國內的民眾先是有些不信,但是無風不起浪,也沒有見政府出來闢謠,便從不信變成半信半疑,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最終,最高統帥部眼見隱瞞不了此事了,葉之魁便也大大方方的向參議院以及民眾證實了這一情況。

一時間,中國老百姓都沉浸在大捷的喜訊當中。

而此時,列強各國卻在向中國政府暗中施壓,各國駐華大使紛紛發表看法,中國駐外國使館也被各國政府人員踏破了門檻。

英國佬沒有料到日本海軍會敗得如此干淨利落,兩線開戰的他們悚然而驚,除了嚴令入藏英軍嚴守紀律,別做什麼人神共憤之事,引起中國大怒之外,還一邊開始指責起中國政府來。

中國人是殘酷無情的儈子手,是殺人放火的強盜,是人類世界中的敗類,英國殖民大臣約瑟夫.張伯倫呼吁西方世界與中國絕交,對中國進行封鎖,可惜應著寥寥,英國如今自己都在侵略布爾國家,這些布爾國家大多是荷蘭等一些歐洲小國的後裔,那些國家自是不會給英國人好臉色了。

法蘭西共和國則對于遠東發生的沖突表示非常的關注,聲稱,中日兩國都是法國人的朋友,在這種令人遺憾的背景下,中日兩國發生軍事沖突,是非常遺憾和不應該的,法蘭西共和國對首先挑起戰爭的中國總統葉之魁和政府當局表達了嚴重的不滿可抗議。

在世界和平的趨勢下,法國希望中日兩國能夠回到談判桌上來,事情的起因是琉球事件,法國政府傳遞了日本人願意放棄在琉球駐軍,中日兩國共同治理琉球的條件。

此時,由于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正率領著日本使團在西方各國尋求支援,希望英法兩國能加快造艦的速度,當他從國內收到消息︰日本海軍大敗,長崎遭到中國人攻擊的消息後,震驚之余,馬上在西方媒體面前上演了一出聲淚俱下的戲碼,博取西方人的同情。

陸奧宗光的演出顯然引得了相當一部分西方人的支持,當天下午,法國就有少量愛好和平的民眾,聚集在中國使館前面,對中國政府表示抗議。

英法為日本出頭,1月20日,英國泰晤士報的頭版頭條是法英兩國外長緊急見面,雙方發表聯合聲明,為了制止中國人的野蠻屠殺行為,希望其他一些負責任的國家,加進來,一道對中國政府施壓,緩解中日沖突,呼吁中方即刻停止侵略日本的戰爭。

法國政府還向德、美國提出要求,希望兩國停止為中國人建造戰艦,停止向中國提供軍火。

德皇威廉二世那個惱火啊,怒火是噌噌噌的直線上升,前不久英國人將戰艦開道英吉利海峽來威懾德國,如今,連法國這個高盧雄雞,也開始對德國政府的政策指手畫腳起來。

威廉二世這個人做事向來就不會考慮別人的想法,先向中國政府發了一通祝賀的電報,祝賀中國政府取得一次偉大的海戰勝利,對中國人炮轟長崎引起平民死亡也不痛不癢的表示遺憾。

但同時說,兩國交戰,出現平民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據調查,長崎之所以出現如此大的平民傷亡,其實與中國人沒有多大關系,而是火災惹的禍,怪只能怪日本人自己沒事建個房子都用木料干嘛。

美國人原本也想站出來為日本人說一翻話,不過當听說中國政府同意將香港軍港租借給美國人使用三年之後,馬上改口,表示日本人不應該在琉球增兵,如今引起的戰爭,雙方都有責任在內。

當然,香港軍港租借給美國海軍不是說美國人可以在香港駐軍,實際中國政府已經在香港駐軍,不可能退出,而是說在知會中國政府的前提下,美國艦隊能夠停留在香港軍港內,並且有所行動要及時向中方匯報,否則引起的意外,將由美國人自己承擔。

英法兩國的要求遭到美、德兩國政府的抵制,形同虛設。

屠殺不屠殺其實就不是什麼大事,各國軍隊沒有少做這些事,後世日本在旅順屠殺,也沒有見幾個國家出來為中國人說幾句理。

而更讓日本人崩潰的是1月21日,中國艦隊在各國政府以及日本政府的預料當中,出現在東京海域。

在一翻示威之後,當天便向東京送了一份大禮,狂轟亂炸之下,日本皇宮一小時後變成一片廢墟,一些造船廠被中國戰艦夷平。

好在睦仁早在幾日前就已經逃了出去,日本皇室倒是沒有多大損失,而且日本人僅有的其他軍艦不知道被他們藏到什麼地方去了,鄧世昌在這片日本還轉了好幾遍,硬是沒有發現,最終不得不悻悻然而歸。

但是日本政府這個面子丟大了,簡直就是對中國海軍沒有防守之力,除了開了幾炮,擦破幾艘戰艦上的油漆之外,中國艦隊沒有損失一艘戰艦。

在中國軍隊的幾次行動當中,飛艇這種新式武器也大放異彩,密切注視著中日兩國的西方各國都開始大力秘密研究,對飛機這一最新玩意倒是不怎麼重視起來,間接上使中國人在航空的思路上又先行了一步。

1月23日,紫禁城太和殿內,葉之魁一臉嚴肅的看著下方的眾位中華民國的政府要員。

殿內氣氛很是肅穆,即將要發生什麼大事般。

「想必眾位都已經得知我海軍炮轟倭國東京、長崎了吧。」葉之魁風淡雲輕的說道。

眾位官員點了點頭,政府已經昭告了天下,他們自然知道了。

李鴻章向前跨上一步,有些擔憂的說道︰「如今日本人在國際社會到處求援,而法國人領頭的一些國家不斷向我中國施壓,要求我們與日本人擱置爭議,展開和談。」

李鴻章這些日子忙了個焦頭爛額,軍方的行動事先當然不會告知他了,等到中日已經開戰之後,他才得知消息。

對西方國家的刁難,他只有使出十八般武藝來一一化解了,畢竟中國也不想在國際上當孤家寡人,必要的盟友或是支持國家還是有用的。

葉之魁自是明白他的辛苦,贊道︰「李公為我中華殫精竭慮,不過對于那些跳梁小丑,實不用太過在意,利益還是要用手中之劍去取的,不久前,倭人還叫囂著不退還琉球,如今卻哭著喊著願意將琉球交回,為何還不是因為我們取得了勝利。」

葉之魁對列強的心思看得很是透徹,唧唧歪歪說什麼為日本人支持公道,什麼屠殺平民不應該,其實這都是廢話,公理只在強權之下,如果屠殺平民有罪的話,西方人早就絕種了。

李鴻章笑著說道︰「既然倭人已經服軟,我們是否坐下來與他和談。」

葉之魁搖搖頭,不以為意的說道︰「李公是不了解倭人啊,十年前你讓定遠三艦至倭人長崎示威,後果又是如何,倭人咬緊牙關,大力發展海軍,短短的十年時間,就已經追上了滿清,如今我們雖然取得了海軍的勝利,但是,這還遠遠不夠,對付倭人只有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切膚之痛,何況,我們海軍幾十萬兩銀子下去,還沒有收回一點成本,怎麼就可以這樣結束。」

打仗不能把花費算在本國政府和人民頭上,而是應該算在他國身上,否則還不是越打越窮,最終本國人民也會喪失戰爭的動力。

「大總統的意思是要和日本擴大戰爭?」李鴻章狐疑的問道。

按照他的想法,既然日本人差不多可以說是認輸了,應該就足夠了,畢竟近百年來,中國還沒有侵略過任何一個國家。

「不錯,我準備對日宣戰」葉之魁面不改色的繼續說道。

事實上,雖然已經戰了幾回,但是中日雙方都沒有相互正式宣戰過。

王士珍等軍方將領沒有絲毫意外,葉之魁早在之前就已經在總參說過了,其他部門的一些官員雖然有些意外,但是也沒有人出言反對,在他們看來,打都打了,宣戰與否並不重要了。

葉之魁話說完之後,示意了一下楊度。

楊度便不慌不忙的站出來,眾人這才發現他手中拿著一份文件,正是秘書處起草的一份宣戰書。

楊度緩緩念道︰「琉球王國為我中華藩屬四百余年,歲修職貢,為中外所共知。」

眾位官員豎著耳朵認真的听著,心里想著,由琉球之事入手,倒是能夠站在道義上面。

「近幾十年來,該國時多為倭人入侵;中華字小為懷,疊次派兵前往勘定,並派員駐扎該國都城,隨時保護。

去年十二月間,琉球國王逃出東京,該國王請兵援剿,情詞迫切;民國政府當即要求倭人歸還該國領土,倭人凶悍,拒不認賬。

遂撥兵赴援,甫抵台灣,乃倭人無故增兵突入琉球,嗣又增兵萬余,與我中華為難,迫害琉球王室,囚禁中華藩屬,種種要挾,難以理喻。

我朝撫綏藩服,其國內政事向令自理;日本與琉球立約,系屬與國,更無以重兵欺壓,擅令革政之理。

各國公論,皆以日本師出無名,不合情理,勸令撤兵,和平商辦;乃竟悍然不顧,迄無成說,反更陸續添兵。

琉球百姓及中國商民日加驚擾,是以添兵前往保護。詎行至中途,突有倭船多只,乘我不備,在琉球海面開炮轟擊,傷我艦船。

變詐情形,殊非意料所及該國不遵條約,不守公法,任意鴟張,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論昭然。

用特布告天下,俾曉然于政府辦理此事,實已仁至義盡;而倭人渝盟肇釁,無理已極,勢難再予姑容。

著最高統帥部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琉球民眾于涂炭;並著沿江、沿海各軍區司令及統兵大臣,整飭戎行,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毋得稍有退縮,致于罪戾。

將此通諭知之。」

楊度臉不紅心不跳的將宣戰公告念完,在場一些知道內情的官員都是不好意思的看著地上。

明明是海軍先攻擊倭人,如今成了倭人搶先開炮,傷我艦船了。而且在玩偷換概念的把戲,之前說的是中華,顯然將前清也包括進去了,後面說著說著就變成了民國政府。

當然,在其他國家看來,中國就是中國,管你是前清還是民國,否則後世滿清被推翻,賠款什麼的還不是被民國政府繼承過來了。

葉之魁看了一眼神色各異的眾人,咳嗽一聲,笑著說道︰「眾位如無異議,李公便將此宣戰告示向各國通告,並且登上報紙,讓國民知道。」

眾人見葉之魁已經做了決定,連宣戰書都搞出來了。還有什麼異議的,只是在這走個過場而已,也就不尋什麼自在了,都了然的點點頭,表示同意。

李鴻章無奈的拿起這份宣戰書,知道中日兩國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除非倭人願意自費武功,向中國俯首稱臣,不過,那些狂妄的日本人顯然是不可能這麼做的,退還琉球已經是他們最大的讓步了。

當天下午,李鴻章便向各國使館通告了此事,表示中日兩國正式進入戰爭狀態,並且驅逐日本在華使館人員,遞解出境。

中國政府向日本正式宣戰,不易于九級地震,震得各國政府目瞪口呆,中方宣稱,日本海至琉球海域都為雙方交戰場所,各國船只一旦進入此海域,便會被中方視為敵艦,進行無差別攻擊。

事實上,宣戰也就這點好處,能名正言順的告訴其他國家,別支援日本人了,否則我會把你看成是日本人的盟國。

這段日子來,日本從西方,尤其是英法兩國不知購買了多少軍火,打著法國人的旗號,肆無忌憚的通過太平洋運送至日本。

要知道,這些武器都是用來對付中國,葉之魁自是不能在放任自流了,現在宣戰書一出,如果再發現這些船只,中國海軍不是吃素的,無差別攻擊之下,除非你打定與中國交戰的念頭,否則還是打碎牙齒自己往肚里面吞吧。

封鎖日本,是總參制訂的下一步對日作戰計劃。

日本政府得知中國人的宣戰書,徹底驚怒起來。

東京天皇秘密居處,由于皇宮的被毀,倭皇不得不將戰時大本營搬遷至此。

對中國海軍炮轟東京,睦仁顯然是心有余悸,整個人卷縮著身子,看起來稍顯頹廢。這次,內閣首相伊藤博文也參加了這次御前會議。

「陛下葉之魁用心歹毒,宣戰書一出,看來支那人是不致帝國于死地是不可罷休的了。」伊藤博文恨恨直言道,胡子氣得一抖一抖的,在他看來,既然日本願意退還琉球,中國人應該見好就收。

睦仁揉了揉太陽穴,沮喪的說道︰「都是朕的錯啊,悔不該當初。」

陸軍大臣大山岩一臉肅靜的勸道︰「陛下何必自責,支那人海軍厲害,但不代表他陸軍也厲害,我相信,帝國的兒郎與支那人相比,是不相上下的,如果支那人趕在帝國領土上登陸,臣必定帶著軍隊,將他們趕下海去。」

西鄉從道只是低著頭不說話。

陸軍首席參謀長川上操六冷靜的分析道︰「陛下,如今再後悔已經晚了,以臣之見,只要我們防備得當,支那人想要征服帝國,不是那麼容易的,支那人四大軍區︰台灣軍區,海參崴軍區,濟南軍區,南京軍區,雖然已經做好了進攻之準備,但是如今海參崴凍結,出兵困難,台灣軍區兵力不足,想要進攻帝國本土,還不夠格,如此只剩下濟南和南京軍區,此兩大軍區,如果要進攻帝國,選擇的登陸地點無疑在九州島,長崎城雖然化成一座廢墟,但是對于陸軍來說,防線並沒有被破壞,乃木君的第二師團已經到達九州。就讓支那人見識見識帝國的軍魂吧。」

伊藤博文想了想,說道︰「川上君說得不錯,只要帝國能拖延住戰局,或讓支那人陸軍損失嚴重,相信國際社會以及支那出于自己的考慮,都會坐下來重新與帝國和談,陸奧君在巴黎傳來好消息,法國政府同情帝國,願意說服西方其他各國站在帝國一邊向中國施壓,干涉中日戰爭。」

法國人之所以這麼積極,除了想在日本人這里取得一定利益外,還害怕中國擊敗日本後,在亞洲一家獨大,到時盯上作為原中國藩屬的越南。

睦仁振作了一下精神,高聲說道︰「諸君,朕就將帝國的命運交到你們手中了,大山君,千萬別讓朕失望啊。」

「嗨伊,陛下直管放心,支那人軍隊敢在帝國登陸,臣必定讓他們有來無回,後悔萬分。」大山岩信誓旦旦的回道。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