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京師風雲 第二百一章他要戰那便戰

兩聲炮響,震驚全世界。

各國正在關注中英兩國的外交糾紛,而當天炮擊事件頓時讓所有收到消息之人目瞪口呆,中國人太不明智了,竟然會在此時挑釁世界霸主︰英國。

不知是說他們無知好呢,還是說他們無畏好了,難道他們已經忘記了前兩次的鴉片戰爭,想重蹈首都被踐踏的覆轍?

中國人,到底在想什麼?軍政府,難道真的要自取滅亡。

與其他各國吃驚不已的態度相對比的是,所有得知江陰炮台轟擊英艦至其一逃一降的中國人,無不歡呼,無不雀躍。

普通百姓才不會管什麼策略,什麼以大局為重,忍讓裝孫子,他們希望看到的是政府的強硬,希望看到的是堅決的抵抗,如此給力的消息,怎麼能不讓他們從心底里面支持軍政府。

各地抵制英貨行動瞬間進入高潮,與軍政府兩相呼應,南方諸省的民眾游行以示慶祝,焚燒英國國旗表示對軍政府的支持,眾多士林人士組織起來,上書督撫,強烈要求地方與軍政府一起,共同迎擊英軍,共同抵抗侵略,軍政府的威望一時間增加到無以復加。

頤和園總參謀室內,一張長長的桌子旁邊坐滿了各部將領,他們大多沉默不語,而葉之魁則是一臉凝重的坐在主位之上。

「諸位,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不錯,今天早上我江陰炮台為維護國家之主權,轟擊兩艘英艦,使敵一艘投降,一艘逃跑,鑒于當前嚴峻的形勢,我認為,如今總參戰略重心有必要從中俄戰場上轉移到對英作戰之上。」

葉之魁稱英國人為敵人,眾人心里都是一驚,這表示要和英國人玩真的了。

俄國人節節敗退,葉之魁自認為他們再蹦不出什麼浪花來。

但是,如今惹上了英國人,軍政府雖然不會害怕,可是英國畢竟現如今還是世界霸主,宜早做安排。

對于中英兩國會起軍事沖突,葉之魁也是早有心理準備,他自然不會相信狂妄如世界霸主的英國會和軍政府講道理,道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諸位,民眾自發組織的抵制英貨行為,讓英國佬損失慘重,民眾沒有讓政府失望,政府也絕不能辜負民眾的期望我相信英國艦隊被攻擊之後,絕不會善罷甘休,因此,我們不能心存僥幸,應積極做好各種應對措施。」

葉之魁首先給此事下了論調,表示堅決抵抗的決心,讓一些老成持重之人不再提那些什麼和平談判的意見。

說完之後,葉之魁用眼楮示意了一下他右手邊的王士珍,讓他大致介紹一下英國在華的實力。

王士珍自是會意,不緊不慢的站起來,徐徐開口說道︰「英國在中國的實力主要集中在南方,而軍政府在北方實力叫雄厚,當務之急就是調兵入兩江、兩廣,從兵力上面來看,英國遠東艦隊大約有二十多艘軍艦,其艦的陳舊落伍,非僅不如法、俄的遠東艦隊,即中國與日本向歐購買的新式鐵甲,迄今尚為采用1860至1870年代的前瞠炮,我海軍完全有能力,有可能擊敗英遠東艦隊,而英國人想要打陸戰,我認為他最有可能是從印度調遣錫克兵過來,人數也不會太多。」

王士珍的一翻話使得眾人沉重的心情稍微輕松了一些,畢竟,軍政府目前還是有可能戰勝英國人的,以後的事可以以後再說,先顧了當前要緊。

葉之魁眼光一寒,忽的一下站起來,帶著憤怒的聲音說道︰「有人曾問過我,為什麼要惹英國,其實這個問題很可笑,很可蠢,不是我們要惹英國,而是英國要惹我們,既然他們惹我們,我們就要反抗,如今的中國已經不再是列強的殖民地,中國人民在軍政府成立那一刻已經站起來了,所以,無論是什麼樣的敵人,都不可能阻擋中國人民保衛自己主權的決心和勇氣。」

「他要戰,那便戰,我以我血薦軒轅,軍政府當中,任誰有膽怯畏敵之思想存在,那他就不應該站在這里。眾位,保家衛國,是不惜身死的,我葉某人站在紫禁城看著,誰後退,斬,誰怯敵,斬,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賊寇方罷手,即日起,葉某與你們一道,洗刷中國百年來之恥辱。」

葉之魁雙眼怒張,毫不停留的將這番話說完。

底下諸將都是肌肉緊繃,熱血燃燒,戰力值飆升

王士珍帶頭鼓起掌來,一時間,掌聲如雷。

隨即,王士珍走到地圖之下,邊指邊說道︰「英國遠東艦隊的主力在香港,我們北洋艦隊的主力如今已經回到了朝鮮釜山,這也是大元帥未雨綢繆,及時調遣回來的,當然,此情報暫時還沒有傳出去,各國無不認為我主力艦隊還在封鎖俄國海參崴,這是我們的優勢。」

接著王士珍用指揮部一劃,冷聲說道︰「根據歷史上的經驗,英國艦隊最有可能進攻的路線就是自南而上,攻佔我大沽口,搶佔天津,從而直接危險到京師,因此,針對敵軍的可能行軍路線,我們要早做相應的安排。」

葉之魁插口道︰「聘卿,南洋水師與英國艦隊相比,實力太過弱小,即刻命令他們返回南京港內,除非敵艦隊明顯前去進攻,否則不得主動出擊,待北洋水師回國之後,再兩相包抄。」

其余諸將對此都是沒有異議,畢竟實力擺在那里,何必飛蛾撲火。

當即便有侍從官將此命令從電報局發往如今駐扎在上海的北洋水師,要求他們盡快返回長江,當然,踫上了那艘逃跑的英艦,也不必客氣,然後佔著港口,與海岸炮互為支援,死守待命。

當天,南方各省從最高統帥部接到各式各樣的命令,總體上是兩個字︰備戰。

廣州總督府內,兩廣總督譚鐘麟手上拿著從北京剛傳過來的一份電報︰或退位讓賢,或積極備戰。

對軍政府如此嚴重的措詞,譚鐘麟自是不敢大意。

你可以懷疑譚鐘麟因循守舊,反對維新變法的頑固思想,但你不能懷疑他抵抗外族侵略的決心,譚鐘麟得知江陰炮台轟擊英艦,震驚過後,急忙按照軍政府的要求,調兵遣將,積極備戰。

閩浙總督邊寶泉接到命令後,也是大驚失色,一邊回電北京要求盡快派兵入浙江、福建,一邊大罵軍政府做事不經大腦,卻也不得不督促各鎮總兵提高警惕,同時要求沒有幾艘軍艦的廣東水師和福建水師趕緊滾回港內,防止英國人的反擊。

而身處南京兩江總督劉坤一是最清楚事情來龍去脈的,事情都是由他而起的,炮擊英艦事件發生後,他最為震驚和擔憂,目瞪口呆之下,不無感慨的對幕僚李繼福說道︰「造反的出身,當真是天不怕地不怕。」

當然,英國人攻擊兩廣、閩浙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這些地方都是軍政府鞭長莫及之地,英國佬之前一直想要勸說這些總督獨立,如果如今再去進攻這些地區,更大之可能是將這些地方督撫推向軍政府,最終將得不償失。

因此,總參按照既定方針,積極向兩江,天津鎮調兵遣將了,防止英國人走歷史上的老路,直搗黃龍。

英國人的反應也是迅速的,當天上午,身處香港的英遠東艦隊司令斐里曼特接到紅雀艦艦長史蒂夫傳來的消息。

「你說什麼中國人竟然率先攻擊我大英帝國的軍艦?」斐里曼特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信的再一次問副官道。

「不錯,將軍,已經確認無誤,我大英帝國兩艘軍艦由于實力懸殊,猝不及防之下,射手號船體受傷,只得投降,紅雀號僥幸逃月兌,現正準備逃回來。」

「中國人難道想挑起中英兩國的戰爭」斐里曼特勃然大怒,恨聲說道。

「將軍,是否要向帝國匯報局勢,提出開戰之請求。」

副官同樣是怒不可遏,這些螻蟻一般的中國人,自認為擊敗了一兩個歐洲三流國家,就開始猖狂起來了,已經到了不得不給他們顏色看的時候了,否則大英帝國的顏面何存。

「向國內匯報,不」斐里曼特尖聲叫道︰「這就是戰爭,他們已經挑起了戰爭,等到國內傳回命令,說不定中國人已經開始進攻香港了,傳我命令,艦隊準備向中國的大沽口出發,不將軍政府的首腦葉之魁擒拿,難消我心頭之恨。」

「在香港的海軍陸戰隊只有三千多人,恐怕難以擊敗中國軍隊。」

「不用擔心,我們一邊向國內傳回消息,要求他們增援,一邊先行一步,攻下大沽口,為後續部隊掃平道路。」

斐里曼特不是沒有頭腦的人,稍微一思考,便如此回道,在他看來,此時中國海軍防務空虛,正是進攻之時,如果等到帝國的援軍到達,說不定又會起什麼新的變故。

只要自己趕在中國北洋水師回來之前佔領大沽,天津,則萬事搞定,中國政府一定會屈服,到時賠款割地,就等著升官發財了。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