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京師風雲 第一七五章留學

中國公派留學生之路曲折坎坷,曾國藩在世的時候,就派遣了一批留**童,清政府企圖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傳統的前提下,讓這些人把美國的先進技術學到手,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他們接受了新文化的燻陶,也學到了許多先進技術,卻也剪下辮子,穿上西服。

因此,最終清政府對這些留**童失去政治上的信任,悍然撤回留美人員,使留學教育流于破產,史稱「留**童案」。

歷史上直到庚子賠款之後,清政府才重啟公派留學生之門。

這些留**童是否真的成為了清政府所認為的頭生反骨之輩?詹天佑不用說了,其他一些也大多進入北洋水師,成為中高級將領,後世英勇犧牲的不在少數。中華民族不是那麼容易被同化的,即使後世有大量的留日將領,最終回國後,還不是一樣的奔赴抗日戰場。

中國在那個時代,科學技術全面路後西方是不容置喙的,師夷長技以制夷,軍政府準備重啟公派留學生之路。

葉之魁的威望是實打實掙來的,即便是在自認為開明的美國,民眾還不是一樣的崇拜華盛頓,所以,他一點有不怕將來那些留學生起什麼異心。

外務部大臣李鴻章在與美德兩國要展開友好合作時,便按照葉之魁的指示,將留學這一項也列了進去。

兩國大使當然是欣喜了,西方國家一直都希望中國能接受西方文化,他們認為這些派過來的留學生,回國後如果擔當要職,會對留過學的國家有好感,在政治上就形成了很大的優勢。

于是,學術方面往美國送人,軍校方面往德國送人,就成為了以後留學的基本論調。

26日宴請過各界人士之後,葉之魁並沒有離開軍校,他下午還要參與全校師生自己編排的一些節目,圖個喜慶嘛。

在這之前,他留下了黃三德。

容閎正好唐有才等人說著話。

此次入京,看到軍政府的政策開明,軍威鼎盛,對葉之魁也是敬佩不已,他不由也起了異心,倒是沒有以前那麼熱衷鼓吹搞什麼政治制度了,只想做一兩件實事。

眼看這宴會開始結束,大元帥已經先走一步,其他人三三兩兩,也盡興而散,正準備起身告辭。

卻有一名軍士走到他面前問道︰「請問是容先生嗎?」

容閎看看左右,有些詫異的回道︰「我是容閎,不知是不是你要找的那位?」

軍士伸了伸手,笑著說道︰「正是,大元帥有請」

容閎站起身子,對唐有才等人說道︰「看來老夫要先行一步了。」

幾人嘴上只說無妨,心中卻在猜測著葉之魁的用意。

不久,容閎隨著軍士行至軍校西邊的一間小議事廳內。

軍士敲了敲門,輕聲說道︰「大元帥,容先生到了。」

里面傳來一聲洪亮歡喜的聲音,道︰「是嗎?快請他進來。」

容閎進門之後,見方才前去敬酒的黃三德此時正坐在葉之魁的對面,兩人似乎是相談甚歡。

葉之魁起身歡迎道︰「容老快快請坐,方才和黃兄還談到榮老呢」

容閎見葉之魁沒有一絲醉意,不由在心中佩服大元帥的酒量,方才在宴會時敬酒的人多說一百少說也有幾十人了。

抱拳行了禮之後,容閎依言坐在黃三德的身邊,笑著問道︰「不知大元帥找老夫有何要事?」

葉之魁指了指他身邊的黃三德,介紹道︰「這是美國致公堂的愛國華僑黃先生,不知你們是否認識。」

以反清復明為旗幟的致公堂幫會組織,容閎在國外時自然听說過,但沒有什麼大的聯系,不過如今葉之魁一手完成反清復漢的大業,致公堂來人入國求見也是正常現象了。

兩人互相打過招呼,算做認識了。

葉之魁這才面容一整,談到正事道︰「中國科學技術方面落後西方甚多,相信在外國生活過的兩位對這點深有感觸吧,我也不繞彎了,軍政府準備重派公費留學生,容先生多有經驗,不知能否相助一二。」

容閎在葉之魁一開口說到中國落後西方時,就差不多知道葉之魁後面要說什麼了。

不過他還是有些擔憂的說道︰「留學之事老夫倒是很有經驗,怕只怕軍政府和大元帥不能持之以恆,到時又要白費一翻力氣。」

葉之魁知道他是說氣話,不以為意的笑笑道︰「這個容先生但請放心,軍政府不是滿清政府,政策之開明,言論之自由,相信先生在京中這段日子已經看得明白。」

言論當然自由了,只是別人在報紙上寫一篇關于其他制度的文章,在此同時卻能有十幾家報紙為葉之魁歌功頌德。

容閎有些意動,葉之魁又對兩人說道︰「軍政府和美國政府合作,準備在美國幾所大學周圍,建造幾棟樓房,作為選派和管理留學生的辦公用房,同時還是住宿和學習漢語的教室,到時不但是留學生,就連華僑子弟都可以在此學習我中國文化,也不至于忘了老祖宗。」

「如果容先生答應,就由您出任留學生監督,所有一切事物由你負責。」

「這,容老夫仔細想想。」容閎模了模下巴。可是臉上興奮的表情卻出賣了他。

「容老,這是為國為民之好事,此事除了您,我還真不知道誰能擔此大任,請萬毋推辭。」幸好葉之魁和見仁時吾學了幾招。

容閎見葉之魁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點頭應道︰「不知大元帥準備一年派遣多少留學生?」

葉之魁敲了敲桌子,回道︰「軍政府準備每年派遣一百留學生,此後看情況擴大規模,五年歸國,出國一切費用都由政府出資,不過為防一些學生懈怠,每年會回國敘述一次,將學到的技能整理成冊,供國內參考。」

「那留學生的年齡呢?」

「十五歲左右,這些人還未出國前,先在國內學習一些基礎的課程以及外國的語言習俗,出國之後就能比較方便。」

之所以選擇十五歲,是因為葉之魁不會放任自流,讓他們先接受中式的教育,思想有些定型之後,再送往美國,就更不易被同化了。

容閎一愣,經過以前的事後,他估計葉之魁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慮,就不多勸,而是說道︰「雖然年紀有些大了,不過先在國內接受一些基礎教育,入美國後,還是能跟得上的。」

「此事就多勞容老用心了,外務部會協助您辦好此事。」

容閎站起身子,告辭道︰「既然如此,老夫這就前去找外務部,盡快完成。」

有了正事,他覺得渾身都是力氣,再也坐不住。

葉之魁倒是很欣賞容閎做事的積極性,也不多留。

容閎走後,黃三德謝道︰「多謝大元帥對海外華人的關心,相信消息傳往美國,一定會振奮人心。」

葉之魁卻沒有這麼開心,眼神變冷的說道︰「中國貧弱,連海外華人也受到欺辱,1892年美國國會通過將1882年的《排華法案》延長10年的法案,軍政府成立不久後,外務部便已經向美國政府提出抗議,要求廢除法案,奈何實力弱小,美國政府對軍政府的勸告竟然置之不理,說老說去,都是國家實力弱小啊。華人也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惟一被美國國會及聯邦政府立法排擠和禁止移民的民族,你說我這個大元帥也只能在國內耍耍威風了。」

黃三德深有同感,但看到葉之魁深深自責,反而勸解道︰「大元帥雖然不能一下子廢除美國法案,但黃某前不久收到美國的消息,言隨著中國海陸兩軍對俄作戰的節節勝利,海外同胞的處境也變得越來越好,等到俄國戰敗之時,黃某相信,到時海外華人的處境又將改善,這些都是大元帥帶來的變化,海外華人都牢記在心。」

葉之魁壓下心中怒氣,緩緩說道︰「華人受到迫害,一方面是白人的種族歧視,另外一方面也是海外華人同胞不團結引起的,非此不能引起美國社會的注意而對國會形成影響,因此我希望美國致公堂能起一個帶頭作用,進行整頓和改造,使其由一個幫會改變成一個協力助成祖國強大,為中外華人爭取權利的進步組織。」

黃三德心里一緊,出聲問道︰「大元帥是想?」

葉之魁雙目炯炯有神,堅定的說道︰「我準備派遣干員前往國外,整合各種華人幫派,使海外華人團結一心,以愛國家,愛民族,抵御外來侵略,爭取所在國政治權利為宗旨,使海外華人能一心一力,讓中國重歸世界之巔。」

葉之魁之前早就有這個想法,這個時候的華人,大多都是愛國之輩,如果海外勢力能夠被軍政府整合統一,光收集海外情報以及一些技術資料帶來的好處就不可估量,而且美國自詡自由的國度,排華法案其實違背其憲法的,華人一旦形成一股政治勢力,不但能為自身爭取權利,更能為中國爭取到或明或暗的利益。

黃三德看葉之魁有如此大的決心和信心,也激動了起來,被遺忘在世界各個角落的華人,如今終于能引起了國內的重視來。

雙眼通紅的說道︰「黃某定粉身碎骨,協助大元帥完成此事」。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