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京師風雲 第一七三章開學典禮

26日,來自全國的教官和學生,會在國防軍校舉行開學典禮。

軍校招生早在20號的時候已經完成,一千多學員經過五、六天的突擊訓練,基本能完成一些初步的軍事動作。

除了軍校學生教官以及軍政府一些高官會出席開學典禮外,葉之魁也邀請了入京後比較活躍的各種政治團體和各省代表。

全國第一次代表大會之所以遲遲未召開,除了留一些時間給這些團體以及代表完善自己的主張外,最大的原因還是現在是戰爭時期,葉之魁沒空去和他們談理想,而且一旦取得對俄戰爭之勝利,然後再召開全國代表大會的話,軍政府和葉之魁的威望更是無人能夠撼動。

所以這些政治團體黨派這段時間除了偶爾撰文在報紙上發表一兩篇自己的主張外,隨著對俄戰爭的節節勝利,最多的還是積極向軍政府靠攏,不少人已經退出什麼會什麼派,轉身一變,到處為軍政府開始搖旗吶喊起來。

這里面有四股勢力最為引人矚目,一是楊度、譚嗣同、王運等提倡君主立憲制的立憲派人士,這些人或多或少得到軍政府的支持,加上此時的民意都要求葉之魁稱帝,勢力最為龐大。

二是楊衢雲、孫中山、容閎等希望學美國搞三權分立支持總統制的所謂民主人士。

三是希望維持現狀不變的各省督撫代表,口號比較混亂。

還有一股勢力是葉之魁事先也沒有料到的,也可以統稱他們為海外派,這些人都是一些國外華人華僑代表,像是美國洪門致公堂之類的。

這些人由于在國外時頻受其他種族的欺壓,知道中國一日不強,中國人在國外就一日沒有地位,他們沒有統一的主張,但是懷抱著對中國的熱愛之情,也源源不斷從海外派代表回國訴求海外人士的願望,這些人往往身攜巨款,希望國家能夠自強自立,積極響應軍政府的捐助口號,頻頻出手,很是引人矚目。

當然,其實區分也沒有那麼的明顯,各界人士也不是水火不容,而且還有這樣那樣的關系,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主張時,難免也會唇槍舌劍,你來我往的。

從凌晨開始,軍校就已經忙了開來,張燈結彩,旗幟飄蕩,學員自發幫助學校布置場地,擺椅子抬桌子好不熱鬧。

當然,每個學員的心情都是大不同,大多都是興奮開心,一路過關斬將,終能入校,不由得他們不開心,而像陳炯明,還沒入校,就已經成為‘有名學員’,壓力大自不待言。

吳佩孚,因為前幾日訓練時,成績突出,今天會作為學員代表上台演講,緊張那也是看得出來的,至少,他來回踱著的步子,就讓陳天華覺得眼花繚亂。

「子玉兄,你再緊張也沒用,待會還是要上台,還不如坐下省省力氣。」陳天華不得不出聲勸解。

「星台,我看你是事不關己,想看我笑話是吧,到時大元帥以及那麼多國防軍將領會觀禮,要是我稍有失誤,還不丟了我們武毅軍的臉面。」

吳佩孚一直以身為武毅軍而自豪,中國人向來注重出身,別人听說他是從武毅軍出來的,也會高看那麼一眼,只有和他混熟了的陳天華才知道,這小子當年是哭著喊著抱著人家大元帥大腿,最後看他可憐才讓他進入的。

陳天華笑道︰「什麼武毅軍,要不是你耍無賴手段,指不定現在還在流落街頭,給人家算命呢!」

吳佩孚也不理他,再一次整理了一下軍裝,問道︰「星五,你看我什麼地方還要改進一下?」

陳天華搖搖頭,無奈的回道︰「子玉兄已經是一表人才了,包管你今天能大出風頭。」

兩人正談著,門外伸出兩顆小腦袋,卻是蔡鍔和蔣百里。

蔡鍔裝著大人般,手負背後,走了進來,邊走邊說道︰「子玉兄,听說你這次會作為我們學員代表上台演講,要不是我年紀小,這個機會一定輪不到你。」

吳佩孚敲了一下他的腦袋,看到兩人,心情也放松了下來,笑著說道︰「小鬼,你還不夠格,再說不是還有百里小兄弟嗎?他可是與你不相上下。」

歷史還真是奇妙,原本應該兵戎相見的蔡鍔和吳佩孚兩人卻在這麼互相打鬧,關系還十分融洽。

蔡鍔模著被吳佩孚敲過的地方,兩眼淚汪汪的說道︰「子玉哥哥,你又敲人家頭。」

接著臭屁的拍拍胸脯說道︰「百里兄上次訓練時都摔了一個跟頭,那里能和我比。」

蔣百里不樂意了,上前淡淡的說道︰「人有失足,馬有失蹄,勝負乃兵家常事,松坡,下次想要贏我,可不會這麼簡單了。」

蔡鍔不依的說道︰「戰場之上,一個小的失誤就能決定勝負,百里兄豈能如此說。」

又來了,陳天華和吳佩孚相視一看,然後偷偷的流出門外,這兩人爭吵,沒有一兩個時辰是不會分出勝負來的,有時還會殃及魚池,明智的選擇就是溜走。

早上六時左右,操場正前方的正台早就搭建好,而各位前來觀禮的各界人士紛紛到達,按照安排,在操場的右側就坐。

好死不死,孫中山旁邊的座位是康有為的。

孫中山拱了拱手,先打了聲招呼,「南海兄。」

康有為撇了撇嘴,不咸不淡的回道︰「載之兄」

兩人落座,沉默片刻,康有為忽然出聲說道︰「載之兄那篇文章,康某看過了,說什麼民主共和制,狗屁不通,簡直是荒天下之大繆,世界強國,如英國、德國,無不是君主制,中國應以俄國大彼得之心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為政法,實行君主立憲制,方為上策。」

孫中山壓下心中的火氣,知道康有為向來說話是口不擇言,緩緩說道︰「民主之路,漫漫之道,為萬民謀福利,愚鈍之人,不懂孫某的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也是可以理解的。」

康有為跳起腳來嚷道︰「狗屁,如今小民都贊成大元帥登基稱帝,是否要延續中國的帝制?」

孫中山冷哼一聲道︰「明智未啟,多有不明,但你不能因為民眾不清楚,就不去宣傳推廣,先行者就是做這些事的,否則大家都去當升斗小民,看著國家淪陷得了。」

兩人的爭吵,原本就吸引了陳少白、譚嗣同等人,听得津津有味,不過看兩人越演越烈,開始有上演全武行的行為。

不得不紛紛起身勸解

「南海兄,今日是來觀禮的,不要動氣,失了禮數。」

「載之兄,有話好好說,大家都是客人,莫要失去身份。」

兩人互相怒視一眼,都是冷哼一聲,轉身坐好,不再言語。

孫中山和康有為已經在報紙上互掐了好幾回,這次見面爆發也是情有可原的了。

操場左側是各省督撫代表和海外華僑人士。

各省代表都是帶著看好戲的心情看著對面的騷動,而那些華僑人士看了看正前方肅立不動的軍政府各級人員,有看了看差點打起來的對面諸位,不由搖了搖頭,心中嘆道︰不成氣候。

7時正,教官、學員都已經在操場之上站好,短短的幾天,已經被*練的隊列整齊,肅穆無聲。

有司禮人員上台喝道︰「大元帥到」

各界人士停止說話,都將焦點放上高台,四周記者做好架勢。

葉之魁領著包不同、溫白山等一干軍校干部從後方緩緩行來,一時謀殺不少膠片。

穿著一身干淨利落的軍裝,葉之魁不急不緩的走向前台。

司禮人員上前一步又喝道︰「有請大元帥為軍校開辦親自致辭」

然後退到一旁,帶頭鼓起掌來。

全校師生都是目光熱切的看著這位錚錚鐵骨的大元帥,用力的拍起手來,頓時,掌聲如雷,驚得其他各界人士無不變色,這就是威望啊。

葉之魁走到主席台,然後雙手壓下,掌聲頓住。

「諸位同胞,諸位師生,今天是本學校開學的日期。我們為什麼有了這個學校呢?……在國防軍校,人人都是領導者。即使是個‘庶民’,你也至少領導著一個人——你自己。…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救國救民的事業。使得我們中國能夠與世界各國並駕齊驅,中國人才可以永遠身存于世界。」

葉之魁的講話,經過多人潤筆,文采自是不必說,听得人熱血沸騰,軍校師生無不深受鼓舞,當中掌聲打斷了好幾次講話。

葉之魁說完,放下稿紙,接著笑著說道︰「現在說說我自己的看法,軍校,顧名思義,培養軍官的地方,我希望在場的諸位,畢業之後,都能成為一名領著一群綿羊打勝仗的獅子,而不是成為一名領著一群獅子打敗仗的綿羊,謝謝」

最後一次掌聲響起,眾人拍得雙手通紅,就連前來觀禮的各界人士和記者朋友也忘了拍照,站起身子來,紛紛對這位大元帥表示敬意。

而隨著王運前來觀禮的齊白石將這一幕牢牢記在心中,事後根據回憶,繪制出來了一幅開幕典禮圖,成為無價之寶。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