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京師風雲 第一一八章 大刀王五的登場(二更)

包不同是老成持重之輩,不無擔憂的說道︰「我武毅軍在天津有一萬五千余人,其他余部被朝廷調往山東,董福祥和袁世凱軍加起來也相差無幾,萬一他們聯合起來,在榮祿的指揮下,頑抗到底,到時只要拖延住我軍,京師收到消息,老佛爺命其他各省督撫領軍進京護駕,我軍終將寡不敵眾。」

對于他心中的憂慮,葉之魁對屠夫稍微點頭一示意,屠夫站起來。

眼楮眯成一條縫,打消眾人的顧慮道︰「葉帥與義和團各位首領交好,義和團在甘軍中大力發展徒眾,甘軍十之四,五已經成為拳民,到時只要葉帥振臂一呼,相信董福祥的甘軍即使不與我武毅軍兵合一處,也不敢輕舉妄動,而袁世凱新建陸軍心向我武毅軍的也不少。」

難怪葉帥會成親會請那些義和團首領,眾人都是佩服的看向葉之魁,原來是早有打算。

屠夫向來神神秘秘,神龍見首不見尾,不過說話卻從不打妄語,眾人對他的話與自己所見一對比,自是深信不疑。

溫白山目光銳利,接著說道︰「葉帥,此事事關重大,以免消息走漏,我提議派人暗中保護我等之家屬。」

武毅軍高級將領家屬之前都被葉之魁以這種那種的原因轉移至天津,為的就是今日類似之事發生,溫白山話中的意思,明為保護,實為監視,只是身為統帥的葉之魁不好親口說出來,他便站起來當這個惡人了。

其他諸人心中一震,互看一眼,雖然他們都是相信彼此,但為防萬一,還是加上一道枷鎖為好,所以都無異議。

葉之魁見眾將基本同意出兵京師,前去搭救光緒,也不再猶豫,下定決心,便用拳頭往桌上用力一擊,站起身子來說道︰「兵貴神速,既然大家願意追隨我葉之魁,以免夜長夢多,我們現在就要行動起來。」

葉之魁頓了頓,一雙眼光射寒星,接著說道︰「聘卿,軍中榮祿的一些耳目這段時間你要看管好了,大山,你部以訓練為掩護做好出擊之準備,到時你部馬隊將為我武毅軍之先鋒,白山,你的一切活動如常,外松內緊,不要讓外人看出任何瞄頭,見仁,你這幾天繼續與天津大小官員飲酒作樂,迷惑榮祿,屠叔,保護家屬和情報之事就交給你了。」

「眾位兄弟,我意在下月八號以雷霆之勢忽然出兵,首先得攻下天津彈藥庫,電報所,總督府等軍事要害,防止消息快速傳往京師,接著控制榮祿,袁世凱,董祥福等人。最後兵發京師,奉旨救駕,誅殺慈禧,成敗在此一舉,萬世之功業唾手可得,眾君當共勉!」

葉之魁一口氣說完,即便是包不同這等老人也是熱血沸騰,激動不已。武毅軍這把要玩大的了,只要計劃周細,大有勝算,他們怎能不心動。

武毅軍將士先後擊敗日軍、德軍,不是李鴻章等志趣漸頹,精力漸老,年光過盡,銳氣盡失,再也沒有辦事魄力之流可比,他們渴望勝利,渴望立功。

接著眾人又商議了一些出兵的細節,完整計劃,這次行動的代號被取名為「誅妖行動」。

武毅軍將領下去之後,按照計劃徐徐動作不提,卻說大清朝的政治中心京師。

光緒連發兩道求救函之後,心下稍微安定了一些,不過想到慈禧不是易于之輩,為國家惜才,他不日又下旨催促讓康有為盡快離京,暫避風頭。

他在給康有為等求救密詔中,並沒有要求他們設法相救,估計光緒也知道康有為等人手無兵權,而是要他們想個辦法既不得罪太後,又能使變法繼續下去。

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派收到光緒的吐槽信之後,絞盡腦汁,‘藝高’人膽大的康有為豈是束手就擒、甘于平庸之輩,他亦召集維新派人士密謀企圖通過兵變來奪權。

只是他的想法太小兒科和不可預知了一些,康有為的具體計劃是︰先說服袁世凱以兵圍頤和園,由畢永年帶一百人「奉詔」去抓慈禧,然後廢掉她。

康有為之所以沒找葉之魁,一是袁世凱加入了強學會,為自己人,二是葉之魁似有若無的和他康有為保持著一些距離,此等重任還是要找可以信任的同志來實行方可。

康有為的計劃漏洞甚多,一是袁世凱到底肯不肯出兵還是難說,二是袁世凱即便出兵了有沒有這個能力力挽狂瀾。

譚嗣同心中沒底,出言反對,要求再想辦法。康有為便顯示那種「六經皆我注腳,群山皆我僕從」的自信,用他那「如大海潮,如獅子吼」的聲音,給譚嗣同以當頭棒喝。

譚嗣同被吼得七葷八素,也沒有想到什麼好的法子,但為變法故,還是毅然決定承擔起康有為交給他聯絡袁世凱的重任。

京城瀏陽會館譚嗣同房中。

譚嗣同手中拿著兩封書信,在房中來回不停踱步。

不久,王五敲門之後走了進來。

譚嗣同關上門,神情嚴肅的說道︰「王大哥,如今京師形勢危險,皇上已下旨讓康先生先行離京,康先生卻準備奮力一搏,你帶著我和康先生的書信即刻前去天津找到袁世凱,找到之後交給他,就說皇上一切就靠他了。」

王五也就是後世那個名滿天下的義俠大刀王五,九寸身軀,面若中秋之月,鬢若刀裁,使一柄一百多斤重的青龍偃月刀,這刀可惜後世在‘大躍進’時被丟進了煉鋼爐,他刀法純熟,德義高尚,是譚嗣同的好朋友兼貼身保鏢。

王五一直跟在譚嗣同身邊,對近日京師局勢也甚是清楚,勸說道︰「譚兄弟,要不你先離開京師這個是非之地!以免招禍上身。」

譚嗣同卻搖頭說道︰「皇上身邊沒有幾個能用得著的,維新變法之事不能沒有人主持。」

王五又說道︰「那我走後,譚兄弟有何打算?」

譚嗣同用筷子敲了一下腦袋,毫不遲疑的回道︰「我已經預備好了這個。變法,革命都要流血,中國就從我譚某開始。」

王五見勸之無用,只得嘆息一聲,說道︰「如此,王某只好竭盡全力,盡快趕到天津,力勸袁世凱能帶兵前來相救。」

是夜,大刀王五懷揣著康有為等人的希望,往天津急赴而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