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京師風雲 第九十六章吵吵鬧鬧的早朝

葉之魁乘北洋艦隊一路北,後在威海衛海域時與鄧世昌分開,鄧世昌自是率北洋艦隊大部回威海衛北洋海軍基地,葉之魁則獨乘‘濟遠號’繼續北京師。

葉之魁此時名聲如日中天,如果在北洋內部有個名聲排行榜的話,他一定能穩坐第二把交椅,第一把自然是李鴻章的。

不過如今光緒十分不待見李鴻章,前幾日從京師傳來消息,李鴻章當天向慈禧匯報完中德決戰情況,回去晚路過圓明園,一時興起,便提步進去游玩,李鴻章想看看圓明園遺跡,哪知此時圓明園一直在重修,被列為禁區,李鴻章自持身份,只是看個斷壁殘垣而已,能有什麼大不了的。

誰知第二日,此事便被光緒得知,于是以擅入禁地罪名將李鴻章罰俸一年,不準抵消。光緒喜怒形于色,毫不加掩飾,光從這件事面滿朝文武就可以看出他對李鴻章的不爽,也可以看出他實在不是一個好君主。

‘濟遠號’管帶是方伯謙,葉之魁對這位歷史大名鼎鼎,褒貶不一,最後被當做戰敗替罪羊砍頭的方管帶好奇不已,成心交談,三言兩語便熟絡了起來,最後葉之魁對方伯謙長嘆說道︰「老方啊,吹牛不是錯,但牛皮吹破了就是你的不對了。」葉之魁這是在說他豐島海戰的之後的精彩表演。

方伯謙臉不由自主的紅了起來,不得不回道︰「卑職定當牢記葉將軍的勸告。」當然,葉之魁也不期望三言兩語能改變方伯謙,但還是本著盡人事的義務,對其勸說,每一位海軍人才都是不可多得的。

葉之魁不日便在大沽口登陸,方伯謙經過這幾日與葉之魁的相處,只覺得這個葉將軍是個比他老方更能說會道的人才,不愧是從德國留學幾年才歸來,見過世面,那一張嘴,就是厲害,兩人英雄惜英雄,兩眼淚汪汪相告別。

葉之魁岸之後,行事低調,不入天津,直接從大沽兵營借過幾匹駿馬,日行夜伏,朝京師而去。

但他名氣實在太大,即使再低調,也像黑夜中的螢火蟲般,一樣瞞不住有心人的眼楮,沿途不斷有官員前來求見,葉之魁無奈,只好一路拒見,但事後又讓親兵送去幾封道歉信,信中言不是自己眼高于天,實是當今聖八百里急電召見,不敢停留,還望眾位大人體諒包涵。

信中語氣之懇切,讓那些大小官員看了,心中再無任何芥蒂,反而覺得葉之魁不但是忠貞愛國之輩,更是品德高尚之士,些許小事都一直記在心並馬解釋。

當葉之魁還在急行快趕,未到達京師之時,紫禁城里的早朝卻演了一幕悲喜劇。

太和殿里,光緒神情威嚴的坐在金鑾寶座之,一臉沉穩的看著下方朝臣,方才他又宣布了一項新政詔令︰刪改則例,撤消重疊閑散機構,裁汰冗員;取消旗人的寄生特權,準其自謀生計。

直炸得眾位大臣抵擋不住,紛紛潛水,滿朝文武一個個眼楮看地,權當做沒有听到,既不附和也不反對,無一人開口說話。

光緒見此心中說不出的厭惡,不得不開口點名詢問意見,先對李鴻章說道︰「李愛卿,裁汰冗員此事交予你來辦如何?統計好各處重疊閑散機構,報于朕,再行裁汰。」

政府機關冗繁,吃飯的人多,干事的人少。這事即使在後世也沒有搞定,里面的關系路子多著呢不定就會得罪某位朝臣,加前幾日光緒拿他開刀,他李鴻章不爽加不傻,怎會答應當即跪下回道︰「微臣籌辦洋務多年,不曾辦過類似事情,沒有絲毫經驗,皇還是另請高明,微臣怕擔當不起。」

李鴻章說完便低頭不語,光緒心下微怒,但又無可奈何,顯然對李鴻章這樣的老狐狸,光緒還不夠格和人家斗。我自認為才學不夠辦不好,你能如何?光緒又將眼楮看向吏部尚孫毓汶。

孫毓汶還沒待光緒開口,就已經搶先跪下說道︰「皇,何為重疊閑散機構,老臣入中樞多年,從未听過此等詞語?還望皇解釋給老臣听。」此老開始裝瘋賣傻了。

光緒強壓住怒火,接著看向領班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世鐸為宗人府宗令,光緒說道︰「禮親王,取消旗人的特權就交給你辦了。」

世鐸知道現在光緒已經較為惱火了,可他還是跪著回道︰「奴才認為此事應該從長計議,我大清自開國以來,八旗制度便已經確定,如今要改祖宗之法,當深思熟慮之後再施行。」

禮親王開口說完後,慈禧的鐵桿心月復軍機大臣剛毅一把跪倒在地,搶天呼地痛哭道︰「各位大清的列祖列宗啊,如今皇要取消咱們旗人的特權,以後還會有大清嗎?以後還有我們旗人的立足之地嗎?各位先皇,你讓那些為大清建過功立過勛的八旗子弟如何著想,皇這是要滅我大清,滅我旗人啊。」

有了剛毅的領頭,其他一些旗人也都紛紛開始痛哭流涕,叫祖宗呼女乃女乃的,全都奉勸光緒趕緊收回諭,否則大清必亡,李鴻章等一干漢族官員則冷眼旁觀,此事不是他們能攪和的,一個不慎,就會被扣謀逆的大帽子。

光緒看著那些像剛死了爹,死了娘的朝臣,不由氣得臉色鐵青,霍的一下從帝座站了起來,冷哼一聲,雙手指著下邊,大聲說道︰「你們一個個別以為朕不知道你們心里想著什麼你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個個致大清利益而不顧,朕變法只為圖強,只為我大清能趕西洋列強,可你們呢一個個成天嚷著祖宗之法不可變,要不就陽奉陰違,朝中有你們這樣一群小人,大清才是離亡不遠了。」

光緒口不擇言,一竿子打死,將所有朝臣都給罵成小人了,滿朝文武官員臉色登時沒有一個好看的,剛才還大吵不休,痛哭流涕的也忘了表演,愕然的看著忽然暴起的光緒。想不到一向懦弱的光緒會雄起。

光緒胸膛起伏,心情激蕩,繼續怒喝道︰「真是豎子不足為謀,枉我泱泱大清,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個康有為有見識,退朝」

光緒說完,也不管下面群臣的反應,直接甩衣離去,光緒只覺得與這班守舊的廷臣為伍,心情變得非常焦躁煩悶,都是一群頑固不朽的家伙,朕還是回去看看康有為、梁啟超的折子平復一下心情,唉為何這些大才都不在朝中呢?光緒心下想道︰看來真需要廢除科舉取士了。

自覺與滿朝文武格格不入的光緒下定決心拿下幾個朝臣,提拔幾個維新變法人士,否則這滿朝文武沒有一個看得眼的人物。

想著想著,光緒信心又開始漲了起來,還是康有為看得清,說得對,要想變法,非得拿下朝中一兩個一品大員方可啊。

「皇,直隸提督葉之魁已在來京師的路途中,相信最遲今晚就能回到京師」一個太監匆匆而來。

光緒聞之大喜,心中欣喜,叫道︰葉之魁,你終于來了,你留德學習多年,清楚明白國外的形勢,肯定會贊同朕的變法思想。

光緒想著如何重用這位不可多得的忠臣,用之以防不測,生性多疑的他,已經隱隱約約看到一股暗流向自己襲來,不得不到處尋找外援,葉之魁武毅軍駐扎在天津,離京師不遠,當是首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